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关联理论看《红楼梦》的语言语用艺术

时间:2024-04-26 14:58:03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 文学作品无论篇幅大小,其结构总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关联理论认为,任何话语都是有关联的。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在较小的语境中找不到关联,就得借助更大一些的语境,直至使话语在这种语境中具有最佳语境效果,找到话语的“最佳关联”,实现对话语的最准确的理解。本文就是通过对《红楼梦》作品中一些鲜活事例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看到了曹雪芹炉火纯青的语言描写艺术,像生活一样,好像没有成文的章法,但又有其内在的必然规律和联系。
 
  关键词:《红楼梦》;关联理论;最佳关联;语用艺术
  
  一、关联与关联理论
  
  “关联(relevance)”属于逻辑学概念。它是一个双位(dyadic predicate)逻辑谓词,表示两种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如甲与乙有关联等。关联理论最初是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这一专着中提出来的〔1〕,是专门针对和用以修订或取代Grice合作原则的一个理论。〔2〕Sperber与Wilson提出:语言交际会同时涉及这两种模式,一种是代码模式(code model),另一种是推理模式(inferetial model)。但在交际过程中,认知——推理过程是基本的,编码——解码则附属于认知——推理过程。
  该专着出版的最初目的就是“给认知科学打下统一的理论基础”(封底的文字说明)。二位作者希望通过书中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找出我们所需要的所有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为此,该书在西方语言学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S.C.Levinson评论说,这是一个“大胆的、很有争议的书。作者试图将语用学理论的重点转移到认知的一般理论上来”。〔3〕它主要不是讨论如何通过语用学理论去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而是概述出了一条总的认知原则,即关联原则。在第二版中作者又将原来的一条原则修改为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两条。
  自Grice提出会话含意学说以来,引发了有关语用推理和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而关联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它不以规则为基础(ruled-based),也不以准则为标准(maxim-based),而是基于下面的观点: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何自然和冉永平〔4〕认为: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
  而且,话语理解是一个动态过程。关联理论强调从信息处理的总的认知理论出发去理解话语。它指出在话语理解时认知主体会利用推理机制,将话语的字面意义与可能隐含的认知信息加以综合,再结合语境假设,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其中具最佳关联性的解释。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应具有充分的关联,也即应该提供与听话人的认知语境相关联的信息,值得听话人注意,以便对方理解与推断自己的交际意图。另一方面,在理解话语时,听话人也只会关注、处理那些具有充分关联性的话语,而且趋向于在与这些话语具最大限度关联的语境中对其进行处理,并构建与这些话语有最佳关联的心理表征〔5〕。刘绍忠〔6〕指出:从听话人的角度看,他的理解与解释必须以说话人的话语为基础,不能凭空捏造,胡乱地解释一通。由此看来,解释靠推理,推理就是找关联,而找关联又有相对程度的问题。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 文学作品的意义与理解
  
  文学作品无论篇幅大小,其结构总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不管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文学作品作为篇章的一大类别都被看成是由言、象、意多种层次结构的整体。例如西方现象学划分出语音——意义单位层、再观客体/图式化观相层和形而上品质层。中国意境美学中的文学作品本体也呈现为3个层次,即有形(境)、未形(境中意)、无形(境外意)。这3个层次不是平面关系,而是一个逐层递进的关系,是通过语言、意象、意蕴3个层次从经验走向超验,从感性走向理性,从现象走向本体。作为形式批评主导流派的“新批评”把文艺作品的结构分为3层: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层是明示意,即通过文字符号显示的意义,需要读者根据“细读法”加以理解;第二层是暗示意,即“实象”背后的“虚象”的呈现,这个层面借助于语义分析可能抵达;第三层是象征意,即寻绎虚象中透出的“喻象”,通过语义分析而逐步清晰地活现出一个“象征之网”。我们把这3个层面称作字面意义、引申意义和象征意义。〔7〕86-88后面两种意义的理解往往通过相关的语用推理或人们的认知来获得,这种认知的能力与个人知识和经验有关。通常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其认知和推理的能力则越强,反之,就越弱。
  
