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T在财务预警系统中运用价值
(一)背景 近年来,由于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侵蚀,国内外很多企业的财务营运状况岌岌可危。然而,企业风险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错综复杂的多重因素积聚到一定程度才爆发的。基于这一时代背景,很有必要借助于由现代计算机的数据库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等搭建的IT平台,结合现代风险控制的方法与手段,融数据库管理、模型管理及财务专家知识于一体,使企业财务的风险管理更趋于计算机化、智能化,从而为企业的融资、投资、营运与分配等财务决策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二)优势 传统的财务预警系统具有预警功能单一、预警机制僵化、预警信号弱化等缺陷,而基于IT平台的财务预警系统,在应用系统结构及系统运行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信息采集、警兆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警示与风险报告等5个子系统,充分发挥了系统管理的协同效应。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二、IT平台下财务预警系统构建br />
(一)信息采集子系统 信息采集子系统主要功能是从企业各部门采集企业经营运作的财务或非财务信息。在决定信息采集的范围和内容时,还应关注各种风险的早期信号,如企业现金流入量减少而现金流出量增加、财务结构不合理、过度负债、投资比例失当、企业信用下降、无力偿债、市场竞争力减弱、产品积压、人才流失、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等等。
采集的信息的针对性及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对预警的效果产生影响。企业应当对采集信息的质量严格把关,防止系统的运行偏离企业管理层的预期目标。
信息采集子系统主要包括企业外部信息数据、企业日常经营数据和财务会计数据。企业外部信息数据指企业以外的诸如汇率变动、市场价格变动、宏观经济政策等信息。日常经营数据主要涉及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如销售、生产、成本数据等。
财务会计数据主要是相关会计信息。信息的传递规则一般为:信息采集层→风险分析层→管理层→执行层。信息采集层负责收集基础数据,包括企业内部资料和相关外部资料等。
风险分析层根据信息采集层上报的基础数据,利用建立的风险预警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和有关重要资料上报企业管理层。管理层根据上报的预警报告和建议做出决策,下发预警指令以及风险应对措施,要求执行层实施。实际上,信息的传递规则更是从信息传递轨迹的角度体现了财务预警系统的运作模式。
(二)警兆识别子系统 通过分析财务困难出现的征兆,即警兆分析和警度监测,进而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具体可根据警兆性质分为财务先导、财务同步和财务后续预警系统。
财务先导预警是通过对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分析和财务指标的计算,反映财务风险的先期征兆;财务同步预警是对导致财务潜在风险的因素进行实时监测;财务后续预警是再次提示未得到有效控制导致财务风险进一步恶化的因素。
警兆识别是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确认的一个动态化的、连续不断的过程,也可看作是识别诱发风险成因的过程。识别警兆因素之所以重要,在于一旦确定了主要的警兆因素,企业管理层就可以考虑其重要程度,尽可能将这些警兆因素与业务流程联系起来,并且集中关注重要警兆因素,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对重要警兆加大控制和管理力度。
具体警兆识别的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事故树法,是以树状图形方式分析风险事件因果关系的方法。流程图分析法是指将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建立一系列的流程图,并针对每一环节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从中发现潜在财务风险。组织结构图示法用于描述企业的活动及结构的不同组成部分,旨在描述风险发生的领域,并通过绘制一幅企业的组织结构简图以及管理结构图来识别风险范围。
图1 风险识别子系统图
(三)风险评估子系统 风险评估子系统的分析方法归纳为定量和定性两种,如图2所示。各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为合适的风险度量的评估方法。
在定量评估法中,单变量分析法是运用单一变量、个别财务比率来预测财务风险。而多变量分析法是通过应用多种财务比率进行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值,来预测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在定性评估法中,标准化调查法是通过对专业人员、咨询公司、协会等调查,就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予以详细分析,形成报告文件,供企业管理者参考的方法。
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将企业财务风险周期分为潜伏期、发作期、恶化期和实现期四个阶段。管理评分法是通过对企业的管理特征以及破产企业存在的缺陷进行调查和对比打分,并根据对破产过程产生影响的程度对它们作出加权处理的方法。
图2 风险评估子系统图
(五)风险警示子系统 风险评估子系统运行的结果将通过一种预警标准来确定其所表达的企业经营状况是否安全、或者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否存在、以及是否需要向企业管理层报告。
