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英语听力教学中影响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两大因素:学生方面的因素和教师方面的因素。学生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指学生普遍存在听力障碍;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指听力训练过程中,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听力训练的内涵,走进了听力训练的误区。最后提出了一些听力训练的方法和途径,以期能解决以上两大问题,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引言
听是人们语言交际活动的重要方面,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途径,也是衡量人们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听力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类考试如中考、高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都把听力作为考试项目之一,在每年的中考、高考中听力占到了总分的五分之一。然而听力又往往是学生们的薄弱环节,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感到很无助,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其听力理解水平成为了听力教学的主要目的。为寻求有效的听力教学方法,广大语言学家和中学英语教师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验。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英语听力教学中影响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两大因素:学生方面的因素和教师方面的因素,并且提出了一些听力训练的方法和途径,以期能解决以上两大问题,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影响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两大因素
(一) 学生方面——学生普遍存在听力障碍,造成学生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
1、知识性障碍
1) 语音方面:弱读、同化、连读、音素省略、不完全爆破
在英语连贯发音过程中,单词的发音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即很多单词说出后,与它们原来标出的音标不一样,这种发生变化的因素主要有音的弱读、同化、连读、音素的省略、失去爆破等。
弱读:正如我们在讲汉语时,一句话中的每个词并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轻有重,一般地说,弱读并不是通过声音高低,而是通过弱读形式来表现的。例如:
that [e?t]读作[e?t];some [sΛm] 读作[s?m]; as [?z]读作[?z]
同化:连贯的说话或朗读并不是以单词而是以短语或句子为单位。单词在一个短语或句子中,因前后与其他词相连,在发音时相互影响,产生了同化。例如:
I’m glad to meet you [aim’gl?d t?’mi:tju ]中的[’mi:tju]常读成[’mi:t∫u:]
Did you see him [’didju ’si:him]中的[’didju]常读成[’did3u]
连读:对于短语或句子中相邻的词,若前一个词的末尾是辅音,后一词的词首是元音时,则可连续。例如:
Take a look at it. [’teik? luk? ti]
音素省略:在某些多音节单词中,非重读音节中的元音[ ? ]或[ i ]可以省略而使用音节简化。例如:
factory [f?kt?ri]可读为[’f?ktri]
university [,ju:ni’v?:siti]可读为[,ju:ni’v?:sti]
不完全爆破:由于后面辅音的影响,在发爆破音时,仅在口腔中形成阻碍而不送气,接着便发下一个音。例如:
I don’t know. [ai d?u(t) n?u];
I can’t see it. [ai ’ka:n(t) ’si:it]
需要指出的是,语音变化是语流中的自然现象,而非人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往往对此重视不够,因而学生朗读或说英语不够自然,汉语味很重,这样在听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讲的英语时难免感到困难。
2) 词汇方面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语言学家WILKINS有一句名言:没有语法只能传达很少的信息,没有词汇则什么也无法传达。语言学家TEREL认为:只要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即使没有多少语法知识,外语学习者也能较好地理解外语和用外语进行表达。这足以说明,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的思想交流也是通过词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众所周知,掌握词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在听力材料中,往往遇到一些关键词,或者全然不知,或者一知半解。这时,你会感到陌生的词汇影响你对听力内容的领会。
2、非知识性障碍
听力的非知识性障碍也不容忽视。它通常指录音机音质的优劣、听力磁带的清晰度、环境噪音的影响以及听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听力材料的录音速度、学生不良听力习惯及归纳综合、推理判断、记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不强,更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非知识性关键因素。教学物质条件可望在学校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得到不断改善,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却只能靠学生自我调节。在听录音时要保持良好状态,心情放松,大脑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保持良好的状态是一个习惯培养的问题,需要学生长时间自觉地去意识,去调节、去控制,最后养成一种下意识的自然而然的条件反射。