  三、以关联理论赏析《红楼梦》的语言语用艺术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是因为曹雪芹在语言使用方面的确高超。下面将从关联理论出发探询原作者笔下的语言使用艺术。
  (一)谐音关联的使用,让读者处处联想翩翩
  例1.(警幻)说毕,携了宝玉入室。但闻一缕幽香,竟不知其所焚何物。宝玉遂不禁相问。警幻冷笑道:“此香尘世中既无,尔何能知!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宝玉听了,自是羡慕而已。大家入座,小丫鬟捧上茶来,宝玉自觉清香异味,纯美非常,因又问何名。警幻道:“此茶出在放春山遗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宝玉听了,点头称赏。
  少刻,有小丫鬟来调桌安椅,设摆酒馔。真是:琼浆满泛玻璃盏,玉液浓斟琥珀杯。更不用说那肴馔之盛。宝玉因闻得此酒清香甘冽,异乎寻常,又不禁相问。警幻道:“此酒乃以百花之蕤,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曲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宝玉称赏不迭(第五回)。〔8〕
  从关联理论看王岳川〔9〕之理解,“群芳髓”之“髓”的字面意义为精华,暗示意为骨髓,象征意义应该为“碎”;“千红一窟”之“窟”的字面意义为山洞,暗示意义为鬼窟冢室,其象征意义则是“窟”字的谐音“哭”,实为对青春花颜遭恶运的哀叹;“万艳同杯”之“杯”的字面意义为盛酒的容器,而更深层的象征意义也是“杯”的谐音“悲”。他还指出,贾府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名字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个字的谐音组成“原应叹息”,叹息四姐妹所代表的整个女性世界的命运。这些是王岳川通过他的理解和推理确实挖掘出或再构建了曹雪芹伏下的巨匠之笔,还是他的理解力和想像力在原作基础上的再创造,是无法验证的。因此,我们认为,一个文学作品的第三层意义——象征意义是无限的,是在不同时空条件下接受主体的再创造,即是原作品在某一时空条件下与接受主体的所有理性和感性的组成部分交互作用(互动)的结果,这样,一个作品才能按照王岳川的观点超越各种时空之维(作者的、读者的、篇章的、真实世界的)化有限为无限,化实境为虚境,化瞬间为永恒〔7〕86-88。类似的又有:“盖‘英莲’者,‘应怜’也;‘香菱’者,亦‘相怜’之意”。她名为“真应怜”(甄英莲),身为“千红一哭”(千红一窟),结局为“万艳同悲”(万艳同杯),象征着“群芳碎”(群芳髓)。如此看来,香菱这个人物应该就是金陵十二钗中的正、副、又副等众闺阁的总代表。
  例2. 在第22回,贾母所制的灯谜是: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谜底为荔枝。“老祖宗”贾母在贾府中是处于最高地位的太上家长,而谜底“荔枝”是“站树梢”即“立枝”的谐音“离枝”,也在于暗示将来所谓“树倒猢狲散”,预言着贾府势衰人散的结局。贾政的灯谜是: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谜底为砚台。谜中的“必”谐音“笔”,“应”即应验,谐音“硬砚”。砚台的“端方”、“坚硬”,也十分与贾政的思想性格特征相关,亦即道貌岸然,一本正经,头脑冬烘,顽固不化。
  例3. 甄士隐和贾宝玉因梦游“太虚幻境”而被一僧一逍度脱遁入空门则被作者置于全书的首和尾,它可以作为对“太虚幻境”的两边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故事阐释。甄(真)即是贾(假),贾(假)亦是甄(真);不管是无为于人间情爱(甄士隐),还是有为于人间情爱(贾宝玉),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与遁入“空”门相关。
  诸如此类,作品中谐音相关的场面,举不胜举,希望阅读时,从关联理论出发,结合上下语境,细细推敲,必有所得,从而对原作者的初衷理解更透。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二)看似喻花,实则喻人
  例1. 如果说雪花是曹雪芹对宝钗在大观园中为人处世的性格概括,那么牡丹则是作者对宝钗一生命运的总结。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宝钗掣得花签:牡丹,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牡丹,花形硕大,富丽繁荣,在古代为大富大贵之家的点缀,号称“富贵花”,“百两金”、“花中之王”。刘禹锡有“惟有牡丹真国色”,白居易说“花开时节动京城”,周敦颐道“花之富贵者也”——宝钗家中领皇家银粮,拥百万之富,本人有杨妃丰腴、凝脂之神韵,又恪守封建正统的道德规范。于出生、于自身,宝钗都不愧为国色天香的牡丹〔10〕的象征。生活中的‘石竹’,谦虚、多愁善感的单瓣品种也常常被喻为“花中林黛玉”,用以赠给柔弱袅袅,见物感怀的女友,其实也是这种认知推理的结果。
  (三)神话故事,似曾无关,却有关,贯穿《红楼梦》全篇
  例1:“女娲补天”。“女娲补天”这一神话故事似乎与《红楼梦》不太相干,但如果我们把眼光从补天的方式上转到补天的主体上的话,就会发现“女娲补天”实际上体现了作者更为深层次的一种人格理想,《红楼梦》女性本位思想的发源就是开篇的“女娲补天”神话。从上下文语境中考察一下就会发现,《红楼梦》中相同辈分的人物有一个规律,那就是男的一律不如女的。老太太的理家才能虽然书中没有明确交代,但还是有迹可寻的,书中描写她“年轻的时候比凤姐还来得”,想来不会比贾家“代”字辈的男人逊色,贾家“文”字辈的男人中,贾敬只知道求仙炼丹,贾赦只知道喝酒讨小老婆,贾政虽无明显劣迹,却也一无长处, 倒还不如王夫人,虽然小事交给凤姐来管,但大事还是自己说了算; 贾家“玉”字辈的男人与他们的父辈一脉相承,同样是男不如女,贾宝玉回回作诗, 都比不上自己身边的那些姐妹; 到了贾家“草”字辈的男人,那就更差了,贾蓉的偷鸡摸狗与秦可卿的远见卓识根本没法比。这正应了冷子兴的那句话,“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 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二回),也证明了作者在开篇所云的:“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校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 诚不若彼裙钗哉?”所以《红楼梦》,真正是一曲大规模的女性的颂歌。应该说,曹雪芹笔下众多的出色女性,实是他“女娲情结”的一个反映。而且在《红楼梦》中,明确意识到家庭危机并且力图通过自身努力加以改变的女性, 至少有三个。一是秦可卿,二是王熙凤,三是探春。
