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中关于兴趣培养的探索

时间:2024-04-26 12:36:46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就英语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轻松地学习英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兴趣;培养;激发;鼓励
作者简介:赵琳琳,任教于陕西省西安市第六十三中学,中学二级英语教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一般来说,学习并不只是重复他人的表现,或者通过教授这项活动来习得其他人所传递的知识,它有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以兴趣为前提的。可见,兴趣是我们做一切事情最好的驱动力,它能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帮助我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想学好英语,或者换句话说,要想轻松、事半功倍地学习英语,兴趣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语言是一件艰苦的事情,要有良好的耐心和毅力,这就需要兴趣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对英语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呢?如何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持久兴趣,就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思维不断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英语处于乐学、善学、会学、学而不忘、乐此不疲的情境,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都保持这种较高的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那么,如何培养这种学习兴趣呢?
  一、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习兴趣
  我们要相信学生有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在课堂上要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听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包括上次课了解到什么?有什么可加以改进的?现在我们要学什么?怎么学?教师可以依照内容上的理解,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带动学生们将小目标逐个完成。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好导入,一开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知识大门。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课前五分钟,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教师利用得当,将会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大有裨益。在上课前,笔者经常采用“兴趣导入法”。例如,上课一开始,师生一起唱唱英语歌曲或以前学过的chant,或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挑战、自由抢答问题、或师生之间进行自由谈话。为创设和谐的英语课堂气氛,有趣的情景和真实的语境作一个有效的铺垫,激发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浓厚兴趣和热切欲望,从而有效地集中了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创设环境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同样,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良好的学习氛围。情境学习所研究的,不是认知的过程和结构,而是怎样的群体参与才能提供最理想的学习环境,这与学校教育不谋而合。浓厚的教学氛围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催动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达到内部情趣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澎湃的激情与知识的意蕴相互碰撞,从而点燃心灵的火花,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三、精心组织互动,寻找“兴趣点”
  教学互动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所学内容复述出来(含写出来)。然后,教师再加以规范、深化。这样,学生学习就演变成一个不断的发现之旅。理顺了这些思路,学生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到学习上来,听到的内容,也就容易融入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成为他们自己的知识。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会开口说英语,逐步熟练地运用英语。为此,每节课,笔者都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对话、短剧,剧情可依照已学过的课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台词必须要运用已学过的类型。之所以这样做,于其说是为了复习旧课,不如说是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而不是简单的复习或重复,从而加深学生对新学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自编自演课本剧,当然也出现过许多意外,不过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在互动中巩固旧知识,避免了使学生紧张的提问复习法。这种活动方式,利用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在多种富有动态的语言活动中感受到了浓浓的趣味。这种兴趣点的寻找和利用,化解了教学难点,避免了机械重复,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兴趣点”
  在对知识的认识过程中,斯费德提出了两个比喻的概念:获得的比喻和参与的比喻,她认为:把知识视为一件货品,一件可发展或建构的物体,最终将知识变成学习者私人财产时,显然是用获得的比喻。而参与的比喻则避免将知识当作一个实体,并用“知”来代替“知识”,用“行”来代替“拥有知识”,认为参与小组活动比拥有知识更为重要,成为实践社群的成员取代了学习一个科目。笔者虽然觉得两个比喻各有侧重,但也并不认为两者互不相容,甚至认为有些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它当然有获得的成份,同时它又在与客观事物的联系中体现出来,当然离不开参与,离不开小组活动,在群体活动中感受存在,感受成功,培养“兴趣点” 。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辨证关系,很值得细心体会。    
  兴趣和成功往往紧密结合。经常性的成功体验,可使人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心情舒畅愉快而求索不止。这对英语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努力创设轻松、和谐、教学相长的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以趣味活动为主线,以学生心智发展为重点,让学生经常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从而树立学习信心。
  五、推行激励教育,创设兴趣学习
  事实上,每个学生都很难做到整整45分钟全神贯注。一般来说,大约15到30分钟后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就会减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激励教育是个好办法,学生需要经常鼓励。有一次在课堂上,遇到一段简单的英语对话,笔者特意让一位成绩较差且又极少在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同笔者对话。可想而知,他的回答并不能让笔者和其他同学满意。但是,笔者并不放弃,而是耐心地为他做细致的讲解和引导。笔者认为,系统的引导和细致的串讲不但能使他对本课业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也会使同学们有一个清晰的复习过程。当他在笔者的引导下比较出色地回答完问题后,连同学们都惊讶于他的表现,这个学生自己也很激动,这种经历和感受比受到任何赞扬都有效果。经过几次这样的经历之后,他对英语产上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成绩也有明显提高。
  这些教学实践证明,要当一名优秀的中学英语教师,就要不断地更新理念,改革教法,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学习兴趣。教师应当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用他(她)的热情、活泼、精心和认真细致的教授,让全班学生始终保持主动、积极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劲头。
  
参考文献:
[1]章泽渊.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笔者在课堂上尽量多讲课堂用语,要求学生用英语来回答问题,给学生对话和表演的机会,平常师生见面也用英语问好,笔者要求学生帮忙做一些事情时说:“Close the door, please” 学生讲了“All right”并关了门后,笔者用英语表示感谢“Thank you”,学生会脱口而出:“You're welcome”.又如问学生:“Excuse me, where's the post office, please?”学生会说:“Go along this road and take the No.11 bus, then turn right.”不知道的学生会说:“I’m sorry, I don't know.”笔者会说:“Thank you all the same.”
  学生听到笔者有礼貌的回答很开心,牢牢记住了课文中的内容而且学会了应用。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笔者发现,在外语教学中,使用简单生动的手势、丰富的眼神、情景真实的对话、精制的卡片、栩栩如生的幻灯镜头等特别有效。这比单纯的进行学习目的的说教或干燥无味的语法讲解分析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之好不言而喻。

相关文章: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04-26

浅谈艺术性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04-26

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04-26

试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农村生源的跨文化意识04-26

关于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的培养04-26

肾结核护理试论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西方文化意识04-26

关于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04-26

关于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04-26

关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探析04-26

关于母语文化与大学生二语写作中的错误相互关系分析及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