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休闲观光农业与体验旅游结合的产物,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为温州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合理和高效的模式,通过分析温州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休闲观光农业旅游资源状况,对温州发展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构想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体验类型;体验模式
根据WTTC研究报告预测,到2010年,中国旅游业就业人数将达19000万人。预计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旅游业将由现在的朝阳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审美标准的提高及亲近自然的渴望,传统的被支配式的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加强旅游过程的参与度、追求旅游过程的个性化、加深旅游过程的体验程度逐渐成为旅游产业新的需求增长点,体验式旅游模式应运而生并扩展到各种旅游项目。
1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是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与现代旅游业结合的产物
休闲观光农业也被称为农业旅游或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和休闲产业结合的产物,其本质是结合农业的产销与休闲观光的服务性的产业,即以农村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为基础,以居住在附近的城市居民为目标顾客群,通过满足目标顾客休闲、求知、亲近自然等需求而使相关经营者获得利益的一种旅游方式。
美国著名旅游专家托马斯•戴维逊提出:“旅游是一种经历或过程,不是一种产品—这种经历又是特殊的”。我国学者邹统钎也提出:“旅游时旅游者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事物或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而形成的感受与体验”。中外学者把旅游归纳为一种体验或经历,而不单纯是追求感官享受的结果,说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从一般意义上的住、行、观光的被服务者转化为一种特殊生活、一次特殊仪式、一些特殊经历的参与者与体验者。
因此,与传统的以农家乐为核心的休闲观光农业相比,体验式的休闲观光农业脱离了单一的观光休闲模式,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以居住在特定范围内的城市居民为核心客源,以保持原生态风貌、参与原生态活动为中心,以满足休闲、教育、娱乐为目的,所进行的包括娱乐、劳作、科教、民俗等复合型的休闲观光农业活动。
2温州发展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2.1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提升人们对休闲生活的追求
2006年,根据温州统计局的统计,温州地区人均GDP为24349元,按当时中间汇率计算,为3054美元,突破了3000美元关口。人均GDP3000美元在经济学上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临界点,标志该地区经济已经达到上中等国家的水平,逐步进入加速成长阶段,预示地区工业化进程开始向成熟期过渡。2006年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5.2∶54.0∶40.8调整为3.6∶54.7∶41.7,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明显升级,说明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态势。服务业比重随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发展经济和提高竞争力更倚重于服务业。随着居民购买力的提高,在旅游消费等方面的支出将不断增加,温州消费者对于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2.2闲暇时间的增加刺激人们出游的需求
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曾经证明健康的闲暇活动可以带动经济持续增长,黄金周的实践足以证明适当、合理的闲暇时间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消费。2007年统计,“十一黄金周”期间,温州农家乐示范村(点)共接待游客近26万人次,占总接待人数的20.4%。截至10月6日中午12时,全市共接待游客127.45万人次,同比上年7天黄金周增长12.09%,同比上年黄金周的前6天增长22.77%;接待旅游团队1512个,同比上年7天黄金周增长27.49%。双休日、黄金周的实施,使短途旅游、观光逐渐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主流,也为发展体验式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市场。
2.3温州发展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的自然资源条件
温州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具有热量丰富、冬暖夏凉、日照充足等特点,适合各类动植物生长发育;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平原、滩涂、湿地兼有,依山傍海的生态环境和丰富浓郁的自然、人文景观,适合发展多种形态的观光休闲农业,能够满足人们物质、精神、生理、感观多种需求。温州的旅游资源丰富,资源价值高,发展潜力大,资源整体通达性好,可进入性强,资源开发兼具社会、生态和经济价值,能产生良好的综合效益。目前全市共有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2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林业观光园区19个。2007年全市已发展各类农家乐村(点)607个,农业观光基地200多个。这些景区附近观光农业资源丰富,分布合理,同现有旅游资源的组合开发条件优越。
2.4生活压力推动人们通过出游进行压力释放
