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初诵》对儿童道德自觉的初始社会化机制浅谈

时间:2024-04-26 13:41:02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陈淳所作《启蒙初诵》,有利于从幼年时期,就培养儿童主体道德自觉性的萌发和发展,随着成长扩展扩大到成为民众集体道德理性,突出社会控制中的道德控制。从而有助于社会整体控制和整合,有助于达到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启蒙初诵》;道德控制;道德社会化  
  奥地利儿童教育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通过科学实例发现:“儿童通常在2岁或3岁就为自己确定了一个追求优越的目标。这个目标总是在眼前指引着他,激励他以自己的方式去追求这个目标。错误目标的确定通常是基于错误的判断。不过,目标一旦确定就不易改变,他会不同程度地约束和控制儿童。儿童会寻求以自己的行动落实自己的目标,他也会调整他的生活,以便全力以赴地追求和实现这个目标。”(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儿童的人格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6月版   19页。所以自三岁始,对儿童的道德教育重要性可见一斑,陈淳在其子三岁时做《启蒙初诵》,从“内圣”方面以“格言至论薰聒”,培养其子的主体道德自觉,追求对个体道德人格的完善,是有助于儿童个体道德塑造和发展的。
  初始社会化作为整个社会化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陈淳所作《启蒙初诵》对于儿童的初始社会化具有典型意义,这里浅谈一下《启蒙初诵》存在的社会机制的看法。
  一、人的社会化,是需要两方面因素的,包括社会化的实施者和社会化对象,其中两者的机制按社会学来分,可以有三种:教学论,学习论,互动论。
   (一)教学论在社会学上是指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实施者向社会化对象进行教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一种对新人的理想新塑造,道德教化论既是由外界将理想的道德素养准则灌输到生物人思想中,从而达到塑造新的具有理想道德的社会人。在《启蒙初诵》中,第四章与第五章“学为己,明人伦。君臣义,父子亲。夫妇别,男女正。长幼序,朋友信。”明确提出了儿童要从小提高个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明确和做到五伦之规,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男女之间要合礼法。这两章对做人的基本道德素质做了教化统筹。第七章与第八章“讷于言,敏于行。言忠信,行笃敬。思无邪,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里仁》有云:“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谨慎办事灵敏迅速。《论语。卫灵公》有云:“言忠信,行笃敬。”做人要说话忠信,行事笃敬。《论语。为政》有云:“思无邪”。君子思想要纯正。《论语。子路》有云:“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做人平时日常起居要行为端正,在事情上要谨慎认真负责,和人交往要忠诚守信。这两章对儿童的行为处事提出了道德上的自律要求。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色容庄。口容止,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正衣冠,尊瞻视。坐毋箕,立毋跛。”《礼记。玉藻》有云:“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做人要脚步稳重,手要端庄有规矩,眼睛不要无礼乱视,整体外表要庄重肃穆,说话要适可而止,昂首挺胸气宇轩昂,呼吸要匀畅,平时要行中庸之道,要有良好的道德规范。《论语。季氏》有云:“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看就要思考自己是否看的明白,听就要思考自己是否听的明白清楚,平时脸色要注意温和,自己的容貌要注意谦恭。《论语。尧曰》有云:“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君子要衣冠整齐庄重肃然,就会人见人敬。《礼记。典礼》有云:“立毋跛,坐毋箕。”站要直不可歪斜,坐要合礼不可叉开双腿。这四章对儿童的自身的一点一滴的言谈举止提出了细腻的道德要求,并对其做了详细的“礼”的规范,并要求儿童做出符合“礼”的种种规范行为,从而使其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所以教化就是教化儿童的行为要符合现实社会的要求,这一点在现实看来,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二)学习论在社会中,是指社会化对象主动去自我接受社会化,主动学习社会化内容,从而达到自律道德行为,在这其中社会化对象起到积极接受消化执行作用,社会化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从而有助于社会化,有助于个人社会化的发展,有助于个人更好的融入社会,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在“格言至论薰聒”下,儿童的教化论可以起到一个较好的社会化作用。从而儿童的道德社会化进入到学习论这一境界。《启蒙初诵》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天地性,人为贵。无不善,万物备。仁义实,礼智端。圣与我,心同然。性相近,道不远。君子儒,必自反。日孜孜,敏以求。愤忘食,乐忘忧。”《孝经》有云:“天地之性人为贵”,天地万物生灵,人秉天地之气最为贵。性善在己,万物皆备。仁义礼智四端品行充实。《孟子。告子上》有云:“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圣贤与自我,心性乃一。《论语。阳货》有云:“性相近也。”人性皆是天之赋予,人人之性皆相似。《中庸》第十三章有云:“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之道是不会远离人的,如果背离社会而为中庸之道,这不能称之为中庸之道。《论语。雍也》有云:“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自我反省,自我改过。《论语。