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本文试就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作些探讨。
一、加强内部控制的意义
1.防止企业资产的的流失,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经营者责任意识。对企业内部的任何部门、流转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能抓住投资决策、产权交易、资本运营、财务管理、营销采购、工程项目等公司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对发生的问题及时反映和纠正。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防止资产流失,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2.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和弊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有效地防范公司经营风险,强化公司管理,减少决策失误,提高经济效益。内部控制作为公司管理的中枢环节,通过对公司风险的有效评估,不断地加强对公司经营风险薄弱环节的控制,把企业的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
可见企业内部控制是确保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是企业高效运行和发展的保证。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或内部控制失当,则有可能造成企业管理的混乱,阻碍企业的发展。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与其内外部环境都相适应的不断发展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那么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企业的用人机制、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的未来规划都有一个合理可靠的保障。同时,优秀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加速企业发展壮大,加速企业走向正规,走向成功。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二、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有效运行,有赖于企业内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就是,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合理配置权限、明确各自职责,形成有效的激励、监督和制衡机制。目前,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尚不规范:股权结构不合理,存在“一股独大”现象,致使没有形成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到职能部门的优化制衡机制,股东大会、监事会作用有限,甚至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互相监督、制约的体制。权力的过分集中使得公司的决策随意性加强,极易造成决策失误、舞弊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2.风险评估不足、意识薄弱。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普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部分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整体系统。许多企业仍沿袭计划经济决策方式,普遍缺乏风险意识,企业风险评估及预测的手段缺乏,对市场风险没有充分认识,只凭管理者的感觉盲目决策,盲目地扩大企业规模,随意担保等,造成内部失控,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的例子不胜枚举。
3.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数据和披露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不能如实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状况,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应有的分析价值,甚至导致决策失误。
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一方面是有的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利用信息优势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或隐瞒不良状况,或利用制度漏洞寻机粉饰财务报表,夸大企业经营业绩,会计信息质量下降。
4.监督职能弱化,内部审计形同虚设。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独立性不够。我国先行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在行政干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企业缺少行使内部审计的内在动力。内部审计普遍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久而久之,内部审计人员也忽略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工作中必然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内部审计机构普遍人员缺乏,甚至有些企业不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实际上与财务部门重合;一些企业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人员,但因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业务不规范,人员素质低,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致使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另外,在内审的职能上,很多企业的内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很少涉及。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1.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1)政府要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同西方几百年的市场经济相比,自我完善能力较弱,加上我国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企业对政府依赖性较强,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和主导作用,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一方面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更加透明、公平、高效的市场竞争规则;另一方面要严格执法,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会有力激发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意识,从根本上促进内部控制建设。
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统一规划和指导。鉴于我国企业界民间组织不太发达,权威性的规范制度均由政府制定的实际情况,我国应由国务院企业管理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指导小组,统一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制定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规划,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推动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西方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较为完善,其权威性得到世界公认,我们可以充分借鉴。但毕竟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不考虑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尤其是我国内控制度具有的用来堵塞国有资产流失漏洞、遏制领导干部贪污腐败、规避盈利或非盈利组织经营风险、制止虚假会计信息流入社会(包括企业主管部门)等功能要给予充分考虑,以防企业内部控制中忽视了国家利益,给国家造成损失。同时,要推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规范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
