“结果”的演化历程及语用功能

时间:2024-04-26 15:17:10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探讨“结果” 从动宾短语到名词、动词再到连词的演变过程,并揭示了其不同用法间的渊源关系。连词“结果”由名词虚化而来,可以连接顺承复句、因果复句和转折复句。
 关键词:“结果” 连词  词汇化   语法化  
 引言
 “结果”在现代汉语里很常用,既可以作动宾短语,又可以作复合词;既可以作名词,又可以作连词。《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结果”的解释如下:
 [结果]jiē guǒ长出果实:开花。
 [结果]1 jiéguǒ(名)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优良的成绩,是长期刻苦学习的(连)经过一番争论,他还是让步了。
 [结果]2  jiéguǒ(动)将人杀死(多见于早期白话)。
 关于“结果”一词的相关研究还不多,仅有周毕吉(2008)对“结果”一词的语法化过程及用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由于受语料限制,该文有些结论有待进一步探究。
 本文在综合国家语委语料库、北京大学语料库以及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语料库所有相关语料的基础上,试图探讨“结果”的词汇化及语法化过程,并揭示其不同用法之间的渊源关系。
  
                      一、“结果”作动宾短语
    1.1 “结”和“果”在古代汉语中都可以作单音节词,都能独立运用。《古代汉语常用词字典》对“结”和“果”做出了如下解释:
 结:1)打结。《庄子· 胠箧》:“民结绳而用之。”2)结交。诸葛亮《草庐对》:“外结好汉孙权。”3)结果实。杜甫《少年行》:“江花结子也无多。”4)搭,构建。陶潜《饮酒》诗:“结庐在人境。”
 果:1)果子,果实。《韩非子·五蠹 》:“民食果蓏蚌哈。”2)成为事实,实现。陶潜《桃花源记》:“闻之,欣然归往,未果。”3)充实,饱。柳宗元《憎王文孙》:“充嗛果腹兮,骄傲欢欣。”4)坚决。曹操《举贤勿拘品行令》:“果敢不顾,临敌力战。”5)副词。果然,果真。《三国志·魏书·五帝纪》:“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6)副词。究竟。《荀子·君道》:“果何道而便。”
 1.2 根据北京大学语料库的语料,“结果”的自由组合最早出现在唐代佛教经文里,一共出现三次。
 (1)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唐《佛语录·六祖坛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丹青先生为本文提出了宝贵修改意见,谨致谢忱!文中错误概由作者本人负责。另外,本文利用了国家语委语料库、北京大学语料库及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语料库,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如是等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业,恶息结果,百千报应,今粗略说。
 (唐《佛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3)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
 (唐《佛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例句(1)中,“结果”与“花开”照应,作动宾短语,即“长出果实”。在例句(1)、(2)中,“结果”也作动宾短语,意为“(善习或恶习)得到善报或者恶报”。佛教讲究“因 
 果报应”,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我们在下文中用“结果1”表示“(植物)长出果实”义,用“结果2”来表示“(人的
 行为)得到相应回报”。
 1.2.1 “结果1”作动宾短语的用法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里。例如:
 (4)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明《天工开物》)
 (5)那瓜一会儿萌芽,一会儿藤蔓,一会儿开花,一会儿结果。
 (明《三宝太监西洋记〉〉(四))
 (6)如今方下种,还没有发芽哩,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才得到你口。
 (明《今古奇观》(下))
 到了现代汉语里,“结果1”仍然粘合程度不高,可以看作动宾短语。
 1.2.2 “结果2”在作动宾短语的用法一直延续到明清,既见于佛教经文中,也可以出现在一般的文献里。例如:
 盖颜子一个规模许多大,若到那收因结果,必有大段可观者也。
                                    (北宋《语录·朱子语类》)
 (8)无影树栽人不见,开华结果自馨香。    (南宋《佛语录·五灯会元》)
 (9)此花迥与人间别。结果开花当处生。要会祖师端的旨。未萌天地巳先成。                                   (南宋《佛语录·古尊宿语录》)。
 (10)瑞卿道:“你那做官,是不了之事;不如学佛,三生结果。”子瞻道:“你那学佛,是无影之谈;不如做官,实在事业。”     (《明喻世明言》(下))
