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创新是实现广西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阐述了改革创新对广西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广西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制约,论证了广西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的六大关系。
[关键词]改革创新;广西发展;又好又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近30年我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正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始终贯穿着改革创新的一条主线。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我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强大的思想武器。广西要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创新之路。
一、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需要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我们党在革命、建设的各个时期的奋进历史,实质上就是一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一部改革创新的历史。体现创新意义的实践活动是发展的基本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最本质的特征和规定。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是一项继往开来的伟大工程,同样需要我们一以贯之地坚持改革创新。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西的发展历程,正是通过一系列思想解放推进了广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加快推进了广西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使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1978年到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从75.85亿元增加到5885.8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225元增加到12408元,财政收入从14.32亿元增加到703.88亿元。1995年到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791元增加到122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446元增加到3224元。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广西全体干部群众在克服了经济基础极端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极端落后和相当部分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不利条件下,通过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取得的结果。不对以往的历史成就有客观的判断和认识,一味地妄自菲薄,或一味地妄自尊大,都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目前,广西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和与国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时期。这一时期正是各种新旧矛盾不断冲突、政治和经济体制不断变革,经济社会结构不断变动、利益格局不断分化重组、各种思想观念不断变化的转型时期。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同样也前所未有。当前,广西经济发展的势头很好,这样的好形势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同时,要看到广西正处在一个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既面临不容错失的战略机遇,又面临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对于广西各级党政干部来说更是面临着执政能力的考验。广西作为经济后发展地区,经济总量还较小,发展还处于较低层次,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沾沾自喜而固步自封,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广西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重道远,因此,要始终保持很强的忧患意识。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实现广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如何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时代的要求,反映全区各族人民的期待,如何实现富民兴桂的奋斗目标,这些都需要我们立足于广西的区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地探索和回答在广西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地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怎样结合广西特色,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这些都需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需要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姿态,不断促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惟此,才能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去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为广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有力的保证。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摆脱和克服广西发展的瓶颈制约需要改革创新
广西与全国一样,改革开放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攻坚阶段,随着广西经济总量和投资规模的增大,特别是人均GDP跨过1000美元后,广西已处于从艰难爬坡到快速发展的拐点,除了陈旧观念的思想束缚外,发展面I临的资源、生产要素和环境制约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一是人才资源匮乏。广西虽然地缘条件独特,面临中国与东盟合作和国家批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实施等多重发展机遇,但随着实质性开发开放的拓展,广西政策和区位优势及基础设施功能的发挥因缺乏人才资源支撑的弊端愈来愈明显。二是科技实力薄弱,尤其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2006年,广西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在全国排位虽居中上,但技术市场成交额除西藏外,却居全国倒数第四位,按人均计居全国倒数第二;专利授权数居全国第20位之后;产品质量中优等品率居全国第24位,在西部地区12省区市只居第8位。三是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加剧。工业所需的常规能源短缺和单位产值能耗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商业化开发利用滞后。四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大大降低。随着产业发展,污染排放还将不断增加,进一步降低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五是出口和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六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极其艰巨,广西的国企改革,民营经济成长,要素市场培育严重滞后等。这些瓶颈因素的存在,即有属于结构性的矛盾,也有体制性原因,更有陈旧观念的束缚。因此,为实现广西又好又快地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不断地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创新。面对新时期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在发展观念上,在发展方式上,在发展机制上,在发展战略上,在发展措施上,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发展的难题,站在时代的前列,树立世界眼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战略思维来谋划新一轮发展。
三、正确处理广西发展面临的诸多矛盾需要改革创新
坚持改革创新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它要求我们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要求我们正视当前广西发展所面临的矛盾,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为此,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改革与创新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要敢于和善于在自己所领导的伟大事业中不断改革创新。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创新,首先是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建立起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建立起有利于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要抓住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根本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重点是加速要素市场培育、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突破地域、行业和体制障碍,大力培育产权、资本、土地、技术、信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比重和水平。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和规范政府职能,增强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同时,要敢于突破惯例,敢于超越自我,立足实际情况和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政策措施,以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实践反复证明,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发展。改革和创新是辩证关系,改革为创新铺平道路,创新是改革的落脚点和归宿。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创新应是全方位的,要不断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面对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重大项目建设、重大产业规划和重大战略投资中,尤其要突破常规,打破框框,以改革之举办特别之事,以创新之举推动大发展。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
二是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即如何处理好广西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又好又快”,体现了我们党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让“快”服从“好”,在“好”中求“快”,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表明我们党在执政治国理念上更加成熟、更加求真务实,这已成为今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了“发展是硬道理”,使我国国民经济实现连年高速增长。我们冲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樊篱,建立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然而由于长期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工业化模式的弊端,使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突出,一些地方政府在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支配下又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是要在推进发展中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同时,注重让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的人民群众。从广西情况看,特别是近10多年来经济总量在加速增大,广西的生产总值每突破1000亿元大关的时间在加速缩短,从1994-2007年,每突破1000亿元所用时间分别约为7年、3年、2年和不足1年。突出表现在供求关系告别了长期的短缺经济,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但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所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显现。通过改革创新,广西谋求又好又快的发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曾经走过的弯路和付出的沉重代价。