温州常住人口约764万,城镇常住人口约为438万,陆地面积约为11784平方公里,全市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642人,人口密度较大,是名副其实的“浙江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人口大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密度增大的弊端凸显,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竞争激烈等种种压力使得人们很容易产生规避心理,对于市民来说,去周边地区体验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乡村生活,体会悠然自得的农家生活和纯朴的郊野乡情,以求得身心的放松和精神的愉悦是释放压力的最优选择。
2.5求知欲望和乡村的吸引力促使人们进行体验式农村观光旅游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活动范围逐渐局限于城市之中,出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以及人们天生的扩张欲望,去农村获得新的知识对于城市居民有极大的吸引力。
3温州休闲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
3.1政策性制约因素
随着这几年土地管理力度的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控制十分严格,使得一些“农家乐”经营户只建不报或报临时性建筑建永久性建筑;同时,规范经营必须办理各种相关证照,但办理这些证照的规费和前置条件让许多经营户望而却步,导致一些经营户证件不全,甚至是无证经营。在沿海搭建的“海鲜楼”有许多是未经审批,无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
3.2旅游基地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指导
温州休闲观光农业基本是以乡村和工商业主自主开发为主,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开发建设的随意性较强,布局不合理,存在无序性和盲目性。例如永嘉茗岙油菜花基地带来的农业、旅游等多方面效益,在温州掀起“油菜花热”使得各地纷纷效仿,但游客往往反映油菜花景美,但交通不方便,线路与周边景区不相邻。由此可见,游客对作物观赏的要求比较“苛刻”,既要作物基地够壮观,又要交通方便、与周边景区相近。而与观光休闲农业相关的农家乐同样也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划,导致多数农家乐淡、旺季经营差异巨大,季节性变化大,抵御天气变化影响的能力差,靠天吃饭现象明显。
3.3旅游品牌塑造上缺乏特色和精品
温州缺乏集休闲、度假、康乐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度假村,减少了游客在温州逗留的时间,也减少了旅游收入。温州在通过文化创意来推进旅游方面也还欠缺,对新的业态发展项目筹备也相对滞后。温州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在总体上或从综合角度分析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单项旅游资源上优势不明显,缺乏融入性和体验性的农业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对发展温州观光休闲旅游极为不利。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3.4资源分散,整合难度较大
温州的观光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但景点相对分散、规模不大,级别不高,资源整合度较低,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比如把古村落、油菜花观光区、漂流等一些“分散、无名”的特色的观光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加以整合,配合周边旅游项目,变成温州观光休闲农业旅游的精品路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4温州发展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模式
4.1生态农业观光园
利用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地理空间优势、生产场地、农副产品、农业经营过程、自然生态环境等资源,经过规划和设计,发挥农业观光与劳作体验相结合的优势,增进旅游者对农村活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民生活的体验。游客不仅可以进行观光、学习、采摘、劳作、了解农业生活、放松心情,享受乡土情趣,还可进行住宿、休闲、游乐。
4.2农业教育体验园
该模式集农业生产与农业科普教育为一体,在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及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将农业教育体验园分为作物生长区供农民进行正常的劳作,根据不同的季节对市民开放,并由专人对作物生长及生产活动进行讲解,满足游客获得知识的渴望。同时在体验园内提供种子、土杂肥、各种农用工具,游人可根据不同季节在田间进行播种、管理、收割,以充分体验农村劳动生活的乐趣。
4.3民俗观光村
充分利用温州特有的民俗风情、传统工艺、节庆文化以及古民居、古建筑等,组织开展观光、游憩、体验、休闲旅游活动。除了组织游客进行参观获取感官享受和知识外,还可以对古时民俗风情活动进行复原,以游客为主角,使其参与这些风俗活动,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快乐。
4.4森林公园
温州森林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天然氧吧”,发展森林公园的体验模式,需要对不同的资源进行规划和整合,进行包括山水主题旅游、生态农业种植、山地风味餐饮、森林度假、徒步穿越探险等项目。并与当地农家乐相结合,开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的休闲、娱乐、体验活动,为游客提供餐饮、品茗、避暑、度假等服务。
4.5市民农场
市民农场是农民将部分土地出租给城市居民耕种,城市居民可以在闲暇时间在土地上进行耕种并将收获的成果归自己所有的体验式休闲农业模式。人们不仅可以租赁自己一块小农场,每块农场上还可以配备供农场主休息的配套管理用房,种植农产品的温室大棚,以及露天种植地,租赁者可以进行耕作,体验播种和收获的快乐。农场内配套管理用房设施是进行休息和信息交流的空间,可供放置农用工具,还可以满足“农场主”休息、农业技术交流、聚会的需要。
4.6农业经贸游
建立这种模式需要充分挖掘温州农产品的研发和加工能力,发挥温州市场活跃、商务贸易展览会业发达的优势,把农业旅游、农副产品展示和经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依托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完善的交易市场,借助农业博览会等形式创造商机、吸引游客、宣传品牌,把温州农村观光旅游资源和经贸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旅游产品和经贸产品的同时推广。