(1) 语速
听力材料的录音速度影响学生对所听内容的理解,这是显而易见的。据曾做过的教学调查结果表明,有50-70%的学生认为听力难的原因在于录音速度太快,跟不上。实验测试也证明了这一点。采用同一篇材料,用不同的语速对两组被试进行测验,语速为每分钟70个词的一组被试理解率达65%的学生所占比率为68%;而语速为每分钟105个词的一组被试理解率达65%的学生仅占20%左右。英国BBC广播电台播音速度约每分钟180个词;美国之音(VOA)特别英语节目(Special English),其播音速度大约每分钟100至120个词;我国中学生较为熟悉的教材《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第二册录音的语速大约每分钟120个词左右。由此可见,我国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听力要求的语速(第二级目标的语速为每分钟120个词)应该说是符合实际的。经过训练,应该是能够达到的。若规定再低于这一语速,并对学生按低于这一语速进行训练,将无助于培养优秀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2) 听力习惯
从教学调查及与学生的个别交谈中发现,学生听一篇连贯的短文或对话时,有部分学生总是力图听懂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不断地思索,总想着这些个别的词或句子;此外,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所听材料,而是借助于中文,中间经历一个“心译”过程,似乎唯有这样才能理解,才算理解。这些习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大敌。力图听懂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一方面具有相当的难度,另一方面也不一定有必要。一篇短文并非每个词或每个句子都提供同等价值的信息,在听报告或讲座时,这一特点就更为明显了。事实上人能够听懂大意,领会说话者的态度,掌握主要信息就可以了。在听的过程中,若把感知到的声音在心中译成中文,无形中就增加了理解的中间环节。这样,听者要跟上语速,其困难就可想而知了。
(3) 归纳、综合、记忆的能力
做阅读理解时读者无法控制作者所使用的句子结构、词汇及篇幅,同样,听力理解时听者也无法控制说话者所使用的句子结构、词汇及语速。因而,长期以来它被认为是一种领悟式、被动吸收信息的技能。其实不然,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要求听者在短时间内注意力高度集中,充分调动自身的联想、判断、记忆、归纳、分析、综合等协同作用。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听力理解也是一种积极的能力。在这过程中,由于存在听力内容的题材、体裁、词汇、语言结构、语速等方面的不可控制性及不可能随意地重复所听内容等特点,其难度较之阅读理解大得多。
听力理解过程包括连续性语音感知即输入、意义切分即信息加工、储存记忆、输出等阶段。我们一般根据学生的输出结果 (即根据他们在听完材料之后作出的各种反应) 来鉴别他们听力理解水平的高低。学生所作反应的快慢、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他们对所听到内容的储存记忆情况。我们知道,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储存在记忆中,尤其是长期记忆中的不是连续性的语音或每一个句子的语言形式,而是这些连续性语音所表达的有意义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某些事实,包括经过归纳、综合、概括了的知识,也包括没有明确用语音表达出来、却蕴藏着的说话者的态度、情绪、观点等等。
(4) 情绪、外部环境等
听力理解过程,尤其在听力测试中,要求听者注意力高度集中,稍一走神,有关信息便瞬间即逝。注意力集中、安静的环境、良好的情绪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更清晰地感知所听的内容。在听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一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烦躁不安,有些学生甚至在没有开始听之前,就存在畏难情绪、恐惧心理,这无形中就设置了信息输入的屏障,降低了信息加工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此外,一些外部环境、不利的客观因素,诸如室内外噪音、录音机的质量、声音大小、音带清晰度等都有可能成为干扰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
(二) 教师方面——听力训练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在听力训练过程中,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听力训练的内涵,走进了听力训练的误区。
1、重视分散训练,忽视集中训练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能认真贯彻“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原则,在语音、词汇、语法、句型以及课文教学中做到先听说,后读写,把听力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无疑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也有利于培养其它技能。有些教师因而认为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时间已相当多了,没有必要再抽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专门的听力训练。之所以出现这种误解,是因为有些教师没有认识到这种短时间的听力教学活动往往是为了其它教学目的而安排的。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就听力训练进行系统的指导和安排。这样误解的直接后果是忽视对学生进行集中的听力训练,不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迅速提高。