 1.3 那么,“结果1”与 “结果2”有什么联系呢?按照一般情况,“结果1”表示具体意义,“结果2”表示抽象意义,“结果2”很可能来自“结果1”;但是,从我们所掌握的语料来看,二者同时出现在唐代,而且“结果2”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结果1”,很难说“结果2”是从“结果1”演化而来的。二者在很多工具书中的读音都不相同,被区别对待,这样处理是很有道理的。
 “果”的本义为“果实”,引申为“结局”,后来被用于佛经中表示“因果”的“果”。例如:
 (11)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东汉《佛说四十二章经》)
 (12)孟明三退,终于致果;勾践丧众,期于擒吴。(六朝《晋书》)
 (13)如何滞着人,终岁迷因果。      (六朝《全刘宋文》)
 (14)诸大德僧尼,诸义学僧尼,诸寺三官,向已粗陈鱼肉障累,招致苦果,今重复欲通白一言。      (六朝《全梁文》)
 以上例句中,“果”都表示抽象意义。与此同时,动词“结”的意义发生了变化,由本义“打结”引申为“带来”、“得到”,这就为表抽象动作的“结”与抽象名词构成动宾短语提供了可能,与“结果”几乎同时出现的“结业”就是很好的例证。由此可见,“结果2”应该由动词“结”和表示抽象意义的“果”的直接组合而来。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结果”的词汇化
 2.1 “结果”作名词:
 2.1.1 “结果”作名词的用法最早出现在五代,但仅有一例;到宋元时期多了起来。
 (15)剩烈奢化(华)艳质,希奇魔女一万二千,最异珍珠,千般结果。出尘菩萨,不易恼他,持世上人如何得退。       (五代《敦煌变文集新书》)
 (16)你我两人半世也够吃用了,只管做这没天理的勾当,终须不是个好结果。                                       (南宋《话本·错斩崔宁》)
 (17)当时却是怎地结果?正是∶说开天地怕,道破鬼神惊。
                                (元代《话本选集·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18)好读书、好科举、好中,结末来又有个小小前程结果。
                              (〈元代《话本选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以上例句中“结果”前有表示数量的“千般”、“个”及疑问代词“怎地”,“结果”当作名词使用,基本上演变成了一个名词。
 2.1.2 “结果”作名词的用法在明代大量出现,作名词的用法流行开来。
 “结果”可以指“工作中的成就”,但这种用法很少见,仅有一例。
 (19)三宝老爷心里想道:“此人非凡,一定在造锚上有个结果。”
 (明《三宝太监西洋记》(一))
 “结果”可以指“事情的结局”。例如:
 (20)老爷既不肯下手他,怎么得个结果?(明《三宝太监西洋记》(四))
 (21)此乃是不幸中之幸,遭遇得好人,有此结果。不然,世上的人多似吕使君,那两代为官之后到底堕落了。 (明《二刻拍案惊奇》(上))
 (22)假如上等贵相之人,也有做下亏心事,损了阴德,反不得好结果。
 (明《今古奇观》(上))
 “结果”还可以表示“人的归宿”。例如:
 (23)虽不成仙,他的岁月却也过得自在。谁知人生结果,都有定数。  
 (清《八仙得道》(下))
 (24)将及半年,猛思如今英雄四起,这个官那里是结果的事业,便弃了官职回乡。                                            (明《英烈传》)
 (25)原只该六十岁的寿限,每每增添,活了一百五岁。依他丈夫结果,原该断子绝孙;只因圣姆是个善人,不应使他无子,降生一个孝子。 
                                          (明《醒世姻缘传》(下))
 (26)倘有用得着你之处,就在他家安身立命,到老来还有个结果。若死在这里,有谁收取你的尸骸?却不枉了这一死!       (明《醒世恒言》(上))
 可以看出,“结果”作为名词,其意义和使用范围在明代都明显扩大了很多,完成了由动宾短语到名词的词汇化过程。
 2.1.3 名词“结果”是来自“结果1”还是“结果2”?我们认为,是由“结果2”演化而来的。从使用频率来看,“结果1”大大低于“结果2”,不具备词汇化的条件。“结果2”作为动宾短语,常常出现在句子的末尾,中间几乎不插入其他成分,加上频繁使用,为其演化为双音复合词创造了便利条件;从意义来看,“结”动作性不强、“果”的意义很抽象,二者粘合程度较高,这样,在隐喻的作用下由表示动作转而指代动作产生的结果。
 2.2 “结果”作及物动词:
 2.2.1 与作名词相比,“结果”作及物动词的用法出现得比较晚。根据所掌握的语料,“结果”作动词最早出现在元代《西厢记杂剧》里,到明代大量使用。
 “结果”作动词,有“放弃”、“离开”义,但仅有一例。例如:
 (27)越显得文风盛,受用足珠围翠绕,结果了黄卷青灯。 (元《西厢记杂剧》)
 动词“结果”可以表示“结束性命”、“杀死”的意思。例如:
 (28)预先问狱官责取病状,将沈链结果了性命。  
                       (元代《话本选集·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29) 就递罪状,结果他性命。
   (元《元代话本选集·玉堂春落难逢夫》)
 (30)瑜曰:“吾自去和他说话。好便好;不好时,不等他取南郡,先结果了刘备!”                                 (明《三国演义》(中))
 (31)待我一缴过儿结果了他;岂不为美!(明《三宝太监西洋记》(三))
 (32)只有马公公说道:“今日好个机会,只消那个金翅鸟一伙儿结果了那个僧家,岂不为美!”                       (明《三宝太监西洋记》(四))
 (33)他轻则官司害你,重则强盗劫你。若是远来的人冲撞了他,好歹就结果了性命!
                           ((明《二刻拍案惊奇》(上))
 “结果”为及物动词,可以带名词、代词及名词性短语作宾语。
 
