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审计风险

时间:2024-04-26 14:21:16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一、 审计风险的内涵本质

( 一) 审计风险的特征1.审计风险的客观性。所谓客观性是指审计风险独立于审计人员的意识之外而客观存在, 审计人员不能完全避免。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制度基础审计, 在审计的方法上使用抽样审计, 而抽样审计又存在审计风险, 所以说审计风险是客观的。2.审计风险的潜在性。所谓潜在性是指一种损失的可能性。并不是所有的审计风险都转化为实际的损失, 这一点从审计风险的概念中也可以看出来。3.审计风险的非故意性。审计风险形成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客观因素, 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主观因素。但这种审计人员的主观原因一定是非故意的。比如审计经验的欠缺导致审计证据的收集不充分或不适当、 审计计划的编制欠周密等都不是审计人员的故意所为。4.审计风险的过程性。审计风险不是在某一个审计环节才出现, 它贯穿于审计活动的所有环节, 即只要有审计活动的地方, 就一定有审计风险与之相伴。由于环境或业务的复杂性从而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了解不透彻、 不全面以及对管理人员的信任度过高而仓促签订了审计业务约定书。所有这一切都会形成审计风险,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加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二) 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1.审计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目前审计工作常用的方法。从理论上讲,抽样风险所选取的样本, 应该具有代表总体的性质。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种主观原因, 造成样本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总体尚不能确定。尤其是当前我们大多是采用判断抽样的方式, 由于部分审计人员经验和知识不足, 抽样误差很大, 可能存在审计取证不完备、 审计检查不全面、 审计意见和结论不准, 出现了错误判断为正确或将正确判断为错误的情况, 形成存伪风险或弃真风险。2.审计处理处罚风险。审计机关有权对被审计单位违纪违规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但是, 若依法应该处理处罚而没有处理处罚, 或者审计处理处罚没有法律依据或依据不当, 或者应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处罚, 而审计机关直接实施了处理处罚, 都会产生审计处理处罚风险。3.审计证据取舍风险。审计证据在审计活动中举足轻重, 审计结论需要审计证据来证实。在审计过程中, 审计证据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无统一标准, 往往靠审计人员来主观判断, 从而产生了主观的偏差。这些都可能形成因证据不足、 不全、 不实而导致审计结论失准的恶果, 从而产生风险。4.审计评价依据不足风险。取得审计证据后, 必须运用一定的评价标准、依据来衡量、判断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性、 合法性和效益性。因市场经济不断健全, 一些旧的法规制度不再适用, 一些新的法规制度尚未出台或尚未成熟,一些需要修订的法规制度尚未完善等,这些都会导致审计风险。5.内控制度不完善风险。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作评价时, 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一是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 存在着测试风险; 二是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建立健全, 但被审计单位是否真实遵守, 审计人员要作出判定, 就存在着判定风险;三是审计人员确认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失控, 提出建议并要求其做出必要的修正, 存在着修正风险; 四是审计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监控窃听, 存在着窃听风险。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二、 审计风险的成因

( 一) 从社会环境来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市场经济成分多元化, 企业组织机构及其经营活动的方式日益复杂, 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影响日益加深, 会计判断和估计日益复杂, 企业的经营活动缺乏规范, 投机心理和短期行为较为普遍, 一些企业进行财务舞弊的动机日益增大, 甚至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缺乏起码的诚实与信誉。这给审计人员全面地、 彻底地反映被审对象存在的问题、 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审计意见或结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审计风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二) 从法律环境来看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根基, 以《审计法》 为主干, 以审计法规、 规章和其他有关法律、 法规条文为枝叶的审计法规体系。但现有的审计法律、 法规仍不能对被审对象存在的所有新情况、 新问题规范到位, 并且部分法律、 法规还存有技术性和可操作性的缺陷, 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计难度, 增加了审计风险。( 三) 从审计市场运行机制来看当前我国行业规范不够严格, 审计主体间没有建立良好的供求关系, 低价竞争现象十分普遍, 审计价格难以真实地反映其价值。政府对审计市场的干预仍然存在, 审计结果有可能背离独立、客观、 公正的要求, 审计信息的可信度也可能会降低。审计市场的供求、 价格与竞争如何有效运作, 如何确保审计质量, 降低审计风险, 仍是审计业亟待解决的客观问题。( 四) 从审计执业界自身来看一是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知识结构、 业务能力和经验尚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加上后继教育的力度不够, 使审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出现缺乏内在保障的现象; 二是审计操作不够规范, 不够严密, 可导致审计失误率的产生; 三是审计样本的代表性, 使审计人员的审计结论与客观事实之间总存在一个偏差, 审计样本代表性的高低是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 四是审计报告是否报告已发现的错弊, 取决于审计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

