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形势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时间:2024-04-26 12:48:54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内控的重要性并不在于要应付外部的检查和报告,更在于想让它为企业的经营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我们应当为内控做些什么,本文提几点建议。

当时间走入2014年,当世界经济经历主要国家多年的量化宽松政策后依然在地位徘徊,当中国经济经历了过去几年中持续放大的综合信贷投放却依然未见明显起色的时候,已经开始有经济学家在反思,自2008年起的经济危机对世界和对中国经济到底意味着什么?经济复苏的出路到底在何方?当然,宏观经济规律作为外因必然在经济的重大波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引发危机和在危机中倒下的企业,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样应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本文将从微观的内部控制,即企业自身管理的角度谈点看法。
一、经济危机下的内控失败
案例之一:中信泰富
在全球金融海啸冲击下,中信泰富是首只发出盈利警告的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受外汇杠杆合同等影响,中信泰富酿成巨额亏损,2011年度,截止10月17日,按公允价值计算的亏损为147亿港元。10月21日一开市,中信泰富股价就暴跌,午后抛售活动持续,收市报6.52港元,暴跌55%,以现价计,中信泰富市值蒸发了一半,仅存150亿港元。
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有一个名为SINO IRON的铁矿项目,该项目是西澳最大的磁铁矿项目,总投资约42亿美元,很多设备和投入都须以澳元支付,对澳元的需求量很大。整个项目的资本开支,除目前的16亿澳元外,在项目进行的25年期内,还将在全面营运的每年度投入至少10亿澳元,为了减低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因此签订若干外汇杠杆合同。
但外汇杠杆合同(Accumulator)被普遍认为投机性很强,属于高风险产品,被香港投行界以谐音戏称为“I kil you later(我迟些杀你)”。中信泰富现在坦诚:对这样一种风险极高的金融产品投资,有关合同的签订并没有经过恰当的审批,其潜在的风险也没有得到评估。有会计师表示,实在难以相信这么大型的蓝筹公司,会让其财务董事有这么大的权利,动用数以百亿计的资金炒卖外汇杠杆合同,而主席并不知情。财务董事没有遵守公司对冲风险的政策,进行交易前又没有得到主席批准,财务总监也没有尽其监督职责,没有将不寻常的对冲交易提请主席关注。双重审批的失效和缺失必要的风险评估流程,内部控制失效在中信泰富的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案例之二:中盛粮油
被称为中国粮油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案的中盛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涉嫌盗卖代客存储的棕榈油一事,正在整个外贸界引起不安。该案涉案总额可能高达20亿元,涉及众多资质良好、资金雄厚的外贸公司。
因为一起代理合同纠纷,法院查封了天津中盛33号罐内的2500吨大豆原油,天津中盛粮油盗卖客户棕榈油一案正式曝光,为了博取市场利差,该公司代客户存储的棕榈油已大量不翼而飞。
为何中盛可以如此轻易地将客户的油盗卖呢?客户自身的物流和存货管理制度不严格无疑是主要原因,每一个委托中盛代为仓储的客户一定都有自己的物流管理制度,但对制度执行不严格、核对不及时不深入、监管疏忽,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就以所谓的名气为仅有的“担保”酿成了损失。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二、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br /> 内部控制真正被广泛重视是由于美国安然和世通事件,该事件后出台的萨班斯法案形成了席卷全球的对内部控制的高度重视。毫无疑问,本轮的金融危机,除了反思经济增长的模式和金融创新体系外,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一定也不会被人忽视,这正巧迎合了近年来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理论和实践的飞速发展。
动态之一:国资委:国资委2006年7月发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近几年大规模向央企推广。2008年12月召开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经验交流会,通报2008年中央企业开展编报《企业风险管理报告》试点工作的有关情况。
国资委的全面风险管理和财政部新推出的内部控制指引,已经无法隐藏部门间利益的冲突和由此带来的管控理念的交叉,国资委的风险指引涵盖内控,坚持称其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而财政部的内控指引也充分涵盖了风险管理的流程,坚持称其为最新的内部控制系统。央企也在试图能够在今后提交给财政部的内控报告和提交给国资委的风险报告“一式两份”,毕竟,内控是风险管理的一个手段在理论界几乎不存在争议,内控的目的就是把各种影响因素控制和抑制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下。
动态之二:证监会:信息披露与合规要求。2008年7月中国证监会公告2008第30号文《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自2008年8月1日起试行。其中规定证券公司未能有效实施合规管理,内部控制不完善或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对该公司及负有责任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采取监管措施或者追究法律责任。
动态之三:美国SEC:萨班斯法案正式实施。2007年7月15日,美国萨班斯法案(《2002年上市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开始对在美国上市的海外公司生效,包括中国石化在内的多家中国公司被纳入该法案的实施范围。萨班斯法案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提出极为严格的要求,被布什总统称为“自罗斯福总统以来美国商业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法案”,该法案的核心条款规定,在美国上市的国外企业必须建立公司所需的内部控制系统。
