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计职业判断基本理论
1.1 会计职业判断的内涵及重要性
会计职业判断通常是指会计人员按照现有的社会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等要求,根据会计理财环境和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日常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思维过程。这是狭义的理解。而广义的会计职业判断包含管理人员职业判断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因为从现实情况来看,企业的利益相关各方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会以各种方式、方法对会计职业施加影响,再加之会计准则只提供了总体规定和指导意见,而且兼顾了一定的灵活性,这些又为会计职业立场倾向性提供了可能。可见,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主观行为,判断的结论不仅依赖于判断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而且依赖于管理层的利益取向。本文主要对狭义的会计职业判断进行研究。
1.2 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
会计标准的实践是由会计人员完成的,事后对会计质量的考核、评定工作即会计监督也是由会计人员完成的,因此在整个会计丁作中,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起了主导作用,会计信息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职业判断。
刘峰、王兵以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特定时期(1998 a-2000 a)为背景,以同时发行A、B股的公司为样本。经过研究发现那些同时发行A、B股公司所报告的净利润差异,主要不是来自会计准则,而是来自于会计职业判断。而且他们的经验证据还表明会计准则本身不能有效地协调会计信息差异,会计信息更多地是来自职业判断,而不是准则本身。另外,和以前的会计制度相比,新的会计准则日益简约化,其弹性空间日益放大的趋势很明显。然而,试图在准则中涵盖所有可能的情况和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显然不切实际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准则体系不允许判断,那么它很快会失去作用。所以,对于准则体系的运行来说,职业判断非常重要。
2 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
由于会计职业判断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均衡的过程,因此,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因素很多,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因素包括主体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2.1 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影响因素
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准,切实遵循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基本前提。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在于促使企业在准则、制度允许的前提下选取会计政策,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它以职业良心和职业精神为核心,要求会计人员必需具备正直、客观的工作态度。会计职业将会计工作置于种种利益关系的纠葛中,会计要面对自身的利益、股东的利益、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益、政府的利益、社会公众的利益以及本行业的利益,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才能在种种利益关系的纠葛中保持客观、清醒。当企业的利益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出现分离时,会计人员需要在利益驱动和职业道德间做出选择。会计人员可以通过加强自身的修养来抵制利益对自己的影响,从而输出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
2.2 会计职业判断的内部影响因素
企业因素,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效益和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所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是会计服务于企业的一个重要内容。当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进行会计处理时,往往必须考虑这一处理能否得到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投资者、下属生产组织及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要考虑企业在同行业中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
2.3 会计职业判断的外部影响因素
2.3.1 经济环境
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技术,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的。会计职业判断作为会计人员的一种主观行为,服务于一定社会环境下的经济主体,社会环境决定着会计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理论结构和知识层次。不同经济环境下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依据不同,从而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同。准确的职业判断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和调控提供真实客观的公允信息,从而推动其所处经济环境的正常发展。
2.3.2 法律环境
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前提是无条件地遵循现行的《会计法》、有关财务法规和会计准则,只有在法律、法规和准则没有规定,定义不明晰,允许某些会计事项可以进行会计方法的选择时,会计人员才能充分发挥其职业判断的能力。
3 改善措施
3.1 会计人员方面
会计人员是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既是有关判断信息的收集者,也是最后会计判断的做出者,在会计职业判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改善会计职业判断质量首先应该从作为判断主体的会计人员入手。
3.1.1 加强会计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会计理论不断丰富,会计方法不断更新,会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会计电算化推广日益广泛;另一方面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在不断的更新和充实,这都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在工作中不断的更新和充实知识,以增强会计职业判断的信心和能力。
3.1.2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的思想和行为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对正确进行职业判断十分重要。在会计判断条件下,会计人员的作弊一般不表现为账面上的数字错误,而是体现在对会计政策的运用方面。因此,会计人员首先要努力提高思想觉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忠实地履行财务职责。热爱本职工作,在抵制和纠正当前会计工作不正之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其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等有关会计法律、法规,正确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理财、爱岗敬业、客观公正、清正廉洁、不做假账,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第三,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和继续教育,使会计人员不仅从理性上认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更要将其作为一种信念和原则,将已有的良好道德价值观转化到现实的工作中,抵制今后工作中外部环境和利益的诱惑,引导和约束自身的行为。
3.2 企业方面
企业是会计人员的职业场所。也是会计判断失败后果的直接承担者,因此在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质量方面也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3.2.1 加强对管理层财务知识的培训
