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在英语学习中,跨文化现象普遍存在。文中通过对英语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关系的分析,结合跨文化交际的具体内容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学生在学习英语中要有跨文化意识,而英语教师更应在教学中注重文化差异的教学。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英语学习;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同。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作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矛盾。因此,研究跨文化交际是文化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跨文化交际源于美国,始于20世纪60年代,侧重于研究交际文化,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以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为主旨,以提高语言的教学质量和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为目的。这一学科的兴起和发展同语言教学和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往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英语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外语学习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文化学习,英语学习也必然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和理解。由于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交际,英语学习也就自然地要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这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曾提出过交际能力的四个要素,即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后两个因素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能够使用不同的得体的语言,这里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是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已经不是仅靠语言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了。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能使用该种语言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而缺乏交际性的语言学习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在掌握了语言中的语法、词汇等之后,语用便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在实际的语际交流中使用已学的知识才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例如,在机场迎接一位刚下飞机的美国或欧洲客人时,刚一见面就问她:“Areyoutired?”事实上,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这句问候的话一点都没问题,而且还含有关心的意味。然而,客人却不这样认为,她会以为:难道我今天的妆没有化好,还是衣服搭配得不够得体?所以,跨文化交际在实际的语际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语学习如火如荼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注重英语学习与教学中的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对于英语学习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这是因为,英语学习不仅是学习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美国现代语言学家Dr.Brown曾指出:“语言的被动接受者很容易发现语法错误,这使得他们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像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口]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语法,更重要的是必须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授,即注重文化差异的教学。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使许多语言教师对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问题,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学确实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语言教学中要体现文化对于语言的渗透作用,同时也要体现语言对文化的反作用力。文化既是外语学习的目的,又是外语学习的手段。教师对英语语言的讲解和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一旦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就会富有情趣,从宏观角度来领悟英语语言的本质。将英语语言深入到文化,就会自然习得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同时在学习中开动大脑,进行单语联想而不是双语翻译思维。
三、中国与英语国家在交际文化方面的不同
英语学习过程中,注重对交际习惯方面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能避免交际过程中的言语障碍,达到交际的目的,同时还会使语言学习充满了挑战和新奇,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习动力。如在跨文化交际的语际交流中,中国人倾向谦虚的思维方式,常会用“不行,差远了”来回应别人的恭维,而西方人则认为实话实说才能继续交流,因而欣然接受别人的赞扬。中国人关心周围人的一切细节,常劝告他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西方人倾向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不愿意被当作小孩子,因此对这种中国式的关切不但不领情,还会造成言语障碍。例如,我们中国人和英语文化的人打招呼说“Whereareyougoing?Itiscold.Youdbetterputonmore”等,不但传递不了中国式的关切问候的信息,反而会引起反感。语言学家Fraise认为,语言与文化在社会环境中有十分密切的关系[5]。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入文化的概念和思维方式,不但对学生的英语综合知识的习得有益,而且也会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积极乐观、独立自主的性格,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东西方在语际交流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打招呼(Greetings)。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英语国家,朋友在街上见面都习惯打招呼问候,在这方面,两者也存在着差异。在英语国家,人们只用一些简单的问候语来招呼对方,如:“Hello!”“How doyoudo!”“How areyou!”等。在中国,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他们见到外国人时,就会用中国人的习惯去打招呼,如:“Haveyoueaten?”(你吃了吗?)“Whereareyougoing?”(你去哪?)“Areyougoingtowork?”(你是去上班吗?)等。对于这些问题,外国人都会感到迷惑不解,他们会认为你是在邀请他们吃饭或你有麻烦了需要他们的帮助。笔者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故事讲的是:一位年轻的英国女士到中国来工作,刚开始,她不懂中国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一天,她去银行,刚一进门,一位银行职员就很热情地迎上来,问了一句“Have you had yourlunch?”(你吃饭了吗?)听到这句话,这位女士非常吃惊,因为在英国这句话的含义是:说话人有意邀请她去吃饭,如果是两个年轻人之间,这句话还可以表示男士有意与女士约会。