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解放初期的企业财务管理

时间:2024-04-26 13:08:20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本文将我国解放初期的1949年至1957年称之为计划经济的准备阶段。根据孙文刚、张淑贞的研究成果,这一时期,我国借鉴前苏联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初步建立起了一套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服务的财务管理体系。

1951年2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对加强国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首次部署。要求建立并执行国营企业财务收支计划制度、定期的报表制度、预决算制度,实行财政监督。同年4月,该委员会颁发了1951年度的国营企业财务收支计划、提缴折旧基金和提缴利润三项暂行办法,标志着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始纳入计划管理的轨道。同年11月,财政部召开了首次全国企业财务管理暨会计会议,交流和总结了前述三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并讨论了国营企业统一会计报表和会计科目等问题,为建立适应计划经济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做了相应准备。1953年至1957年,我国开始实施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此期间,财政部陆续颁发系列规章,对“四项费用拨款”制度、“超计划利润分成”制度、流动资金的“两口供应,分别管理”制度以及产品成本开支范围等财务管理制度予以明确。至此,以资产管理为主要内容,以计划、控制和监督为基本职能的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初步建立起来。

此时,各经济类杂志上相继出现了一些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研究的文章,涉及的问题主要有:其一,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制,主要涉及到经济核算的实质、客观依据、指标体系等;其二,资产核算与管理的问题,主要涉及的是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核定与分类,同时涉及若干考核指标,如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产值率等;其三,企业成本与费用的分类与管理,而利润方面主要是计算利润总额和利润率等;其四,关于财务本质问题的研究,一种观点是货币关系体系的总和,另一种观点是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还有人认为是价值分配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关系;其五,财务管理形式的改革,如月度财务收支计划和资金平衡,决算审查、费用控制和定额发料、班组经济核算等。

这一阶段,整个社会处于经济复苏的大潮中,国民经济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迅速并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关注。由于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计划经济,相应的,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纳入国家计划之中,实行国家统收统支、统负盈亏的体制:资金由国家支配,企业无筹资和投资权;成本费用开支均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核,企业无成本开支权;收入按国家计划分配,企业无定价权与分配权;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是成本核算、成本计划控制与实行财务监督。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和财政体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体系框架涵盖的内容相对简单和单一。此外,企业会计制度和体系都不完善,会计核算制度都是依据财务管理制度而建立的,此时的会计可以说是包含在财务管理体系中。

相关文章:

苏锡常产业区域一体化实证研究04-26

黔西南州林业发展区划初探04-26

吉林省人参加工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04-26

新疆农产品对外贸易优势分析04-26

临沂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4-26

区域旅游整合问题研究04-26

陕南旅游发展策略:以商洛为例04-26

福建民营企业上市问题探析04-26

自贡在川南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04-26

当前湖北经济运行态势与对策研究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