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名牌产品创建

时间:2024-04-26 13:20:05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名牌产品是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分割国际市场利益的主要手段,也是树立国家形象的体现。全力创建名牌产品,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创建名牌产品,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国际经营与国内发展的关系、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内在品质与广告宣传的关系、“创”与“保”的关系。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有竞争力的产品 世界名牌产品 创建名牌产品
  
  我国创建名牌产品来自于两方面的力量,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多维压力,二是国内市场发展的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名牌产品是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集聚比较优势资源、分割国际市场利益的主要手段,也是一个国家发展民族工业、树立国家形象的体现。国家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群,就必然在世界市场的游戏规则面前被挤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必须大力创建名牌产品,更迫切需要创建世界知名产品。近30年的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企业通过创建名牌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正在成为自觉行为。
  一、创建名牌产品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逐步被纳入到统一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成为发达国家实现全球资源控制和全球市场争夺、其他国家广泛合作以取得比较利益优势的一种潮流。这种潮流有以下几种趋势:
  一是社会生产过程在深度和广度上越来越全球化。主要表现是,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
  二是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资本流动速度大大加快,资本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空前活跃。国际金融市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日趋明显;
  三是国际贸易迅速提高了各国对国际经济的依赖度。国际贸易内容不断增加,从传统的商品领域扩大到技术、金融服务领域。同时,贸易规模迅猛扩大。世界贸易正以高于世界生产1.5到2倍的速度增长。
  经济全球化的直接推动力,是跨国公司的发展。首先,是跨国公司之间以相互购并、资产重组、业务重组等方式绕开关税壁垒和国家之间其他方面的障碍,在生产、金融、贸易等领域不断进行全球扩张。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1999年全球最大500家公司的资产总额共计389892.8亿美元,公司平均资产额779.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472.3亿元;营业总收入共计114634.1亿美元,公司平均营业收入229.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902.9亿元;利润总额共计4402.7亿美元,公司平均利润8.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3.1亿元。有人统计,如果把世界上国家和跨国公司的经济总量比较,国家占49%,而跨国公司占到51%。其次,是跨国公司本身数量规模的扩张。据联合国统计,1976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跨国公司才422家。而1999年排位世界第500家公司的平均销售额已达到89.02亿美元。在70年代末期跨国公司仅有1万多家、海外分支机构10万余家;1997年分别达到53万家和45万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达3.5万亿美元,总资产12.6万亿美元,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25%,出口额更高达7万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1998年11月10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98世界投资报告》断言:巨型规模的跨国公司将主宰未来全球的经济。(《关于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背景条件的研究》,孙立堂,2000年4月,www.dajun.com.cn)
  经济全球化趋势,给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包括:通过资源要素的世界性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在扩张中实现成熟产业和技术转移,有利于落后国家发展生产力,缩短技术研究和应用周期;各个国家经济的相互渗透有利于提升整个人类的经济文化水平,特别有利于促进落后国家改进企业管理制度;各个国家都根据自然资源禀赋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生产技术水平、工业发展情况取长补短,获得相对优势和相对利益,并通过相互经济交往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和回波效应促进经济发展。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应全力创建名牌产品
  我们必须看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而言是相对的。经济全球化是企业竞争跨越国界的结果,是国家竞争的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大于机遇。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国家经济质量的比赛和较量,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处的地位、获得的利益及利益的多少,取决于其经济质量之间的相对差异。
