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题的提出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的背景、场景、文化联系以及语言所代表的事物的文化意义。语言上的很多现象,必须从文化背景方面去考查,才能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折射出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侧重语言形式和语法结构的讲解分析,忽视语言形式与语言的意义及功能的联系。语言和文化相分离,对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文化信息输入的严重匮乏导致学生有意无意的将两种文化的语境语义等同起来,往往习惯于用母语思维,受母语干扰,缺乏语言的得体性,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远低于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读《英语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深入探究教材中的文化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能力。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 理论依据
1. 《英语课程标准》针对文化意识的相关要义
《英语课程标准》首次把“文化意识”作为独立的内容纳入,把它作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五级的文化意识目标描述如下:
(1)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
(2)恰当使用英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3)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
(4)了解英语国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
(5)了解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
(6)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
(7)对别人的赞扬、请求等作出恰当的反应;
(8)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赞扬、请求等意义;
(9)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
(10)了解常见动植物在英语国家中的文化涵义;
(11)了解自然现象在英语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
(12)了解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13)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
(14)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2. 中考命题越来越重视文化意识近几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在不断增加,文化特点越来越明显。单项选择、完形填空、补全对话、书面表达等各种题型都突出语境,强调在具体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理解在选材、文体风格等方面都注重题材的多样化、交际化和生活化,通过故事、报道、议论等形式关注社会热点现象,多角度展示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命题既注重从语言学角度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又侧重从心理学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等相关因素,综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辨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加工发展信息的能力和合理表述信息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和拓展素材性的课程资源,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文化渗透,不仅训练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而且增强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3. 教材设计思想和理念体现明显的文化特征
由译林出版社和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编写的《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是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思想编排的。它以话题为主线,任务为主导,辅以功能和结构项目,目的是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各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围绕中心话题内容的是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和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真正体现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材将语言知识置于生动的语言情景之中,使枯燥的语言学习成为真实、有趣的实践活动。在教材设计的中,各单元话题大多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同时向学生周围的世界逐步扩展,既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引导学生探索身边的世界。有意识地安排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力求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文化知识,让学生不自觉地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这也要求教师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三、 培养策略
1. 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词汇是语言的组成部分,能反映出文化的内涵,因此可以通过分析理解词汇,把语言延伸至文化。在分析词汇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将文化与语言有机联系起来理解,适当追溯典型的文化词语的起源意义,然后解释其象征意义,再找出与之相对应的中文词语。有时还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爷爷、老先生、老张"等都透着尊敬和亲热。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得到别人的尊敬。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象征也就是威望的象征。相反,西方国家的人既不喜欢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劳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西方国家的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了。所以年龄是他们极为重要的隐私,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他们更喜欢别人恭维自己年轻。中英两国的人对dog有不同的传统看法。中国人一般厌恶鄙视这种动物,经常用狗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诸如“狗仗人势、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等。但是英国人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诚可靠的朋友。英语中有许多关于狗的习语,例如lucky dog (幸运狗)比喻“幸运人”,big dog {大狗)喻指“大亨、要人、保镖”,love me,love my dog (爱屋及乌)等。又如dragon,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吉祥如意的化身;而西方人对龙却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词汇体现了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别,词汇教学应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结合情景挖掘词汇的文化意义。词汇教学结合语用规则会更有利于学生达到用词准确得体。
2. 挖掘课本内容培养文化意识
英语材选择的文章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应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有意识的进行文化渗透,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挖掘文章中的内涵。在讲授9A第二单元时,围绕话题colour,让学生作了比较,在喜庆、丧事时,东西方文化对颜色的选择是不一致的。教授8A第二单元school life 时,对我们国家的学校和西方国家的学校进行比较,从学校的分类、科目的设置、课时的安排、考试方式和要求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深刻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异。
3. 在语法教学中增强文化意识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体系,且差异颇大。我们不但要探究其逻辑形式与结构不同,而且要探究形成的内在因素,才会发现其中所包涵的丰富的文化因素。如汉语说“一个面包”,而英语说a piece of bread。尽管汉语中没有名词单复数的变化,但在概念上“面包”是一个可数名词。而西方国家,人们把面包当成主食之一,吃的时候把一块面包切成数片,有时还会在面包上抹上奶油,再佐以煎鸡蛋或一杯牛奶,因而在英语中bread 是一个不可数名词。日常语法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当的引入文化教育,既能使学生获得英美文化知识,又能使枯燥的语法阐释变得鲜活而又富有生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通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
平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渠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角,定期举办英语口语演讲比赛,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又如利用英语角,在圣诞这天在教室里摆上圣诞树,并在窗户、门上都贴上Merry Christmas 等祝福语,营造节日的气氛;让学生自己用星星、彩灯等装饰圣诞树,并在树下放上大长袜子,告诉学生它的用途。教师扮演Father Christmas 给学生发放礼物并致以节日的问候。同时,教师给学生讲解Father Christmas 的由来以及英语国家的人过圣诞节的习俗。 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简单英语读物,也让学生英语文化知识小报,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资源开阔学生的眼界。这些活动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增加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四、 结语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重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才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时代的需要。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当好主导,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人才。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04-26
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优化管理分析04-26
前景化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04-26
消除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障碍的途径04-26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探究04-26
培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04-26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费用控制研究04-26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试探04-26
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