5温州发展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的策略
5.1进行市场调研,探明需求,以此为平台确定体验式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的主题
发展体验式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的关键在于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游客追求体验性、参与性、求知性等方面的需求。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相关细分市场消费结构和变化,利用调研结果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明确需求后,根据需求以及不同地区旅游资源优势确定鲜明的休闲观光主题。所确定主题一是要突出地方民俗和资源特色,利用当地现有的休闲观光资源,发挥资源使用和配置最优化;另一方面要突出体验的过程,增强体验感觉,例如,可开发传统农业体验、农村生活体验、民间节庆活动体验、民间文艺活动体验、农村生活体验等系列产品。
5.2加强对体验式农业休闲观光项目的策划,侧重于开发参与性与互动性强的农业休闲观光项目
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是品位式和休闲式旅游,需要在体验中慢慢感受。确定相关的体验主题是开发体验式农业休闲观光项目的基础。进行体验式农业休闲观光项目策划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推出抓住游客眼球、满足游客心理需要的主题活动,尽量设计参与性强的农业休闲观光项目,突出游客和组织者、游客和当地居民、游客和游客之间的互动。
5.3树立新的营销观念,建立网络营销与实际营销相结合的推广渠道
游客对于休闲观光项目认识不足是阻碍体验式农业休闲观光项目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应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建立网站对旅游资源进行宣传,为游客开辟专门的社区,通过有奖征文、图片、视频的方式鼓励游客将自己的体验感受在网络上传播,为游客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同时,建立反馈系统,对游客提出的问题以及从流露出的情感和情绪及时关注。对于游客租种的田地、种植的果木的代表性事件,如发芽、开花、结果等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及时反馈,将个人体验型行为变成大众体验型行为,引导、创造新的旅游需求和休闲消费方式,推动休闲旅游产业结构向高层次发展。
5.4以产品和市场为导向,提升产品档次
引导消费趋势,创造独特的休闲体验,积极挖掘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积淀,努力开发体验型休闲旅游新产品,结合实际市场及消费情况,建立“以中档消费为中心,兼顾高低档消费”的产品定位,既能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又能兼顾小众高端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需要。同时,加强对行业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服务质量,推广体验式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的品牌意识,以品牌化经营为中心导向,重视整个行业的形象塑造,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6总结
通过分析温州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和前景表明,发展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不仅是促进城乡旅游和谐发展的“绿色通道”,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以旅助农”、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休闲活动需求、提升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更能将农业与体验旅游两大产业的优势进行叠加,达到合理调整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空间布局,把握旅游需求发展方向,开发多种特色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提升城乡人民生活品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翠田.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1(6):52-53.
[2]张广瑞.旅游真是产业吗?[J].旅游学刊,1996,11(1):16-20.
[3]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4]柴伟.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1):41-44.
[5]B.JosephPineII,JamesH.Gilmore.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Harvard Business Review,July-August,1998:97-105.
[6]贺小荣.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90-94.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丹阳眼镜产业集群形成因素探讨04-26
立足区域优势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04-26
浅论贵州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04-26
新疆区域经济增长对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分析04-26
打造宜居宜游现代攀枝花市的研究04-26
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04-26
论云南省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优势04-26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环境分析04-26
“金砖四国”政治经济合作与发展04-26
我国城市群客运交通现状及问题分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