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8年起,电力企业系统正式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电力企业必须以制定成本费用定额为突破口.使预算编制建立在科学、公正、真实的基础上,是保证预算管理收到实效的前提条件。以计算机为管理工具,建立预算管理网络系统,是保证预算管理高效运行的现代化手段。
一、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但由于成本预算管理薄弱,很难做到事前控制;基于合同、工程进度的项目成本管理还没有全面实施。成本预算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现象:
(一)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大部分预算编制都采用了增量预算编制方法,即以上期预算执行的实际数为基础,结合预算期各变动因素的情况,加以调整,编制出当期预算。其错误在于首先承认上期预算实际数是合理的,其次对预期变动因素的判断带有主观性,直接导致所编制出的预算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预算执行结果缺乏分析。从现实情况看,缺乏总体的评价和分析,即使有一些分析也仅仅是执行结果与预算比较,结算差额、比率,没能进一步分析揭示产生差额的原因,也就更谈不上去找出解决办法。
(三)预算管理工作重点不准确。把预算管理工作的重点往往放在预算编制上,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工作重视不足,致使预算控制工作起不到事前控制和过程控制的作用,基本上成为了事后控制。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二、提高预算成本管理效率的对策和措施
电力企业在集团理财规模效益的管理理念下,成本预算管理框架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反馈和预算考核监督四大模块,目标是建立一个过程在控和效益联动的动态管理循环。在此循环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夯实基础,实现预算编制定额化
预算编制作为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是预算管理的起点。预算编制要面向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保证各项经营活动数据来源准确,与经营活动实际相符,是预算编制的最基本要求。制定成本费用定额的目的,就是从经营活动实际出发,准确核定完成作业的资源耗费标准,并以此作为预算编制的直接依据,实现预算编制的定额化和规范化。
1.建立以成本费用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
企业实行预算管理,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如以销量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以利润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以现金流量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等。电网经营企业的特点是市场销售自然垄断,销售价格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而相对稳定,企业效益高低主要取决于成本费用这一相对可控的因素,成本费用控制至关重要。基于这一特点,以成本费用为控制重点,建立以成本费用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才是电力行业预算管理模式的正确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始终抓住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这一关键因素,使预算管理方向明确。
2.成本费用项目细化
建立以成本费用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为核定成本费用定额奠定了理论基础。需要核定定额的成本费用项目有哪些,怎样确定成本费用定额项目,则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电力企业应该根据本系统作业流程和成本费用的性质与特点,采用作业成本法,强调发生的成本费用应是作业必需,在认真分析作业流程的基础上,确定各项作业的资源耗费项目,根据资源耗费项目核定成本费用定额标准。
3.核定定额的原则
在核定定额过程中,主要坚持以下具体原则:
一是实事求实原则:实事求实原则就是按照一项作业的实际需要,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在对历史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最后核定出定额标准。制定定额标准之前必须深入企业内部似的考察,充分调研。只有经过实地考察,充分调研。通过对设备管理人员、维护专门人员、生产专责人员、物资供应人员的调查,根据对单项作业、单项资产多年实际消耗历史记录的逐笔查询,在掌握大量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别就输送电材料费、电厂材料费、检修费和其他费用定额进行初步核定,才能真实的满足预算控制需要。
二是客观公正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就是强调成本费用支出的普遍性、经常性和规律性,重点考虑共性问题。体现在核定定额的过程中就是:相同的作业,无论是那个地区、哪个企业,其资源耗费项目相同,数量耗用定额相同,金额标准相同。不同成本费用项目采用不同核定方法。如材料费用采用零基预算方法核定,检修费用按没备投产年限采用比率法核定,其他费用中不可控费用据实列支,可控费用按费用性质分别核定。不同企业相同成本费用项目采用相同方法核定。
三是科学合理原则:所谓科学,就是要保证定额的先进性,既不能不经努力就可以轻易达到定额,也不能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定额,对不同企业相同作业的资源耗费.其数量定额按全网先进水平确定。所谓合理,就是强调资源耗费是完成作业所必需,即使资源耗费小到一张砂纸,只要是设备维护的需要,就要为其制定耗费定额。
(二)强化手段,实行预算管理信息化
在核定成本费用定额的基础上,为满足建立以成本费用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的需要,与预算编制定额化相配合,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电力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为高效地进行预算管理提供现代化的技术平台。
