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制度运用的难点与对策

时间:2024-04-26 14:18:02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一、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难点
  一是审计项目计划难确定。由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特殊性,年度审计计划与实际完成情况有着较大的差别。往往是调动干部已成定势,才由组织部门委托审计,审计机关没有能动作用,计划性不强,“要离才审,不离不审”。造成审计项目过于集中,审计力量不足,审计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二是审计评价和经济责任难界定。审计评价是审计结果报告中对被审计对象作出的结论性评语,倍受关注。但如何评价、具体评价哪些指标、用何种标准来评价,目前并没有一套比较健全的、便于操作的、规范性的评价体系,也没有明确的评价方法,因此,操作起来很困难。同时,如何界定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虽然新修订后的《审计法》有明确的定义,但在实际审计过程中除规定的直接责任外,只要是所管辖范围内的部门或者单位出了问题,都笼统定性为该领导干部的主管责任,过于模糊,造成主管责任等同于没有责任。
  三是审计风险难控制。经济责任情况的总体评价,不仅党委、政府关注,而且干部管理部门也关注,所在单位职工更关注。实际上经济责任审计是将领导干部同其相关部门或人员之间的矛盾集中转移到审计部门。由于审计部门力量不足,任务繁重,有时遇到换届,集中委托,突击审计,短时期完成,质量难以保证,加大了审计风险形成的可能性。
  四是审计成果难转化。对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其结果作为组织部门考察、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理应充分利用审计结果,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由于干部任用计划与经济责任审计计划不同步,委托交办审计不够及时,形成了“先离任后审计”的“马后炮”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审计滞后于干部任用工作,造成审计结果与干部任用相脱节,形成了审计只是流于形式,直接影响到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在领导干部离任时应起的作用。
  五是绩效审计难深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不断发展领导干部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逐步纳入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这就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必然朝著绩效审计的模式发展。但是目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仍没有能够突破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框架,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制度的对策
  (一)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改进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管理,要坚持“控制总量,突出重点”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安排原则。审计机关要根据自身人力资源状况和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历年安排情况,向干部管理部门提出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控制数的建议。同时,根据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控制数,建议干部管理部门将委托审计项目分为两部分:一是根据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对象名单及任期内轮审一遍的要求,安排的以任中审计为主的经济责任审计事项;二是根据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安排的以离任审计、查案审计为主的经济责任审计事项。作为县级审计部门而言,应将经济活动总量较大、掌握财政资金较多的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和各镇镇长列为审计重点对象。
  在制定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审计人员少和审计任务重的矛盾,做好结合文章,对列入财政预算执行和其它财务收支年度审计计划的部门单位,如其主要领导为任职两年以上的,在对其部门、单位进行审计的同时,一并安排对领导干部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同时,对组织部门提出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干部,一并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预算执行和其它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二)建立统一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指标要素。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根据被审计对象的工作职责的不同,进行的评价也不同。作为县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一是经济或职能工作业绩情况。即领导干部任期职责、任务相关的经济工作目标或职能业务目标完成情况,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为本部门(单位)系统的事业发展所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主要业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二是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重点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部门(单位)预算执行、财政财务收支、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资金(基金)使用、预算外收支、关联单位经济往来的真实性、合法性。三是投资决策和效益情况。对单位重点投资的规模、结构、决策程序、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效益效果情况进行评价。四是内控制度及执行情况。重点对业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廉政建设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五是个人执行财经纪律和廉政规定情况。重点对领导干部个人违反规定取得收入情况,公务活动包括出国出访的审批和经费支出情况,家庭住房、工作用车和使用(占用)国有资产情况,直系亲属在本人管辖范围内经商活动情况,群众举报反映的情况进行评价。
  (三)完善化解审计风险机制。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的改善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特别是对于牵涉到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因此审计机关要加强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一是要健全审计职业教育体系,针对不同职级、岗位和知识结构的人员,实施分层次培训,使培训工作覆盖审计干部整个职业生涯。努力培养熟悉审计业务,同时又了解和掌握工程技术、计算机、法律、经济管理等知识,具有分析、鉴别、判断、协调等综合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二是要加强审计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诚实守信、内省自爱、克己慎独的职业道德观,崇尚“人民利益至上”的利他道德伦理思想,塑造审计人员正直向上、知耻明志的基本人格,建立一支严守审计纪律,恪守审计职业道德,具有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严谨稳健的职业态度的审计干部队伍。当人处于有限理性且充满机会主义意识的情况下,仅靠道德劝戒、先进示范是不够的,必须明确建立严格的道德自律机制,审计机关应当以《国家审计准则》为依据,建立包含审计纪律、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等在内的全面完整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并确保正确执行。三是要对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对执行质量控制制度不力、造成较大审计风险的人员予以相应处分。只有这样,才能使审计人员恪守专业标准,审慎识别并正确把握审计风险。
  (四)科学运用审计成果。为了规范和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工作,审计机关应会同干部监督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制度,形成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机制。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工作,应由各级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统一协调,纪检、组织、监察、审计、国资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及其他有人事任免权、奖惩考核权、责任追究处理权的有关部门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负责实施,并向联席会议报告实施结果。应当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审计结果利用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干部管理部门要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职务任免、升降和奖惩的参考依据。同时,干部管理部门要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资料库,协调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提供入库资料,形成网络,共享成果。审计机关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方面,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审计结果表明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执行财经法规良好、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财政财务管理规范有序的,可以建议有关部门予以表彰;二是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存在严重违反财经法规问题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三是加强审计综合分析,将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专题报告本级政府,并抄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促进加强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
  (五)大力推行领导干部绩效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绩效审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绩效审计,它最能揭示领导干部的显性政绩和隐性政绩,最能分清领导干部现实责任和历史责任。对其审计应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预算编制科学性和预算支出结构合理性。主要是预算编制能否顺利实施到位并能产生预期效果,能否杜绝部门、单位在预算编制方面的造假和不真实性;预算支出是否向转移支付、科技文化卫生、资源环保等方面倾斜,体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科学发展观。二是重点建设、重点投资体现效益性。一个地方的发展不能只顾短期利益、仅发展短、平、快的产业,而是要兼顾公共设施建设和基础工业(如交通、能源、水利)投入,将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结合起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三是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包括解决失业问题及提供就业机会、保护环境与治理污染,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等。

相关文章:

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分析04-26

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04-26

刍议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审计04-26

电子商务环境下审计风险变化及对策浅析04-26

审计假设的涵义分析04-26

关于建设信息化税收问题的探讨04-26

论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04-26

增值税特殊业务处理的探讨04-26

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财税处理04-26

坚持依法治税实现地税收入较快增长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