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外语教学中课堂提问方式与教学互动

时间:2024-04-26 12:46:49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交际法 交互学习 展示性问题 参考性问题 
  摘要:交际语言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的运用使以往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充满生机。交际法强调课堂互动,常采用两人会话、小组活动及课堂讨论等形式。教师提问是引导课堂互动的重要方式,教师的课堂提问方式(Nunan,1989)是很多语言研究者关注的话题。Richard & Lockart (1994)就明确指出了教师提问对二语习得的重要影响。展示性提问(display question)和参考性提问(referential question)各有特点,各有优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将两种提问方式有机地结合,以适应交互式课堂教学的特点,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质量。 
   
  引言 
   
  越来越多的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工作者已经开始接受交际语言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简称交际法。这种教学法的运用使以往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充满生机。交际法强调课堂互动,即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常采用两人会话、小组活动及课堂讨论等形式。教师提问是引导课堂互动的重要方式,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技巧和手段,同时也是教师课堂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激发自主思维、调动积极参与、实施课堂管理、进行知识传授、了解教学效果的基本方法。课堂提问的数量和质量往往直接影响外语课堂的交流效果,进而最终影响学习效果。如果说教学用语(teacher talk)是教学过程中成功运用交际法教学的保证,那么教师得体的提问则能有效帮助学习者在交互学习(interactive learning)过程中理解课堂语言输入并增加理解性输出。教师的课堂提问方式(Nunan,1989)也是近来研究者关注的话题。Richard & Lockart (1994)就明确指出了教师提问对二语习得的重要影响。展示性提问(display questions)和参考性提问(referential questions)作为两种重要的提问方式,各有特点,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以适应交互式课堂教学的特点是外语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1. 展示性提问(display questions) 
   
  知识型问题和理解性问题属此范畴。教师通常利用展示性问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就课文中的字词句或者是某个重要的细节向学生发问,这种问题的答案通常是唯一的,提问者也知道问题的答案。比如:What’s the meaning of “resistant”?Where do we use “guarantee” most? What does this paragraph say?What’s the opposite of “loose”?Will anybody give us a brief account of this unit? 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只需凭借表层理解、短时记忆,或是快速查找课文,便能找到答案。Willis(1981)总结了此类提问方式的目的:学生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知识,因此需要分层次理解。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理解所学知识并鼓励语言的创造性运用,外语教师运用展示性提问方式促使学生掌握包括课文语言、语法结构及内容理解等方面的情况。Richard和Lockart(1994)提出,展示性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鼓励班级集体参与,是向其他提问方式的过渡。展示性提问最常用于阅读理解课,大学英语教学的现实情况是展示性提问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参考性提问。这种情况的产生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解释。首先,此类问题包含许多细小的可以通过提问快速得到的信息。其次,语言学习中理解先与产出,这要求教师必须确保所有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就必须依靠展示性提问来考察学生理解的情况。这类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阅读课上的互动。由于此类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唯一的,教师从一名学生转向另一名学生或转换话题时,交流不过是信息片段的单向流动。 
  虽然展示性问题有其不足,但是研究发现(Brock,1986和Long and Sato,1983)外语学习课堂上的交互活动主要以展示性问题为特征。同时,展示性问题的运用能够鼓励外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产生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助于教师为学习者提供理解性输入,故展示性提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参考性提问(referential questions) 
   
