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先学后教无疑是一个大的冲击波,一种历史性的突破。借此文,笔者结合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从教师的思想认识入手,借助可操作的学案为媒,并从还学生时间、给学生机会、留学生思考、让学生交流等四方面进行阐述,亟求英语课堂能借助“先学后教”,真正从“单向”迈入“双赢”。
关键词:单向 双赢 先学后教 课堂高效 学案 英语课堂
作为教育者,大家一定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陌生,“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给你收”,可以说,这种“填鸭式”、“灌输式”、“漏斗式”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完全剥夺了,教学也因为教师的先入为主而成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单向”行为。说穿了,逐步从“只有教,没有学”、“只有教,不让学”演变为“只有教,学不了”的悲烈境遇,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与发挥,教学便导致了学生死学、教师苦教的根源。而“先学后教”这一教育理念,注入了“人本”、“生本”的教育理念,课堂也就从“教什么”变成了“学什么”,“怎么教”变成了“怎么学”,“教多少”变成了“学多少”,教学目标也就从重重“知识传授”纳入重“学生发展”,而这一演变过程,也就是我们践行“先学后教”的短短两年时间,我们教师都很难适应、适应得慢,学生能独立学习吗?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怎么办?放手让他们去学会不会乱套?要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甚至教师的教应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一锐变好难适应,担心只是落实不够彻底、担心对学生的发展不利、担心延误教育时机……,如此种种,时间与探索过程中的困惑与矛盾,导致仍有很多教师固步自封,企求课堂教学能够换汤不换药,企求课堂改革能够用旧船票登上新轮船。所以,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需要从教师个人的思想认识入手。
因为,“先学后教”体现“以学定教”、“以学论教”的思想,将教学活动的源头与起点从教师与教材转向学生的现有认知,“教什么”、“怎么教”、“教多少”在很大程度上由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学习进程等来决定,教师可以在学生先学的过程中,清楚、细致地观察到学生的具体学情,并适时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策略的选择与调整,使教与学达到有机的“双赢”,让学促进教,让教辅助学,更有针对性,更切合学生学情的需要。
以教辅助学,最切实有效的媒介就是英语学案的编撰。设计英语学案,就是要把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渗透学法的指导,借用学生的旧知识去同化新知识,帮他们建立新的知识网格、认知结构,为新课学习铺路搭桥,使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启示(如:比较、讨论、归纳、演绎等),让他们在探究新知的同时深化知识的理解。如编写8B Module 1 Unit 2的单词集中营一环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网格化的知识拓展图(见下图),这样,学生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自己学会去归纳,明白一些单词构造用到的词根词缀,如懂得了development,就理解了enjoyment;看到developing与developed,就了解了部分形容词的构造,如interesting, interested;exciting, excited 等。无形之中,新知在比较中拓展,在归纳中深化,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学法的指导。
在编写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这一知识块的学案时,我又运用了一个表格:
直接引语 间接引语 备注
陈述句 用连接词______ 引导 实则宾语从句
一般疑问句 用连接词______ 引导 实则宾语从句
特殊疑问句 用连接词______ 引导 实则宾语从句
表示请求或命令 用___________结构改句 简单句结构
引导学生思考: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其实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___________,但 还要注意一些重要的改变,那就是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等的变化。联系到 我们在第二模块学的宾语从句,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做题时,我们又该注意哪三个问题?
像这样,在更多的在学法上给予孩子引导,让他们在回忆旧知识、衔接新知识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搭好“脚手架”,学生也会因此在“跳一跳摘到果子”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更加坚定自主学习的信心与勇气。所以,在编写学案时,教师应将自己假想为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设计理念,设身处地地指导学生发现新知识、掌控新知识,让学案具备实用性与时效性。既然学案是促成知识迁移的关键媒介,教师的科学指导就该是催化剂,学生则在积极的动口、动手、动脑中催生出从“学会”到“会学”,从“学乐”到“乐学”的良性反应现象。
“先学后教”是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得为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发展而服务。这一理念无疑打破了教师原先具备的职业权威,摇撼了教师的中心地位,颠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地位,也异化了对学生学习过程评判的权威。如何更好地开展先学后教呢?笔者依照近两年践行该理念的困惑与反思,提出如下想法,以飨读者。
一、放下说教,还学生时间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先学后教的最终目的,而要学会学习,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作保证。课堂上,当学生眉头紧锁、欲罢不能时,很多教师就会指导、点拨、归纳总结,用“First, second, next…”的简单方式,让学生沿着教师设计的“说教”去获取知识,其实质是以牺牲学生智慧为代价来获取所谓的“课堂效率”,这等同于拔苗助长,与学生自主学习完全相悖。试想,知识的产出势必通过学习、内化才能逐步达成,从input→intake→output,必然是循序渐进的。如在8B Module 2宾语从句知识块学案的小试牛刀部分,有下面的几道题目: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I know… Summer comes after spring.
