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动力之源。但由于中小企业受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制度不健全、创新能力薄弱等自身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现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内部控制是规范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可以这样说,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其抗风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乃至生存能力。
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持续推进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从企业治理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原则和目标,进而建立健全合理的内部控制约束机制,这对提升中小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实现企业持续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治理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一般来说,我国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具有规模小、组织结构单一、经营灵活、效率高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资金有限、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封闭、人才欠缺、抗风险能力薄弱等弊端。由于受到内因、外因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不容乐观,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缺失在内部控制的实践过程中,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对内部控制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数管理者只是片面地认为内部控制就是控制企业资产安全、成本核算、资金运作等,即仅限于对企业内部财务进行监督和管理。而没有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其实是与中小企业每个部门、每个员工、每个环节都息息相关的,它关系到中小企业的每一项事务,而且蕴含在每一个环节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因此,内部控制的实效如何,首先取决于中小企业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其次在于每一员工的积极参与,只有全体上上下下共同关注,才能保证内部控制的执行落到实处。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主体素质不高由于许多中小企业是家族式经营、集权式管理,企业的核心部门如财务或其他重要管理部门都是近亲繁殖,导致一些财会人员根本就不具备从业资格。这些唯亲是用之人连简单的账务记录都会错误百出,更不要说实施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了。
中小企业不重视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企业员工的素质无法得到有效地提升。
再加之,中小企业的一些领导缺乏财会知识,导致财务制度不规范、报表失真,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这样一来会让原本就资金紧张的企业更加雪上加霜、举步维艰。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许多中小企业只是针对财务部门相应地制定一些内部控制制度,而没有针对各个部门、各个经营环节制定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就很容易造成会计工作不实、财务信息失真。
同时,还有些中小企业没有针对财务人员分工、票据分管、凭证保管等环节制定内部牵制制度,导致捏造财务数据、虚瞒报收入等徇私舞弊现象发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协调机制,从而造成管理脱节、部门之间信息不畅、经营失效。
(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力度薄弱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是中小企业管理的必要环节,尽管有些中小企业有内部审计,但监督效果却不尽人意。原因在于内部审计注重查错纠弊却忽视防错防弊,只强调事后监督的结果却忽略事前与事中监督效应,使得内部审计流于表达形式且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从而使中小企业财会、销售等人员利用内部监督的缺陷,非法挪用和占有企业资金,造成企业资产流失。
(五)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能力匮乏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政策、市场、技术方面的风险,然而,靠多年打拼成长起来的中小企业主往往对自己的判断、领导、决策三项能力过于自信,一旦企业成长壮大起来,便面临了极大的风险。
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受自身特点的限制,其内部控制在风险识别、防范、评价等方面存在缺陷,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因此整个企业风险预测能力和防范能力较差,这些都不利于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二、治理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原则和目标
治理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原则和目标分别如下:
(一)内部控制原则根据中小企业投资少见效快、市场适应能力强、经营体制灵活、产品定位准确等特点,治理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应严格遵循五项原则:
一是严格遵循政策法规性原则。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以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与行政法规为前提,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实际来建立,不能凌驾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之上。
二是严格遵循整体协调统一性原则。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应涵盖企业的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以及控制流程上的每一个环节,除了对每个部门、环节制定具体的控制目标外,还应对整个企业制定整体协调的目标,整体合一、协调同步的内部控制能确保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连续性和实效性。
三是严格遵循适应性原则。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应与其自身特点和现状紧密相结合,针对企业规模、市场运作、业务范围、风险状况等制定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其能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加以完善。
四是严格遵循贯彻成本效益性原则。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要把钱用在“刀刃”上,也就是花费最少的钱使内部控制获得最大的效益。五是严格遵循监督制约性原则。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体现责权明晰、相互监督与制约的原则,使各部门、各个员工各司其职,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二)内部控制目标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也有一些方面是不能与大企业相媲美的。因此,中小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目标时要以现代企业治理环境为切入点,因企制宜、扬长避短,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可以从生产经营、资产保值和增值等五个方面制定目标,并把这些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以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
一是制定中小企业经营目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是中小企业的核心任务,因此,中小企业要制定内部措施,协调内部关系,并对风险进行科学地预测和评估,提高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效率,确保中小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是制定中小企业资产保值和增值目标。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是所有企业的必然要求,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在内部建立一整套与财产、物资相关的控制程序,通过对企业财产、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和物资管理的完善,从而提高资产运作效率。