  在秦可卿和王熙风的身上或多或少具有女娲的影子,她们都具有一种忧患意识,她们所做的事或多或少对家族的延续有利,但她们最大的缺点在于缺乏象女娲那样有针对性的实际行动,她们无法阻止大家庭的没落,也无法承担“补天”的重任,由于自身的局限,作者没有把她们塑造成女娲式的人物。
  而探春是曹雪芹笔下一个真正具有女娲的胆识与气魄的人物。正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机会,让探春有了表现自己才干的舞台,也让我们看到了深埋在曹雪芹心底的“女娲情结”,终于有了表达的机会。可贵的是,曹雪芹赋予了探春女娲的胆识与气魄,也赋予了探春如同女娲那样有针对性的实际行动,但并没有让探春成为女娲的翻版,探春的身上有女娲的影子,更有时代的投影与自己的个性。〔11〕这样一来,曹雪芹笔下的妇女人物与“女娲补天”这一似乎无关的神话故事经过认知与推理,其中的最佳关联性若然纸上,明晰可辩。
  例2:“离恨天”神话探迷。“离恨天”一词在《红楼梦》里出现过三次。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次出现在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回当中,在僧道对话中由僧人的叙述引出。讲述的是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由赤瑕宫神锳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修得个女体,成了绛珠仙子,于是“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但两者凡心未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第二次出现在第五回里, 写贾宝玉梦入太虚幻境,遇见司掌人间风情月债的警幻仙姑。仙姑告诉宝玉,她居住在离恨天上灌愁海中,并且给宝玉看了十二钗正副册子词。由此暗示大观园众女子今后的命运,尤其是林黛玉与贾宝玉二人的爱情命运。第三次出现在第九十八回的回目中“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锳泪洒相思地”。而此回写的是宝黛二人爱情的悲惨结局,黛死宝病。
  总而观之,“离恨天”在《红楼梦》的出现并非杂乱无序的, 而是把宝黛二人爱情的神话缘起、预寓和结局都贯穿联系起来了。因此分析《红楼梦》中“离恨天”的关联性对于理解全书的内涵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红楼梦》中“离恨天”是对前人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元曲中“离恨天”的继承与发展而建构起来的。“离恨天”一词较早出现在元曲中,《全元曲》一共出现“离恨天”19次。如: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 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 石子章《秦翛然竹屋听琴》第二折) 。我一年一日过了, 团圆日较少;三十三天觑了, 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害了, 相思病怎熬( 郑光祖《迷青琐倩女离魂》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折)。“三十三天”和“四百四病”都是借用于佛教的概念。《红楼梦》中“离恨天”的谋篇,是对元曲中“离恨天”指向男女情爱内容的继承与发展。《红楼梦》中“离恨天”的使用同元曲一样,都是一种爱情婚姻悲剧的意象指向, 但《红楼梦》的“离恨天”构思远高于元曲。其一,《红楼梦》中“离恨天”是具象化的文学意象,而元曲中“离恨天”只是抽象化的语言符号。元曲中“离恨天”是主人公在爱情遭挫、婚姻离散等情况下所发出来的抽象的呼喊,虽然表达了男女之间的离愁别恨, 但其所指向的具体对象却十分模糊。 “离恨天”其实最早出现在《西游记》中, 共有五次, 分布在第五回1次、第三十九、五十二回各2次。现举一例如下: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西游记》第五回)。
  从形式上看,《红楼梦》中“离恨天”的建构完全脱离了宗教色彩,它不再与“三十三天”、“兜率天”、“四百四病”等佛教名词联系在一起,但在本质上却蕴含了极为丰富的佛教哲理。首先,《红楼梦》中“离恨天”揭示了“恨”之所在的佛教哲理。从佛教观念讲,“恨”即为内心怨积不畅而引起的苦恼。《成唯识论》曰:“云何为恨, 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谓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因为有了“恨”,便有了苦恼。为了解脱苦恼,就得“离恨”。绛珠仙子从“离恨天”下凡到大观园,便是由于神锳侍者“灌溉之情未偿”的内心之“恨”未得解决,“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她历经尘缘就是为了报答神锳侍者的浇之情。而林黛玉魂归“离恨天”又是因为她与贾宝玉在凡尘的爱情无法实现之“恨”的原因所造成的。因此,无论是从仙界历劫凡尘,还是从凡尘魂归仙界, 都是由于“恨”。为了离恨,便历经了仙界——凡尘——仙界的循环历程。其次,《红楼梦》中“离恨天”演绎了“色即空”的佛教意蕴,认为要解决“离恨”的真正办法即是消除一切情色欲望,因为欲望是痛苦的根源,是罪恶的源头。《妙华莲花经》曰:“诸苦所因, 贪欲为本”。林黛玉和贾宝玉的一段为了“偿债”的情缘,在大观园历经了春之萌动、夏之成长、秋之衰颓、冬之殒落的历程后最终回归到“离恨天”。林黛玉虽然把“一生所有的眼泪”都流尽了,却没能换得个“举案齐眉”。一切“春恨秋悲皆自惹”,问为何缘,只因“离恨天”上情缘未了, 尘欲未尽。薛宝钗热衷于“仕途经济”,八面玲珑,博得贾府上下夸赞,虽得了与贾宝玉“举案齐眉”,但“到底意难平”。婚后不久贾宝玉即出家为和尚,薛宝钗只好独守空房,抱恨终身。为了所谓的情色欲望,林黛玉魂归西天,薛宝钗则独守空房,因此无论林黛玉还是薛宝钗,她们所得到的都是“水中月”、“镜中花”,最终的结果都是“空空如也”。贾宝玉更是以出家的方式表明“色即空”的佛家理蕴,昭示了情色欲望的虚幻性。〔12〕这种鲜明的对比形成了一种最佳的关联特征,因此,《红楼梦》中“离恨天”就是一种指代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的文学意象。
  
