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与控制的意义
人力资源费用是指企业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一般为一年)内,人力资源全部管理活动各项费用的支出,包括在取得、开发、使用、离职所支出的各项成本费用的综合。预算是指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完善的预算体现了企业的基本方略和总目标,使企业的一切资本运作都置于理性控制之下。预算只是提前地去进行预想的设定,只有进行了控制才能使得预算更加高效的执行和管理。总地来说,对人力资源费用进行预算与控制管理有以下意义。
首先,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逐步完善,这种完善将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强化科学的管理制度,以获得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益,从而达到提高整个企业总体经济利益的目的,直接关系着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发展方向问题。其次,可以让管理者直观地了解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成本、人力资本的投资情况以及这些成本和投资对企业的贡献大小,为决策者提供人力资源费用信息。再次,企业进行人力资源费用管理可以区分不同的费用,提供该部分信息,可以促进人力资源成本费用的尽快应用,从而有利于企业正确反映其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用性。最后,通过对人力资源费用的预测、决策、预算和控制等管理,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有利于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也符合企业“低成本”的战略目标。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与控制的现状br />
1.对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与控制的意识滞后。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费用管理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但是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经常会忽视对人力资源费用的管理,长期以来,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费用管理在观念上存在障碍,对其管理认识不够,思维的重点更多地是放在物耗成本的管理。
2.人力资源费用管理方法不完善。我国目前建立的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与控制管理体系都不够科学和完善,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方面。例如我国的人力资源都是作为公司的一个独立部门单独对员工进行考核、招聘、培养而存在的,但是这种培养和考核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没有与这个员工所处的特定职位相结合,缺乏特性,容易产生偏差。而且培训和考核方面存在的缺陷更容易带给员工错觉,比如自身不受重视,待遇不公平等等,这些都将导致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下降甚至人才的流失,降低人力资源费用的效益。
3.人力资源费用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由于人力资源费用在核算上比较困难,有的费用无法量化,核算方法不健全,所以对人力资源费用的产出意识不强。人力资源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其核算方法不能与“物”的方法一致,如果用“物”的核算方法去核算“人”,可想而知其效果是不理想的。同时,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重视,更谈不上对人力资源费用进行管理。有的企业只对工资保险进行核算,其他项目都是空白,这样就导致人力资源总费用很难核算与控制。
4.缺乏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与控制管理。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与控制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管理人力资源费用,但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在人力资源费用上很少做预算与控制。首先体现在,即便是有的企业对费用进行管理,也可能只是薪酬这方面。其次,目前企业对人力资源更多地是关注本身的规划以及使用过程的管理,对人力资源费用的控制意识不强,致使人力资源费用居高不下。
5.缺乏人力资源费用考核体系。费用考核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企业达成目标、挖掘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相应的责任人采取奖惩措施并进行利益分配,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把精力都放在绩效考核上,缺乏对人力资源费用考核的关注,另外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力资源费用考核的认识不足以及不支持,更谈不上制定相关人力资源费用考核制度,建立人力资源费用考核体系。
三、完善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与控制的建议
1.强化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与控制管理意识。首先,要加大宣传人力资源费用管理的重大意义,让广大员工明确人力资源要计费用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少花钱,多办事,而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上,都要用高水平的管理即人事相宜,结构合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其次,为强化管理员工的责任意识,可将人力资源费用管理纳入各部门经理的工作说明书中,以强化其人力资源成本意识,并在公司逐渐形成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与控制的文化,使相应的价值观念得到强化。
2.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功能,使其成为人力资源费用的责任中心。企业要从整体上有效控制人力资源费用,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益,一方面要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功能,把人力资源开发落实在成本管理之中,做好人力资源费用的规划,使之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另一方面应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为一个责任中心,把其为企业各职能部门及各生产单位提供的人力资源的贡献情况与各项人力资源费用的发生情况相配比,来考察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业绩情况。
3.构建人力资源费用指标体系。企业在对人力资源费用进行预算与控制时,应根据本年度的生产和销售计划,结合上年度人力资源费用总额支出情况、劳动生产率提高比例、新产品开发与生产的难易程度、同行业工资水平、人力资源供求状况及人员的增减变化等因素,预测全年的工资支出、招聘费用、培训费用、继续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保险及福利费用支出等,预测整个人力资源费用占总费用比例,在今后人力资源费用支出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4.推行由上而下的人力资源费用预算制度。为了能增强人力资源费用支出的预见性,避免或减少人力资源费用支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强化对人力资源费用支出的有效监管。首先,必须建立由人力资源预算编制、执行、调整与考评四位一体的管理制度。其次,应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制定企业总体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由企业领导层提出人力资源费用总预算。再次,由于人力资源费用贯穿整个企业部门,应将预算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业务部门,各业务部门对本部门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使用和离职费用进行基础测算,提高预算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5.建立人力资源费用控制制度。建立人力资源费用控制制度以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费用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的控制。首先,人力资源费用的事前控制是在企业中建立一套成本预警系统,通过费用预测和决策来确定目标成本,然后指定工资费用限额。企业内的各个部门按照该计划组织生产,实现人力资源费用的有效控制。其次,人力资源费用的事中控制是指在人力资源费用形成的过程中,要及时、持续地将控制标准与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比较。当发生偏差时要预测发展的趋势,并采取相应措施,把差异控制在被允许的范围之内。最后,人力资源费用的事后控制是指生产发生之后将实际人力资源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差异,并对以后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6.建立人力资源费用考核制度。进行费用执行情况的分析和反馈,并依此评价和追究责任,就要建立人力资源费用考核制度。首先,规定好考核标准与执行程序,包括考核的指标、目标尺度的唯一解释方法、人力资源费用在核算时是否划分资产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采用的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标准以及与人力资源挂钩的业绩报告内容、时间、详细程度等。其次,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业绩与考核间的惩罚关系要做出明确规定,让员工及管理者了解业绩的好坏与奖惩关系,促使考核系统长期运行。
参考文献
[1]《新编预算会计》编写组.新编预算会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35-36
[2]娄玲玲.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战略研究.贵州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9
[3]赵凤敏.关注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120-124.
[4]董志强.人员管理的经济方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23-90
[5]万寿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36-143
相关文章:
基于Z模型的物联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04-26
Excel函数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04-26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04-26
关于拓宽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思路的研究04-26
企业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财务治理机制构建04-26
林业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04-26
推动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之探讨04-26
以深圳创业板为例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研究04-26
基于和谐财务关系的增值分配表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