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区域名牌战略是区域名牌战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的发展对于提升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及至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村区域名牌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而繁琐的工程、需要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企业、消费者的共同参与,而政府推动在农村区域名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一个功能齐全、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灵活高效的政府相关机制非常必要,这是农村区域名牌发展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政府:政府推动:农村区域名牌发展
美国人为“可口可乐”而骄傲,日本人曾为“丰田”而自豪,德国人曾以“奔驰”而称雄。企业的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创出名牌、保住名牌,就等于拥有了市场。由此不难看出,品牌尤其是名牌对企业何等重要。从更高层次上看,一个国家名牌的有无和多寡,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尤其是国际竞争中拥有更多的世界性名牌。同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和壮大农村经济,必须要强化农村区域名牌战略。然而农村区域名牌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而繁琐的工程,需要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企业、消费者的共同参与,而政府推动在农村区域名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一个功能齐全、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灵活高效的政府相关机制非常必要,它是农村区域名牌发展的基本保证。
一、农村区域名牌发展战略的涵义
名牌,狭义而言,即市场上知名度高、信誉好的著名或驰名商标;广义上说,是名牌商标、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的统一体。农村区域名牌发展战略,就是指在农村一个特定的区域经济范围内,以创名牌为价值目标,企业创新为动力源泉,地方政府作宏观指导,运用现代市场经济理论,通过市场信息系统,对企业经营进行战略谋划的一项动态系统工程。其内容是利用地方政府能够动用的各种手段。支持和鼓励当地名牌的创立和发展,并通过和利用名牌来整合区域经济,以提高农村区域经济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政府在这里只充当“裁判员”而不能是“运动员”;只应该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不应该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对拉动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市场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的调查,名牌在所有产品的品牌中所占比例不足3%,但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以上,销售额占一半左右。名牌在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和企业实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因而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其他品牌所不具有的独特的竞争力。因此,由于名牌的存在,在规范的市场区域其所获得的收益率要远远大于其他品牌。
从经济竞争力的角度看,一个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主要取决于其比较优势,而一批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的崛起过程,就是该地区比较优势的形成过程。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地是否有名牌及名牌的多少有直接的正相关关系。农村区域名牌对于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会产生一系列的“名牌效应”:(1)辐射效应。可通过输出管理、输出技术等方式,或以资本为纽带,带动上、下游及相关企业共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2)“马太效应”。吸引更多人才、资金、技术等的进入,形成强强联合。(3)集合效应。即通过形成名牌的地区的集合和行业的集合,造就和培育更多的强势企业和优质产品。(4)带动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5)载体效应。提高本区域知名度,树立良好形象,改善内引外联的软环境,促进区域经济总体发展。
实施农村区域名牌发展战略就是要以名牌带动农村区域内数个企业、行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强区域的经济实力,形成更大的竞争优势,真正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有限的资源转化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农村区域名牌发展中政府推动的必要性
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在国家宏观和企业微观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弹性地带”,就使得中观层次——地方政府的“中介”作用,显得相当重要。从目前的情况看,它已经成了名牌战略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关键部位。实施农村区域名牌战略,地方政府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萨缪尔森曾说:市场是没有心脏和头脑的,它固有的缺陷需要政府这双“手”去弥补。企业虽然是实施名牌战略的主体,但在中国现有的情况下,只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是远远不够的,农村区域名牌战略的实施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
(一)市场体系尚不完善,需要政府作用来有效地促进农村区域名牌战略的实施
地方的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市场价格信号还不能灵敏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市场经济秩序仍然比较混乱无序。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难以对农村区域名牌战略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
企业在竞争中虽已注意改变生产导向或产品导向观念,转而以市场为导向研制开发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但在这一过程中,部分企业往往更多地注意研究市场出现的新需求和自己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侧重选择当前利润丰厚的市场,而对竞争对手的生产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及其开发产品的进展程度,对市场前景和发展变化了解不多,研究不深,出现了多个企业上同一项目、生产同种产品的重复建设情况。同时,由于一个产品常常刚投放市场不久便面临激烈竞争,企业无暇顾及其性能的深度开发。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造成资源浪费,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培育名牌企业和产品就更无从谈起。地方政府拥有行政权力和税收权力,而且在信息获取方面要优于企业。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手段逐步完善市场体系,构建信息平台,为农村区域名牌创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二)企业自身基础薄弱,政府有必要给予支持
