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身势语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和交际的符号,具有物质和抽象两方面的思想内涵。身势语表达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时还需发挥惊人的想象力。身势语的这种隐喻表达在交际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和烘托作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恰当、合理地运用身势语,能够更加准确地传达教学信息、增强教学互动,并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用英语表情达意的技巧,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效。
【关键词】身势语 符号 隐喻 英语教学 应用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感情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当说话人希望强调言语内容并把自己的情感直接传递给受话人时,经常要借助非语言交际手段,因此,身势语就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身势语作为人们信息传递的符号,在人类信息传播和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忽视身势语对教学的辅助作用现象。如果在课堂上,没有丰富协调的身势语,一味的面无表情的呆板说教,会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因此,不能忽视身势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通过梳理身势语的内涵和隐喻色彩,挖掘身势语的信息传达机制,以期探析身势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一 身势语的基本内涵
身势语也称作体态语、态势语、肢体语等,是指在交际活动中不用语言形式表达的,而借助身体某部位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综合性信息传递手段和系统。我们的面部表情、头部动作、手势和身体某一部位的移动、身体的接触、对话时的位置和距离,诸如:瞪眼皱眉、点头微笑等,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发出某种信息,表达某种意思。通过手势和其他的语言符号形式记录下来,形成独立的非言语符号系统,人们运用这个符号系统表情达意,实现交际目的。
对于交流思想感情和表达处世态度而言,交际学家认为身势语所传递的信息比语言更为重要。人类的信息传递如果单凭言语,就会变得枯燥乏味,社会交际似乎成了一个十分机械的过程。倒是这种无声语言身势语,发挥了虽不能言传却能意会的微妙作用。Goffman曾说:“即便一个人可以不讲话,但他不能阻止用身体语言交流。他可以讲话或不讲,但他不可能什么都不说。”同样David Abercrombie也对此指出:“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也就是说,人们可用其身体不同部位“说话”,实际上,这种非语言行为在整个交际过程中,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态度、心理活动和价值取向。美国著名的非语言交际学者阿尔迈•迈赫皮思博士研究表明:人们传收信息总量的7%是语言传递的;38%是根据语言如何表达的——音调、音高、音幅的变化和辅助语言的质量;55%是依靠非语言手段——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等方式传收信息的。由此可知,非语言交际手段在人们交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身势语当然也就成了重要手段之一。
二 有语言符号特性的身势语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经说过:“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是人的本质,人是自然宇宙与符号“宇宙”的一个中介。“如果说认知属于个人符号行为,那么交际则是人际间的符号行为”。因此,身势语具有语言符号特征。
1.经典符号观
迄今所出现的符号界定及其理念,应当推索绪尔符号思想的应用度为高,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次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肯定符号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因此他被尊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符号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结构主义符号学,即从语言学外推的各种理论。索绪尔表示,语言是一套能使人们彼此交流的符号或信号系统。他使用了“词汇的意义(lexicon of signification)”:一组由“符号”、“能指”和“所指”组成的术语解释语言系统。而且符号学大量地涉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指是表达其他事物的事物,所指是能指所表达的事物意义,它们合起来成为符号。符号是任意的,没有任何符号注定指代任何事物。特定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完全是约定俗成的。
2.身势语的符号特性
在当今信息社会,符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语言、文字、体态是人类最常用的三大交际符号工具。体态符号作为由人体姿态发出信息的一种复杂的身势语符号系统,又分为面部表情符号、身姿符号、体动符号、体距符号等。