会计管理部门除了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外,还应定期组织对企业管理层财务知识的培训班,将企业管理层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相关财务知识予以讲授,并采取一定的考核方式,检验企业管理层掌握的程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企业管理层授意会计人员滥用职业判断的行为发生。同时,在日后出现类似违法行为,追究其法律责任时,可以按“知法犯法”,加大对其处罚力度,某种程度上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使企业管理层不敢肆意造假,随意践踏会计判断质量。
3.2.2 定期轮换会计人员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中的会计人员都实行“各管一摊”的方式,而且越大型的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分工越细,比如有专门核算材料的、工资的、所得税的、成本的等等。这种分工带来的是会计人员对某一方面有着丰富的判断经验。有利于工作的稳定性,但对其他经济业务就知之甚少,导致发生特殊会计事项时,其余会计人员无从下手,无法提供相关的参考意见。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工作定期轮换的做法,对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也实行定期轮换制,这样,可能开始大家不适应,给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但一段时间后,就会对新接手的业务熟悉并掌握,激发会计人员对新业务处理的兴趣,促使会计人员主动去学习更多的会计知识,掌握更多的判断技能,对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质量大有益处。但由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轮换的时间不可过短,要保持必要的稳定性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一般2年~3年左右进行轮换为宜。
3.2.3 建立有效的会计职业判断的激励机制
由于会计职业判断质量受会计人员的判断能力和努力程度的影响,仅有高水平的审计判断能力并不一定能做出高质量的会计职业判断,还要看会计人员的努力程度。但前者是基础,而会计人员的努力程度如何,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企业的激励机制。因此,我们在注重提高会计人员判断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建立有利于会计人员作出高质量会计职业判断的激励制度。具体做法可以货币激励制度为主。一是企业单设一笔奖励基金,对会计职业判断质量高和比较高的会计人员在年终给予相当程度的奖励。二是对会计职业判断质量高的会计人员优先晋升一级职务,其中特别出色的可以参与企业管理层的决策。
3.3 社会环境方面
任何会计职业判断都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环境,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做出的,因而,社会环境同样会对会计职业判断质量产生影响。我国目前的会计判断环境还比较差,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
3.3.1 加强会计职业判断的理论研究
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的总结、归纳和深化,反过来又能对实践起指导作用。随着经济事项、会计业务的日益复杂,不确定因素日渐增多,客观上使得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都不可避免地面对会计职业判断这一问题。而我国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起步非常晚,2006年以后随着会计改革的发展,新准则和制度相继出台,相关的研究才逐渐增多,但探讨的都是一些会计判断的初步问题。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研究此问题的专门著作。有关的会计法律、法规中也找不到会计判断的理论支持。因此,会计理论界应加强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理论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既要研究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理论,也要研究会计职业判断的应用理论。以有效指导会计判断实践,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会计理论体系的同时。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水平。
3.3.2 完善会计法规和监管体系
会计法规是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依据,尤其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对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质量至关重要。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新的准则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目前的准则和制度中暴露出的问题仍然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而且实施新准则后,新旧准则之间又会出现许多衔接不当的地方,造成会计处理的混乱。此外。会计改革赋予了企业较大的自主权,为企业提供的会计方法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但缺少配套的约束和指导措施,很多相关法规的制定相互间的协调性和统一性仍有欠缺。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会计法规,减少会计职业判断的不可操作性,避免企业利用规范本身的缺陷来操纵利润,以改善会计职业判断质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监管是保证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重要环节,我国目前的会计监管体系非常薄弱,某种程度上并没有真正建立,从而导致会计职业判断质量低下。因此,在完善会计规范体系的同时,还应努力完善会计监管体系。就企业内部而言,要强化以内部审计工作为主的内部会计监管制度。内部审计不但可以协助管理当局促成良好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还可以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意见。就企业外部而言,要建立健全全方位的外部监管体系。外部监管包括注册会计师的民间监督、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由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实施的政府监督应依法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检查和审计,尤其是要加强对准则、制度执行质量的监督检查,以约束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行为,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
3.3.3 适当加大会计人员和管理层的法律责任
会计职能的发挥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偏重于对违法、违规者进行行政、刑事责任的追究,如对企业管理层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是给予罚款、谴责、通报批评和警告等行政处罚,很少受到司法追究。而追究法律责任的,又只限于追究其刑事责任,忽视对遭受损害的投资者的民事赔偿。从而使企业造假的成本很低,而利润很高,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违法、违规者的侥幸心理。因此,应认真查处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加大对各类会计违法犯罪的处罚力度,对企业管理层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编造虚假会计信息、损害社会利益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从严惩处;对会计人员滥用职业判断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加大对其的处罚力度,严重者应终身吊销其从业资格,同时还要追究其相关的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与外汇改革04-26
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04-26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分析04-26
谈会计处理方法与纳税筹划04-26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三大看点04-26
财政补助资金会计核算制度如何统一04-26
新旧制度下职工薪酬核算的差异04-26
推行作业成本管理模式方案的措施04-26
成本核算中成本费用分配的若干问题探析04-26
企业会计核算中成本核算的应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