动态之四:财政部:中国版“萨班斯法案”出炉。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被称为中国版的“萨班斯法案”,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型企业执行。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规范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2010年4月12日,财政部财会[2010]11号文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鉴5指引》三个配套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国家的意图很明确,旨在迅速完善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的体系。
虽然国内外各种权威机构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无数,但无可质疑的是,财政部的《规范》给出的“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的定义,在社会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规范》确定的涵盖战略、经营、报告、资产、合规5个方面的内部控制目标也是综合了近年来众多机构的解释;《规范》将内部控制的要素界定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5大要素,更是在国外COSO组织1992年内控框架和2004年风险管理框架基础之上的系统整合。同时,《规范》确定的各类内控方法也对内控的实际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企业自己的内部控制应向何处去
内控的重要性并不在于要应付外部的检查和报告,更在于想让它为企业的经营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因此即使你认清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还是有很多人困惑,因为具体应该怎样做还是不够清晰,更想知道除了理论,我们应当为内控做些什么,本文提几点建议。
(1)抓主要风险,抓关键控制点
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应当有内部控制,但更要知道企业的重大风险点,在重大风险点要让控制体系完备和健康运行。各企业的重大风险点不同,举例来说,现金对所有盈利性企业都是重大风险点,要在现金运行的全过程加入控制程序,要通过计算最坏市场并考虑进最后一根稻草来确定企业的生存线,谁在监管现金流、谁在履行报告程序、谁拥有现金的一票否决权等控制措施要到位。经济危机中倒下的很多“健康”的百年老店正是因为资金链。除了现金,要在类似的关键控制点首先建立内控体系。
(2)坚持主要的内控原则决不动摇
在各企业、各行业甚至各种不同文化环境的机构中执行内部控制很可能有所不同,但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措施执行内部控制,在任何可能出现风险的业务和管理活动中,一定要坚持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不动摇。这些是被管理学和无数企业的实践所证实的,请相信科学大于相信感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限制财产接触控制、预算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企业内部的独立监督控制等。
例如对上市公司而言,交叉任职的后果是董事会与总经理班子之间权责不清、制衡力度锐减。关键人大权独揽,一人具有几乎无所不管的控制权,且常常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并有较大的随意性。交叉任职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必然带来权责含糊,易于造成办事程序由一个人操纵的现象。
(3)“专家方法”和“群众路线”相结合
近年来全球掀起的内部控制浪潮有效推动了全球各类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及各类提供内部控制服务的中介机构逐步形成了对内部控制检查和评估的有效方法,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形式的检查和评估内容,但其方法体系已基本健全,并在近年来为推动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和以西方内控检查方法为绝对权威的中介机构合作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极尽详尽的内控条文和内控检查规范,这些内容对中国的企业有很大启发,但我们同时更需要将西方的“专家方法”和中国企业的“群众路线”即具体国情相结合。
我们在中国企业构建内控的过程中,更应当注意到人事控制也是内控中的重要控制,中国企业特有的文化体系、监督体系等也是有效的控制方法。我们不仅不能小看那些约定俗成的道德、习俗、惯例、党团文化和群体约束,更应该像研究法制和制度控制一样去研究、发展和使用文化控制,尤其在中国,文化控制发挥着首要的和巨大的作用。劳伦斯莱斯格在《网络空间中的法律》一书中提到,有四种约束规制着被控制者,即法律、准则、市场和架构,他所提到的“架构”即是包括群体文化、越界行为、涵盖心理、思想和精神的文化框架,西方内控理论近年来在理论界占了上风并不代表我们有理由忽视在中国特色的经济和企业中对中国特色控制文化的重要地位。
著名的风险管理专家詹姆斯·林说,“真正的风险管理是风险与回报的平衡,是科学与艺术的平衡,是管理过程和优秀人才的平衡”,这样的说法同样能够指导内部控制的具体构建过程。在经济不景气的大形势下,在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大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应充分认识内控的重要性,汲取各权威机构和已有内控实践的成熟经验,在企业自身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发挥实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为有效管理风险、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发挥基础性的保障作用。

作者:吴晓鹏 单位: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文章:

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区经济空间的治理问题04-26

黑龙江省东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策略04-26

宁波城市发展战略的创新思路研究04-26

实现三大提升,温州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04-26

天津滨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和战略选择04-26

试论湖北红安县红色旅游的发展04-26

新疆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析04-26

陕西乡村旅游发展前景探析04-26

关于满城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04-26

促进吉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