巴赫金认为:“任何意识形态的符号不仅是一种反映,一个现实的影子,而且还是这一现实本身的物质的一部分。任何一个符号思想现象都有某种物质形式:声音、物理材料、颜色、身体运动等等。”在具体的文化事物中,文化的事物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物质表现方面,即能指,身势语就是具体物质表现,如:手势、表情、神态、身姿、体动、体距等;二是其所代表的思想内涵,也是所指,身势语有着一定的内涵。这两方面是不可分的。客观存在的具体的身势语和其所表达的意义是相互联系、相互对立的。例如:演员表演时的自然手势(身体运动)既是物质的,又具有符号意义。因此,身势语是一种有语言符号特性的信息传达符号,具有物质和抽象两方面的思想内涵。
三 身势语符号的隐喻化
如今人们对隐喻的认识已不仅仅是修辞学,而是与明喻、夸张、顶针等并列的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人们认识日常事务和语言发生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我们要认识和描写以前未知的事物,必须依赖我们已经知道的概念及其语言,身势语表达方式,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有时需要发挥惊人的想象力,这个过程正是隐喻的核心。它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作不寻常的并列,从而加深了对不熟悉事物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莱考夫和约翰逊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随后,人们开始认识到隐喻是在借助一个相对具体的概念域去说明或理解另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域。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根据Lakoff和Johnson所述:英语大约有70%的表达方式是隐喻的语言符号具有隐喻特点,身势语也常带有隐喻色彩,例如:当一个人说谎时,有时会用手遮住嘴或把手指交叉在身后。人体语言的隐喻性还在于:说话者的某种动作可以证实同时发生的另一种动作的真实性和含义。身势语中的某些表情、姿势、受人的潜意识支配,而人的潜意识是不能伪装的。我们更关注交谈者间接的、隐蔽的信息,也更相信身势语所表达的内容。比如:当推销员推销商品时,如果顾客不停地用脚敲地板或者来回走动时,表明他对你的推销很不耐烦;而如果顾客坐在沙发上身体向前倾、面部表情很温和,表明他对你所提供的信息很感兴趣。所以我们必须把对方的口头语言和身势语加以对比,以了解其内心世界的真实思想隐喻化。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所有凡人掩盖不了自己,如果他口唇静止,手指在轻轻击节,则秘密会从他的每个毛孔中流溢出来。”这就是说人们可用其身体不同部位进行社会交际,身势语最能反映说话人真实的情绪和态度。
四 身势语符号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非语言符号中,身势语是最丰富的一种语言。对身势语的分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根据在非言语交际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埃克曼和弗里森(Friesen)分类法,来探讨身势语符号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即他们的优势和劣势,恰当、合理地运用身势语非言语行为,传达教学信息,提高英语教学质效。
1.象征性动作(Emblems)与英语教学
皮尔士(Peirce)将符号分为:类象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如果符号与其代表的物体间的关系两者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它们的关系只是约定俗成,如:黑色臂环代表哀悼,这种符号即象征。象征性身势语通常具有抽象的内容,它受民族(或团体)、文化、习俗、传统影响而形成。例如:胸前划十字,本为宗教手势,即信教人划十字,这一手势的隐喻含义表示祈祷、祝福。而现实生活中,非信教人也往往运用这手势,期望一切均好。按照隐喻的典型表现形式“A is B”的符号学形式,“A”就是胸前划十字,“B”就是祈福好运。隐喻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其中对本体和喻体的认识也有了质的飞跃,会理解成甲物就是乙物,不再认为把乙物比作甲物。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身势语与言语通常是同时进行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一些外籍教师在课堂上更善于用自己的行为举止和神态表情作为辅助言语,而我们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对身势语使用得相对较少。殊不知适宜的身势语在课堂上的使用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官印象,使教学效果相得益彰。例如:讲elephant这一词时,如果教师捏着鼻子模仿大象长鼻子的动作,并憨态可掬地走几步路,这会强烈地感染学生,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
教师可通过一些象征性的身体姿势或手势表达对学生的喜爱、关心、鼓励、信任、评价,或给学生以暗中点拨,让学生摆脱困惑、难堪、“丢面子”的窘境,以减轻他们焦虑、自卑的压抑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象征性体态语的最典型的例子是用点头表示对学生道德行为或求知行为等方面的赞许或肯定;用摇头表示否定或反对。手势语在身势语中是最有表现力的。例如:学生回答对了问题,跷起大拇指表示“Great! Good!”;学生一时回答不上问题时,教师可将手轻轻下摆“Sit down!”,以示爱护和宽容等。而伸出食指指点学生起立,则带有强制和命令的色彩,会使学生在潜意识里产生一种卑下、被审问感。在英语教学中,应发挥手势行为的积极作用。有时手势动作比语言省时、直观。例如:在教学中,“I am tall. He is short. I am hungry. You have a bad cold. We are running.”等等。无论抑扬顿挫还是动静行止都可以通过一个手势或辅助图片来实现。手势是无声的语言。提问学生时,用手势给学生的回答予以暗示、点拨,让学生摆脱困惑、“丢面子”的窘境,以减轻他们焦虑心情,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但是手势语的运用一定要目的明确,干净利落,节奏明快,优雅得体。