该预算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预算编制功能
包括:①成本费用定额的管理;②基础数据的管理;③预算编制的管理;④预算汇总和审核的管理;⑧预算批复、调整和发布的管理。
以成本费用定额为依据,利用预算管理系统编制预算,提高了预算的准确性,减轻了预算编制的工作量,缩短了预算编制、上报、审核、汇总、批复、调整和公布的时间,大大提高了,预算编制的效率。
2.预算控制功能
在预算控制上,应采用刚性控制,通常采用三级控制方式:①总额控制,就是一个部门或一项作业的成本费用总额不得突破,以确保利润目标的实现;②分组控制,将性质相近的成本费用项目归类分组,组内各项费用定额可以调剂使用,但不能突破该组费用总额;③单项控制,对一些重要费用项目如材料费、水电费等实行单项控制,不得超支利用预算管理系统进行预算控制,可以实行实时控制,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分析和处理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差异,使公司与所属企业之间、公司各部门之间、企业各部门及生产单位之间信息畅通,极大地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
3.预算指标分解功能
利用预算管理系统可以将预算指标迅速分解。层层落实到各责任单位或某项作业,让预算执行者明确自身的工作目标和职责范围,使全公司所有员工、部门和单位的工作始终围绕着企业战略目标进行。
4.预警功能
为了保证预算执行的刚性控制,预算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实现对接。在日常会计核算中,相关成本费用项目一旦达到年度预算的一定比例,就会通过会计核算系统进行报警提示,以引起关注;实际成本费用支出一旦达到预算,会计核算系统将拒绝凭证处理,以保证预算不得突破,维护预算的权威性。
三、加强成本预算管理编制的意义
(一)将作业成本原则扩展到预算管理是管理思维的重大变革
传统预算管理按照职能编制预算,导致按作业报告的实际成本与按职能确定的预算成本之间不协调。把作业管理纳入到预算过程中,则强调完成作业必需的资源耗费,将资源耗费的成本分配作业。根据作业成本原则进行成本费用细化,制定成本费用定额,并以此为基础编制预算,可以使预算建立在科学、真实可靠的基础上。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采用相同方法,增强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可比性,消除了作业管理与预算管理“两张皮”现象,从根本上杜绝了为完成预算而削减必要作业步骤现象的发生,有利于预算的控制,进而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作业的效率。
(二)以定额为依据编制预算,提高了预算的准确度
预算管理效果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预算指标脱离实际,准确度不高。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各预算单位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预算指标与实际偏离较大,使预算不能起到目标导向的作用。通过对作业流程的分析,根据完成作业必需的资源耗费制定定额,把定额作为编制预算的依据,可以提高预算的准确度。
以A电力有限公司为例,在其成本费用定额标准出台后,A电力有限公司按定额重新编制的2007年预算与原预算相比,个别预算单位新预算比原预算降低30%。 仅材料费一项,新预算就比原预算降低了10%。
(三)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增长
成本费用定额的制定,不仅为预算编制奠定了基础,也使成本费用管理和控制有了科学的依据和标准,促进了成本费用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预算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推动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使企业管理更科学,管理手段更先进,管理效率更高。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全员参与,加强预算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思想深入人心,每个单位、部门和全体员工都明确了各自的工作目标与职责范围,容易激发工作积极性。如果各单位、各部门都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则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将得到明显提高,有效地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
【参考文献】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br
[1]论文检测天使-论文免费检测软件[EB/OL]. /d/file/p/2024/0425/shu.html /> [1]惠奋军,供电企业成本控制之我见[J]电力财务会计,2005(6):45-47
[2]贾巧丽,电力企业现代成本管理初探 [J]电力财务会计,2004(5)
[3]黄颖,做号电网企业预算管理的思考 [J]电力财务会计,2004(4):6-8
[4]陈军,试论供电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J]辽宁电力财会,2004(2):11-13
[5]唐敏、唐钟鸣,从财务决算角度反思电网工程成本控制,电力财务会计2005(6):13-16
[6]王怀书。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J]电力财务会计,2002(5):7-10
相关文章:
浅谈金融业风险监管04-26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促进我国金融安全04-26
完善外资金融机构行政审批制度的思考04-26
浅谈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发展状况04-26
我们向美国农村金融学习些什么04-26
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04-26
金融互换市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探讨04-26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分析及其调整建议04-26
论增发1000亿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