名牌企业和产品产生的基础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长期的知识积累、培育与更新,并借助企业拥有的资源优势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能力。而地方绝大多数企业基本处于资金、技术、人才不足状态,缺乏创造名牌企业的物质基础。而且名牌的产生与发展也要经历相当长的过程,其间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波折,不是经过一朝一夕的拼搏就能创出,只有经过长期积累,不懈努力才能收到成效。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税收支持等手段来帮助企业不断壮大,推动企业实施名牌战略。
(三)国际竞争激烈,政府应对地方名牌予以扶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许多国外企业和产品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原有的市场格局被重新分割,社会供求特征由产品短缺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产品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面对这种情况, 一些原先享有较高声誉的企业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招架”,一些市场占有份额在同行业中一直位居前列、受到消费者青睐的传统名优产品销售艰难,在中国的市场占有份额则呈萎缩之势。地方名牌企业要想在这种环境下发展更是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地方政府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而单靠市场机制的力量将难以摆脱国际品牌竞争中的不利局面,名牌战略的实施将受到严重制约,从而影响中国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四)法制不健全,需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地方名牌
名牌一经确立,其品牌即成为价值极高的无形资产,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利益。因此,名牌产品往往容易被仿制甚至假冒。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就民族经济、名牌产品的保护性政策而言,存在着欠配套、欠完善、欠到位的问题,结果使真正名牌企业和产品受到严重损害,假冒名牌坐收渔利,一些名牌产品市场萎缩、经济效益下降,甚至生存受到影响的情况已屡见不鲜。
因此,作为地方政府和执法部门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维护名牌声誉、打击假冒的责任,从而为名牌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政府在推动农村区域名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举措
(一)树立名牌意识
1.政府自身要树立起名牌意识。(1)政府要认识到名牌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实施区域名牌战略的含义,认识其在名牌战略实施过程中地位和作用。(2)地方政府要根据地方整体的经济环境及发展需求,将名牌建设及发展纳入地方政府的战略规划,并建立起地方名牌战略实施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起名牌创立和发展的推动体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引导企业树立名牌意识。政府不仅要从自身树立起名牌意识,更重要的是要促使企业也树立起名牌意识。企业既是名牌战略实施的载体也是名牌战略实施的主体,政府的作用是推动企业名牌战略的实施,地方政府要组织企业进行学习,增强创造名牌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将名牌意识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宗旨和发展战略之中,把名牌视为企业、产业、行业的生命。同时,要引导企业改变重产值、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外观、轻内涵的思维模式,树立起市场竞争新观念,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从片面追求产值速度到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转变,引导企业建立适应市场、占领市场和开拓市场的战略机制,从而促使企业实施科学、有效的名牌发展战略。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3.树立社会名牌意识。地方政府应通过积极引导,创造名牌企业区域性的文化,使创建名牌的地方“小气候”扩展为全国性的“大气候”。名牌企业都有其自身特有的企业文化,这种氛围的形成凝聚着企业领导人多年的心血,它以其创业精神、创新意识、技术领先、员工的良好精神风貌,可以在一个地区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因此,地方政府应抓住机遇,积极培育地方企业文化,更好地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可以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交易活动,或者举办影响大的展销会,变“单个企业游击作战”为“政府组织集团军作战”,壮大声势,形成“气候”,进一步扩大农村区域名牌的知名度,树立地方产品的整体形象和群体优势,增强名牌意识。
(二)为企业建立名牌经营机制提供帮助
结构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同样,结构问题也制约着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建设中,资源的配置不合理造成许多“小而全”、“大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造成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开工不足,许多产品技术水平低、规模小、物耗大,产品成本高、质量差、功能落后,缺乏市场竞争力。农村区域名牌战略本身就是一个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其可通过名牌企业的扩散、兼并,使低效的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地方政府应当积极为企业的结构调整提供方便。(1)应积极排除行业、部门、所有制和地区之间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围墙”,完善要素市场,鼓励市场化的资产重组,促进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和产品聚集,迅速形成以名牌企业为龙头,集科、工、贸、金(融)于一体的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地方政府在调整过程中还应规范自身行为,不搞“拉郎配”,强行联合,要遵循经济规律,避免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包袱。(2)注重发展名牌无形资产的辐射效应,通过名牌盘活呆滞存量资产,激活潜在的经济活力,将无形资产的运作与有形资产的运作相结合,将资产经营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尽最大力量发挥名牌的带动作用,使农村区域经济走向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加强名牌战略的宏观规划
地方政府应将区域名牌战略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强化对实施名牌战略的宏观指导。名牌的发育和成长离不开所处的环境。在制定名牌发展规划时,首先,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布局,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地发展。其次,要从区域资源优势、生产力布局和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在动态的市场竞争中,确定发展的重点行业、企业和产品,突出重点,发展名牌。确定的重点行业,要与其他部门关联度大、带动性强;重点产品必须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高附加值、高创收、高效益、低物耗。最后,规划要立足眼前,着眼长远,具有连续性、协调性和超前性。地方政府要制定分年度实施的创名牌实施计划,努力实现宏观指导性与实际操作功效的有效统一。
