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能力;非语言交际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非语言交际在能力培养中的运用,以便改进教学,达到教学目的。
人类交际有两种:语言的(Verbal)和非语言的(Nonverbal) 。据研究,在人们的直接交际活动中, 35%左右的信息通过语言传递,而其它65%都是通过非语言传递的,可见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能力培养。非语言交际的运用,可以增加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不了解它的文化差异,将会形成交际障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进行。
一、非语言交际的概念和作用
“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 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 也可由环境造就。它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根据不同标准分为:( 1) 体态语( Body Language) , 包括基本姿态, 如站姿、坐姿等。( 2) 副语言(Paralanguage), 包括沉默和各种非语义声音。( 3) 客体语(Object Language), 包括皮肤的修饰、气味的掩饰、衣着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4)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颜色等影响交际的环境因素。
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辅助作用:
(一)重复。如别人问你要去哪里时,你一边回答,一边用手指向你要去的地方。
(二)否定。如甲说:“我不紧张。”但其手脚却在发抖
(三)强调。如运动员在赢得比赛时会挥动拳头,以示自豪或自信。
(四)调节。讲话时,你可以用手势或者眼神暗示自己的话已经讲完。
(五)补充。例如你一边称赞对方“干得好”,一边用手搂住其肩膀。
(六)替代。例如,在中国古代,主人对客人不耐烦时,就用倒扣茶杯的方式下逐客令。
(七)激励。如在中国,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不确定答案,你用大拇指竖起表示赞同,学生会受到鼓舞,继续说下去。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非语言交际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能力培养的研究
(一) 体态语(body language)
体态语是人们用表情和动作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无声语言,恰当地使用它不仅能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可使听话人更能心领神会,纳普(knapp)认为体态语包括手势语和姿势两方面的内容,也有研究者把面部表情、目光接触、体触行为纳入这一类。
1. 手势语 在高职高专英语听说课本中有介绍问路、指路等培养说的能力的内容,讲到这部分时,教师可引入一个短语“thumb a lift”,这个短语指的是旅行者站在路边,看见有汽车伸出大拇指,请求搭车。它是英语国家中常见的手势。其实,在中国,这一动作已经被应用到出租车的招停点上。同样,英语国家的人用一只手或者同时用两只手的食指与中指交叉,举在胸前表示但愿如此或者祝你成功。也就是短语“keep one’s fingers crossed”的意思“企愿、祷告”。此外,在中国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尖表示是我,在英语国家,这一手势会让人感觉莫名其妙,并且很可能会被人解读为“藐视”和“挑战”,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 姿势包括坐姿和走路等行为动作姿势。在教学中,很多时候都会因为某个姿势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英语国家的教师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他们不大计较师生的言谈举止,可以随意走动,可以坐在桌子上。而中国就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行为庄重,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学生注意着。
3. 目光接触同相识的人谈话时, 根据英美国家习惯, 发话者和听话者都应注视对方。任何一方不看对方, 都可以表示某种意味。在英美国家有句格言“不要相信不敢直视你的人”。但是, 盯着对方看或看得过久也是不合适的。即使用欣赏的目光看人———如对方长的漂亮———也会使人发窘[1] 。
4. 体触体触是借身体间接触来传达或交流信息的交际行为。布罗斯纳安认为:“人们倾向性的看法是:中国人的特点是体触频繁,而英语国家的人的体触却较为少见。”他的依据是:“两种人初临对方环境时所遇到的强烈文化休克证实了这种看法:中国人感到孤独和隔离,而英语国家的人感到摩肩接踵,拥挤不堪。”〔2〕42-43
在英语国家,同性青年之间的体触行为,如手拉手、勾肩搭背、搂腰,被视为禁忌,一般认为这是同性恋行为,但在一般的异性朋友中间却是容许的。中国异性朋友之间却只能握手,身体其他处不可触碰。
(二) 副语言(paralanguage)
副语言指的是言语的非词语方面, 即声音的音质、音量、音调、语调等, 虽然它属于言语表达的一部分, 但并非指言语本身,因而常被用来辅助语言的表达, 通过说话人语调的抑扬顿挫、高低强弱等就可以判断说话人的感情和态度。
1. 非语言声音英语国家的人对从体内发出的声音,如喷嚏、打嗝等都比较忌讳。他们认为这些声音必须抑制,在别人面前发出就应该表示歉意。而中国人认为这些声音属于生理现象,大家不会特别在意,无需道歉。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向学生解释一些在中国语言交流中不存在的非语言声音。如英语国家的人会用“uh - huh”来表示肯定的意思,尤其是在电话中,表示在注意听着对方讲话。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2. 沉默“沉默”现象则更是一直被语言学家们忽略,并将它理解为话语中的空缺。而实际上,它在谈话过程中有着丰富的含义。非洲有一则谚语:“Silence is also a speech”(沉默也是一种语言),它提醒人们不要忽略沉默的信息价值。我们在与人交往中重视沉默的作用, 认为停顿和沉默有着丰富的含义, 既可以表达无言的赞许, 也可以是无言的抗议。恰到好处的停顿与沉默能起到“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而西方人却认为沉默是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心, 有“ 交际恐惧症”的表现。所以他们最忌讳交际中的沉默不语。
(三) 客体语(object language)
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气味的掩饰、衣着等。这些在具备实用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交际性,它们也在传递着非语言信息,展示着使用者的文化以及个人特征。
1. 气味在社交场合,英语国家的人非常忌讳身体怪味,如口出臭气、腋处流汗等出现的气味等,并且喜欢用化装品掩饰自身的体味。在中国,很多人对自己身体的气味并不是很在意。因此教师需要提醒学生,如果在吃过葱、蒜等带有强烈气味的菜后不注意清除口中遗留的气味,在对外交往中容易造成障碍。
2. 衣着打扮英语国家人的穿着打扮,正式与非正式界线分明。正式场合按社交习俗打扮得正规,而在非正式场合则非常随便。由于不了解异国文化, 许多人常常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文化习俗去衡量外国人的衣着打扮。如在校园内看见外教穿着拖鞋走进课堂, 有人就认为不雅, 其实这在西方国家是很正常的事。而某些中国教师有时不将衬衣放入外裤内,这对西方国家的人来说也是不合要求的。
(四)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
从非言语交际角度讲, 空间信息是指交际者用空间距离传递信息, 即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处理相互之间空间距离的方式。合理利用空间语可以加强交际的效果,甚至超过言语的作用。因此, 教师不应总是站在讲台后面而是应该适时走到学生中间,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与学生的交流; 同时, 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也应采取新颖的空间形式代替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空间模式。比如传统式的座位安排是将桌椅一排排整齐地排列在教室里面, 这样便于教师对整个课堂的掌控, 而这样却导致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所以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可根据所教内容将传统式的桌椅排列改变成有利于教学的排列模式, 比如在讨论课时, 可将座位按半圆形或让学生自由结组进行讨论学习, 这样有利于学生平等地参与课堂学习, 从而增强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结论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综上所述, 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补充形式, 非言语交际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表现形式繁多的重要交际手段,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重视非语言交际,达到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学生对它还不太了解,因此,可以通过播放影视资料、引进外教等多种渠道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使学生准确掌握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其交际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1。
[2]胡文仲、华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出人文关怀04-26
浅谈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04-26
浅谈关于写作过程教学法在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体04-26
浅谈低年级英语课中活动教学法的运用04-26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能力04-26
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04-26
对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04-26
如何培养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04-26
浅谈英语任务型教学法之浅见04-26
浅议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和对策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