 动词“结果”有“结婚”、“结亲”的意思。例如:
 (34)我意欲就此看个中意的人家子弟,替他寻下一头亲事,成就他终身结果,也是好事。                       ((明《二刻拍案惊奇》(上))
 (35)倾心来往了多时,毕竟纳了严蕊为妾。严蕊也一意随他,遂成了终身结果。
                               ((明《二刻拍案惊奇》(上))
 (36)今有一头亲事在此说起,望姐夫、姐姐与许宣主张,结果了一生终身也好。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明《警世通言》(下))
 2.3 动词“结果”的来历有两种可能:一是“结果2”词汇化的结果,二是“结”与“果”构成的并列复合词,因为“果”有表示“实现”、“完成”的意思(“寻病终,未果”)。第二种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一是因为“果”作动词的用法到元明时期已经很少见;二是因为“果”作为动词性语素,没有构词能力,找不到这类复合词。
 “结果2”随着句法位置的改变而获得了新的句法功能——能带宾语,标志着其完成了由短语到动词的词汇化过程。同时,“结果”在新的句法环境中获得了新义——致使义,“结果”带宾语的句子都可以理解为:“使------结束”或“使------有结果”。
三、“结果”的语法化
 
 3.1 “结果”作连词:
 3.1.1 “结果”作连词的用法最早见于清《曾国藩家书》,共有两例:
 因为进闱考教习,家里叫裁缝做,裁得不得法,又偷他整段的衣料,结果只裁得祖父、父亲两套,本想另外买好衣料,为母亲制衣寄回。
                                         (清《曾国藩家书》)
 去年十一月二十日到京,那时没有折差回湖南,到十二中旬才发信,结果,两个弟弟来信,骂我糊涂,为何这样不检点?   (清《曾国藩家书》)
例(37)中,“结果”与“因为”前后呼应,表示因果关系;例(38)中,“结果”独立于两组句子之外,而且其后为主谓结构构成的分句,可以看作“结果”成为连词的重要标志。
 3.1.2 “结果”作连词的用法到清代小说《八仙得道》大量出现,已经完全演变为连词。
 “结果”可以连接顺承复句:
 (39)否则日日言求师,时时说访道,结果徒然自欺自侮而已,有何益处可言呢?
                                    (清《八仙得道》(下))
 (40)而且鉴于师父任事这么久远,结果因偶尔大意,到头来还是死于非命。
                                    (清《八仙得道》(下))
 (41)即使我自不量力,再和你大动干戈地比赛一下,结果还不是如此这般,那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清《八仙得道》(下))
 (42)打什么紧!我打死了他,就往海中一跳,使大家认做仇杀就完了!结果不过牺牲我一个人,于大局无关。          (清《孽海花》(下))
 “结果”可以连接因果复句,前句表原因,后者是结果,前者导致了后者的出现。例如:
 (43)虽然常受外族侵夺,然我们族性里实在含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潜在力,结果外族决不能控制我们,往往反受了我们的同化。  (清《孽海花》(下))
 (44)道人既要挣扎,势不能再顾尸体,结果道人自己因稍识水性,居然逃出性命。
 (清《八仙得道》(上))
 “结果”可以连接转折复句,后句表示与前句相反的结果。例如:
 (45)从前追随名师学道多时,结果偏于这个无关得失的气字,少了一些忍耐功夫,几乎闯下大祸。   (清《八仙得道》(下))
 (46)上次不是那位郎君也是要修什么大道,结果大道还不曾得到,却先遇见了大盗。。。(清《八仙得道》(下))
 (47)张果自恃其能,便和师叔对抗,结果仍旧被擒。(清《八仙得道》(上))
 (48)你爹爹那般英雄、那样人才,因逞自己勇力,专杀虎豹,结果还被虎豹所伤,此身成为残废。           (清《八仙得道》(上))
 (49)可怜一片诚心,几次历险,结果只把个身子送给妖人当点心。
                               (清《八仙得道》(上))
 (50)照此说,我父母半世劬劳,不但后嗣轻虚,而且结果还坏在儿子之手,岂不可悲!                               (清《八仙得道》(上))
 (51)若然我设法报复,揭破机关,原不是件难事,不过结果倒弄得大家没趣,这又何苦来呢!                        (清《孽海花》(下))
 
