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4-04-26 13:13:39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全球经济接轨的步伐也在加快,但是经济开放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人们也更加关注对外开放对国内不断扩大的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作用。学术界对对外开放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争议,通过对对外开放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对外开放不是造成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影响的最主要的原因。
   〔关键词〕对外开放;地区收入差距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我国的三大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收入差距呈现出日益拉大的趋势。学者们关于对外开放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的讨论非常激烈: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因为贸易将加大教育和技能回报率的差异,全球化还导致特定人群或地区被边缘化,并且经济的自由化也往往缺乏足够的制度和治理结构作为前提,这种观点在中国等对外开放后收入差距显著扩大的转型经济体中得到了经验支持。而另一研究提出,对外开放使收入差距缩小,这一观点也符合那些对外开放以后收入差距缩小的国家的经验。
   学者们得出的不同结论有各种原因:首先,既有的不仅在收入差距指数的选择上存在差异,而且对收入差距的度量角度也不一样。其次,文献采用的分析方法也各不相同,大部分研究使用了跨国数据回归,另一些则讨论了收入差距与各种定义的全球化之间的偏相关性。
   最后,不同研究的样本覆盖面也有差异。以上特点的存在,为进一步探索我国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留下了空间,本文主要研究对外开放对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文献综述
   开放会引起国内收入分配的变化,随着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收入分配差距日趋扩大,围绕着对外开放与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对外开放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一)国内的相关文献
   万广华、陆铭、陈钊选择省级的面板数据检验全球化对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全球化对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贡献显著为正,并且随着时间而加强;魏尚进用1988—1993年中国100多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在城市水平上,对外开放降低了收入差距;王少瑾采用我国1991—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论证了对外开放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结论得出我国进出口的增加与FDI的大量进入都对我国的收入分配有一定的影响。
   (二)国外学者的有关研究
   Petia研究贸易自由化对印度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发现在印度由于要素被严格限制在地区间和部门间流动,贸易自由化导致乡村地区贫困的加剧,而这些地区恰恰是开放产业集中的地区;Lindert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在许多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和外资的开放并未覆盖所有的地区和人口,各地区开放程度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Milanovic通过对90个国家1988年和1993年住户调查数据考察开放经济和FDI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开放经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取决于初始收入水平,在非常低的收入水平时,富人从贸易扩大中受益,而收入水平提高时,穷人和中等收入水平的群体的福利趋向改善。
   三、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一)区域划分
本文主要考察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理区域间的收入差距。与大多数研究一致,除了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之外,中国的31个地区都被囊括在内,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本文在国内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最新的、系统的统计资料,利用1998—2008年面板数据考察对外开放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二)变量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地区间收入的差别。人均GDP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是—65—富裕程度的近似值。虽然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经过比较,较长一段时期内的人均GDP不仅是验证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较好指标,也是验证地区间收入差距的较好指标。
   本文采用各种对收入差距有影响的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包括FDI占GDP的比重,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用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作为衡量产业结构的指标,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各地区的教育支出比重以及城镇登记失业率。
   (三)模型设定及检验
   根据以上定义的变量,多元线性模型设定为:Yit=C+a1FDIit+a2EXit+a3CZBZit+a4EDUit+a5JYJGit+a6SYit+uit其中,t代表年份1998—2008年,i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C为截距项,u为误差项,a1-a6为6个回归变量的系数估计值。
   1.F检验
   用F统计量对模型进行检验以确定模型是固定效应模型还是混合回归模型,检验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H0:模型中不同个体的截距相同,即真实模型为混合回归模型。

   H1:模型中不同个体的截距项不同,即真实模型为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
   经计算,F>F0.05,拒绝原假设,应当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
   2.Hausman检验
   利用Hausman统计量检验是应该建立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还是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H0:个体效应与回归变量无关,即真实模型为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
   H1:个体效应与回归变量相关,即真实模型为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
   利用Eviews 6.0进行直接检验,结果显示,Hausman统计量的值为14.27,相应的概率为0.0065。说明应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经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可以确定,该回归模型形式的正确选择是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
   3.面板单位根检验
   为防止数据产生伪回归现象,本文对面板数据采用IPS进行了单位根检验,计量输出结果表明面板数据存在伪回归现象,对数据进行一阶差分,数据平稳,因变量与各自变量之间是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
   4.模型估计
   本文利用Eviews 6.0对面板数据做出分析,得出计量模型结果如下:Yit=b1D1+b2D2+b3D3+62953.32-391.07FDIit+97.87EXit-512.16CZBZit-15.47EDUit-531.82JYJGit+2959.26SYitDi=1,0,-1;i如果属于东部、中部、西部,R2=0.9770,SSEit=1627.443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重系数为负,表明对外开放的扩大会降低我国的地区收入差距;而以外贸依存度表示的对外开放的系数为正,表明其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成负相关关系,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越大,就会导致地区收入差距越大。(2)对外开放并不是影响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因素,而就业情况、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是影响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城镇登记失业率与地区收入差距呈正比,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与地区收入差距呈反比。(3)教育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小,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也会给地区收入差距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结论
   根据检验的结果发现我国对外开放与地区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对外开放并不是造成我国地区收入差距最主要的原因。我国对外开放中的FDI因素与地区收入差距成反比的,FDI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区域间的不均衡分布是造成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而以进出口总额代表的对外开放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即进出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的地区收入差距水平。两个因素综合起来,使得对外开放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又抵消了一部分。要解决我国国内地区收入不平等的问题,需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要从其他方面采取措施降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
   〔1〕陈秀山,徐锳.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5).
   〔2〕万广华,陆铭,陈钊.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我国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5(3).
   〔3〕蔡昉,万广华.我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戴枫.贸易自由化与收入不平等———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5(10).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论保健品淡季营销策略04-26

品牌延伸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04-26

论餐饮市场的品牌竞争04-26

新上市房地产公司的品牌竞争策略分析04-26

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营销发展新趋势04-26

浅谈市场营销与企业生存04-26

基于消费行为导向的商品色彩设计探索04-26

浅谈体验经济条件下企业营销策略的转变04-26

论直销对就业创业的影响04-26

培训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分析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