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的导语设计

时间:2024-04-26 13:41:23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抓住导语的设计。一个好的导语,新颖别致,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与新知;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如同磁石,能一下子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石激起千重浪”,让学生直奔学习的重点,准确抓住整篇课文的要害。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一个好的导语,能够选择阅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使文章思路、学生学路、教师教路融为一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师生共同享受预设的精彩和生成的美丽,也意味着教学成功的一半。我根据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观摩全国各地名师的精品课以及同行间的教学探讨所获,就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导语设计,浅谈自己的看法。
  
  1 从文题切入
  
  文章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包含丰富的信息,是学生解读文章的一把钥匙。生动新颖的文题能够促使学生急于解读文章;简洁凝练的文题能揭示文章的主旨;而隽永含蓄的文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对文章的深入思考。
  在上《草船借箭》(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课,我从文题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自己造箭却去借箭?谁向谁借?为什么用草船去借箭?怎么借?借到没有?‘借’能否改为‘骗’其它的字?从中你感悟到什么?这样的设计,通过学生的自学、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为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品析词语,感悟人物的形象作了很好的铺垫。
  又如在上《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从文题入手,请学生读题目,然后想想文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通过对文题的解读,学生懂得:这是一篇游记,重点描写金华双龙洞的景物特点。这时,我因势利导,马上追问:对!这是一篇游记,那么,请你画出作者登山游双龙洞的线路图,标出每个景点的景物特点,并在课文里划出相关的语句,想想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描写这些景物特点的。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跃跃欲试,兴趣盎然,一边读一边画。通过交流互动,学生不但明白了文章的体裁、游览的顺序、景物的特点,还懂得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如果学生今后遇到类似体裁文章的学习时,就能轻车熟路游刃有余了。
  
  2 从故事切入
  
  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学生喜爱听故事的特点,从讲故事入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有一位教师上《小珊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一上课就对学生说:“同学们,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个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后,想在德国发展。他以为自己是个博士生,找个单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却找了20多家公司没被录用,最后只好找一家小公司,结果还是没被录用。这是为什么?原来,这个博士生坐公共汽车曾经逃过三次票,被记录在案。还有一个故事:有个人在新加坡期间,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看后没有归还。要回国,到机场,工作人员不让他登机。直到一个礼拜后才允许让他登机。从此以后他想再去新加坡,对方不给签证。这是为什么?以上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了蝇头小利而不诚信的人怎能让人信任,怎能受人家欢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小珊迪》里的小珊迪这个人物是个孤儿,生活非常悲惨,饥寒交迫,但在金钱面前他是怎样对待的?请大家从书中找找答案吧。”
  教师用故事导入新课新颖别致,学生既喜欢听,又在听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感的熏陶,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新课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3 从激情切入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如能通过肢体语言,或播放与课文有关的歌曲,或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或通过激情奔放的诵读,或播放与课文有关的影视等,为课堂创设一种情境,表达一种情感,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情入境,动情入文,学习效果一定甚佳。
  我在上《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课一开始就播放哀乐。随着凄凉的哀乐声我以沉痛的语气描述着: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雷莉的爸爸,一个由中国派遣的代表联合国的军事观察员,在外国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了。他曾经答应雷莉在他凯旋的那一天,要送给雷莉一顶‘蓝盔’。可是现在,雷莉和她的妈妈在机场用鲜花迎来的却是——(此时播放雷莉爸爸的灵柩下飞机的画面)雷莉爸爸的灵柩,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和钉在灵柩上的‘蓝盔’。此时此刻,雷莉的心里悲痛欲绝。滔滔的江水为她哭泣,阵阵的松涛为她哀悼。在她的心灵深处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愿望。她的这个愿望是什么?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题目,并带着问题读读课文。
  悲痛揪心的画面与哀婉的音乐相呼应,既渲染了悲痛的气氛,又创设了与亲人永别的悲痛欲绝的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此时学生已开始感受到失去亲人的悲痛之情。而我的语言描述渲染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既奠定了课堂教学的情感基调,又为学生与文本对话铺设了道路。
  
  4 从质疑切入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也讲过:“提问能诱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是思维的开端,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源泉。”课改就是要触发学生更多的疑问,更多的思考,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他们的思维,提升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上《鱼游到了纸上》(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我板书课题后,请学生读两遍题目后,让学生质疑。一个学生提出:“鱼只能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这时,我沿着学生的话题顺水推舟引导:是呀,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这里面肯定有暗藏玄机。那么,这个玄机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读课文,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
  又如,我在上《可爱的草塘》(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也是板书课题后,请学生读题目后质疑。学生提出许多问题,有的提出:草塘在什么地方?大吗?有危险吗?有的提出:草塘美丽吗?草塘还有什么物产?有的提出:为什么题目要用“可爱”的草塘而不用“美丽”的草塘?学生质疑后,我抓住其中一个学生提出的“为什么题目要用‘可爱’的草塘而不用‘美丽’的草塘?”这个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下面就请大家带着“为什么题目要用‘可爱’的草塘而不用‘美丽’的草塘”这个问题认真研读课文,找找看课文告诉我们草塘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最后再来讨论是用‘美丽’的草塘还是用‘可爱’的草塘当题目。
  知识不是智慧,提出问题才是智慧。以上的问题来自学生的质疑,是学生学习的需求。这样做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有效参与,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为学服务,使教有助于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有助于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形成。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小学阅读教学的导语设计方法很多,如还可以从文章的重点句切入,从文章的重点段切入,从文章的线索切入,从文章的人物品质切入,从文体的比较切入等。但不管那种导语的设计,都要根据教学的需要,为教学服务,都要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无标题04-26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正在加速推出04-26

云时代财务思考04-26

让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愈加精细化04-26

夯实继续教育平台04-26

财政部:铁路运输邮电通信年底或纳入营改增04-26

做大代账机构规模成当务之急04-26

合力推动事务所监管04-26

网络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转变04-26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启动全国培训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