 3.2 连词“结果”是由“结果2”语法化而来,还是由动词“结果”或名词“结果”语法化而来呢?我们的结论是:连词“结果”来自名词“结果”的语法化。周毕吉(2008)也认为,连词“结果”来自其名词用法,这一结论正确的;但他认为:现当代是名词“结果”的定型期,在确立其名词地位后逐渐演变为连词,这一看法却不准确。我们认为,“结果”作为连词,在清代中晚期就已经定型了,清《八仙得道》中大量的语料就是很好的例证。
 “结果”从名词虚化为连词经历了一个过渡状态。例如:
 (52)不料人力不能胜天,结果仍是如此。   (清《八仙得道》(下))
 (53)三十岁上,经吕、韩二仙亲往试他道心的坚否,结果却是非常满意。
                                          (清《八仙得道》(下))
 (54)回想修道千年,结果不免反为禽身,一念及此,恨与泪俱下。
                                          (清《八仙得道》(下))
 (55)吹得个后羿几乎连眼睛都弄瞎了,结果还是外甥照灯笼,其名曰照旧。
                                          (清《八仙得道》(上))
 (56)那么,你这个人哪,就叫作聪明反被聪明误,结果转成天下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蠢人了。
                                          (清《八仙得道》(下))
 例句(52)、(53)、(54)中,后句的动词为判断词“是”,“结果”可以看作后句的主语;例句(55)、(56)中,动词“为”、“转成”表示“变化”,“结果”可以看作主语或者同位成分,可以理解为“他的结果是成为------”,也可以分析为连词。当“结果”用于动作性强的动词短语或主谓短语前时,“结果”才完全成为句外成分,虚化为连词。
 “结果”由名词虚化为连词,与其句法位置关系密切:名词“结果”经常用在第二分句前做主语,说明前句引起的某种结局。在最初,“结果”仍作句内成分,后来逐渐与后面的句法成分脱离了句法关系,从而演化为连词。
四、结论
 “结果”的自由组合最早出现在唐代,作动宾短语,表示两种意义:一是“长出果实”,即“结果1”;二是“得到相应的结局”,即“结果2”。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和句法环境的改变,“结果2”在明代演化的名词和动词。到清代,名词“结果”在句法环境的作用下,演变出连词的用法。至此,“结果”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都已经完成。
 
 参考文献:
 [1]陈颖 陈一(2010).《固化结构“说是”的演化机制及其语用功能》.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2]董秀芳(2002).《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3]罗耀华 牛利(2009)“再说”的语法化,《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4]刘坚 曹广顺 吴福祥.(1995)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
 [5]肖奚强 王灿龙(2006).“之所以”的词汇化.《中国语文》第6期.
 [6]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197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
 [7] 张万起(1984).连词“所以”产生的时代,《语文研究》第4期.
 [8] 周毕吉(2008)“结果”的语法化历程及语用特点,《汉语学习》第6期.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关于衡岳文化与郭林春的文学创作——当下衡阳作家系列04-26

论析文学创作中的作家创作04-26

浅谈贺拉斯的“教”与“乐”——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04-26

表象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中的作用04-26

浅谈禅宗文化的,陛别倾向对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影响04-26

谈寂寞清苦的文学苦旅04-26

浅谈疾病、疾病隐喻与鲁迅的文学创作04-26

浅析《围城》的文化批判价值04-26

浅析傅斯年的自由主义思想04-26

试谈西方之眼 东方之魂——论中西精神资源对林徽因文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