  经济发展的质量差异,集中表现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和所交换产品品位的差异。目前国际分工的基本形式是垂直型国际分工和水平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发生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悬殊的国家之间,主要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一种是部分国家供给初级原料,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另一种,是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或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工序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工序之间的国际分工。迄今为止,工业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而向其出口工业制成品,仍然是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重要分工形式。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分为产业内“差异产品分工”和产业间水平分工,即不同产业生产的制成品之间的分工和贸易。水平型国际分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与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我国主要以垂直方式参与国际分工,无论产业间贸易还是产业内贸易,产品在技术密集程度、劳动密集程度、附加值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改革开放深化,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质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9593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与1989年相比,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由第八位跃居世界第六位,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偏低,高技术产品、高竞争力服务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过小。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及产品,基本上是适合现阶段资源禀赋状况的劳动密集型产品。1992年~1999年间,平均出口额占同期工业产品总出口额的36.1%,其中又以“服装业”产品比重最高,为24.6%(《90年代中国工业产品外贸优势变化及入世后的战略选择》,张伟,《统计研究》,2001年12月)。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正处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转折点上,正处在培育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时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所能选择的路只有一条: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应竭尽全力创建名牌产品,特别是创建世界名牌产品,在创建世界名牌产品的基础上创建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创建名牌产品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创建名牌产品,是我国产品鼎立于世界的必然选择。但我们创造名牌产品的困难重重,任务艰巨。当前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1.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经营与国内发展的关系
  名牌产品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世界级名牌产品。世界名牌产品是在国家名牌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来自两个市场同类产品的6种竞争压力和两种非同类产品的竞争威胁。一是国内市场上的三种压力:国内市场上国内同类产品的竞争压力、国内市场上国外同类名牌产品的竞争压力和国内市场上同类非名牌产品的竞争压力。二是国际市场上的三种压力:国际市场上国际同类产品的竞争压力、国际市场上国内同类产品的竞争压力和国际市场上同类非名牌产品的竞争压力。两种非同类产品的竞争威胁,是指非同类替代产品和互补产品由于调整价格等策略形成的威胁。因此,跨国经营的名牌产品必须处理好国际经营与国内发展的关系。忽视国内市场经营会造成后方空隙,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从而使国际市场失去可靠而稳定的基础。不重视国际市场经营又会降低国际化经营程度,也就不能成为世界级名牌产品。两者相比,我国更应该提高名牌产品的国际化程度。据有关方面统计,1991年世界500家最大工业企业排名55位的蒂森公司,1989年销售收入为340亿德国马克,其中48%来自国外;美国摩托罗拉公司1990年销售收入的44%来自国外。肯德基在世界7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000多家分店,1993年销售额71亿美元,其中37亿来自海外,占销售额的52%。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中,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50%以上的企业多达一半以上,其中可口可乐公司的海外销售额占70%(利润80%来自海外),而雀巢和飞利浦这一比例高达90%以上。相比之下,青岛海尔集团,1996年销售收入62亿人民币,出品创汇5700万美元,外销比例也不到10%。(《我们离世界名牌有多远》,党宝珍,《今日浙江》,2001年03期。)
  可见,我国名牌产品更应该加强国际化经营,提高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和知名度。
  2.正确认识和处理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技术是制约名牌产品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名牌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就总体而言,我国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国外同类先进技术有较大的差距。有关资料表明:从我国企业整体技术装备方面来看,大约只有20%左右达到国际20世纪60至80年代水平,而其余80%是40至50年代水平,甚至还有30年的设备(《我们离世界名牌有多远》,党宝珍,《今日浙江》,2001年03期)。《洛桑报告》分析构成科技要素的26个单项指标中,与企业技术创新直接相关的就有15个。与参评的其他46个国家(地区)相比,我国这15个指标的排名普遍靠后,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指标排在30位以外。这些都说明,我国在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方面赶上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还有一段路程(《分析: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下降值得认真反思》,赵明,国研网,2000年07月06日)。近几年来,我国主要名牌消费品有了快速发展,有不少名牌产品甚至走向世界,这主要是依靠引进国外技术。