(2)通过对政府授权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委派财务总监等形式,促进单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杜绝腐败现象发生。财务总监的工作职责是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对投资公司的国有资产营运和财务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协助投资公司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财务总监的主要职能是财务监督,并参与财务计划的制定,重大经济决策和财务收支必须与法定代表人一起审批。
财务总监实行联签工作方式。联签即是指必须经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和派驻投资公司的财务总监共同审核及签署书面意见,投资公司才能按照有关规定报批或执行国有资产变动、大额资金流动,才能实施资产市场化运作方案。受政府委托,财政部门负责财务总监的委派和管理工作。财务总监对委派机关负责。财务总监在开展工作中相关待遇按投资公司的副总经理执行,人事工资关系、奖金、福利等在财政部门,所需费用由财政部门负责。财政部门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定期沟通情况,了解信息,协调相关事宜。
例如,镇江市在2003年决定,对包括城市、交通、水利、房管在内的五家投资建设公司和土地收储中心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以强化政府调控,促其规范运作,保障“经营城市”战略顺利实施。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是当今公司制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的通行做法,目的是凭借他们丰富的财务监管经验,代表政府监督管理有关企业的财务及总体营运状况,建立有效的资产监督、管理和营运体制,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它一方面有利于通过财务总监这一独立于公司经营管理层外的所有者“人格化”的代表,对公司财务工作担负监督职责;另一方面财务总监的监督活动贯穿被委派单位财务活动全过程,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有机结合,从而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始终符合政府的规定和要求,把政府对财政性投资活动的调控职能落到实处。维护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财务经济活动的合法化、合理化和效益化,从根本上实现企业利益和政府利益相统一。
2.规范企业治理结构。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要健全董事会权力制衡机制。根据目前情况,建立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有关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和规则作为支撑,力求权力和责任的合理配置。实行独立董事制度,以一定数量的专业知识扎实、工作经验丰富,并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独立董事,对企业经理层进行全面高效的监督。
建立经营者激励机制。建立一个完善的约束、监督和激励经营者的外部监督机制。对企业管理者业绩考核除了以利润为主要依据外,还应对其内部控制情况综合考核,并通过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约束。为了充分发挥经营者作为控制主体的积极性,除了必要的约束之外,必须对经营者建立报酬激励机制。通过激励,可以提高积极性,减少道德风险。
健全监事会监督机制。强化监事会的作用,应从三个方面入手:(1)保持监事会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2)为保证监事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应该对监事的个人道德素质做出一定的规定,同时避免监事过多地担任其他企业的监事和董事职务。(3)对国家控股公司,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向企业派驻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权益不受侵犯。 3.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重点。企业内部各环节的控制情况一般均以会计数据反映,规范而严格的会计基础工作是保证会计数据真实、准确的必备条件。一个严格而有效的会计控制是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重点。为保证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还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投资行为的内部控制;二是加强对筹资行为的内部控制;三是加强对应收帐款的内部控制;四是加强对担保行为的内部控制。
4.强化内部监督与约束机制。要确保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内部控制过程必须加以恰当的监督。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制度执行质量的过程。企业应做到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对企业法人代表的内部控制监督,建立企业重大决策集体审批等制度,以杜绝厂长、经理独断专行。二是加强对企业部门管理的控制监督,建立部门之间相互牵制的制度,以杜绝部门权力过大或集体徇私舞弊。三是加强对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控制监督,建立关键岗位轮岗和定期稽查制度,以杜绝企业中层干部和供销、会计等重要岗位人员以权谋私或串通作案。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以下几方面:(1)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仅要包括会计账簿,还应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提高企业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还要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更加严密。(2)重新定位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将内部审计部门置于董事会或监事会直接领导下,以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必须将内部审计人员从会计、财务人员中分离出来,直接对董事会或监事会负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内审人员的作用,监督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监督企业朝着合理、合法、合规的良性方面发展。(3)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定期岗位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监督企业经济活动,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5.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指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单位目标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
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与各种职能部门,涉及的控制对象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各方面。企业必须制定控制的政策及程序,并予以执行,以帮助管理阶层保证“为保证其控制目标的实现,其用以辨认并用以处理风险所必须采取的行动已有效的落实”。而严谨的内部控制,不仅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把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全面置于经济监控之中,并且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控制。面的控制与点的控制要有机结合,内部控制才能发挥良好的效率。企业应该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而控制活动是针对关键控制点而制定的,因此,企业在制定控制活动时关键就是要寻找关键控制点。
