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4-04-26 12:54:40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审计模式已由最初的账项导向审计发展到如今的风险导向审计。而风险导向审计最为重要的部分莫过于通过对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的控制,来将审计风险降至合理可接受的水平。其中,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亟需引起关注以及加强建设的课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以及影响因素。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企业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的各个方面,只要有企业活动,那么必将涉及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是指单位组织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以及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充分获取并利用各种资源,并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达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而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在内部共同参与设计和执行实施的方法和程序。内部控制,也是管理的手段之一,有助于企业在有序高效的情况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控制来减少决策上和执行中的缺漏,从而有效执行组织策略达到组织目标。
  (二)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包含以下五个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二、国内企业内部控制情况的现状。br />  现阶段我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仍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在理论层面,近几年我国在一些法律规范中对内部控制加以规范。如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联合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使用范围、遵循原则、基本要素等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同时也出台了三个配套的指引,《企业内部控制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这些规范与指引都具有指导性意义。但是相对于英美等国家完善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我国内部控制的规定层次相对较低且方法比较单一。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更加注重于外部环境监管而忽略了企业内部的控制;更加注重生产经营效益而忽视了提高员工素质。思想认识不到位,内部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地企业治理机制等都是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一)内部环境控制基础薄弱
  内部环境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关乎于企业内部控制能否得到贯彻落实。企业内部环境控制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人员尤其是管理层、治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未能对之给予足够重视;缺乏有效地公司治理机制,使管理层凌

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公司治理结构不明晰,权责不分明;企业文化建设未真正得以落实等。
  (二)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
  内部控制目前在我国法律法规中仍旧是一项新兴的内容,相关规定中的内容也不甚全面细致,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来对整个内部控制加以规范。
  (三)信息沟通不畅
  管理层、治理层和其他员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相关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企业运营状况以及组织内发生的各种情况。信息沟通不顺畅,造成会计信息不完整或者失真,使得别有心机的人有漏洞可钻,给企业和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
  (四)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导致监督不力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内部控制活动的落实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我国企业内部监控机制较薄弱,监控工作无法得到相应的重视。
  (五)内部审计未发挥作用
  内部审计是企业独立进行自我评价的活动,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通过监控内部政策、活动以及程序的有效性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良好进展。但在我国企业中,一些企业内审部门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职责。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工作内容不明晰,导致执行时没有统一的规范领导;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够,工作质量受到单位领导制约,工作成果为本单位服务等。
  四、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的途径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起步较晚,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故当前的重中之重就是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最大限度的让其发挥作用。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以下具体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与指导原则
  目前尚没有一套非常全面系统的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内部控制机制来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作为向导,那么在这一情况下,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其内部制度,为内部控制创造良好的控制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样有利于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提升治理效果。
  (二)设立内部制约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综合的管理过程。要保证内部控制能够切实有效地执行,那么人的因素是尤为关键的,尤其是在利益相关联部门的人员。这个时候,内部制约机制的设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面避免这一问题。
  内部制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主要是指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的处理,必须交由给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互制约关系职位的人员分别完成。在平级之间,彼此独立的人员或者部门相互检查,受到制约;在上下级之间,下级受到上级监督,上级受到下级观察,这样不仅在平级之间而且在上下级之间可以广泛的形成一个监督制约体系,使上下级都能够认真对待工作,一定程度上避免内部人员串通勾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内部控制失效。
  (三)设立考核及奖罚机制并进行对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素质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中是非常重要的,执行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否有效得

以发挥也是内部控制需要应对的问题。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人员培养制度不完善,考核以及奖罚机制不健全。对于企业内部人员要就内部控制的问题加以培训,以确保其了解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规范化的急迫性。除了以上的规范以及培训,企业也需要重视人价值,尽可能地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四)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以及风险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司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情况也相应的更加复杂。从以往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缺乏对企业内部风险的合理评估是导致企业经营不善的潜在隐患,而对已知风险的控制不力更是威胁企业的致命因素。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设定风险目标,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进而完成风险应对。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来对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及加以有效地控制,并采取应对措施来尽可能控制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地发生,对企业进行全面控制与防范。
  (五)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
  信息质量的优劣、真实与否,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效果。信息与沟通系统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它更是能够可靠地达到沟通效果与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系统。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能够全面地整合信息,协调各方利益,使得信息能够准确快速的传递,同时帮助组织内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保证对自己工作职责范围的控制,并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及组织中的大小事务。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也便于找到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进行。
  (六)加强内外部监督力度
  企业的监督需要着眼于其内部以及外部共同进行,并需要保证监督的力度。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项政策和程序,是一个包含了大量步骤以及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人为因素、内外部风险等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
  总而言之,企业内部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它涉及到企业内外部的方方面面。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提高了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也正处于内部控制的加深研究与贯彻落实中,但整体而言,我国的内部控制情况还是不容乐观,亟待完善的。只有将内部控制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全面化,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循,让理论在实践中再一次得以升华,这样才能让内部控制帮助企业发展到另一个新高度。

相关文章:

中美主要内部控制规范比较分析04-26

企业业务外包内部控制要点分析04-26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自愿性披露研究04-26

民营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4-26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探讨04-26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04-26

浅析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立与发展04-26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案例分析及其启示04-26

管理视角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探讨04-26

关于构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探讨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