2、重视听力测试,忽视听力基本功的训练
我国已对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在中考和高考等大型考试中加试听力,因此,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成为使学生取得更好成绩的必由之路。为了提高学生听力水平,许多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常利用一些听力测试题对学生进行听力测试,认为这就是在进行听力训练。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多少会有些作用,而且也有利于提高考试成绩,但我们不能将听力测试等同于听力训练。因为听力测试只是用来衡量学生听力水平高低的手段;而听力训练则是培养学生听音会意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如将听力测试等同于听力训练,必然会导致忽视对学生进行听力基本功的训练,继而将学生引入只求高分而不管能力是否提高的歧途。
3、重视量的积累,忽视训练方法的配合
学生听的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一个艰苦的量的积累过程,不经过大量操练就想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想法只能是空想。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许多教师常常组织大量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反复操练,而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自己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应起什么作用却欠考虑。这种教学方法无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且还会降低学生听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越听越不想听的心理障碍。
三、提高听力水平的方法与途径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听的技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丰富知识,锻炼分析、推理能力的过程。因为听能的高低不仅仅与听的技巧及熟练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其它方面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思维能力都有密切关系,而教师听力教学策略的选择,更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听力学习品质。那么如何有效消除学生的听力障碍,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对于我们教师来说,首先必须走出上述听力训练中存在的误区,我们必须进一步纠正对听力训练的认识,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
(一) 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相结合
听的活动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集中听力训练时间一长,就容易使学生疲劳,分散训练则克服了这个缺点。而且将听力训练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之中,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量的积累过程。但作为专门技能的训练,光是分散进行是不够的,只有集中进行听的训练,教师才能集中精力,就听的训练本身进行系统的指导和安排。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困难予以具体帮助和辅导,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在中学阶段教师应采用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要将听力训练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还要每星期抽出一定时间,集中进行听力训练,这对中学生的听力水平的迅速提高是必不可少的。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二) 针对学生的听力基本功进行训练
听力训练的基本目标是通过不见文字的听力训练,培养由关键词抓大意、猜生词含义、利用语音语调推测言外之意等能力。因此,听力训练是一种能力训练而非能力测试。而且,听力训练是训练学生对不见文字的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不应完全依赖于做听力测试题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而应合理地组织听力训练材料,帮助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上下文、背景知识、说话者的语气、关联词等预测下文;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最关键的部分进行内容筛选。只有正确引导学生一边分析一边综合,一边听一边猜,带着上文的问题去听下文,才能让学生掌握过硬的听力基本功,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采用多种训练方法,提高学生听的兴趣,排除听力困难
大家都深知授之以鱼而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仅要知道让学生学什么,更要知道让学生懂得怎么去学。所以在听力训练时,只让学生去反复地听取材料而不对其进行听力方法的指导的教师不能算是合格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听力水平,不断培养听的兴趣,教师应采用视听配合、听写配合、听说配合等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听力进行全面的训练;此外,还应精讲语言知识、提供适当的文化背景知识、注意排除学生过分紧张的心理,从而排除学生听力训练中的障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听有所得,越听越想听。