最初的几天,她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为此她花了好长时间才弄清楚这只是中国人表示友好的一种问候方式。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名中国学生,了解异国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2.谦虚(Modest)。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常常用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赞扬时,自己却贬损自己。如:中国人在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长相、衣服漂亮时,往往会谦虚一番:“哪里,哪里。”当这种赞扬遭到中国人拒绝时,美国人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作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他们之间跨文化的接触很可能是以一场交流失败而告终。在送礼物时,中国人常谦虚说:“HereSsomethinglittleforyou,itSnotgood.”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籍人士自然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自己认为“notvery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当听到英美人士赞扬时,可以用:“Thankyou.”来回答。
3.关心(Showingconcern)。有一个小女孩问一个老太太:“How oldareyou?”老太太答:“Ah,itSasecret.”汉语里可以对任何人发问:“你几岁了?”以表示关心和亲切,而在英语国家,除了对小孩,人们不轻易问一个成年人特别是女士或老人的年龄,以免冒犯他人隐私权。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要避免问以下这些问题: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How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How m uch doyou m ake every month?W hat S your religion?W hathave you been busy doing?So you re di—vorced,whatwasthereason?有些“关心”式的问题对中国人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这些是属“个人隐私”问题,他们不愿别人过问个人之事。因此,根据他们的习惯,这样的问题不宜过问,否则就是失礼。
通过以上的对比,不难发现,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的文化背景。如果一个人想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须了解这门语言的产生和使用背景。因此,在教学中,要求英语教师必须重视文化差异的教学,或者说将跨文化交际注入各个教学环节当中,以此来提高学生实际交际的能力。
四、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方法
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人新的文化环境中。
1.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方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当教师在讲交际文化背景时,应该组织学生多做一些现场表演,可以是关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况和经历。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教师达到两个目标,一方面是使学生精通语言本身,另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功能,即交际功能。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一些“role—play”、“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情景”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外语的交际氛围。例如:教材中,打招呼的表达方式(Greet—ings)就有不少,如:“Nicetomeetyou!”、“Nicetoseeyou!”、“HOWareyou?”等。教师应让学生懂得它们的使用对象,以及使用时的时空意境。比如,模拟这样的情景:小明在外地旅游时偶然遇见一位老同学,这时,打招呼可以用:“Hi,Mary[Nicetoseeyouhere!Whatlfsurprise!”如果学生用:“Nicetomeetyou!”就不够得体,这句打招呼用语是用在初次见面时。
2.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教师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好方式。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教师不仅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人课堂,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3.抓住教材,每一单元都可向学生传递不同文化。大学英语教材是语言与文化的综合体,它涵盖广泛的多边内容,将自然科学、文学以及文化知识的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现有的英语教学实际出发,新版的大学英语教材内容新颖,题材多样,涉及面广,实用性强,全面地反映了英国及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景象;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能源危机、计算机应用,又涉及人文科学的社区服务、动物文化以及名人名家的传记、演讲。教师在备课时和上课时若具有强烈的人文思想和文化知识的欲望,那英语课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交流,而且是具有高尚欣赏品位的艺术赏析课,各国文化将会在课堂上进行碰撞。
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变强,分析分辨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一些哲学理论、人文思想、文化内容,会给语言教学增添一抹色彩,从而活跃教学氛围,迅速地进人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提供给学生有关的快速阅读资料,安排类似的讨论话题;课外指定一些内容相关、思想深刻的英文阅读,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旦所收集到的信息与他们先前存入发生覆盖,就会极大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深刻地理解文章提供的思想。如在讲解“TheSampler”(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大学英语精读1》Unit7)一课时,学生也许会对课文结尾感到困惑:作者的慷慨解囊为何使得老人:“jumpedbackasifhehadbeenstung(往后一跳,仿佛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甚至老人倾其所有买了一块最大、最贵的布丁?而作者又为何认为自己对老人所说的“Letmepurchaseyouoneofthesepuddings”是一些不得体的话。这也就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同情弱者、帮助他人是值得推崇的美德,而在欧美,人们崇尚自立,同情对于尚有自立能力的人来说,是对他们能力的否定,是一种侮辱。他们对此的反应往往是羞愤。教师在教学中应主动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文化思维,这是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改进写作教学提高高考阅读表达得分04-26
活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04-26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04-26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04-26
刍议初中英语情趣教学法04-26
高中英语新教材的点滴体会04-26
浅谈英语听力的训练和培养04-26
浅议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04-26
挖掘英语潜藏的宝藏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04-26
提高英语成绩,重在书面表达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