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语:“天下之道管是矣。”在学校,要使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也要靠有效的管理。没有教育的管理是无力的管理,没有管理的教育是苍白的教育。但必须指出的是在学校中教育和管理的对象是人(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有其独特个性的人,这就要求教育者对人性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 关于人性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认为:人性是客观存在的,人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自然属性是指人在生物学、生理学方面的特点。个性是指个体之间相互区别的特性,这是人和动物相互区别的特征之一。正因为人性具有个别性,才使得人类社会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社会生活才丰富多彩。人性的个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产物,它体现出人在社会生活中对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发展的、成功的方面的追求,不能超越社会成为抽象的、孤立的个人愿望,而必须与社会相协调,这也是人的共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性的本质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随着个体的不断成熟而发展的,这也是其社会性的形成。而人的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差异性、独特性,是其成为其自身的标志。所以人性是个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性化教育就是以这种统一为前提的。
当今的教育严重忽视了人的个性,仅仅把目光放在社会需要的层面而忽视了人的内在需要、人的价值。所以教育的人性化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而作为与教育紧密而不可分的管理也必须实现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二 谈人性观对班主任启示的原因
1.对班主任工作性质的审视
学校按班级组织学生的教育活动。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既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班主任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的精神面貌和发展。班集体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人)组成的,他们是一个可塑性极强、发展潜力很大的群体。所以班主任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极大。从学生的角色心理来说,“向师性”是他们的重要特征之一。所谓“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着尊重、崇敬老师和乐意接受教育者教诲的自然倾向,都希望教育者能热情地、认真负责地教育他们,并注意、重视、关怀和鼓励他们,促进他们的发展。班主任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教育的人性化贯穿到其班级管理中来,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做出贡献,满足他们的需求。
2.对班主任工作中现存问题的理性批判
环顾当代班主任的工作方式方法,我们的确有许多教育活动是缺乏人性的。
首先,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往往采取大一统的方法,表现出严重的“家长式”思想。现在有些班主任成为班级的总管家,班主任的管理因时间和精力的有限而难免采用简单的命令、僵硬的规章、粗暴的惩罚等“家长式”的方法,导致学生失去应有的独立性、主动性,成为被班主任驯服的学仆。
其次,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往往助长了学生的“官本位”意识,导致学生民主意识的丧失。现在的班主任通常是通过组建班委会来实现其管理。班委会的选举本应经过民主程序,但由于班主任在班级的特殊地位和行政赋予的巨大权威,班委会成员往往是经他认定的、听话的、成绩好的学生,这样选出来的成员往往成为其傀儡,唯班主任之命是从。
再次,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人为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十八世纪科学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就曾警告过我们:“不要进行过度的教育,要避免运用一切不必要的强制,这样的强制可能使儿童无所适从,可能抑制他们的情绪,毁灭他们的乐趣;同时还可能毁灭他们今后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最后,班主任“事事都要管”的工作方式也不利于他自身的发展。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几乎无所不包,导致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管理知识,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得不到发展,反而慢慢下降,甚至被荒废掉。所以在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形势下,班主任必须改变工作方式。
三 班主任应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
台湾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的核心提炼为三点,即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享繁荣和幸福。这是人本管理的精髓和最高宗旨。因此我们提出班主任要树立平等、尊重、民主、服务的对话式管理理念。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平等。要求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必须打破头脑中的条条框框,消除那些传统的僵化的“为师”的优越感,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新型的“我——你”的师生关系。
尊重。班主任在与学生交往中要把学生当作是与自己相同的人,是人都会有缺点,要理解他们,给他们以帮助,指导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民主。班主任要改变其家长独裁式的工作作风,在班内实行民主。班委会的组建要经过民主选举,班内的大事也要民主决定,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服务。班主任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急学生之所急。
四 爱的教育——班主任的工作信念
爱的教育要求教师要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动人的灵魂,无法引起人的共鸣,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
爱的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而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所以,作为教师的班主任要明白自己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成才的关键因素。
当然,爱的教育绝不是纵容的教育。特别是对处于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班主任在爱的同时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一切从学生的特点、需要出发,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谭保斌编著.班主任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1(1)
〔2〕哲学辞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3〕赫尔巴特着.普通教育学(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金生宏着.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1997.3(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编.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三联书店,2001.7(1)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关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探索04-26
如何培养初中英语词汇记忆技巧04-26
谈中学英语趣味教学04-26
听力创新教法04-26
启发式教学对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探究04-26
初中英语教学适应课改的几点思考04-26
腐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104-26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应用与借鉴04-26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辨析与再理解04-26
基于后发优势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证分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