2.情绪表露动作与英语教学
身势语符号具有表露真情实感的功能。其隐喻含义一般反映人们内心情绪的真实想法。婴儿随着感知能力和动作能力的发展与增强,他们除了用面部来表示自己的意向、愿望外,还以各种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6个月大的婴儿会张开双臂,将身体扑向亲人,要求爱抚,拥抱;对不爱吃的食物用手推开或拒绝张开嘴。
身势语符号中最能表达感情的莫过于面部表情和眼部动作。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眉来眼去、眉开眼笑等,都告诉我们这一点。“眼睛是灵魂的镜子”,这句隐喻说明透过眼睛我们可以窥测一个人内心的感情世界。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知道眼神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用多样化的眼神影响学生,增强感染力。教师在课堂上艺术地运用好眼神,有利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表情中发现自己的教学效果,辨析学生听讲的状况,然后进行适当调控。在课堂上,学生时不时、无目的地向棚顶或室之一隅张望,目光呆滞,那表明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眼中有兴奋之光,表明茅塞顿开……
但是要理解身势语的隐喻意义,还要关注语言符号的文化语境。在英美文化中,有句格言:“不要相信不敢直视你的人。”受过教育的英国人一般对讲话人给予密切的注视,听懂时还常常眨眨眼睛,隐喻含义:自己听懂了。在课堂上,中国学生有时回避目光交流,而外国教师误认为中国学生是拒而不听,蔑视教师。而且中国学生不积极提问,因此会导致误解加深。作为外籍教师,如果在中国教学,就应该了解中国文化,理解学生的身势语的隐喻含义,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好地促进教学。
3.说明性动作与英语教学
这类身势语直接与言语相配合,说明谈话的含义。此类动作一般表示强调某一句话,描述一个思路,描述一种空间关系,或说明某一词句的含义等等。例如:碰到一件令人伤心的事,说话人嘴里说着“That’s too bad.”或“Sorry to hear it.”同时,头摇来摇去,或嘴里发出啧啧的声音。这就是补充说明身势语动作。这行为符号隐喻说话人对事件的同情、怜悯心情。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拍案同时叫绝;一边说不对,一边使劲挥手;一边说不知,一边摇头等等。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由于身势语很直观,对孩子有很高的情感影响!尤其小学年龄段的孩子身心发展具有好奇、好动、好表现、好模仿等特点,发音器官较成人的更加灵活。因此,模仿外语的语音语调远比成年人容易且更快。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可以用小品、游戏、唱歌等形式运用身势语与情感边说边演来展现课文的内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他们的注意力,真正地使课堂“活”起来,使教学按教案的要求和设计转移、解决难点,从而帮助学生达到理解和领会的目的。例如:在讲解不同职业worker, driver, actor, writer, police, court, judge, lawyer等时,教师可以让一位学生在前面表演各种职业的动作,大家来猜。这样教学会取到很好的效果。同样的方法也可用于时态教学中,如:drinking, reading, shouting, walking, writing, meeting, copying等,教师先示范体态语的各种动作,使学生在观看和表演时对同一形位变体的一系列词融会贯通。如果教师能采取系列策略刺激学生的运用兴趣,则会在教学中有所突破,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更完善、更统一。
4.调节性动作与英语教学
调整性动作适用于交谈的开始和结尾,以及听者准备说和说者准备听时的信号,暗示讲话人继续讲下去,或重新开始等喻义。在教学中,教师有时故意将未说完的话语就此打住,继而以身势语取而代之。这可以使学生通过教师说话方式的改变来琢磨教师的意图,而教师用身势语来传达隐喻意义,有时比滔滔不绝的言语有更大的感染力。
5.适应性动作与英语教学
埃克曼和弗里森将适应性动作又进一步分为三种:
(1)自我适应动作。这类动作发生在自己身上,例如:揉鼻子,隐喻暗示疑虑、迟疑、镇定;揉眼睛,隐喻暗示做错了事;刚睡醒或眼里进了脏东西;根据具体的情境再考虑;摸下巴,隐喻暗示可能在思考。情绪越不安,这类小动作就越多或越明显。教师可以通过在学生身上发现这些动作,适当调节学生的情绪,提高听课效率。
(2)变换式适应动作。此动作发生在与他人关系之中,例如:进攻或保护或退避等等。手足不断摆动往往表示坐立不安,希望避开交谈。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母语和文化中的有些习惯、知识、态度都可能带到他的学习中来。教师可利用一些常见情景,如:去商店、去网吧、参加宴会等等,学习领会西方人身势语准确的含义,再将其用于英语情景故事、幽默小品中。例如:shrugging one’s shoulders(耸肩),snapping one’ s fingers(打响手指)等,让学生明白西方人打响手指和耸肩的习惯,不是轻浮的举止。又如:空间距离在西方文化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西方人善于夸张动作,喜欢拥抱,东方人则比较含蓄内敛,偏爱握手。阿拉伯人喜欢近距离交谈,表示彼此亲密融洽;而英美国却习惯交谈中保持一定距离,以维护各自的谈话空间;在教学时要考虑社会文化习俗的差异。
(3)客体适应动作。此类动作涉及客体物件的运用,如:抽烟写字等。适应性动作并不是有意于交往,但在一定情境中可能会由言语引发。在英语教学中,借助实物和图片的身势语,指示相应的人或物,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人称代词(I, you, he, she… )、物主代词、指示代词(this, that, these, those);或者文具(pen, ruler, pencil, Eraser…)等。