6.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指管理层识别并采取相应行动来管理对经营、财务报告、符合性目标有影响的内部或外部风险,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风险识别包括对外部因素(如技术发展、竞争、经济变化)和内部因素(如员工素质、公司活动性质、信息系统处理的特点)进行检查。风险分析涉及估计风险的重大程度、评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考虑如何管理风险等。
企业风险评估主要内容有:(1)筹资风险评估,如企业财务结构的确定、筹资结构的安排、筹资币种金额及期限的制定、筹资成本的估算和筹资的偿还计划等都应事先评估、事中监督、事后考核。(2)投资风险评估,企业对各种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都要作可行性研究并根据项目和金额大小确定审批权限,对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应制定应对预案。(3)信用风险评估,企业应制定客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信用授予标准,规定客户信用审批程序,进行信用实施中的实时跟踪。信用活动规模大的企业,可建立独立信用部门,管理信用活动、控制信用风险。(4)合同风险评估,企业就建立合同起草、审批、签订、履行监督和违约时采取应对措施的控制科学试验,必要时可聘请律师参与。
7.建立广泛的信息交流。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密不可分,一方面,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实施,以及其实施的深度和广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信息系统水平;另一方面,信息系统同样要通过内部控制来合理保证。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营运状况,提供内容全面、及时、正确的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便于有关组织及其员工在履行其职责时使用这些信息的形式,在企业内部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有效传递。要让每位员工清楚地知道控制制度的有关方面,自己承担的职责及扮演的角色,与他人工作的关系,哪些行为被接受,哪些不被接受以及他人沟通的方式和渠道等。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企业营运的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问题,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方针、政策,防范和纠正出现的错误或不当,促使各项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有利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8.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好的环境条件是内部控制制度得到贯彻执行的关键,也是企业成功的基础。要创造一个具有高度亲和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必须要有企业文化的支撑。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性工作进行开展,培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土壤”。
一个良好的企业风险文化并不是自发形成的,它的形成需要管理者的引导和全体成员广泛参与。企业的风险文化应得到全体成员的广泛认同,并深入到各个管理层次。上到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下至车间、班组、普通员工都应受到企业风险文化的熏陶,在风险文化的指导下进行自律管理,自觉地按风险文化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渗透,使企业的风险文化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而是真正内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9.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员工素质。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直接影响到企业中每一个人的业绩和表现。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培养企业的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帮助。(1)企业必须引入人才竞争机制,根据市场优胜劣汰原则,为企业发展壮大配备合格的人才企业应有完善的招聘与选拔方针及操作性程序。(2)需要对新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导向培训。(3)针对违反行为准则的任何事项,制订纪律约束与处罚措施。(4)应制定具有奖励和激励作用的报酬计划,同时注意避免诱发不道德行为。(5)对员工的晋升、指导以及奖罚应以阶段性的业绩评估结果为依托。(6)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更好地完成规定的任务。(7)对重要岗位员工(如销售、采购、出纳)应建立职业信用保险机制,如签订信用承诺书,保荐人推荐或办理商业信用保险。(8)工作岗位轮换,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工作岗位轮换,通过轮换及时发现存在的错弊情况。同时也可以挖掘职工的潜在能力。(9)提高工资与福利待遇,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增强凝聚力。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下必然而且必需的选择。但我们必须看到,在我国现实国情下,内部控制的建设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单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因此,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快步伐,早日建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钟高等.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研究.财经研究,2007(4)
2.陈换明.试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中国财政信息资料,2006(6)
3.朱翼.会计真实性及实现的路径.财政经济改革与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秦荣生等.审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李凤鸣.内部控制设计.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6.张连起.中国式内部控制之短板与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要务.财务与会计,2006(8)
7.李庄.内控制度的作用机制与设计原则研究.经济师,2007(1)
8.丘惠文.公司治理下的内部会计控制.财会研究,2004(9)
(作者单位:镇江市财政局 江苏镇江 212000)
相关文章:
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04-26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若干问题04-26
论信息专业化环境下的邯钢ERP04-26
新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成本法之简易操作04-26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困境和出路04-26
关于审计的重要性水平研究04-26
探究审计信息虚假手段的成因与对策04-26
社会审计视野探析审计风险模式的科学性04-26
简单探析风险导向审计04-26
对时下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研究及其审计谋略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