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Teacher talk)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使用的语言,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功能。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内容只有通过完美的教学语言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学语言(English teacher talk)不但是一种传授知识技能的工具,同时又是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本身。也就是说,英语教学语言兼有讲授和语言示范的双重功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语教学语言既是传递信息的手段(讲授功能),更是教师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手段(示范功能)。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存在着诸多低效现象,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效率。
一、明知故问,语言无信息差
所谓“信息差”(information gap),是人们在对事物或人了解、知晓的程度上存在的差距。有了信息差,人们之间就会产生交流的愿望。英语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要使语言交流变得有意义,就必须制造一定的信息差。“信息差”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悬念和挑战,拓展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
案例(一)
在一次立体评教课上。
T:I’m from China, where are you from?
S1: I’m from China.
T:Good!How about you? Where are you from?
S2: I’m from China, too.
案例(二)
教学Starter Unit 2 Who’s this girl/boy/woman/man?一句时,大屏幕中出现一位学生的全家福,教师询问该生:
T: Who’s this man?
S: She’s my father.
T: Who’s this woman?
S: She’s my mother.
…
接下来每位学生各自拿出自己的全家福,与身边同学展开类似的对话。
这两个案例是我们教学中常见的“信息差”缺失现象。
在案例(一)中,表面上看,由于相互之间是陌生的,教师似乎是在通过询问的方式获取学生的基本信息,而且语言正确无误。但实际上,这种语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学生都知道老师来自于China,老师也十分清楚她所教的学生来自于China.既然如此,岂不有明知故问之嫌?
至于案例(二),有许多教师可能会对此持赞赏态度:认为上课教师能将新授的语言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做到了学以致用,而且不少教师也热衷于此项语言活动。然而稍加推敲,便会发现,整个过程中,教师借着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东西——“全家福”做幌子,看似有创设真实语境的噱头,实质上也是一种无信息差的假交际。谈论全家福,本身对话的内容就是没有悬念的。看到照片,不用询问,谁都能说出里面的人物分别是谁了,根本就是多此一问。意大利著名导演罗思特?马西里尼曾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再没有比思考更快乐的事”。但在这整个语言过程中,学生没有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快乐从何谈起?
调整策略:
在初中阶段,有许多句型是十分基础的,如果简单拿来使用往往会有“逢场作戏”的尴尬。但作为必掌握的语言内容,又需要适时地复习巩固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究竟该如何操作才能将这两者矛盾和谐统一呢?那就需要教师针对特定的语言项目,在合适的情景中有意识地造成某种信息差,使活动具有自然交际状态下的变化多端,不可预测性,参与者在活动中努力去建立、填平信息差时的能力也就具有真实性。
对于案例(一),教师的语言可进行以下调整:I’m from Banzhuang.(乡镇)Where are you from? 这样,有了教师的示范后,学生就知道,除了“I’m from China”外,还可以有更精准的表述,师生间的交流也不再流于形式了。
对于案例(二),可以将课前让学生带全家福的统一要求作一变通:学生可以带来任何自己与其他人的合照,也许是和家人,也许是和邻居的,也许是和朋友的。这样,谈论的内容就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挑战,也就存在了上面所说的信息差。在这种语境下,学生便会产生想迫切了解对方信息的愿望,语言的交际也变得真实、有意义了。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狭隘封闭,语言无对话性
对话是平等、开放、互动、多元化的。在我们的教学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节省教学时间,许多教师会特别强调目标语的使用,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紧紧围绕甚至只使用目标语,而忽略了语言的对话性特征。
以下是本人在一次听课活动中记录的教学片段:
T: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the weekend?
S1: I usually play the piano.
T: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the weekend?
S2: I usually fly kites.
T: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the weekend?