(四) 教师尽力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情绪和速度的焦虑
这种积极的情绪也被称为积极增量情绪,它可以使听者的大脑工作状态最佳化,提高听力效率,加强理解能力和记忆功能。德国心理学艾宾浩斯的实验发现:人的焦虑情绪与他的工作效率或是取得的成就呈现倒“U”型,即焦虑程度在一定范围内,程度越高,成就越大,两者呈正相关;但当焦虑超出一定的限度,两者之间开始呈现出负相关;即越焦虑,成就越小。所以教师应采取一些放松的方式,帮助学生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去接受听力测试。
(五) 教师要督促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集中注意力
听力过程要求学生在听的瞬间捕捉有效信息,由于笔头记录的速度也远远比不上口语速度,学生只有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听,才能捕捉并留得更多有利于理解听力内容和解题的信息。有些信息,虽然看似或听似与解题无直接关系,甚至属于干扰信息,但有时这些信息的掌握,可以间接地帮助解题。原则上讲,在听力解题过程中,信息掌握得越多越好。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听者掌握更多的信息。
(六) 指导学生以自己独有的能力识别的方式加以预猜与记录
听力训练中指导学生利用听力开始前的短暂时间阅读题目及选项,进行听前预测,在听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依靠笔头记录,来弥补前后信息相互干扰造成的信息缺乏。
1、听前预猜
(1) 根据标题进行预猜。要求学生对听力材料的标题进行预猜,使他们在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把在大脑里储存的这方面信息调动起来,并运用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来猜测听力材料的大概内容。通过一系列的联想预猜活动,学生们对许多内容做到未听先知。当听语言材料时,就感到容易得多,从而减轻了紧张情绪。
(2) 抓主题句、关键词。
抓主题句。听对话时,要求学生关注答句。因为大多数对话材料中,绝大部分内容都由后说话者以回答的形式予以表达。听短文时,要求学生关注短文的开头句和结尾句。短文主题句一般都出现在材料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开头句是信息内容的引导句,它揭示整个语段讲什么,信息内容朝什么方面展开。
抓关键词。要求学生注意听力材料中的实义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抓住关键词,贯穿连词,有利于对语义的理解。
(3) 作简化笔记。要求学生边听边记,特别是数字即使听懂也要立即记下。其它诸如地名、方向、人名、日期、钟点、年龄、尺码等等也要求及时用符号速记下来。听对话如此,听短文更要让学生做好笔记。这就要求学生能熟练地书写所使用的词语缩略式和符号(比如,月份、一周内七日的缩略式以及下列常用的缩略式:kg, km, mph, am, pm等)。如果要记录的词语无固定的缩略式,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力求达到简要记录的目的。
(4) 捕捉信号词。告诉学生常用的信号词有几类,在听时要特别注意,以利于理解所听内容。a. 表示思路转向的信号词常用but, however, yet, although等。b. 助表示顺序的信号词常用first, second, third, next, last, finally, before, after等。c. 表示原因和结果的信号词常用because, that’s the result等。d. 表示强调的信号词有indeed,in fact等。
2、听说结合训练
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要使学生掌握这一工具,就必须通过交际化的教学过程来完成。英语听力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能力,即听能。然而从语言交际的全过程来看,“听”实际上是对输入信息的“加工”和理解过程;“说”是表达,是输出信息,而理解和表达是交际的两个方面,不可能完全分离。所以听力教学,不能将训练局限在听的环节,应让学生围绕听的材料说,在听懂的基础上说,在说的同时增强听的能力,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1) 听前问答。根据每一篇的听力材料的标题及练习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预猜、讨论,使他们产生出参与的欲望,想象力受到激发,从而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2) 听后跟读。跟读主要是要求学生根据听力材料的原声将句子一句一句重复出来。在此以后,再逐渐试着整段或者整篇跟读。跟读的关键在于模仿,模仿在听力操练过程中起着相当的作用。学生的模仿能力都比较强,在跟读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除了能将句子一字不差地重复出来外,还可要求学生能模仿原声的语音、语调、语气、语句的抑扬顿挫等。这一操练方法在前期听力操练中尤为重要。
(3) 听后解释。在听录音前,教师对材料中难理解的词、短语和句子不直接作出解释,要求学生听完录音后,根据上下文所确定的语境进行大胆的、有根据的猜测、判断和解释,这样既可根据学生对材料的理解程度检测其听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用英语进行描述和解释的能力。
(4) 听后问答。学生听完材料后,要求他们根据材料内容回答教师所提问题。学生听完材料后,要求他们根据材料内容互相提问,互相回答。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有选择地去听。记录的时候要求学生记要点,然后凭借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根据要点回答问题。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写的能力以及说的能力。
