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译中言说者语言的真诚性问题

时间:2024-04-26 12:38:54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口译是一种社会交流活动,它是对说话者原语的一种诠释。口译者应遵循自然规律,把握说话者的主旨,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以解决言说者语言的真诚性问题。
  关键词:交往行为理论;口译;真诚性
  我国的翻译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语文学模式阶段;结构语言学模式阶段;解构主义模式阶段。目前,很多国内学者尝试从建构主义的理论角度去研究翻译,并建立较完善的翻译学体系。建构主义翻译学把翻译看作人文科学,这不同于结构语言学研究模式和解构主义研究模式。人文科学的本质是理解,这种活动是指向话语的意义,而不是现实状态中的时间或事物。建构主义翻译学把翻译看成作者、文本、译者、和读者间的话语交往关系,口译也是一种社会交流活动,它是对说话者原语的一种诠释,因此译员也可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来指导口译实践,并解决口译中的问题。
  一、何为口译中言说者语言的真诚性问题
  哈贝马斯做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客观世界、社会的世界和自我主观的世界。人们在交往中应保证交往的合理性,这就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和规范。因此,哈贝马斯在其交往行为理论中讨论道德规范的普遍性问题,以求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合理交往。他对于合理性的交往行为提出几项普遍有效性要求:I.陈述内容的真实性。Ⅱ.人际关系的适当性。Ⅲ.言说者语言意向的真诚性。Ⅳ.语言的可接受性。在作品翻译中,言说者语言意向的真诚性是指译文对言说者语言意向的正确理解,即译文既要表达出内容,也要表达出言说者的心情与想法。例如:在作品《简爱》的第二十六章中有这么一段话:Ihadacharmingpartner-pure,wise,modestyou can fancy thatIam ahappy man-1wentthroughrichscenes!Oh!My experiencehasbeen heavenly,ifyouonlyknewit!该如何去译呢?特别是该如何处理“Oh!M y experience has been heavenly,if you only knew it!”这句话?译者在翻译时,应体会文中人物在说这番话时的真实想法与含义,即译文与原文人物在对话时的一种沟通与协调。译文不仅要把原文的字面内容表达出来,更应该反映出言说者的心情与想法。
  译文如简单地处理成罗切斯特先生在夸他那贤惠、纯洁、美丽的妻子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他说的是反语。译文应把言说者的真实想法表现出来。如译文处理成:在别人看来,我有个可爱的伴侣——纯洁、聪明、谦逊,你们也可以想象我是一个多么幸福的人——可是我受的罪大了!天哪!我的经历‘真’是太‘好’了,但愿你们能知道是什么滋味!译文就译出了言说者语言意向的真诚性问题。口译也是一种社会交流活动,它是原语言说者与口译译员的对话,口译译员与听众的对话。其中,口译员起了诠释原语话语并向听众传达的作用。因此,口译也是一种对话,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规范以保证其合理性。口译中言说者语言的真诚性问题指的是口译员未能译出原语言说者话语中隐含的真正意图与想法,而仅仅表达了原语的字面意思。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口译中出现言说者语言真诚性问题的原因
  哈贝马斯认为言语的基本功能就是协调众多独立的行为人的行为,并为交往互动有秩序、不起冲突地展开提供可遵循的看不见的途径。语言之所以实现这样的功能,是因为语言的内在目标(或终极目标)就是要达成理解并产生共识。任何真诚的言语行为都提出了三个不同的有效性声称:真实性的有效性声称,正当性的有效性声称,和真实意味的有效性声称。在所有的言语交往行为中,说话人的言语行为必须满足这三个不同的有效性声称。这样,其言语内容才是有意义的,并能被别人理解和接受。真实性的有效性声称是指所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即言语内容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对其判断的标准是“真”、“伪”正确与否。一当言说者提出一个关于真实性的有效性声称时,比如“水是无色的”,他其实是在暗示有充分理由使人相信这一点,听者在这些理由的基础上将会理解这个断言。也就是说其论述符合知识的客观性。如果他把水说成是有色的,听者会无法接受,原因是这与一般的客观规律和常识相悖。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正当性的有效性声称是指对潜在的社会规范提出了正当性声称,即言说内容符合一定社会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体系。正当性的有效性声称必须是对潜在道德规范的有效性声称,它表示的是:合适的、合理的、道德上允许的或者道德上必须的。提出一个正当性的有效性声称就等同于声称在现有情况下言说的内容是合适的,或者是合理的,是建立在同道德领域有密切关系的特殊理由之上的。言说者在表达言语时,应充分考虑到所处国家、社会的时代背景和道德规范体系,避免一些与社会禁忌相冲突、与特定文化传统相抵触的言语。例如: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基辛格后,外电专门对此作了报道。其中一句话是这样的:IknowwhatyouhavedonetoChinesepeople.当时有人这样翻译:“我知道你都对中国人民干了些什么。”这种言语表达,中国人听来很刺耳,他们可能认为是在审问战犯,因为在他们的道德伦理体系中对待客人是不能用这样的口吻的。在中国社会的这种文化背景下,这句话应表达成:我了解您为中国人民所做的一切。这样的言语表达才是合适的、合理的,才能被特定的道德体系所允许和接受。