  四、 结语
  
  关联理论认为, 任何话语都是有关联的。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在较小的语境中找不到关联, 就得借助更大一些的语境,直至使话语在这种语境中具有最佳语境效果,找到话语的“最佳关联”,实现对话语的最准确的理解。本文就是通过对作品中一些鲜活事例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看到了曹雪芹炉火纯青的语言描写艺术,像生活一样, 好像没有成文的章法, 但又有其内在的必然规律。
  
  参考文献:
  〔1〕SPERBER D. & D.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1995.
  〔2〕 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M〕.//In Grice(ed.).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3〕 LEVINSON S C. A Review of Relevance〔J〕.Journal of Linguistics, 1989,25(2): 455-472.
  〔4〕 何自然 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外语,1998(3):92-107.
  〔5〕 何自然 冉永平.话语联系语的语用制约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9.
  〔6〕 刘绍忠.关联理论的交际观〔J〕.现代外语,1997(2):13-20.
  〔7〕 钱敏汝.篇章语用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86-88.
  〔8〕 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9〕 王岳川.文化话语与意义踪迹〔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10〕 庞婧文.天葩吐奇芳——从《红楼梦》韵文解读薛宝钗形象〔J〕.德州学院学报,2008(1):6-10.
  〔11〕 赵云芳.“女娲补天”与《红楼梦》新解〔J〕.红楼梦学刊,2007(1):177-193.
  〔12〕 曾礼军.《红楼梦》中“离恨天”的建构〔J〕.红楼梦学刊, 2007(1):281-296.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让孩子们快乐地阅读04-26

浅谈英语教学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04-26

充分应用牛津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04-26

浅议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单词的记忆能力04-26

英语写作,想说爱你不容易04-26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复习备考04-26

词义猜测——让“阅读”不再可怕04-26

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初探04-26

浅谈中学英语考试做题技巧04-26

透析选修模块Reading教学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