广西是后发展地区,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繁重,同时,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去尽可能地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仍维持一个粗放型的经济体参与国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是不可能长久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的,广西加快发展的着眼点应放在注重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优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以人为本。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三是工业化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工业化是世界各国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基本途径,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是推动国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加快工业化是广西发展的核心战略,而积极开展对外开放,将能为加快广西工业化提供和营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广西加快工业化与加快对外开放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把工业化和对外开放对立起来,或者顾此失彼。当前,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大背景下,广西面临大开放的良好机遇,在多区域合作中正加快大通道的建设,但应始终把加快推进工业化置于突出的战略地位,这样才能夯实对外开放的基础,推动单一的对外贸易向产业分工合作深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是因为:首先,加快工业化才能有利于扩大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产业合作领域和贸易规模,增强优势互补的契机,实现双赢经济目标;将有利于广西与东盟国家的资源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互补性较强的分工与合作体系,使广西既可以承接在制造业项目上有优势的东盟国家的产业转移,又可以向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国家输出制成品,还可以在同一产业内就不同产品、不同的生产环节开展水平型合作,深化和拓展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分工,由此带动对外贸易的扩大。其次,加快工业化,将有利于提升广西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水平,改变以往广西与贸易对象国低水平的经贸合作状况。广西不加快工业化,不加快提升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和技术含量,广西只能在对外经济合作的产业价值链上处于低端环节,居于国际分工的较低层次。目前,广西正高起点地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这无疑是提升广西参与国际产业合作层次的重要步骤。而为了使这一经济区成为广西乃至中国沿海经济增长的新一极,没有大型和超大型工业项目为载体,进而形成产业集群,广西沿海的区位优势就难以形成发展优势,对周边地区和国家较强大的产业辐射作用就难以形成。因此,只有加快工业化,才能增强广西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分量和经济实力,才能在WTO框架下夯实广西与各国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基础。最后,加快工业化,尤其是新型工业化,将有利于转变广西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广西由区位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提高广西产业在对外经贸合作中和在扩大国内市场份额中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广西的对外开放只能仍居于低水平徘徊,同时也将大大降低对国内市场的开放力度,而造成叠加的负效应。
四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广西在全国又是后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发展的基础薄弱,要素严重短缺,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和矛盾。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逐步加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瓶颈性约束。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巨大资源需求和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是我们根本不可能承受的。在这种条件下,要实现工业化和推进城市化,使4700万以上的人口普遍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并逐步走向现代化,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因此,广西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改变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粗放增长的模式,走资源消耗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的有力支撑,改变广西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现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实现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出路。首先,科技创新是自主创新的核心,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加快科技创新就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加强自主创新的工作重点,着眼于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着眼于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其次,要看到近百年来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多数的先进生产技术几乎都来自企业,或通过企业才得以推广。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为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要重视培养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支持企业加强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努力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使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科技创新优势,尽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造就一批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广西制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最后,积极推进科技资源向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产品集聚。以解决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为着力点,整合和引进科技资源,组织联合攻关,力求取得突破。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
五是各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广西要实现大发展必须要充分调动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必须是全区人民的总动员,还是毛泽东那句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改革和建设的主体。实现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既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全区人民的共同事业。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围绕发展这一主题,调动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因素,团结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力量,尊重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创造,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我们党的力量源于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既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党的光荣传统。我们必须正视,由于各种思潮的影响和物质诱惑因素的增多,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在党内一些人中,不同程度地疏远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产生了官僚主义、特权思想、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脱离群众的恶劣作风。这些问题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因此必须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①,从而进一步以此为切入点和有效途径,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回顾改革开放后广西的发展历程,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凡是什么时候能多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个地区就发展得快,业绩就突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谋发展,要注重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取得突破。解放思想要见物,更要见人。要重视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更要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重视社会公平和社会全面发展,把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六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都是在党的历届代表大会作出的决议和党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推进了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但为什么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为什么原来发展基础相当的经过多年的打拼,其发展结果会彼此出现这么大的反差,为什么原来居于发展后列的地区会实现了较大的赶超,等等。这其中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除去客观因素,我们更应该从主观上找差距。恩格斯就曾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如果理论思维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成熟程度,那么一个地区的发展进程无疑与这个地区的执政能力建设密切相关。因此,在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证政令畅通的前提下,解放思想、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就给后发展地区的各级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行为准则。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先进性最终应具体化为党的执政能力。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党的执政能力概括为五个重要方面,即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因此,加快广西的大发展,各级领导班子首先需要思想大解放,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总体战略,在政策运用上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提高执政能力,着眼于新的发展和新的实践,不断掌握新知识、借鉴新经验,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本领,并以此为动力不断开辟广西发展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清 泉]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评审04-26
论如何加强应收及应付账款的内部控制04-26
浅谈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04-26
论财务管理与内控制度建设04-26
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04-26
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04-26
解析国内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制度建设04-26
浅议内部控制基础设计04-26
基于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探析04-26
简论企业内部控制中会计电算化对其的影响性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