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取得了全新的进步,但管理工作仍然很薄弱,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意义 措施
随着我国2006年7月1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施行,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基础管理还十分薄弱,它一方面制约了部门预算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限制了事业单位职能的有效履行;另一方面也为部门、单位或个人利用国有资产谋取不合理收益提供了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收入分配秩序,甚至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对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虽然各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购置上实行了政府采购,但不少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一)会计核算不合规。多数单位购置了固定资产,在会计上列支后,并不按会计制度要求同时进行相应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在收到政府采购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分配、调拨的固定资产时(已由财政或主管部门列支),不按会计制度要求进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在接受其他单位赠送的固定资产时,不按会计制度要求进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二)交付使用手续不严谨。在交付有关部门或个人使用时,不办理有关的验收、交接手续。管理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总量、结构以及分布和变动状况。
(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制度虽然编印成册,但只是形式主义,应付检查,形同虚设;固定资产购置、验收、登记、使用、损坏、报废、处置的职责不清,如果是现金、存款,相差一分钱就要及时、彻底清查,而如果是固定资产损坏、丢失,则无人过问,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问题十分突出,单位领导、财会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不象货币资金那样重视、严格;财务与资产管理不能很好地协调,内部控制制度不严,普遍存在财务与资产管理“两张皮”的现象。多数单位没有管理固定资产的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而是由办公室、财会部门或其他人员兼职管理、临时代管等,分工、职责不明确,表面上有人管理,实际上无人管理,即使有的单位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工作也不到位。
(四)不按规定进行定期清理盘点,固定资产“家底”不清。虽然会计制度和年终决算要求各单位要组成专门小组,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盘点,但是多数单位并没有认真遵守这一制度,虽然财政部门进行过多次“清产核资”,但是,前清后乱的状况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五)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不规范。有的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概念模糊,固定资产的报废、调拨和变卖不按规定的程序处置固定资产,脱离了财政等有关部门的监管,导致了部分单位的固定资产家底不清和流失;有的甚至没有任何责任人批准就随意处置,造成处置环节管理失控。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举措。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非经营性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们对国有资产的认识和运作往往偏重于国有企业经营性资产,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却关注不够。由于具体监管职责不很清晰,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职责交叉和管理的真空,使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管成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十分薄弱的一环。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当前健全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项必要举措。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降低事业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应从政府做起。而政府的运行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当前资产管理基础的薄弱,使得一些部门(单位)一方面想方设法申请增加预算拨款,另一方面却存在大量的财政资源浪费和低效率使用的现象。要降低事业运行成本,必须强化节约意识,加强事业资产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对现有存量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发挥最大使用效益,坚决杜绝资产的闲置浪费。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深化会计改革,强化对固定资产的财务控制,规范资产的会计核算。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财政部门细化对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所以,财政和单位财务部门应担负起资产管理的职责。一是要在清产核资基础上,建立所有预算单位的固定资产档案,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管理。二是严密手续,对新增、核销固定资产,要及时按照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三要建立正常资产清查制度。四是单位的财务人员要切实履行会计核算与监督管理的双重职责,严格按照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健全财务账簿登记制度。
(二)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机制。
单位领导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的流失也是一种失职行为。每个单位要确定一名领导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落实工作,切实加强监督,消除那种表面上、形式上的重视,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和每一名管理人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加强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计划审批,采购与验收,登记与审核,保管、使用及养护,资产变动及调拨管理,财产清查,损失、丢失赔偿,报废、报损,统计报告,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和奖惩,租赁管理制度,以及业务管理规范、规程、标准等等。要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来保障固定资产管理的运行质量。首先应建立健全各种管理责任制,落实各个环节上的管理责任和经济责任,将责任具体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其次要有健全的监督机制,有效地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再者要有科学的管理程序,以规范管理活动的常规运行;另外还应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以促进管理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等等。
(三)提高认识,重视对固定资产的处置,加强资产的“出入口”控制管理。
资产“出入口”控制就是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增加环节即入口,和固定资产减少环节即出口的控制。目前仍有部分单位对固定资产存在“重购买,轻管理”思想,即在资产购入时能分析研究其可行性、效益性,但对资产日常管理却不重视。对资产处置也过于草率,只要经管科室提出报废申请,一般都能得到批准。事实上,有的资产仍具有使用价值,之所以申请报废是使用科室想购置性能更优的设备;甚至有的设备远没有达到有效使用年限,却因使用保管不当或人为损坏而提前报废等。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国有资产使用率,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各单位应提高管理意识。在资产处置环节,应加强对待报废资产的检验;对重大资产(设备)的处置,应实行集体联签制度;对未到使用年限的报废设备,要查明原因,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属保管不当或人为原因损坏的,应追究当事人责任,由此树立全员自觉保护国有资产意识。
(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有偿使用收入管理。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应当全部作为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则不宜“一刀切”,应结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按照激励和约束并重的原则,研究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丁学东《切实做好新时期事业资产管理工作》——会计论文网(http://www.kjlww.com) 2006年7月21日
2、曹燕 《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探讨》——会计论文网(http://www.kjlww.com)
3、王顶柱《预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之友》2004年第9期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04-26
高中“Die”的用法小结04-26
浅析法律术语的英译04-26
高中学生有效记忆单词方法探究04-26
例举如何正确理解古诗句词义04-26
谐音广告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04-26
论初中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04-26
有意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04-26
提高英语口语的秘诀04-26
如何防止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分化现象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