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壁垒历来被看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从而在重商主义驱动下确保本国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倡导经济全球化战略,然而其在面对后危机时期的窘境时也逐渐举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下不可逆转的潮流,但在适应这一潮流的同时,国际贸易壁垒也采取了更加隐蔽的形态而出现。
我国于2001年加入WTO组织,预示着全面参与国际分工的愿望得以实现。而在时间步入2008年之后,我国外贸环境便逐步恶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断涌现的贸易诉讼和反诉讼。由此可见,目前贸易壁垒形态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而易击破。那么究竟新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呢?笔者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阐述。
一、当前贸易壁垒的新特征分析
在国际贸易壁垒的形态中,有关针对产品价格要素的反倾销措施较为常见,但其也容易导致贸易伙伴采取同样的报复性措施。因此,当前的贸易壁垒侧重于在技术壁垒上进行建构。具体包括:绿色壁垒、专利权限制。
(一)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是指,通过立法来规定本国进口他国产品时,该产品所须满足的环境因素指标。其中的C排放指标则是主要指标之一。最近,关于欧盟航空业单方面向全球其它航空公司收取C排放费,实则就属于绿色壁垒范畴。实施这一措施在于,抬高它国航空业进入欧盟的门槛(如成本增大),从而保护本区域航空业的利益。当然,这一措施也不排除是对环境因素的真正关切。
(二)专利权限制
专利权限制已成为最近国际贸易诉讼的新亮点。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来认识专利权制度,其实则在借助产权封闭性所带来的利益内部化,来驱动专利发明人的开发激情。这一良好的制度安排,却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新形态。前不久我国某玩具生产企业的专利权诉讼案证明:无论出口或进口,都可能因该壁垒而使商流受阻,并使被告企业承担高额的罚金。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二、新特征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
不难看出,国际贸易壁垒所呈现出的新特征,将通过价值链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利益。而在我国外贸依存度仍处高位的当下,这种影响不可避免地将在分工链条上被放大。具体来看,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可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对产品本身的影响
绿色壁垒的构建尽管带有机会主义特质,但对于改善全球环境质量仍有很强的积极意义。因此,我国外向型企业在产品材料选取、产品功能效果等方面,就须强化自身的环境意识和社会意识。前不久315晚会暴光了玩具生产企业的材料选取问题,即直接将医疗废弃物加工而得。这一极端现象,必然将严重影响中国玩具企业的外贸出口形象。
(二)对产品生产的影响
如同绿色壁垒一样,专利权限制也属于技术性壁垒范畴。在我国加工制造业仍处于大量模仿的当下,受到专利权因素的影响必然带来两个结果:①不能使用该技术。②通过购买使用权的形式有条件使用。不难看出,前者将直接受制于贸易壁垒的约束;而后者将使众多加工出口型企业所创造的利润被大量分割。
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便为以下的应对措施建立了切入点。
三、针对影响的应对措施
具体而言,应对措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构建。
(一)熟悉贸易国技术性壁垒的要件组成
一般而言,贸易国所建构的贸易壁垒都受具体的法律支持,或者说,法律制度的设计本身也是迎合贸易壁垒建立的。因此,我国外向型企业和外贸企业应充分了解、熟悉贸易国的特定法律规定。从而,在做到心中有数后才能有效规避低级违规现象的发生,即使成为诉讼或反诉讼当事人也能够从容面对。在具体熟悉中,应仔细疏理相关条文的组成要件。
(二)积极促进外向型企业的技术性改造
推进我国外向型企业的技术改造,不仅是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需要。为此,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同时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上下功夫。根据企业管理研究的结论显示,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间将形成耦合驱动效应。在涉及到技术改造资金的获取方面,应在国家现有法规允许下,积极借助担保机构的中介作用。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应建立鼓励技术创新的“基金项目”。
(三)有效应对的同时,挖掘国内市场需求
伴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企业大量倒闭。这一现状表明,目前诸多的贸易壁垒实则指向保护本国经济利益方面。因此,处于后危机时期的当下,我国相关企业还应积极挖掘国内市场需求,在保证生产连续的同时,规避投机性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关于这一点,也成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经济发展要求之一。
四、结语
步入2008年之后,我国外贸环境便逐步恶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断涌现的贸易诉讼和反诉讼。当前的贸易壁垒侧重于在技术壁垒上进行建构,即绿色壁垒、专利权限制。其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包括:对产品本身、对产品生产两方面。在应对措施构建上应围绕:熟悉贸易国技术性壁垒的要件组成;积极促进外向型企业的技术性改造;在有效应对的同时,挖掘国内市场需求。
相关文章:
浅谈如何加强财务基础建设与管理04-26
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公共关系研究04-26
矿山财务管理探析04-26
浅谈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及扭曲操作政策04-26
浅谈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4-26
金融海啸后的英国银行变革策略及不足04-26
如何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04-26
如何实现部队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研究04-26
基于财务视角的风险控制问题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