  真实意味的有效性声称指的是言语内容的真实意图和意向需要被听者所理解,如果言语内容的表述从字面意义上来看与言说者的真实意图相差甚远,那么听者将无法理解话语的真实含义。口译也是一种社会交流活动,它是对说话者原语的一种诠释,是说话者、口译译员、和听众相互间的言语交往行为。而译员的角色尤显重要,他在交流中起着一种桥梁作用。如果译员在口译中因上述原因而出现误译,将会导致发言人与听者的交流失败。
  三、解决口译中言说者语言的真诚性问题
  从真实性的有效性声称层面上看,在对原语言说者话语进行理解时,口译者应充分认识到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自然规律指的是客观存在的种种规则和事实,它们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规律包括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各领域的规律,译员应熟知这些基本规律,因为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不能违反这些规律。译员在作口译时,如果原语言说者的言语符合这些客观规律,那么可在译人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并流利地口泽出来。如果原语言说者的言语不符合这些客观规律,译员应该考虑原语言说者是否有意而为之并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言说者如果无意而为之,口译者应在译入语的表达中予以纠正,译文应符合这些客观规律。言说者如果是有意而为之,这一问题可归人真实意味的有效性声称层面讨论。从正当性的有效性声称层面上看,口译者需要处理的是:如何在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内来理解说话人的言语内容,并找出合适的、合理的、和道德上允许的译文。要做到这一点,译者需要对言说者的文化背景、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和所在国的价值体系非常熟悉,这样就更能合理地理解言说者的言语内容。换句话说,译员应紧紧地把言说者的言语内容与其所处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联系在一起,从而对原语内容作出理解。例如:英文中“die”这个词在中文中可口译成多种表达方式:仙逝、驾鹤西去、逝世、归天、翘辫子、暴毙、死等等。
  从真实意味的有效性声称层面上看,口译者面对的是如何理解言说者言语内容的真实意图和意向需要,恰当地把言语内容传译给听众。要很好地应对这问题,译员需从言语交往的目的性人手,深入了解发言者的主旨是什么。在这一层面上,发言者有时在言语上会有意而为之,即带有弦外音。作为译者应抓住其企图,根据整个言语交往的具体场合、特点和语境,在译文中作出强化或弱化处理。例如:在2003年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提问:“……另一种说法认为,我国反腐败工作,越反腐败案件越多,涉案的政府官员级别越来越高,金额越来越大?难道说我国反腐败工作是越反,腐败现象就越严重?是不是说我国反腐败工作不但没有成效,还使问题恶化了呢?”在这儿,言说者的意图并不是贬低反腐工作。他是有意借这一事实来说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故这句话应理解成:通过反腐工作,更多的腐败行为被发现。当时,译员把这句话译成了“Andtheoth—rview isthatastheanti-corruption campaign getsmorentensiveinChina,itonlyservedtodetectmorecorrup—ion casesinvolving officialsofeven higherranking whoacceptedevenbiggersum ofbribery.”译文很好地诠释了言说者的意图,而译员也完全领悟了言语内容的真实意味,避免出现思想认识上的错误。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高中英语课因生活化而精彩04-26

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04-26

初中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方法探讨04-26

高师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探究04-26

浅析英语形式重复的语用功能模式04-26

浅谈职专英语课堂良好师生对话氛围的创设04-26

英语低效教学语言分析及调整策略04-26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04-26

浅析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与研究04-26

浅谈英语 教学反思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