I knew… Summer comes after spring.
Peter wanted to know… What is one and two?
Could you tell me… What’s wrong with her?
He asks… Does Mary live in Shanghai?
学生在做题时,连连出错,顾此失彼,丢三落四,不是忘了连接词,就是忽略了语序、时态,看到这样的练习现状,我的情绪反应很大,但此时,我屏住呼吸,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如果学生都能做对,也就不需要我这个教师了。学生解题的错误,恰恰是我意料中的,恰恰凸显了宾语从句的难点——连接词、时态及语序,那么,我该怎样巧妙地“导”,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事实上,就是给学生一个知识的内化过程,这比单纯的教师“说教”或是把课本知识简单化、序列化来得有意义的多,一句话,先学决不能被先教所同化。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放下权威,给学生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己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该从“单向”的知识传授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不止关注英语学科本身,关注英语知识,关注英语分数,而是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生活情绪与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积极因素,使其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动因。如在与学生共同分析7B Module 1现在进行时的学案时,学生正一句一句操练得热乎,我忽然看到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排的小A竟趴在桌子上酣睡,我就即兴插了一句:“What is A doing?”“He is sleeping.”学生们回答完毕后,哄堂大笑,被笑声惊醒的小A不知道同学们因何发笑,也跟着哈哈傻笑起来。我又问了一句:“Is A sleeping now?“No, he isn’t.”“What is he doing now?”“He is laughing now.”红着脸的小A终于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感受了现在进行时的知识系统。在这堂课的偶发事件处理上,如果拧着教师的“权”与“威”,来一场“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或是充满侮辱性的肢体语言教育,非但课无法及时完成,教师本人的情绪也会大跌,学生本人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师那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还是一个不定数。所以说,放下我们高高在上的权威,退一步,忍一下,教与学这个双边活动会因为教育者的机智顺利完成。
三、放下直白,留学生思考
课堂40分钟,仅仅归还学生时间是不够的,还应归还学生思维的过程,才算彻底还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如教学8A Module 7关于What’s…like?与What does …like? 等知识点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我用英语描述着文中女孩Ling与Sally的长相与穿着,让他们在脑海里勾画出两个女孩的轮廓,然后在自己的纸上画出来。大家的画不尽相同,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引导孩子们思考了,这思维的过程恰恰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锤炼的重要过程。然后,我又鼓励学生上台描述他(她)心目中的好朋友的外貌、穿着,让大家猜,于是乎,台上的学生有了说的机会,台下的学生有了听的机会,思维在思与说、说与听、听与思中得到升华。相比较唾沫横飞的“一言堂”和枯燥干瘪的“满堂灌”,这样的“留白”,留下了学生思维的权限,学生的思想如一朵朵跳跃的小浪花,拨弄着新课改的大浪潮。
四、放下架子,让学生交流
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感知程度是课堂交流的基础和关键。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机械完成家庭作业过程变为学生自主预习新知的过程,教师通过编印学案、设计自学提纲、精选思考题等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网络等手段,围绕设计的问题,认真阅读教材、适当查阅资料、主动动手实践,深入思考,积极探究,主动与教材进行心灵交流,对新知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为课堂互动的交流提供思维保障。如在8B Module 3 Unit 2 Radio Times这篇阅读文章的学案中,我编了如下几个思考题:
What kind of experience is it?
What does the writer do now?
How could he explain his hobby to the manager?
Why did he write such a passage?
What did he want to tell us?
这是篇较难的阅读文章,文本在编写时分别运用了倒叙与插叙的手法,学生很难理解,但是通过以上问题的一一索引,学生基本理解了“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并为之奋斗”的中心思想。
蔡林森先生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阐述:“课堂的起点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按照自学指导要求自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先学后教时要彻底解放思想,以“学案”为媒,从教师放下说教,还学生时间;放下权威,给学生机会;放下直白,留学生思考;放下架子,让学生交流入手,才能真正让英语课堂从“单向”迈入“双赢”。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谈新课程下初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与设计04-26
试论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改实施条件研究04-26
浅谈整体语言教学法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04-26
浅谈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04-26
探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搞好初中英语教学04-26
浅谈多媒体设备在法律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使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