三、 规避审计风险的措施

( 一) 从理念层面规避审计风险所谓理念层, 主要是涉及到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层的经营思路和办所方针。主要应处理好几个关系:1.处理好出资人与非出资人的关系。事务所是合伙企业, 处理好合伙问题涉及到事务所的前途。在脱钩改制后, 事务所出现了两个阶层: 出资人和非出资人。两个阶层在利益上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在风险控制理念上也存在着差距。作为事务所管理层, 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点, 平衡两个阶层的关系, 共同把事务所推向前进。2.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应该注重长远发展, 不要为眼前的小利之得而给事务所的长远发展埋下风险隐患。3.处理好占领市场与品牌塑造的关系。事务所占领市场是十分必要的, 但更要注重市场的质量。如果以高风险低收益为代价去占领就没有必要了。事务所应以品牌为重, 如果面对的市场不利于品牌塑造甚至有损于品牌, 就应该放弃。4.处理好积累与分配的关系。 当前一些事务所存在 “吃光分光” 的现象,这极不利于事务所的发展。应该在积累与分配上找到一个平衡点, 既要搞好员工福利待遇, 同时又要提高事务所抗风险的能力, 增强事务所的经济实力。5.处理好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在目前经济状况下, 按标准收费十分困难,事务所经常会在一些项目上出现亏损。面对此种情况, 有的事务所可能会出现 “偷工减料” 的情况。笔者认为, 这种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过分地注重成本而忽视质量, 可能在某个项目上有盈利, 但却可能在将来要付出十倍、 百倍乃至千倍的钱, 更为严重的还可能让事务所倒闭。( 二) 从队伍建设层面来规避风险从德才方面来看, 审计人员可分为以下几类人: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类人德才兼备。这类人要重用; 第二类人是有德但才不足,对这类人要极力创造条件, 使其提高才能; 第三类人是有才但德不足, 对这部分人要做正确的引导、 沟通工作; 第四类人是无才又无德, 这种人应剔除。所以, 事务所在队伍建设上, 一方面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 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搞好文化建设, 要不间断地灌输职业道德意识和事务所的文化理念, 造就一支既能打硬仗又愿打硬仗的队伍。( 三) 从约束机制层面来规避审计风险约束机制主要是利益约束机制。只要一个人的工作与其利益及前途挂钩,其责任心自然就增强了, 风险意识自然就浓了。( 四) 从实施层面来规避审计风险实施层面主要是对业务承接、 审计、报告签发整个过程进行监控, 扫除风险。1.业务承接。当前事务所普遍提倡开展整合营销或全员营销, 即全体员工都扑向市场承接业务, 任何业务的承接, 都应该有出资人把关。非出资人为了挣钱, 可能任何业务都会承接, 不管风险大小, 也不管有没有亏损。而出资人不一样, 他要全盘考虑事务所的发展问题, 他会在承接业务时考虑风险, 衡量盈亏。笔者认为, 在实践中, 业务联系可以全员承揽, 但涉及到收费及风险评估时, 出资人则应一道前往。2.审计实施。 审计实施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三级复核制来做, 层层把关, 层层落实责任, 哪一环节出了质量问题,就得由哪一道环节的人员承担相应责任。3.报告签发。报告签发权一定要集中在事务所出资人手中。在程序上, 一定要完善, 包括起草、 打印、 加盖印章等, 而且签发人只能是一个人, 不能同时存在两个人签发。( 五) 从技术层面规避审计风险1. 严格按照执业准则开展工作。执业准则是社会衡量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尺子” , 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注册会计师的一把保护伞。按照准则执业, 可能出现的失误是过失责任; 不按准则执业, 就可能是故意欺诈了。2.重视符合性测试工作。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做符合性测试, 而且要做好做深入, 要仔细调查企业背景和经营状况, 把握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建立及运作情况。在测试工作中, 如果确定风险过高, 宁可不接该项业务。3.建立和使用事务所自身的 “风险库” 。这里的风险库包括基本审计风险点和审计案例两方面。基本审计风险点就是会计中容易出现舞弊而导致注册会计师风险增加的地方。审计人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 将这些风险点存入风险库, 并且在审计计划中单独列出一个 “风险关注计划” , 将这些风险点作为重要关注对象。审计案例则应主要作为培训使用, 通过案例分析, 可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能力。4.在出具报告或征求意见稿之前召开内部会审会议。该会议应该有项目经理、 审计实施人员和质量监控人员共同参加, 对审计中涉及到的重要方面逐一会审, 对遗漏的重要方面提示出来, 并且做好补充程序的实施, 将审计风险降至最低。

相关文章:

空军部队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04-26

浅析公允价值与会计职业判断04-26

会计基本假设适应挑战的对策04-26

高职会计教育是高等会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04-26

浅谈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探讨04-26

浅谈会计法对会计行为的规范04-26

寻找舞弊是注册会计师永久的审计标准04-26

试析对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探索04-26

虚假财务报表的识别研究04-26

试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