预警标准的确定取决于企业管理层对风险的可容忍程度以及企业对风险的可承受程度,具体划分为四种警级:
其一,无风险征兆级(绿色),表明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比较低,无须采取控制措施;
其二,轻度警报级(黄色),表明企业有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但其带来的损失较小。管理层应考虑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通过具体监控或响应程序来加以管理,以尽量抑制其恶化的可能性。
其三,中度警报级(橙色),表明企业有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且该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比较严重。企业经营状况处于行业中、下游水平,产品生产及销售情况受到市场控制,管理层应当立即对导致风险的成因采取特别的控制措施。
其四,紧急警报级(红色),表明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极高,并且该风险的指标值处于危急状态,将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或对企业的声誉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将有可能面临极大亏损或者其他灾难性的后果。管理层必须要立即采取行动,予以排除。
企业应根据不同的警级选择报警渠道,如逐级汇报等,必要时采用越级直接反映。在根据警报性质发出报警时,应让有关主管领导在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时间获得此信息,如当发出高度财务警报时,公司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在打开计算机时应首先看到此信号。企业还应对报警时间做出定量规定,如轻度警报必须在当天之内报出,中度预警必须在发现2小时内报出,高度报警必须即时报出。关于报警对象,要定岗定员,发现警报向专人报警,如高度警报时,直接向财务总监和总经理报告。
(六)预警报告子系统 报警方式可用内部局域网通报、电话、口头报告、书面报告等形式报警。风险预警报告,是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运行结果的报告,企业应当定期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实施情况和有效性进行总结、评价,提出调整或改进建议,出具评价和建议报告。预警报告子系统应当确定风险预警报告的周期、内容、格式以及流程。
关于预警报告的周期,至少每年一次综合报告各财务风险预警子系统运行效果及维护管理的情况。而预警报告的内容、格式,应当简单、实用,突出重点,最好能够表格化、指标化。预警报告的流程因企业组织框架结构的不同而异,一般应有从基层到高层的渐进过程。预警报告还应制定定期公布制度,对于风险的责任部门或责任岗,要使其明确目前面临的风险状况。无论预警报告是采取何种形式,关键是要形成长效机制,并且保证报告信息的真实可靠、没有隐瞒。
预警报告分为实时报告以及总结报告两种。实时报告是指一旦风险预警结果显示企业存在财务风险,风险预警主管应草拟一份财务风险预警实时报告,递交风险管理部负责人审批。审批后,根据系统警示的风险的重要程度上报上级领导审阅。企业一方面要建立财务预警反应机制,预警的目的是采取措施,警报发出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由规定的部门和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另一方面还要制定有效的策略机制。企业可以根据警报原因分析结果,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参考和采纳专家意见,吸收以往的经验教训,通过内部讨论、专家咨询、集体决策等方法,尽快采取应对措施。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实施IT财务预警,应当与企业的实际组织结构相结合,寻找预警系统和管理现状的切入点,充分认识财务预警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长效性。只有将IT财务预警系统嵌入于企业组织结构中,选择科学的信息采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方法,动态完成风险预警监测,明确风险报告的运作流程,将预警信号传递给企业管理层,才能够保障IT财务预警系统真正发挥其风险识别、评估、警示和控制等各项功效。
〔本文系上海市市本级财政部门预算智能信息管理学科建设项目(1138IA0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br
[1]论文检测天使-论文免费检测软件[EB/OL]. /d/file/p/2024/0425/shu.html />
[1]陈功:《浅谈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第10期。
[2]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王凡林:《浅谈如何建立信息化财务预警系统》,《商业研究》2006年第8期。
相关文章:
浅谈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会计的处理04-26
总成本领先战略下营销渠道构建04-26
浅析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04-26
浅谈施工企业中责任会计的应用04-26
浅谈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04-26
影响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因素分析04-26
对企业集团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04-26
集团公司资金监管模式创新探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