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事制度改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党员流动数量越来越多。做好点多线长、高度分散和不易集中的流动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杭州临安市人才中心党支部,近年来在流动党员管理与教育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活动党员 管理 教育
1 流动党员管理与教育的具体做法
杭州临安市人才中心自1993年实行人事代理制度以来,至今已代理12249人,其中党员309人。1999年,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后,党员组织关系挂靠人才中心党支部。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使人事代理与党建工作有效结合,我们主要采用以下“三个做法”:
1.1 构筑流而不散的组织机构。人才中心党支部从健全组织着手,深入分析流动党员的工作性质、地域分布情况,建立了流动党员流而不散、流而不乱的管理组织,变“有党员无组织”为“有党员有组织”。具体做法如下:按地域建立党小组。在流动党员人数较多,职业相对稳定,且有相对稳定活动区域内建立党小组;党小组内推选小组长。党小组中工作相对稳定,组织协调、活动能力较强的党员推荐确定为党小组长,负责对流动党员的直接管理。
1.2 构建离乡不离党的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式,变“有组织无活动”为“有组织有活动”。具体做法如下:建立制度,规范管理。制订出台《临安市人才中心支部发展党员规定》具体规定。要求党小组组长做到管思想、管学习,管工作、管作风,管生活。强化教育,分类管理。以流动党校、网络教育为裁体,积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集中学习与分散相学习、重点学习与一般学习相结合,鼓励个人自学,广览政策法规,广学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寓管理于教育中。加强联系,跟踪管理。把流动党员管理和人事关系管理结合起来,在办理人事关系代理登记的同时,登记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1.3 发挥流动党员创业致富的积极性。人才中心党支部的流动党员大多在外闯荡,各自在不同的地方创业,有厂长、经理、技术骨干,信息量非常大。党支部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经常为党员提供交流学习机会,变“有活动无效果”为“有活动有效果”。
通过加强流动党员队伍建设和流动党支部建设,绝大多数流动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自觉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为临安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许多党员主动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充分展示当今共产党人的风采,为社会做出了较大贡献。
2 流动党员管理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年来临安市人才中心党支部流动党员的数量发展、地域分布和思想状况的深入调研。人才中心支党部流动党员呈现以下三个态势: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流动党员的数量逐年增多。增加党员数量以学生党员为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第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流动的范围逐步扩大。从市内、省内流动为主转向全国范围内流动;第三、流动性有所降低。部分流动党员就业和生活趋于稳定。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党员流动越来越频繁,进入人才中心党支部的流动党员也与日俱增,流动党员管理面临新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2.1 组织运作难。我们在杭州地区设立了个8个党小组,从党小组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由于党员数量逐年增多,个别党小组缺乏相应的运转经费和严格的党员管理制度,党小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2.2 管理到位难。流动党员的身份日趋多样化、复杂化。有从事个休商贸经营的老板,有在企业担任要职的厂长、经理,有退休或即将退休党员,学生党员人数逐年递增。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党支部有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2.3 活动开展难。人才中心党支部目前有正式党员141名,预备党员15名。党支部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已难承受,组织活动开展更难,党组织无法为预备党员按期办理转正手续、党费收缴难。
2.4 作用发挥难。流动党员也有部分党员党性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形象不佳。加上缺乏对流动党员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对流动党员的监督显得苍白无力。
3 流动党员管理与教育实践中的主要对策
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和要求,针对流动党员的特点,积极创新思路,采取有效措施,突出流动党员教育与管理的个性化。
3.1 创新组织设置,促进组织建设网络化。按照流动党员工作单位、居住地之间“谁有利于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就由谁负责”的原则,使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超越区域、所有制、行业等局限,形成组织健全、职责到位、工作有效的组织网络。具体做法: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知、工作相联、便于活动的原则,在临安市内流动党员相对固定集中的地方成立党支部;在市外相对集中地区有流动党员3人以上的成立临时党支部;流动党员的各基层党支部要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一人一挂钩,使外出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
3.2 创新管理办法,促进党员管理长效化。流动党员的频繁变动,使得党支部对其现实表现及履行党员的义务情况掌握不够全面,监督管理不够到位。依据这一情况,一是要明确管理责任,做到基层组织一盘棋。针对在流动党员管理上分散广、集中难现象,明确各党支部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职责,建立起一个以党总支为中心,党支部和党小组共同负责的责任体系,以保证人才中心流动党员流出流入都在党组织的管理监督之下。二是要健全管理制度,形成一套操作性比较强的流动党员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党员外出流动报告制度、联系制度、学习活动制度、党员发展制度。三是要严把入口、疏通出口,加强流动党员接转关系管理。四是要开展“三常”活动。常回家看看,常说说心里话,常通通电话。采取更加切合实际的措施维护流动党员的合法权利,保证他们同流入地党员享有同样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时,享有对本地区本单位事务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权利,为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3.3 创新活动载体,促进活动方式多元化。中心创新活动方式,把党组织活动同流动党员的本职工作统一起来,有效解决流动党员“活动无场地、活动无资金、活动无时间”等“三无”困难。精心策划组织活动,方便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建立流动党员网上家园,利用网络快捷方便、覆盖面广等特点,设立“党的知识”、“预备党员”、“情况通报”和“党员信箱”等栏目,为流动党员建立网上学习活动家园。开展流动党员职业技能培训、法律维权讲座,建立流动党员利益诉求渠道等方式,帮助流动党员解决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网上家园建成党支部与党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交流思想和工作情况的阵地。
3.4 创新考核机制,促进党员创业积极性。当前,一些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除了其自身原因外,缺乏有效的党员考核激励机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借鉴政府行政机关部门党员干部“双争双评”的做法,积极开展先进评比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优秀流动党员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流动党员创新创业的热情。
人才中心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在为流动党员提供人才交流、人事代理和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的同时,紧紧抓住流动党员就业这一突出问题,探索富有实效的就业指导模式,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建立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站,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法规咨询服务。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中职学生英语听说训练探究04-26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三种途径04-26
任务型学习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04-26
刍议小学英语教学中新理念的渗透04-26
学科整合 魅力无限04-26
浅谈听力技能训练的方法04-26
新课改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探索04-26
用童话激活英语课堂教学的尝试04-26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探究04-26
如何培养学生 的英语交际能力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