我国企业在创建名牌产品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进一步认识技术引进对提高我国技术水平的重要意义,制定有控制的技术引进战略,继续引进关联效应大、行业空白或急需、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以促进和支撑我国名牌产品的发展,加快我国企业创建世界名牌产品的步伐。另一方面,我国现有技术基础和大国地位,决定了我国企业更应注重技术创新。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企业引进的技术规模和技术质量都达到了在许多行业足以开展自我技术创新的需要,也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创新队伍,有能力通过自我技术创新推进名牌产品创建工作。现在缺乏的是社会创新机制、社会创新观念和创新文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专家刘世锦提出,中国应发挥“特大型国家”的竞争优势。这种“特大型国家”优势不仅仅是大市场优势,也包括独立技术开发能力的优势。因此,创建名牌产品尤其是创建中国的国际名牌产品和国际名牌企业必须有自己的独立的技术创新。应该放眼世界、着眼未来,选择优势技术行业和新生行业制定远期技术创新战略,确定远期技术创新目标,争取在21世纪中叶实现中国的国际名牌产品优势和技术优势。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焦点首先应该是“科教兴企”。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自我技术创新成本高、周期长,通过发展“三资企业”同样能达到经济和技术发展的目的。可以设想,中国如果没有技术创新,名牌产品就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技术优势,就永远在世界名牌产品群中没有出头露面的机会。仅靠“三资企业”不符合大国的风范。
  3.正确认识和处理内在品质与广告宣传的关系
  “好酒不怕巷子深”,是对小商品经济条件下近距离销售的质地优良产品的一种赞美。在经济信息化的今天,优质商品、名牌产品也需要广泛传递信息。实践中有两种偏激的认识和做法:一是仍然奉行“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观念,认为只要质量稳定、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就会有市场,做促销是一种浪费。二是认为“促销出名牌”,坚持大量做广告就能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把广告作为强化市场竞争的法宝,把产品市场的竞争等同于广告形式的竞争。这两种认识都不利于创建名牌产品。按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种观点难以创建名牌产品,现在市场上雷同产品多、远距离销售多,增加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不了解产品信息就不会认知购买。按第二种观念更难以创建名牌产品,企业通过媒体传递产品信息的目的是让有购买能力和欲望的潜在用户接受这种信息,认识和比较产品带来的效用价值,激起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这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必要的,在短期内也有重要作用。但在理智消费的今天用户已不像过去那样容易受广告的诱惑,过多过滥的特别是不真实的广告已使人讨厌甚至被视为一种“文化污染”。少数片面追求广告效应和急于营造名牌产品的做法已受到市场的惩罚。创建名牌产品必须处理好内在品质与广告宣传的关系,以质量为依托,在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的前提下适度强化广告促销手段。
  4.正确认识和处理“创”与“保”的关系
  “创”名牌产品和“保”名牌产品,都是企业创建名牌产品不可缺少的过程。“创”是基础过程,“保”是延续过程,两者缺一都会对名牌产品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创”有“虚创”和“实创”。“虚创”是指通过广告、推销等方式将一般产品“包装”为名牌产品的过程,这不是我们所说的名牌产品创建。“实创”是指根据名牌产品成长规律,一步一个脚印铸造产品质量、树立产品形象、积累品牌价值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及社会贡献率的过程。目前企业“创”名牌产品的途径主要有:争夺人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强化管理、联姻结盟等。但有些企业由于对“保”的重视程度不够,使辛辛苦苦创立的名牌产品过早地成为“昔日黄花”。但无论是企业保护、地方保护和国家保护,都难以真正形成保护名牌产品正常发展的环境屏障。首先,表现为法律观念淡薄没有及时注册而被抢注,我国2000多万家企业,实际使用中的商标超过500万个,而注册商标仅80余万件,商标注册率不到20%。其次,表现为品牌资产流失。改革开放以来,众多拥有国际名牌产品的大公司涌入,利用一些企业急切需要资金和技术的心理,通过合资、合作、控股等形式使我国许多名牌产品市场萎缩,大量名牌价值流失。再次,表现为名牌产品失真,假冒名牌产品猖獗,影响了名牌产品的市场形象、市场占有率和出口。1998年被假冒的146家企业所造成的利润损失总额是15.91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在创立名牌产品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创”与 “保”的关系。一方面,要大张旗鼓、实事求是地创名牌产品。另一方面,认识到“保”名牌产品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保不住也就创不好名牌产品。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名牌产品“保’不到位的关键是有没有群众举报、新闻监督和责任到人的三联动的奖惩机制。
  参考文献:
  [1]孙立堂:关于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背景条件的研究,2000年4月,www.dajun.com.cn)
  [2]张伟:90年代中国工业产品外贸优势变化及入世后的战略选择.统计研究,2001年12月
  [3]党宝珍:我们离世界名牌有多远.今日浙江,2001年03期
  [4]赵明:分析: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下降值得认真反思.国研网,2000年07月06日
  [5]埃里克·乔基姆塞勒等: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
  [6]勾殿红:名牌: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中国经贸,2006年第6期
  [7]张毅:商务部将采取六大举措实施自主出口品牌战略.新华日报,2005年12月11日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体验式营销策略初探04-26

徐州寿险业的营销环境分析04-26

营销渠道冲突与协调研究04-26

浅谈浙中城市群的市场新商圈04-26

台湾小吃成功经营之道04-26

M型社会下酒店营销的转型04-26

我国保健品市场发展浅析04-26

移动通信市场品牌忠诚培育问题研究04-26

发达国家促进企业海外投资的经验及启示04-26

日韩技术创新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