(5) 听后讨论。要求学生围绕所听材料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阐述。同学们通过对问题热烈讨论,不仅可加深对所听材料内容及语篇结构的理解,培养其用英语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同时,这种讨论也是一种大信息量的听力训练。听力课上,不仅要引导学生说,教师也要说。教师要根据学生每次听力训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总结归纳,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讲解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帮助学生克服语音、词汇、语法障碍,抓住所听内容的主题和整体等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听力。
3、听写结合训练
教材中的听力训练形式多样,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填写单词或句子等等。这些新题型对我们的听力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用耳朵去辨听有声信息,而且要求在信号从耳朵输入大脑后,经过思考加工,迅速、正确地以文字的形式将信息记录下来,这同样是一种信息输出。与听说结合相似,听写结合的训练,也能比单项的听力训练取得更好的效果。
(1) 听写。在听力操练方法中,听写也是一项被广泛使用的方法。这一方法的使用建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掌握一定的用语结构的基础上。在听写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一字不差地把所学的内容记录下来。耳听手记的方法,对于学生巩固和掌握新旧知识都非常有效。此外,听写这样的操练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耳听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手记的能力。
(2) 复述。复述在英语听力的操练过程中属于要求较高的方面。它要求学生在无问题提醒的前提下,边听边记录一些要点,然后根据这些要点,凭借自己语言组织能力,将其串成一篇能放映原文大意的文章。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听的过程中懂得筛选,记录要点。此外,学生在将要点串联成文章的过程中懂得,也锻炼了他们对单词、句子、段落和整篇文章的组织能力,这对他日后的写作有所帮助。而口头复述这个过程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能让学生将自己所想用英语表达出来。
4. 听与画结合训练
“听与画”可用于描写性文章的听力。学生将所听到的描述用简单的图画表示出来。听与画活动可以由教师朗读,也可以由学生朗读。这种活动对学生写的能力要求不高,只要听懂即可,绘画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将大体的位置、情节等表达清楚即可。首先教师选择好难度适合学生的材料,然后教师播放录音,或读给学生听,或由学生读,学生在听的同时完成绘画,最后让学生相互比较对照自己所画的图画。
四、结语
英语听力能力基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迅速正确地辨音解义能力;另一个是理解语言内涵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文化悟性”。这两种能力除对语言知识本身的理解外,还应包含对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历史以及简单的科普知识等的理解。显然,学生听力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听力能力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渐进而复杂的过程,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都会在这个过程中驻足,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也会携手影响这个过程。因此,教师就需要作好长期性与多样性的系统计划,让学生逐步突破英语听力学习的障碍。而且语言应用能力是一个多成分多层次的复合体,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获得和提高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既有各自独特的要求,又有共同的规律;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单向输入为多向交流等多种途径,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多方位地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还有一点必须指出:在平常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应鼓励学生听说并重,双向交流,既要有语言输入,也要有信息的正确输出。先听后说,以听促说,说后再听,广播、电视、录音带,尽量常听多听,以形成快速反应能力。再者,阅读也能为听力理解提供丰富的语言知识,写是在听、说、读三者之后更高一级的语言思维活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综合作用,实为一体,不可分离。中学师生应抓住英语学科教学的各个主要环节,学贯书本内外,扎实训练,全面提高能力,运用真正切合实际的听力训练方法,并能持久有序地进行教学活动,相信广大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水平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英语高效课堂的尝试04-26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导入/艺术04-26
游戏——英语课堂的调味品04-26
探索英语课堂中创新教学04-26
构建“四新”课堂04-26
运用多媒体,优化英语教学04-26
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提问04-26
试论英语教学中创新的观念与实践04-26
英语高效课堂浅析04-26
让“人文关怀”走进英语课堂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