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预算是根据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高等学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依据,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占主导地位。它贯穿于高校预算编制、控制和执行的全过程,是学校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依据。在高校实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和生均综合定额拨款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的背景下,加强高校预算的管理工作可以充分调动高校内部的各种积极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高校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加强预算管理有利于高校控制财务风险,促进高校稳健、协调和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迅速扩大,办学层次提升,高等教育的投资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校经费已由过去单一的依赖财政拨款转变为以财政拨款为主,其它多种渠道筹资教育经费为辅的筹资体制。高校经费收支总量急剧增加,但收支平衡程度却在逐年下降,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提升财务管理层次,加强预算管理对控制财务风险,促进高校稳定、协调和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二、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预算编制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
高校部门预算的编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服务于学校运行与发展的总目标,但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着高校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现行的收入预算编制很难做到准确,编制时容易出现偏差,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在高校实行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改革中,年底学生人数是编制第二年生均综合定额收入的依据。但是学校在年中时存在毕业及招生问题,且毕业生和招生人数常常不一致,所以,根据年底在校学生人数来编制生均综合定额收入预算必然失准。虽然到年度预算期末时再按在校生实有人数进行调整,实行经费多退少补,但已影响学校对全年经费的统筹安排,造成过后核算的情况。二是除学费住宿费外的非税收入由于面向市场而具有不可预见性,造成有非税收入的部门不可控制地出现隐藏、截留、拖欠等行为,从而影响非税收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支出预算编制不全面,缺乏量化分析及有效分配。高校现行支出预算将经济内容分为若干经济科目,按照财政部门设定的定员定额和日常公用支出限额进行编制。财政虽然对高校的支出预算编制口径做了一些调整,但带有高校特点的一些支出 ,如教学支出、学生活动、实习等支出仍然难以全面反映。另外,学校对公用支出没有做到具体细化,依然沿用“基数+增长”的方法编制,缺乏预算编制方法的创新观念,容易出现公用支出编制不严谨的现象。在编制项目支出预算时,没有配合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容易引起校内各单位 “讨价还价”的“博弈式”关系,甚至出现严重虚报部门项目预算的情况,造成分配不公,影响预算支出的效率。
(二)高校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刚性不强和执行不力现象
目前,高校预算执行是一个薄弱环节,高校普遍存在重预算、轻执行的倾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高校没有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亦没有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科室及配备相应的预算分析和预算监督的管理人员。2.虽有预算管理制度,但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和认识不足,在执行中有章不循,随意更改,预算的刚性被大大削弱,最终导致预算编制与执行各行其道。3.高校预算检查、监控等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财务部门监管不力,预算监督形同虚设,预算检查只是个形式,结果造成一些部门负责人盲目使用资金。尤其到年底时,有些部门想尽一切办法把钱用光,使预算执行偏离计划轨道,严重削弱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三)高校预算执行缺乏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
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强调的是责任和绩效。目前各高校在预算执行中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也没有相应配套的奖惩措施,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应有的考核、监督和评价。在执行中没有将部门经费与工作目标捆绑,没有与工作绩效挂钩。由于节约没有奖励,超支没有惩罚,造成各部门争夺资金,加剧了资金短缺的矛盾,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不利于学校事业的发展。
(四)高校预算管理意识淡薄,宣传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的办学经费基本靠财政拨款,学校只是按照上级批准的拨款计划数编制预算,简单地按开支标准管理支出,校内各部门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下达的预算。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高校财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这要求高校必须切实加强预算管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展收入渠道,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但目前许多高校缺乏自主办学的法人意识,对预算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未能充分调动各部门预算管理的积极性,更难做到层层落实预算管理责任,导致高校预算管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解决高校预算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预算管理意识,建立预算管理机构
高校的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建立由职业道德良好、责任心较强及业务能力较高的财务、审计等专业管理人员组成的预算管理机构,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加强对预算管理的监督,为学校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保障。高校预算的编制有了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和努力,预算指标可以更为客观、合理、准确和科学,以避免预算编制的随意性。预算的执行和调整有了专业人员的监督,必将更为规范,可以避免预算执行的盲目性。
(二)建立健全的高校预算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是顺利开展财务工作的必要前提。为适应当前高校发展的需要,减少实际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制定健全的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编制的原则、程序、方法,明确预算的收支、执行和调整,使预算管理工作进入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通过制度明确学校与各部门在预算执行时的权责,使整个学校预算管理工作,如预算收入的取得、预算支出的使用以及预算的追加和调整等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其规范性和延续性。
(三)调整预算周期,以学年度为会计预算周期
由于学校采用的是学年度制,年中存在毕业和招生情况,必然造成同一个会计年度里在校生人数不同而影响生均定额收入预算的准确性,所以,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会计预算周期,即将原1月1日到12月31日的会计预算周期调整至与学校同步的9月1日到8月31日,从而避免因在校学生人数变化影响生均定额拨款。
相关文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04-26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建议04-26
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4-26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综述04-26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融资活动中的博弈分析04-26
高校融资建设优势及其对策分析04-26
我国无形资产质押融资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04-26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支持途径研究04-26
轨道交通工程的投融资方式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