三是制定中小企业内部信息目标。为了真实、有效地反映中小企业内部信息特别是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必须对财务复核、监督工作进行内部控制,确保信息流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切实提升企业信誉。
四是制定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目标。良好的内部治理环境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保障,要通过建立奖惩和监督等机制来提升中小企业治理水平,从而在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同时确保企业法人和管理者的合法权益。
五是制定中小企业道德、法治目标。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任何活动都不能凌驾于国家的法律法规之上,因此,中小企业要严格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与国家法律规定相符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勇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尽社会义务,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
三、治理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约束机制构建
内部控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结合自身实际和内部控制现状,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约束机制,使内部控制形成纵横交错、相互依存的屏障和健康的治理环境,从而促进中小企业持续、良性发展,确保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葆生机和活力。
(一)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约束机制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或实施特定政策和程序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建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约束机制,必须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中小企业管理者必须从思想源头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彻底改变人治思想和集权管理模式,全力实施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自觉接受监督。
二是确立有效的中小企业组织结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要根据自身特点,以处理好各部门间协调与制约关系为前提,设立不同的管理层次和不同的组织机构,并明确岗位职责,形成一套完备的危机预警系统,确保信息沟通顺畅。
三是建立员工培训机制。要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投入人力物力多层次地对各类员工进行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同时,要改变任亲为贤的用人观,用激励机制、改善待遇等举措广纳并合理地使用英才,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动性和有效挖掘人才的潜能。
四是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治理环境。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与治理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要科学地划分管理层的职责和细化目标,建立各利益主体间的约束机制和自我评价系统,确保企业治理环境有序、健康、协调、高效。
五是培育先进的中小企业文化。先进的文化是中小企业的内在力量,它对全体员工有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因此,要建立短期、中期、长期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树立中小企业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增强中小企业凝聚力。
(二)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约束机制中小企业要和谐、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内部控制监督约束机制,可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中小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围绕专项审计与审计调查、事后财务收支审计与事中、事前的管理效益审计为主线,增强内部审计防弊功能和积极的兴利功能,充分利用高科技建立风险管理、企业治理、经营增值“三位一体”的审计管理模式。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审计相关的法规建设,以确保审计工作规范化;要进一步完善复核、考评等内部管理制度,严把审计质量关;要进一步重视审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切实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要进一步整合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增强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透明度。
二是强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功能。中小企业要通过研讨、座谈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进行评估,其目的是要了解内部控制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从而有利于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有助于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
三是加强外部监督。财政、税收等外部审计部门要建立岗位责任制、信息沟通制,既合理分工又协调配合,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同时,还要加强舆论监督,采取新闻媒介披露、曝光等手段,促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进一步完善。
(三)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约束机制企业只有在内部控制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逐步落实风险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企业的风险才能真正得到实质性的控制。由此可见,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实践过程中,风险管理具有导向作用。
因此,中小企业要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风险制度,从根本上提升企业防御风险的能力。
一方面,中小企业管理者要在制定战略目标、分配资源、开发风险管理能力时设定风险容忍度和风险容量,在面临机遇时要充分考虑到人员、技术、经济、政治等因素,对潜在的风险进行事项识别,然后采用定量和定性技术对企业资产负债、利润、现金流量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对潜在风险进行正确评估后,要在充分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前提下对各类风险采取相应地应对措施和制定风险控制流程。同时,中小企业要充分发挥岗位责任、业绩评价等机制来约束和激励员工,使全体员工在内部控制活动中尽到责任和义务,从而有效控制和管理好各种风险,增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
相关文章:
武汉汽车制造业利用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04-26
基于发达地区经验的洛阳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考04-26
郑州会展旅游业发展探讨04-26
对构建郑州服装产业集群的思考04-26
吉林省边境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04-26
对成渝经济区现状分析及一体化的建议04-26
广西六堡茶产业现状分析04-26
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04-26
清远承接产业转移研究04-26
东莞市网球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