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驱动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4-04-26 15:08:55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任务驱动型 英语教学 设计 
  摘要: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他能体现英语实践性强的特点,能彻底改变以往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通过真实、有趣、有意义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和合作研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语言知识能力。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然地习得英语,而且学得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该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积极主动地、有选择地感知、加工外在信息从而改变和重组原有的知识结构。在教学进程的设计中教师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路线,即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和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首先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并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布洛非(J.Brophhy,1989)认为,知识是由围绕着关键概念的网络结构所组成,学习可以从网络的任何部分进入或开始。 
  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思维训练和技能练习类的学习活动;“任务驱动”学习法可使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便于发挥主体的综合能力。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吸收了目标激励教学法的目标引导学习和活动驱动型课堂教学法的学生活动为主体等成果,并引入了新的教育理论,在任务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任务” 完成中探究方法、拓宽思路、掌握知识,形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求知欲望,形成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任务驱动型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的一种新教法,新模式,它体现的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2001年我国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建议。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体现了“主导—主体结合”的教学设计原则,它避免了在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相互矛盾,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任务型教学的理论要求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 “变化性的互动”的活动—任务。语言学习的“任务”是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通过具有操作性强、有目标、有意义的任务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语言、掌握语言,最终提高真实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学习的成功,既要有大量的真实性输入,更要有一个需要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环境,“任务驱动”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需要使用语言去做事的交际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的使用语言“真实交际”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真正的语言交际,综合运用的能力。 
  笔者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发现,任务驱动型教学对英语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积极作用。 
  一、任务驱动型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 
  任务驱动型语言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语言交际、认知活动、生活体验、学习策略的选择以及合作学习等无时不在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条件空间和过程。由于任务驱动型语言教学模式能体现英语实践性强的特点,能彻底改变以往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通过真实、有趣、有意义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和合作研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语言知识能力。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然地习得英语,而且学得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任务驱动型教学有利于新课程目标的达成 
  牛津英语教材遵循着交际性、结构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注重智力发展的原则,力求通过大量的语言为输入、丰富的题材内容、多层次的语言活动、多元化的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及文化意识等素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任务驱动型语言教学模式确确是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要求教师首先令学生明白语言的意义,然后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的形式,它首先强调语言的流利性,再关注语言的准确性,最终使形式与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 
  三、任务驱动型教学突出真实性 
  众所周知,任务型教学就是因其真实的情景,真实的材料和真实的任务而受到广大应用语言学家的青睐。任务设计首先要注意情景的真实性,设计任务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让学生能投入到任务中去,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让学生自然融入任务中去,要与学生兴趣爱好一致。让学生乐于投入到任务中去。 例如我们在教授 Looking for sb内容时,教学生学说How can I get to…?You may call…?及Would you please tell me…?采取以下步骤。 
  1、任务呈现 
  展示Mr Zhang与Miss Chen人物场景。 
  ①复习问候语,并通过询问学生的姓名引出Would you please tell me…?句型。 
  ②由询问学生姓名引出询问电话号码方式: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r telephone number? 
  ③将课文插图中的人物与场景分步呈现,并询问人物与地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习 
  采用播放对话部分录音,通过看与听,逐步熟悉本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并感知新知所适用的语言环境 
  ①观察插图。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②分步听录音,引出句型How can I get to…?与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③请学生分角色表演,在课文所提供的情景中练习所学的句型。 
  3、师生合作,巩固新知 
  ①替换寻找的任务,师生分角色表演。 
  ②替换寻找的地点,师生分角色表演。 
  4、组织练习,点拨评价 
  任务情景:到教室、办公室、电视室等场所找人,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找人情景。 
  ①全体学生自由组合,围绕“Looking for sb”这一主题进行操练,同时教师及时进行点拨。 
  ②学生展示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四、任务驱动型教学注重任务的人文性和趣味性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我们所崇尚的。因而教师在任务活动的设计时都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语言水平,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任务活动的设计时还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设置任务的不同难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维果茨基将学生在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对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学生现在已经完成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那些正处于形成的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学生正是在成人的引导下才逐渐走向独立,这一理论使人们看到学生发展的空间及可能性。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现有实际水平、潜在能力、兴趣倾向、性格特点等来设计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任务,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而不是单方面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学生完成任务的直接兴趣就是任务“有意思,有趣”。因而,任务活动的设计要围绕激趣原则。 
  五、任务驱动型教学强调任务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任务应难度适中,有层次,便于操作。课堂授课的时间和空间限定决定教师一定要突出任务的目的性,用最短的时间说明完成任务的要求,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完成任务。教师要精心设计将任务引入课堂,给学生提供实践、运用、习得语言的机会,使学和用统一起来,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同步提高的基础上,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目前,任务驱动型教学应用于英语学科教学还处在实践探索阶段,我们在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例如:教学设计表面上是由任务组成,但“任务”本质上还仍然是语言训练练习,而且大部分是在老师的控制下进行的,没有体现出真实性和交互性。“任务”只是让学生自由地完成喜欢做的事,课堂教学松散,低效,无目标,只是部分人参与,且语言运用的质量不高,大多数人只是看热闹,“任务”没有体现出是学习、理解、体会语言后的活动。任务泛滥、任务设计无信息差、任务缺乏真实性。 
  任务型教学强调学生在“做中学”,这对于相当多的英语基础差,缺少交际氛围和习惯的学生来说,很难调动他们去完成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 
  任务驱动型教学是一种思路,一种教学策略,而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他只是一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学生提供终身学习所需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技巧。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来实现教学目的,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把抽象的具体化,把复杂的简单化,把大任务小块化,结合具体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形成有个性特色、本地特色的英语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同济大学附中网.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课程、教材、教法(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 
  [4]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主办). 
  [5]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倪文赛.任务驱动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5. 
  [7]周春敏 .谈谈高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J].中小学英语 
  教学与研究,2002.05. 
  [8]郑颖.小学英语课堂的任务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 
  究,2003,02.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简析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困境04-26

美的诉求与守望——试析沈从文文学批评理想探微04-26

批评的艺术化——试析《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04-26

试论新时期文学的内涵与边界04-26

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04-26

试析鲁迅新文学批评的几个特点04-26

民间文学研究的新范式——试论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04-26

试论隋琳的大庆文学批评——以《碎片》为例04-26

轻抚琴弦的吟咏——试析周劭馨文学批评04-26

《翻译与文学批评——翻译作为分析手段》分析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