述而》有云:“敏以求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天天不敢懈怠,勤奋敏捷的去求学,甚至忘了吃饭,在求知中快乐的把一切忧虑都忘掉了。这已经从“外王”的教化论进入到了“内圣”的学习论层面。强调社会化对象儿童应该从自我内心意识到性善需涵养,自我需要加强对道德认识和自我道德修养,所以为了行为与标准一致,就必须加强儿童自身的道德修养的提升。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三)互动论在社会学中指社会化对象与社会中的外部环境互相作用。社会化对象自我本身对社会外部环境所作出的反映,通过对社会外部环境做出的反映,可以检验出教化论与学习论的是否可行。在《启蒙初诵》第九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入则孝,出则悌。敬无失,恭有礼。恶旨酒,好善言。食无饱,居无安。进以礼,退以义。不声色,不货利。信道笃,执德弘。见不善,如探汤。祖尧舜,宪文武。如周公,学孔子。礼三百,仪三千。温而厉,恭而安。存其心,尽其性。终始一,睿作圣。”《论语。学而》有云:“入则孝,出则悌。”做人要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尊敬师长。《论语。颜渊》有云:“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君子要谨慎无误,要恭敬有礼。《孟子。离娄》有云:“禹恶旨酒而好善言。”做人不要贪饮美酒,而是要喜欢听和接纳有益的话。《论语。学而》有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饮食不要求饱,居住不用安逸,君子在意的是精神修养而不是生活物质要求。与人交要有礼,退而处要坚守道义。不可以贪图声色享乐,不可以贪恋物质财富。信仰中庸之道就要忠实坚定,实行仁德就要发扬光大。《论语。季氏》有云:“见不善如探汤。”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难受,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礼记。中庸》有云:“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做人要学习周公与孔子,要向周公与孔子看齐。《中庸》有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仪威仪纲目甚多。《论语。述而》有云:“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做人要温和而严厉,恭敬而安详。存有天地之心,则可以充分发挥天地之性。《尚书。洪范》有云:“思曰睿,睿作圣。”始终如一的坚持而不改变,思虑而至通达,通达而至圣明。在社会中社会化对象儿童应该怎样与社会外部环境进行互动,并且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陈淳在这里都详细做了要求和指导。前面的“外王”教化和“内圣”学习就是要求儿童可以在互动中做出对社会外部环境符合“礼”制规定的反映,并继续自我升华道德自律境界。尤其是陈淳在最后提出了互动的例典,既是互动之后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陈淳的《启蒙初诵》对儿童道德初始化机制具有很深的社会意义,道德文化素质越高,自我道德意识感就越强,自我道德意识感越强,就越主动接受社会道德的控制,从而自然之人作为社会之人,有助于社会的整合控制,自我道德理性向社会道德理性的转变,自我道德约束向社会道德约束的转变。
  (一)、有助于儿童从小树立良好的道德信念和培养优良的道德情操,从而有助于儿童自身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助于社会的安定,是社会安定有序发展的一种潜在的道德保障和道德投资。但是要注意如果对儿童过分的道德力度控制和指导,则会压抑儿童的自我创新和个性发展。所以要在一定合理程度之内进行。
  (二)、由于儿童交际有限,所以最初有助于从儿童时期的自我初级社会群体阶段内部进行净化风气,,提升各自初级社会群体的道德意识,作为整个社会群体控制的一部分,为社会道德发展作出社会一部分应有的贡献。随着初级社会群体成员的成长,每个成员又会组成新的初级社会群体,这样以点带面从而整个社会的初级社会群体的道德水准都在提高。
  (三)、初级社会群体的外延就是众多的次级社会群体,随着高素质道德初级社会群体成员的扩散,初级社会群体的成员必然兼具成为某些次级社会群体的成员,由于初级社会群体成员的道德水准已经处于较高程度,所以又自然的推动了次级社会群体成员的道德水准的提升,从而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也在不断的得到提升和推进,这样就既提高了整体国民素质,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综上所述,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事物的普遍结构是对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儿童的人格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6月版   43页  只有合理的价值判断才能做出符合事物的普遍结构的行为,社会就是由各种事物组成的普遍结构,合理的价值判断就是需要对人从儿童时期进行符合社会的道德社会化。儿童是未来,只有儿童的道德社会化做好,才能培养出有道德修养的社会人,才能塑造出和谐的社会,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论内贸与外贸船运货物保险条款承保风险差异评析04-26

浅论低碳经济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04-26

试论贫困地区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发展04-26

试论关于北部湾经济区(北海)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体系建04-26

浅论别“偷”了孩子的未来——试析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文04-26

浅论国内外网络设备市场的发展差距与应对策略04-26

浅谈基于和谐视角的交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04-26

试论环境标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04-26

试论消费者维权障碍及对策04-26

试论快消品供应链与物流论剑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