  此类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推理型问题(Inference Questions)、分析型问题(Analysis Questions)、评价型问题(Evaluation Questions)、综合型问题(Synthesis Questions)和应用型问题(Application Questions)都属于参考性问题。参考性问题是教师为帮助学生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新信息而提出的问题,目的是填补信息空白,因此,学生的动机和兴趣使互动更加真实。而且,此类问题一般没有现成的答案,教师也没有明确的答案。研究表明参考性问题比展示性问题更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使用目的语(Brock,1986)。与参考性问题相比,展示性问题的答案往往局限于课文内容(Brock,1986)。Brock(l986)还认为增加课堂互动有助于外语学习者更快更轻松地掌握目的语,而且增加的语言输出能够促进语言的学习。 
  Chaudron(1988)指出:随着人们对交际法语言教学的日益关注,参考性提问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习者的创造力,并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的交流。两者比较,参考性问题不同于展示性问题,它要求(Thornbury,1996)学习者在回答参考性问题时所付出的努力会激励其深度思考。正因为如此,参考性问题所涉及的范围是其它提问类型所不及。以下为关于健康的课文内容后可以提出的参考性问题: 
  1. What kind of a diet is the best? 
  2. How important are proteins for health? 
  3. What kind of food is rich in protein? 
  4. Will you be stronger if you eat much protein? 
  5. Do you believe in vegetarianism? 
  这些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对于不熟悉的事物提出问题,则能够刺激学生间信息的流动,促进互动。较之展示性问题,参考性问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表达能力,通常要求学生给出句法复杂的较长的答案,比如:阐释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深入剖析等。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如果据此认为参考性问题在语言学习中比展示性问题作用更大,或展示性问题没有价值也是错误的。Allwright和Bailey(1990)就曾指出,将课堂互动简单概括为“多多益善”是危险的。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调节自己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学中,教师常会在阅读开始之前提出一些问题,主要是参考性问题来帮助学生“热身”,即熟悉即将阅读的话题内容。通常也是在这个阶段许多词汇在学习者脑海中被激活,并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使用。输出是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而且,输出使学习者会对语言进行句法分析,理解输入或获取信息只能在此基础上实现。而输出的需要迫使学习者关注如何表达,以成功地传达自己希望表达的意思(Richard & Lockart ,1994)。由于参考性问题能够增加学习者的输出量,而输出又有助于促进语言的学习,因此,外语教师应将参考性提问作为外语课堂的重要工具,善加利用。
  然而,并非所有参考性问题都能激发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输出,学生对以下问题的回答就可能非常简短或没有回应:Where do you live? What’s your father’s job or name? What page is it? Do we have any exercises left?所以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实际的语言能力、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认真设计参考性问题,真正做到启发学生,促使其积极思考,表达真实想法,从而达到预期的交流效果。除此以外,外语教师还必须(Chaudron,1988)针对教学任务的特点和学生的语言能力对问题加以改进,直到此类问题能切实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 
   
  结语 
  在各类外语教学中,语言调节是在交互过程中自然发生的。输入量越多,调节量就越大。然而,事先调节好的输入语言对于目的语学习者理解的帮助并不是很大,相反,交互中的输入调节却举足轻重。实际上,交互中的语言输入调节的确比传统的简化输入语言方式更能使学习者的理解力得到有效的提高(Pica,1987)。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有效调节会进一步加强交互活动。这种交互中的调节能够促成提高性输入,使学习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输入语言。 
  前述两类提问方式各具特点,又各有优劣。因此,为了保证课堂上学生较高的参与率,教师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应适时调整提问方式,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学生的语言能力差,有限的课时及重复的问题等都可能导致课堂互动减少。有趣的话题、教师的关注、误解、信息空白和幽默等则都有利于增强课堂互动。学生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更高。而且,误解也能刺激语言的产出,比如,某位同学对某个词汇的理解出现偏差,帮助该同学纠正认知的过程就是一种真实的互动。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幽默的语言风格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增加富有趣味的话题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后,两类问题间的有机转换和调节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提问方式,从而成功地驾御课堂,实现课堂互动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Nunan,D. Understanding language classrooms. Hertfordshire:Prentice Hall,1989. 
  〔2〕Richards. J. & Lockhart. C. 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1994,CUP :195-191. 
  〔3〕Willis,J. Teaching English through English. London:Longman,1981. 
  〔4〕Brock,C. The Effects of Referential Questions on ESL Classroom Interaction. TESOL Quarterly,1986,Vol. 20:47-59. 
  〔5〕Long,M.H. & Sato,C. J. Forms and Functions of Teacher’s Questions. TESOL Quarterly,1983,Vol. 22,(1). 
  〔6〕Chaudron,C.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7〕Thornbury,S. Teachers research teacher talk. ELT Journal,1996,50/4,279-287. 
  〔8〕Allwright,D. and K.M. Bailey. Focus o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9〕Pica,T. and C. Doughty. The Role of Group Work in 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85,7:233-248.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竞争优势视角下的企业战略并购风险分析04-26

攀枝花钢城集团公司如何加强内部控制,规避企业财务风04-26

浅议中小会展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4-26

业务外包内部控制评价实务04-26

供销社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探讨04-26

规范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行为04-26

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方法措施思考04-26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需人才保障04-26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 加快推动吉林振兴04-26

如何通过品牌战略提升城市竞争力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