…
在与多名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始终都在问同一个问题,重点是一目了然了,但似乎偏离了语言应有的功效,给人感觉就是纯粹的提问,不是真正的对话。在这样一个适合对话的环境中,却没有产生应有的对话。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会大大减弱,即使碰到具体语境也会产生无话可说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一味追求教材重点,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语言被教材所缚。
调整策略: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信息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绝对不是唯一标准。所以要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教师的语言设计应该是三维度的,不能只考虑自己教学目标语,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在对话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充分的预设,更要有动态的生成。
摘录某位名师执教的Starter Unit 11 At the weekend的师生对话:(多媒体上出现春天孩子们在公园放风筝的情景):
T: Look, what are they doing?
P: They’re flying kites.
T: Do you like flying kites in spring?
P: Yes,I do.
T: How many kites do you have?
P: Three.
T: Where do you usually fly kites?
P: I usually fly kites in the park, too.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这样的对话,没有虚假的味道,如同教师和学生在拉家常,内容开放又紧紧围绕主题,同时,通过对话也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How many句型。
除了单纯的师生对话外,教师还可以创设语境,鼓励学生之间自编对话。
三、唠叨重复,语言无条理性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在词汇教学中,重复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许多教师曲解了重复的含义,乐于重复学生语言。
在教学Starter Unit 8 Our things这个话题时,有位教师出示了一个袋子。
T: Guess!What’s in it?
S: A pen?
T: A pen?
S: A ruler?
T: A ruler?
S: A pencil?
T: A pencil?
…
在上面这段话中,教师把每个学生的回答都硬生生重复了一遍,实在让人搞不清教师到底是在教还是在学。如此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师花这么多时间跟读学生的语言,没有任何其他语言的输入,课堂效率自然是低下的。
重复学生语言其实也是许多教师的一大通病。原因有三:(一)有些教师怕学生声音小,其他学生听不清楚,故意强调一遍以引起注意,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习惯。(二)很多时候,教师的重复是为了提醒学生的错误。(三)有些教师则是自己语言匮乏,一时想不出应对的语言,干脆重复学生语言。
调整策略:
对于情况(一),其实教师大可以打消这种顾虑。因为教师越重复,学生的说话及听话习惯越差。当学生声音轻时:教师可以微笑着说:“Could you say it loudly?”如果学生的声音还是很轻,可以要求其他学生: “Shh! Be quiet, please.”经过多次训练后,学生的说话及听话习惯会明显好转。
至于教师想通过重复学生语言来提醒学生的错误,那更是不可取的。我们身边经常发生这样有趣的情况:母亲让孩子去买料酒,反复强调:“记住了,不是酱油!”可贪玩的孩子转了一圈后,给母亲买回的恰恰是酱油。最近发表在《个人和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一篇心理学论文对这种情况做了解释:重复会增强观点的接受度——即便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在教师反复重复学生的错误语言的同时,学生也同时强化了错误语言的记忆。后果真的很可怕。
所以不管是何种原因造成的,都应该努力纠正这种习惯。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加强语言基本功练习,另一方面,应在课前预设上做足功夫,尽量使教师的教学语言细化、多样化。对于上述案例中学生的猜测,教师可用“Are you sure?”“Maybe.”“How can you know?”等语言来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机械单一,语言无针对性
这里指的是教师的评价语。英国的埃克斯利(Eckersley,C.E.)认为,“呆板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尽管他拥有够糊一间房子的证书也是白搭”。但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经常以“Good!”“Excellent!”等予以鼓励。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回答得并不好,甚至是错误的,教师还是竖起大拇指说:“Good!”可谓是以不变应万变。课程改革呼唤多元评价,这里的多元体现在课堂教师的语言评价应是多样、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因材、因时施评。难道指出学生的错误回答,学生的学习热情就真会从此消退吗?肯定不是这样的。“Sorry,I don’t think so.”“Try again.”偶尔说说又何妨呢?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对教学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对我们英语教师来说,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减少低效、无效的教学语言,以人为本地组织英语教学,使学生能在课堂中感受英语的真实交际,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04-26
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利用04-26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在我校的实践点滴04-26
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04-26
浅议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课堂04-26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04-26
学习英语应注意文化教育04-26
激发兴趣,点燃英语学习的激情04-26
初中英语听力培养尝试04-26
关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探索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