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在分析了大学生到农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营销学的角度看大学生农村发展,讨论其优劣势;最后简要的分析了在战略实施过程中,高校、毕业生、社会和农村应该如何应用发挥营销理念,促进大学生农村发展战略的胜利进行。
【关键词】农村发展战略;营销;优劣势;战略实施
1999年《乡镇论坛》等杂志上就有了《我看大学生当村官》、《硕士该不该当村官》等大量关于大学生农村发展的论述,引起了接踵而来的一场关于大学生当”村官”的讨论热潮,时隔7年,大学生农村发展所需的各项机制才终于酝酿成熟。2007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同时,浙江省委办公厅也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学生进军基层如东风拂面,整装待发。所谓大学生农村发展就是指在一定的政策支持下,大学毕业生用一到三年的时间志愿到农村基层服务,是个人职业生涯的一部分。
一、将营销理念引入大学生农村发展战略
把营销的理念带入大学生就业指导可谓是水到渠成,“20世纪60年代被人们称为现代营销之父的美国学者菲利浦·科特勒已开始将营销的研究拓展到非营利领域”。[1]从营销分析的角度看,可以把学校看作是生产人才的企业,学生就是学校这个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大学毕业生供求失衡的情况下,如何调整供求结构以及高校如何把“人材”加工生产出真正能为社会所用的“人才”显的尤为重要。“人才营销”就是在适当的时间与空间以适当的价格,通过适当的促销手段,向适当的消费者(即用人单位)提供适当的人才“其实质上仍属于市场营销的范畴”,[2]但由于其营销的产品是人才,故在人才营销策略之前要首先掌握其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大学生农村发展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首先,农村发展战略有利于缓解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使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在新的空间得到实现。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据有关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人,2002年有145万人,2003年达212万人,2004年达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6年达413万人;相应地,大学本科毕业生当年末就业人数分别为:2001年34 万人,2002年37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69万人,2005年79万人,2006年将超过100万人,而实际数目还要超过这些。然而,大学扩招并非导致大学生因毕业而失业的内在原因,国家发展急需的人才、重要产业和行业紧缺的人才还是要加快培养的,当前社会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东、中、西部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和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矛盾同时存在。要知道大学生早已经不再是天之娇子,也不应该等待娇子失落的凄凉,怨天尤人,而应该勇敢的面对现实,探询适合自身发展的出路。事实证明,已经有一批批服务基层的志愿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了这样那样的成绩,他们中有为当地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被公选为当地领导干部的,有的为当地教育事业出谋划策辛勤耕耘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
其次,新形势下农村对高学历人才需求日增。社会人才需求并没有真正的饱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广阔的农村,立即可以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一个柳暗花明的“新村”。
再次,人才营销的特殊性使大学生这一特殊的产品能带动新的经济社会增长点。人才具有主观能动性,需要经历适应期、成熟期和创造期,除了和其它产品一样带来它的一般效用,人才还有可能带来预期外的创新性成效。
(二)劣势分析
人才营销的特殊性所带来的无法预知因素加大了战略的风险。正如有了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农村发展战略已经有了一批先遣队,也有了许多成功的例子,但是,要大量推广这个螃蟹将会遇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问题,当大量大学生进入农村,主客体之间特殊性会不间断的暴露出来。首先,价值的不确定性,和商品一样,某一批大人才在相同的时间地点所得到的待遇,也就是“价格”是一样的,而人才区分与一般的商品,其具有独立的思维、个性、能力,对这些标准的衡量都具有滞后性,以至影响个体积极性的发挥。其次,人才营销是一种非营利的社会营销,在营销活动中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人才的社会营销不仅要考虑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还要考虑社会现实的接受能力,也就是当前农村领导层次的状况,如何取得良好的社会价值或社会效益。试想一下,当这种不同层次的交融产生人才闲置、抵触甚至纠纷时,所带来的社会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以上也就是人才营销的滞后性和不可储存性。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三、战略实施
把营销的理念带入大学生就业指导,学校被看作是生产人才的企业,那么,如何营销人才便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试想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没有销路,积压仓库,企业的再生产就会遇到资金匮乏;而人才如果没有被“销售”则具有不能积压的特点,一方面学校作为企业的招生甚至正常运行都会受到影响,更可怕的是还会造成众多的社会问题。那么,高等学校在这里就责无旁贷了。
在营销战略实施上,首先高校要切合就业市场需要,进行课程改革。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上需要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就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行业及岗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相应的开设与工作实践相关的课程,包括记入学分的社会实践。同时,专业的设置也要遵循市场规律,预计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尽量将市场规律的众多弊端如盲目性、滞后性排除在就业之前。其次,高校要建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体系。开设就业指导中心,从全局的高度指导就业工作:要加强对毕业生价值观、择业观的指导,从大一开始就将就业危机意识引入课堂,开设就业指导课,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指导及就业心理的调适;就业指导中心还包含类似企业营销部门的功能,就应做到及时随时收集招聘信息,联系招聘单位,举办就业讲座、模拟招聘等,为学生就业提供全面服务,同时,还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另外,据调查目前在北京、西安等地高校毕业生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都有着较大兴趣,接受我们调查的北京、西安两地的大学生,包括研究生都表示希望能进一步了解相关政策,以便自己毕业时考虑到农村发展。调查显示,毕业生较为关心农村离城市的距离;在个私经济相对发达浙江衢州,80%的学生对这项政策不大了解,也没有考虑与自身结合,到农村发展。
从社会和农村角度看,在政策上2007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指出今后中央国家和省级机关在招考公务员时,要对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毕业生留有一定比例。此外,强调了“来去自由”政策。在工资待遇方面,到基层地区工作的毕业生,见习期间就可以提前执行定级工资,另外在工资档次方面也比一般大学毕业生提高一到两档。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人事部日前公布了国家最新大学生就业政策,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各级政府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工作条件,主要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公安、农技、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在艰苦地区工作2年或2年以上者,报考研究生的,应优先予以推荐、录取;报考党政机关和应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 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凡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条件的地区由地方政府确定,在现有渠道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
与此同时,农村又是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要求,我们作了调查。在走访的几十个行政村中,有90%的村干部认为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即可;在对生源的要求上71.4%的农村认为希望能有本地的大学生,这样在工作上会带来方便,但也有人认为外地生源的大学生能带来新的经验,为当地发展提出新的建议。同时,大部分农村表示,希望有更多的管理类、计算机类以及经济、农技类专业的毕业生参与到农村发展的行列中来。在整个调查中,农村显现出了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迫切渴望。
参考文献
[1]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
[2]高校扩找呼唤人才营销[J].大学教育科学,2004,(4).
[3]参见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万第三产业江吸纳大量人才.
www.zjol.com.cn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性感广告创意浅谈04-26
论电子商务对营销方式的改造效应04-26
浅谈绿色营销与标准化04-26
营销道德问题的信息经济学分析04-26
基于协同商务的数字化营销04-26
浅谈商业银行的营销新概念04-26
物业管理企业的营销创新初探04-26
如何透视图书销售数据背后的奥秘04-26
图书营销新模式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