身势语与言语在交际中,相互支持,相互制约,传递微妙、丰富的信息与情感。身势语具有多义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其表情、姿势、动作的表达方式与蕴含的意义也各不相同。同样的身势语在不同的场合隐喻意义也不同。意义理论的奠基人弗雷格表示,我们用来表述对象的“符号”,不仅包含有指称的对象(外延),而且还有其特定的意义(内涵)。符号指称的对象涉及的是有真假,而符号的意义涉及的才是内涵,在意义中包括符号出现的方式和语境。而只有当某个身体动作被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时,它才可能成为一个有特定隐喻含义的身势符号。
我们的教学要渗透语境的功能和作用,在教授学生语用知识和语用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语境给予言语意义的内隐作用。很显然,语境在非言语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信息的认知和处理,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要想生动准确地进行交流,是不太客观的。
五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避免消极的身势语
身势语具有替代、辅助的功能,使它受到教师的青睐。但是,并非所有的身势语都适合教师使用。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身势语应积极、正面引导学生,而应该避免消极身势语。
1.消极的目光语
教师蔑视学生的眼神会伤害学生自尊心,打击学生的人生追求;有的教师上课时横眉冷对,瞪眼撇嘴,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有的老师与学生没有眼神的沟通。有效的教学,师生间的眼神应形成默契,相互理解、领会、沟通、配合。
2.消极的手势语
有的教师上课总是玩弄粉笔或衣扣,或者用黑板擦不断地敲击桌子,这些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反感。有的教师总是双手交叉在胸前或手插在裤兜里,高高在上,不乐意与学生接近,这些身势语都阻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滥用亲密距离
在平时教学中,有些教师喜欢接近他喜欢的学生,而对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始终不闻不问。在考试期间,教师频繁地走动或近距离地看学生答题,这些会干扰学生答题思路,使学生产生不满。
4.其他消极的身势语
在教学中,教师的外表修饰要大方、得体。教师的外表修饰,反映教师的内心修养和品格气质,虽然在大多数的教学情境中,不直接传达教学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但它都是影响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一个潜在的因素。教师的站姿、坐姿也表明教师的精神面貌,这也印证中国的一句俗语:“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避免松散无力、邋里邋遢、身子歪歪扭扭,给人以不稳重的印象。
六 结束语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身势语和言语在思想中融为一体,共同表达具体的内容。身势语是一种丰富的语言符号,身势语把无形的思想与心理形象直接隐喻化为动态的感觉、视觉形象,身势语的隐喻表达在英语教学中能够起到促进和烘托作用。在英语教学中适宜的身势语运用能够更加准确的传达教学信息,让教学内容更易于理解,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互动,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用英语表情达意的技巧,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Winking(Y). La nouvelle communication〔M〕.Paris: Seuil, 1981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Samover, et, al. 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81:155
〔4〕陈宗明.符号世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42
〔5〕黄建军.视觉文化的研究方法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4):78~81
〔6〕胡壮麟.走进巴赫金的符号帝国〔J〕.外语研究,2001(2)
〔7〕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8〕东方史.暗示〔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5
〔9〕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88
〔10〕姚君喜.传播与意义的构建——关于“传播”定义的再思考〔J〕.当代传播,2009(2):23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交际形式的课堂是英语教学高效率的关键04-26
如何提高学困生的英语水平04-26
浅谈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04-26
英语课堂提问要“五有”04-26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04-26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04-26
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04-26
浅谈如何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04-26
保护知识产权 维护自身利益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