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方式,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获取信息、进行学习的最基本途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英语教学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高考也把阅读理解作为考查的重点,而提高阅读成绩的关键在于优化阅读策略。
一、阅读策略及其特征
阅读策略是指为了有效地组织和安排阅读活动而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它包括阅读观念和阅读管理两个部分。阅读观念具有稳定性与可变性,它受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个人经历与传统学习的影响。正确的阅读观念需要培养,更需要长期的锤炼与不断修正。阅读管理是读者调控阅读过程的手段与措施,它包括认知与情感两方面的因素,两者是阅读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只有协调得当,阅读活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阅读策略的对立统一
阅读过程具有双重属性,有向两个极端发展的倾向。揭示并处理好统一体中各种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对立的因素,才能把握好阅读的方向,确定好活动效果的准则。阅读规律决定了阅读过程具有对立统一的特性,这些特性之间相容而不重复,相关而又独立,简练而明晰,对指导阅读过程具有策略性的意义。同时,他们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可灵活处理,有效地应用于实践。概括地说,阅读过程存在着以下主要几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1.微观与宏观
微观的阅读过程是“自下而上”阅读模式的过程。这是一个字母、单词、词组、句子等详细而精确的辨认过程,其得到的意思也是这些语言意思相加的总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解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阅读活动被称为“重新架构作者理念的解码过程。”
宏观的阅读过程是“自上而下”阅读模式的过程。它是选择最少的必要语言提示来进行猜测,所以这种方式也被称作“心理语言学猜测游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是主动参与者,他还要借助语言的表音系统、句法系统和语义系统重建书面语意义,而且要借助个人的先期经验及对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对信息进行再次加工,前瞻结果。
在阅读测试中,考查“微观”能力的检测点主要体现在事实细节、猜测词义等题目上,考查“宏观”能力的检测点体现在文章主旨、深层判断、推理判断与推测结果等题目上。近几年高考重点检测考生对语篇的领悟能力,在选材上趋于多样化、现代化和生活化,注重语言与文化相结合,并增加阅读量和提高读速。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的教学策略是:整体规划,阶段侧重,强化阅读宏观意识与微观意识,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统一于具体的阅读过程中。
阅读微观意识的培养可从处理冗余信息、快速捕捉有效信息入手,传授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不拘泥于对个别与阅读理解考题无关的词、句或段的理解。具体地说,可以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式,调整读速,利用文中的“信号词”来解题。有些信号词预示前后内容相同或相似,或者相互补充,如and, in addition, what’s more, such as等。遇到这类词,可适当加快阅读速度,或可借此推测生词的词义。
阅读宏观意识是指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和文章的组织结构,以及进一步综合运用已知的有限信息的能力。培养宏观意识可以用缩写和编写提纲的方法进行训练,也就是把文章段落先缩写为句子,后再缩写为短语,进而把整篇概括为简明的提纲。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确定主次信息点,过滤冗余的信息,浓缩关键信息,最后把信息点概括成为连贯的短句或纲要。此外,还要教会学生,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实词可以帮助确定文章的主旨大意和基调。代词I,we,转折词but,yet,情态动词must,should与连词 unless,though等,暗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要放慢速度,其信息往往是答题的主要依据和线索。
微观与宏观意识结合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阅读模式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文章时,一个活动是从单词、词组、句子等语言形式上进行字面理解,另一个活动是在理解字面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自己原有知识重建信息。学生以自身的认知行为作基础,理解文章是基于他们对已有经验的推测或利用已有信息对新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2.言内与言外
阅读深度由低到高分为3个等级:表层理解、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表层理解是指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与细节,属于言内阅读;深层理解要求读者能弄清楚作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需要读者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深层理解与评价性理解属于言外阅读。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应该包括言内与言外阅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之上进行的,两者相互联系。
影响言外阅读的相关因素有:
(1)词汇量的大小。
(2)句子结构的复杂性。
(3)读者的背景知识以及对题材的熟悉程度。
(4)文章中话语以及连续语境的相关程度等。
针对影响言外阅读的相关因素,根据高考阅读的要求,我们的教学策略是:精选有代表性的资料,瞄准深层理解、语段功能的识别、生词推测、文章推理等重要检测点,点击要害,以求最优化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教会学生运用主题句去推测、揣摩文字背后作者的意图,运用归纳、对比、演绎技能,运用背景知识去挖掘文章深层涵义,正确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同时,指导学生认真体会文章的语气与感情基调(如赞同、否定、厌恶、商量、反问、怀疑、惊叹与讽刺等等),句子背后的标点符号(叹号、问号等)往往暗示作者的原意。此外,还应指导学生注意多次出现的信号词(包括同现词,近义、同义词与反义词等),都有助于找寻文章背后的观点。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3.内容与形式
每一项阅读教学活动都有双重任务,既要让学生弄清文章中心内容,又要训练阅读技能。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新的信息,因此读者注意的中心是内容,而非语言形式。为了快速了解作者要传达的信息,要掌握各种阅读技能,如浏览、略读、细读、归纳内容、猜测词义等。但把精力都放在内容上,完全不注意学习新的语言知识,效果也不很理想。正确的教学策略是把两者结合起来,兼顾双重目的。在讲授教科书时,语言和形式应该并重,后者的重点放在训练阅读技能上,绝不可放过讲授新语言知识的机会,主要是语法、句型和表达方式的讲授。在学生阅读课外自选材料时,应指导其相应提高速度,遇到生词不要马上查字典,若反复多次出现,应根据上下文猜测其意。待读完某个整体时,再集中查字典,核对词义。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的策略是教会学生分步阅读:
(1)快速通读全文,以了解文章大意。
(2)细读全文,意在发现难点。
(3)深入理解语言句、段的内容和形式。
(4)细读全文,总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4.课内与课外
课内阅读是指教科书的阅读。教科书语言规范,题材广泛,有一定的系统性与渐进性,书后大量练习可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语言知识,加上精心备课,教师的生动讲授,效果事半功倍。但是,有量变才有质变,提高阅读能力,需要广泛阅读以保证量的输入。因此我们的教学策略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练质量,课外补数量,以达到质与量的统一。
同时注意,挑选课外阅读材料的原则是:
(1)材料要有趣,以激发阅读动机。
(2)语言要容易,保证一定的读速,以培养阅读技能。
(3)书要薄,文章要短,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4 )内容要多、要广泛,以拓宽视野。
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还要有一定的策略:
(1)先慢后快,新慢旧快,主要慢、次要快。
(2)分清难点与重点,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精读重点,泛读与联系主题不大的细节。
(3)猜测词义与查字典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三、阅读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
在阅读过程中,要执行宏观意识与微观意识相结合的策略,在阅读层次上要执行言内与言外兼顾的策略,在阅读方式上要执行内容与形式并重的策略,在阅读内容上要执行课内与课外相补充的策略。四大策略是阅读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阅读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非一日之功。我们教师要正确地运用好阅读策略,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高中英语教材阅读材料的特点及教学策略04-26
优化教学过程,打造“减负增效”的英语学习04-26
英语新授课导入十法04-26
浅谈初中英语泛读教学探索04-26
英语口语小品词在交际中的语用功能例证分析04-26
论初中英语定语从句公因式提取法04-26
英语书面表达高分“七要素”04-26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型学习04-26
浅谈英语课堂合作学习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