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池莉的新写实小说引人注目,她以其“仿真”的写作手法,塑造了一系列世俗化人物,个个真实而鲜活,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她细致而生动的描述,将小人物的凡俗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关键词:池莉 新写实小说 世俗化
一、新写实小说与世俗
新写实小说以其回归到大众群体的世俗化写作,使得原本被人忽视的大众群体一跃到了人们的眼前。平淡却真实,故事都是耳闻目见的,却又不乏一种小说呈现上的新鲜感,新写实小说不再像传统现实小说那样将现实启迪放在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位,它仅仅是对大众群体的关照、对世俗人物的关照。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方面来看,新写实小说仍然可以划归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大范畴中,但无疑它已经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新写实小说以其独特的世俗情怀关照到了社会中最为普遍的人群,以文学的包容态度理解和包容了小人物世俗化生活中的困扰和无奈。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世俗化人物代表形象剖析
1.世俗化的平民大众
平民大众的世俗化看上去也许是理所当然的,就像去菜市场看到的情景一样,所有人都会觉得那里的人从来都是斤斤计较,从来也都是嗓门大、爆粗口。他们普通、庸俗,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也没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大众平民生活在底层,就连他们的形象和性格也像是处于社会底层。他们的世俗是由来已久的世俗,是根深蒂固且无法改变的世俗,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世俗成了大众的典型特征,使得人们认为大众本来就是世俗的。仔细思考,这当中忽视了岁月和生活的力量,那是一种具有腐蚀性的力量,可以将原本真善美的外在和内在变得面目全非。
(1)消解个性和理想
《烦恼人生》中,池莉细致而深刻地描述了印家厚烦恼的一天,现实的无情和生活的烦恼骤然清晰而真实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睡觉、挤车、上班、吃饭、做家务、带孩子、做梦……故事中的印家厚,在妻子面前显得有些憋屈;在工厂同样,他的性格显得有些压抑和无可奈何,就像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一般,不敢反抗,更多的是无力反抗。生活的烦恼和困苦无疑已经消解掉了印家厚的个性。自我在现实生活中显得渺小和微不足道,如果不加以磨合,即将面对的将是进一步的艰辛。正是无数的生活烦恼无法解决且连绵不断,最终消解掉了印家厚的理想和个性,他显得再平庸不过,每天只是为细碎的生活而繁忙奔波。生活的烦恼不止是衣食住行,烦恼的生活改变了许许多多人们的模样,而且是人们并不想变成的那个样子。
(2)消解自我
《生活秀》中的来双扬摆脱了印家厚式的为生活本身而烦恼的状况,来双扬的烦恼更多的是源于她的家庭。如果说印家厚的烦恼属于物质层面的,那么来双扬的烦恼则是属于精神层面的。表面看来,来双扬好过印家厚,事实上,来双扬被生活消解得却比印家厚更多。池莉笔下的大众平民大多都是这样,挣扎于生活本身,每天都是反反复复、庸庸碌碌,过着世俗苦闷的生活。但是他们都共同地选择继续这么过下去,不是不想有所改变而生活得更好,而是在现实无情的浪潮下,并不是他们主观一味地想改变就可以改变。正如印家厚不能一夜之间拥有一套新房一样,来双扬也不可能使得久久逃离吸毒,重新变得光鲜。这就是生活的现实与无奈,只能苦苦挣扎,却无法改变。正如前文说到的,生活的消解能力具有腐蚀性,一旦腐蚀掉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不管自己想还是不想。
2.世俗化的知识分子
(1)文人气节流失
池莉笔下的文人没有典型的文人气息,他们淹没在了大众人群中,一眼望去简直是毫无区别。用她前面的话说,就是全都被平民化了,消逝了原本文人独特的气质。池莉笔下的文人,《不谈爱情》中的庄建非及其家人,《你以为你是谁》中的李教授,以及《一去永不回》中温泉的父母等等,在他们身上读不到文人的书卷气,高傲专制倒是特别的引人注目。庄建非的父母对于吉玲及其家人的漠视,无疑加速了庄建非与吉玲矛盾的激化。《你以为你是谁》中的李教授,表面把自己教授的身份抬得高高的,事实上又是那么狼狈。比起爽朗有担当的工人妻子,他越发显得懦弱无能。孤高与风雅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同世俗的小人物一样,追名逐利,一心过自己的日子。
(2)爱情消磨殆尽
池莉不相信爱情,这在她的其他作品中也有很明显的表现,类似《绿水长流》和《让梦穿越你的心》等等。里面的故事主人公都体验到了爱情的来临,缘分交织着浪漫,可以顺理成章地发展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果。但是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都冷静地选择了离开即将来临的爱情。相比爱情来说,池莉更为关注的是夫妻两人如何地过日子,由不平衡到平衡,也是池莉对于女性的特殊关照。
3.世俗化的商人
《来来往往》里的康伟业,由一般工人到公务人员最后又乘着时代的浪潮下海经商最终赢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他可以算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但是最终还是没能免于俗套。康伟业与段丽娜的结合,若是归功于爱情会显得有些勉强。那时的康伟业名不见经传,没有成就,段丽娜却心甘情愿地嫁给了他。在婚姻上面,康伟业似乎没有占到主动权,自己也是迷迷糊糊的。不管是康伟业想靠段丽娜的家庭而提升自己,还是段丽娜看到康伟业身上可靠的一面,他们一开始就把婚姻建立在了相互利用的平台上。
生活年年月月地洗礼,矛盾日积月累地呈现,康伟业最终选择了下海经商。他们原本有些暗淡的家庭开始发光,然而另一个危机又接踵而至。林珠的出现,也许本来就是为了破碎康伟业的爱情梦,让他彻底清醒。所以即使相互爱着,几经波折,好不容易有了可以在一起的机会,林珠却不愿意和康伟业过世俗平凡的婚姻生活。家庭的危机,再到爱情上的无奈,而立之年的康伟业,最终懂得了生活的真实,所以有了他与时雨蓬肉体和金钱上的交换。没有单纯对于林珠的守望,也没有纯粹对于时雨蓬的付出。在康伟业的世界里,付出应该有收获,选择了就要有担当,就像当初他选择了和段丽娜勉强地在一起,即使如今只是怒目相对,也只有继续纠缠。这不只是段丽娜对他的纠缠,更多的是生活对他的纠缠。
