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效用理论与审计定价
(一)效用理论
根据需求法则,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上升。因此,需求曲线一直是向下倾斜的。其实,这是由于价格下降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引起了对该商品需求数量的上升。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而通过上述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规则,则可以更好地理解需求定律。随着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购买数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MU变小,而MU/P = λ不变,因此商品需求价格P变小。这样就得出了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比的需求曲线,如图1。图1中的需求曲线D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定量的需求下,消费者所愿意接受的价格。
市场中与需求相对应的力量是供给。供给法则指出:保持其他一切不变,价格上升会导致供给量增加,反之会导致供给量下降。因此,同样也有一条供给曲线,如图2所示。图2中的供给曲线S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定量的供给下,生产者所愿意接受的价格。
当市场中某商品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就可以确定出该商品的市场价格,如图3所示。E点是在市场中需求和供给共同作用形成的一个均衡点,并决定了市场平衡时的价格P 和商品量Q 。
这是整个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它说明了市场中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有了市场,有了价格机制,才产生竞争机制,生产者只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才能生存和发展壮大。
(二)效用理论视角下的审计定价
对于一般商品而言,价格机制运行有效,商品价格信息传导通顺,通过市场就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作为商品,理论上审计也应存在它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因为审计也有它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也同样在竞争市场中进行交易。在这里,审计报告便是最终的商品,审计的委托人(即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便是消费者,生产者是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审计人员(即注册会计师)。审计委托人雇佣审计人员为其提供审计服务,审计完成后的审计报告能给委托人提供信息,帮助其有效决策,满足其某种欲望。审计服务的最终产品——审计报告,能给消费者带来能满足某种欲望的效用。与一般商品不同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一年内)需求量是一定的,并且是1。消费者只消费一个单位产品时的边际效用就等于消费这一个产品的效用。
注:由于效用是以人的主观感受来实现,其效果无法从数量上加以确定,它仅是描述偏好的一种方法,因此用来表示效用的数字本身并不表示审计报告带给消费者的具体效用数值。
从表1中可以看出,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也在增加,但是边际效用却在减少。当只消费一个商品时,边际效用4等于总效用,也就是消费这一个消费品的效用。就审计报告而言,总体上需求量一般总是固定在1,所以审计的边际效用等于总效用。
对于一般商品,商品的质量与能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成正比,质量越高,消费者获得的效用也越大,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也越高,即效用是商品质量的函数(这样质量高的产品才能卖出好价钱)。但通过考察审计质量却发现审计是个例外。
首先,审计工作质量与审计产品(报告)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针对审计行为,按行业标准,评价重点在于执业过程的形式;而后者是针对审计报告,按委托人评价标准,重点在于执业过程的结果。本文主要讨论审计产品(报告)质量。审计产品(报告)质量是指依据社会标准所确定的审计产品(报告)的优劣程度。 审计产品(报告)质量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质量” 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其隐性。一般商品质量的好坏可以较容易从外表鉴别出来(如新鲜蔬菜与水果),或者可以通过技术测定的方法来检查商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等,由此来判断其质量,或者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来评判(如理发师提供的服务,在理完之后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立即就能看出来)。因此,一般商品的质量具有显性,很容易在较短时间内判断出来。而审计报告的质量不可能像其他有形商品那样从外表上判断,或测定其物理或化学性质,它也不同于其他无形商品(服务)。消费者在使用审计报告的过程中很难及时评价审计报告的质量。
因此,审计市场充斥着大量的不对称信息。例如,某份可能对投资者产生误导的低质量审计报告,由于出自被审计单位和注册会计师的合谋,使处在信息极不对称位置上的外部投资者等各方都很难发现审计舞弊等问题,除非因被审计单位发生破产或内讧等情况,否则审计质量缺陷很难被揭发。如果消费者无法判断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那么消费者也无法确定其能带给自己的效用M(=边际效用MU)大小。在λ一定时,边际效用MU不能确定,则审计的价格P也就不能确定。因此也就不存在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只有一条供给曲线,无法确定均衡价格,从而市场失灵。以上是采用效用函数来分析审计市场中不完全信息导致的市场失灵的情况。当市场失灵时,特别是这种失灵不能通过市场自身解决时,就不能再完全依靠市场来对资源进行配置,而是需要通过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市场干预,即需要政府来管理审计行业。
相关文章:
强化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的意义及具体措施04-26
高校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04-26
构建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04-26
如何构建会计视角下我国企业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监控体系04-26
如何在HIS系统下完善医院住院业务收入内部控制制度04-26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监控的具体对策04-26
基于风险控制的对外担保问题透视04-26
中小企业财务控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04-26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探讨04-26
企业财务控制的系统思考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