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所得税会计的核算

时间:2024-04-26 14:24:27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导读: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的概念

  1.时间性差异,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时间性差异的基本特征是,某项收益或费用和损失均可计入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但计入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的时间不同。时间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的概念

  1.时间性差异,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时间性差异的基本特征是,某项收益或费用和损失均可计入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但计入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的时间不同。时间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①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在会计报表上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确认为应税所得。例如,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的权益法核算的企业,应在期末按照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以及投资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收益;但按照税法规

  定,如果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大于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利润需补交所得税,这部分投资收益补交的所得税需待被投资企业实际分得利润或于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利润时才计入应税所得,从而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这里的应纳税时间性

  差异是指未来应增加应税所得的时间性差异。

  ②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在会计报表上于以后期间确认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从当期应税所得中扣减。如固定资产折旧,按照税法规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方法;但是会计采用直线法,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从应税所得中扣减的折旧金额会大于计入当期

  损益的折旧金额,从而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上述两项差异,会使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应税所得,从而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会计账务处理:

  借:所得税【会计利润×所得税率】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应税所得×所得税率】

  递延税款【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2)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①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在会计报表上确认为当期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待以后期间从应税所得中扣减。如产品保修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可于产品销售的当期估计可能发生的保修费用,并预提计入当期费用;但按照税法规定当期预提的产品保修费用不能从应税所得中扣除,而应于实际发生产品保修费用时从应税所得中扣减,从而产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此外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也属于这种情况。这里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是指未来可以从应税所得中扣除的时间性差异。

  ②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在会计报表上于以后期间确认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计入当期应税所得。如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某项销售收入在不符合收入确认原则时,不应当确认为当期收入,待以后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时再在以后期间确认收入;但在某些情况下,按照税法规定却要求作为收入计入企业当期的应税所得,从而产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上述两项差异,会使税前会计利润小于应税所得,从而产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会计账务处理:

  借:所得税【会计利润×所得税率】

  递延税款【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应税所得×所得税率】

  2.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永久性差异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不需要交纳所得税的永久性差异

  ①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税前会计利润,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不确认为收益。如税法规定,企业购买国债所产生的国债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税所得,不需要交纳所得税;但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国债产生的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②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则允许扣减。按照会计制度要求,某些费用或损失不能计入利润表;但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允许抵减。

  上述两项差异,税前会计利润大于应税所得;产生的永久性差异不需要交所得税,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从税前会计利润中扣除永久性差异,将税前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税所得;

  (2)需要交纳所得税的永久性差异

  ①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有的项目不作为收益,但是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例如,企业以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工程项目,税法上规定按该产品售价与成本的差额计入应税所得;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按成本转账,不产生利润,不计入当期损益。

  ②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有的项目确认为费用或损失,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则不允许扣减。如各种赞助费,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入当期损益,减少当期利润;但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则不允许扣减。

  上述两项差异,税前会计利润小于应税所得。产生的永久性差异需要交纳所得税,永久性差异产生的应交所得税应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应将税前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税所得。

  在仅存在永久性差异的情况下,按照税前会计利润加减永久性差异调整为应税所得,按照应税所得和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作为当期所得税费用。

  应付税款法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这种核算方法的特点是:

  (1)在计算交纳所得税时均应按税法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调整为应税所得,再按应税所得计算出本期应交的所得税,作为本期所得税费用,即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所得税。

  (2)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金额均在本期确认所得税费用,或在本期抵减所得税费用,即在应付税款法下,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不单独核算,与本期发生的永久性差异同样处理。

  纳税影响会计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方法。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所得税被视为企业在获得收益时发生的一项费用,并应随同有关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同一期内,以达到收入和费用的配比。时

  间性差异影响的所得税金额,包括在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项目内,以及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款余额里。

  纳税影响会计法与应付税款法的主要区别是:应付税款法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确认为本期所税费用或抵减本期所得税费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并将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计入递延税款的借方或贷方,同时确认所得税费用或抵减所得税费用。

  纳税影响会计法与应付税款法的共同点是:按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永久性差异,均在产生的当期确认为所得税费用或抵减所得税费用。

  在具体运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税率变动情况下的会计处理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即递延法和债务法。在所得税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无论是采用递延法和债务法核算,其结果相同;但在所得税税率变动的情况下,则两种处理法的结果不完全相同。

  1.递延法

  递延法,特点在于:(1)采用递延法核算时,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递延税款余额,并不代表收款的权利或付款的义务。采用递延法进行会计处理时,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是按照产生的时间性差异的时期所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认,而不是用现行税率计算的结果。因此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需要对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2)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用现行税率计算,以前发生而在本期转回的各项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一般用当初的原有税率计算。

  采用递延法时,一定时期的所得税费用包括:(1)本期应交所得税;(2)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或借项。

  按照上述本期所得税费用的构成内容,可列示公式如下:

  公式一: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款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

  公式二: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税率

  公式三: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税率

  公式四: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本期应税所得的时间性差异(即前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税




相关文章:

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初探04-26

探析进出口业务会计核算的特点及存在的难点04-26

浅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04-26

浅析中小型制造企业库存业务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智能化04-26

刍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有效方法04-26

关于地勘单位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04-26

浅析结转业务的会计核算04-26

试论企业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实务中的问题与对策04-26

浅析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04-26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研究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