纵观池莉笔下的各类人物,都有着各自的烦恼。从印家厚到康伟业,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烦恼与苦闷。生命存在的每一刻都伴随这些烦恼,就像空气一般,始终无法逃离。此外,烦恼不因金钱与地位而有所改变,烦恼存在于生活的每处,婚姻、家庭、爱情、理想……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三、世俗化人物存在的价值
1.世俗化人物的真实与必然
池莉以“仿真”的写作手法,将其观察入微的现实生活真实地展现在故事情节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池莉的写作其实是一种对现实的临摹。所以,很直观的一点就是池莉的作品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读者可以从中看到社会的转变、小人物的转变。
市场经济使得中国在短短几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不过其中也势必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越发突出的就是贫富之间的差距,正如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的二八定律所指出的,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正是这个差距的存在使得很大部分的人们醉心于财富的积累而忽视了个人的道德和情感。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已是越来越明显的事实。这在池莉的小说人物中也有很直白的揭示。
2.世俗化人物的现实镜像
读者在池莉的文字中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他们的烦恼也能感染自己,仿佛烦恼的也不只是他们。读者看到了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竞争日趋强烈,大众生活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价值观念,特别是金钱对于人们来说越发的重要和无可替代。此外,不只是底层大众,连知识分子,甚至引领时代潮流的人们也有着自己的烦恼。现实无情地消解了人们的本来面貌,人们逐渐趋于一致。于是生活中的人都同样烦恼,只是不同的人烦恼也各自不同,但是归根结底都是生活的烦恼。通过池莉的小说读者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武汉,看到了混杂的“汉正街”和“吉庆街”,看到了性格火爆的武汉人。作为一名作家,池莉可以尽情地美化她的家乡和她脚下的土地,可以尽情地赞颂武汉人的爽朗和豪迈。但是池莉选择的是“仿真”,真实写作武汉的人和事,真切地亲近武汉。池莉的真切不仅赢得了大众的信任,同时也赢得了武汉人民的青睐。
3.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注
池莉的小说更多的是受到大众的追捧,但是即使是主流文学也不能否认池莉的作品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关注到了一个由来已久的却一直都被文学忽视的群体——大众平民。“对中国人生命状态的关注与表达是池莉创作不变的脊梁。” 这是新写实小说的闪光点,更是池莉小说的闪光点。对于平凡人生活的关照,不是高高在上的理想,也不是不切实际的一步登天,只是生活中繁琐纷乱的生活。
在池莉塑造的小人物身上,读者看到了并不是每一个的烦恼都是为了家国、为了千千万万的人民。读者看到了小人物的悲哀与无奈,他们的世俗是无可避免的,是生活所致。小人物关心的不是中国的发展,也不是社会的进步,他们只为眼前的生活忙碌,为个人的苦恼而烦恼。池莉使得大家发现了平庸的生活、世俗的生活才是最广大的人民的生活本质。他们因为生活被迫放弃了理想,即使有爱情也会被无尽的岁月而消磨殆尽。池莉关注的是小人物最基本的物质生存,而不是精神层面的丰富与满足。她的作品让小人物显得真挚而鲜明,读者不会一再地去鄙夷他们的想法和行为,而是更多地体会和了解他们的无奈。
池莉细致甚至近似繁琐的刻画,让越来越多的人们知道和了解到了这个群体。虽然写作中避开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但是作品终极却的的确确透落着池莉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注。“她的小说紧密追踪市民生活的演变和发展,关心那些出身卑微的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沉浮悲欢。” 生命本身并没有世俗和高雅之分,只是生活的困扰迫使人们世俗的暴露和放大。小人物的世俗,不是他们本身人性的体现,更多的是对于现实世俗的一种呈现;不是他们最终营造了世俗化的现实,而是现实的压力将他们流放到了世俗的境遇。
四、结束语
新写实小说的诞生迎合了时代的转变,是对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生存现状的转变、个体身心的转变的表现。它本身建立在作者对于时代的敏锐觉察和深切体会之上,是作者对于时代转变的一种呈现方式。
参考文献
[1]池莉 烦恼人生[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
[2]池莉 生活秀(修订版)[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3]池莉 不谈爱情[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
[4]池莉 太阳出生[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
[5]池莉 你以为你是谁[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6]池莉 池莉经典文集 一去永不回[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
[7]池莉 来来往往[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
[8]池莉 让梦穿越你的心[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正确情感态度的培养04-26
试论中学生英语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04-26
浅谈改善学生英语学习观念和策略,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04-26
关于职业学校外贸英语词汇教学初探04-26
浅谈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04-26
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六法04-26
是你让我如此美丽04-26
浅谈培养和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04-26
英语——学习也是一门艺术04-26
小学英语课堂导入五法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