(四)建立健全名牌发展的市场体系和信息体系
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维护和完善名牌发展的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秩序,是农村区域名牌在市场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基础条件。
1.健全市场体系,提供名牌发展的基础保障。企业走向市场,需要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在实施农村区域名牌战略过程中,政府应着力于市场体系的建设。在改革现有商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的同时,要重点发展金融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要素市场。地方政府要善于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将供求状况、生产成本、价格和工资水平以及各种税赋额度等化为相关的经济参数,提供的市场信号,用以引导企业行为。同时,还要根据国家法律和市场规律,制定出各类市场运行的规范,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因此,地方政府在保护名牌、打击假冒伪劣的工作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要对各种名牌的认定严格把关,坚决制止向企业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等现象,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逐步建立法制文化,加强公民、企业的法律意识。(2)要彻底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充分运用现有的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净化市场环境。(3)要与工商、行政、质量技术监督、卫生防疫、公安和监察等部门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坚决打击假冒名牌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制止和查处虚假广告、 虚假宣传。
2.构筑信息平台,增强名牌竞争能力。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谁占有更多的信息资源,谁就能在商战中克敌制胜。因此,建设以高速信息通讯网络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信息系统,发挥地方政府信息服务功能,是实施农村区域名牌战略的关键环节。国际经验表明,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形成的经济信息传递和市场反应的时滞性与不确定性,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一定的损失。改善市场的信息结构、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校正市场协调失灵的政府管理,可以削弱市场经济的波动频幅。同时,政府给企业提供与其生产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可以使单个企业的生产更接近社会需求,从而使整个农村区域经济的运行趋于高效、和谐,进而与政府引导选择的经济发展方向相吻合。
(五)制定并实施发展名牌战略的优惠政策
农村政府要针对企业现状,制定各种鼓励创造名牌和发展名牌的优惠政策与措施,对企业予以长期支持。
1.制定产业政策。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在产业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实施区域名牌战略。一方面,农村区域名牌战略的实施过程不能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悖,必须选择适合当地所处的环境条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产品和产业。另一方面,政府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要结合本地实际,为本地实施区域名牌战略提供帮助。
2.利用外资扶持政策。地方政府应在保护农村区域名牌的前提下利用外资。政府利用外资应由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应注重投资行业、投资产业、投资效益、投资回报率等指标,避免短期行为。要积极鼓励名牌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生产,利用外商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嫁接、改造和提高其产品科技含量、档次与附加值。在与外商合资的同时,要保护区域名牌,实行价值评估并作为股本人股。在利用外资中,为避免地方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要统一地区利用外资的政策。
3.实施稀缺资源倾斜的政策。一定的时期总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是稀缺的,最常见的是电力、水资源、土地、人才、资金等。地方政府要制定并实施稀缺资源倾斜政策,向农村区域名牌及时、大量地“输血”。在市场经济中,一般来讲,资源会自动流向回报率高的企业中,名牌企业一般来讲总会争取到更多的稀缺资源,但名牌在企业成长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长远效益和眼前效益的问题,在名牌成长的初期阶段或者某些关键时刻,稀缺资源是不会自动流去的,地方政府应采用各种办法扶持名牌企业,优先供应水电,优先贷款,降低土地等多种税费,制定各种人才管理政策,鼓励优秀人才流向名牌企业。
资金是名牌企业持续发展的“血液”,而农村区域名牌产品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应注意培育和发展名牌企业的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另外也可以积极为企业创造机会,鼓励名牌企业上市,作为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的来源,从而促进名牌企业的快速成长,走规模经济与高科技产业化相结合的道路。
4.制定财政、信贷和税收支持政策。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可以根据已有名牌效应、潜在名牌效应、优势行业和趋势产业的具体项目条件,分别予以财政独资、财政控股、财政参股、委托经营等政策方法,促进名牌的创立和发展。财政支持应严格按企业与市场的规律行事,改变企业考核方式,侧重于考察市场成果。同时,在不违反国家金融政策的前提下,恰当地运用金融手段,优先支持本地区的名牌企业、潜在名牌效应的企业、优势行业、优势产品项目等。企业生产名牌产品所急需的资金,地方政府应出面与有关商业银行协调,并尽可能地及时给予安排,实行贷款优先、低息甚至无息贷款,拓展企业的筹资渠道。另外,税收作为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支持农村区域名牌发展的有力“武器”。地方政府应按照统一标准,对名牌企业产品和有望成为名牌的产品,利用税率优惠、税利返还等税收杠杆给予大力支持;要尽量减轻企业负担,坚决清理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取消企业各种不合理的负担,使企业能够集中资金生产、发展名牌产品。另外,要给名牌产品的生产、营销给予适当的补贴支持,特别是在名牌生产、营销的起始阶段,这种扶持显得更为必要。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现代营销中人文主体地位的探索04-26
旅游广告的营销效率04-26
营销创意与营销执行关系的研究04-26
中小企业品牌延伸策略浅析04-26
在华跨国企业品牌本土化成功原因浅析04-26
浅谈对广告本质的认识与界定04-26
品牌延伸决策透析04-26
企业如何推行全面预算管理04-26
浅谈营销伦理04-26
从营销角度看信息技术应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