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和谐的内容,提出构建心理和谐管理指数以及高校进行心理和谐管理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高校心理;和谐;自我意识;管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将“建设和谐社会”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今后一段时间的奋斗目标,明确指出“注重促进心理和谐。”和谐主要是指处理与协调好各种各样的关系,社会和谐有赖于社会各构成要素间的和谐,社会由人组成,和谐社会最为重要的是人的和谐,包括自己与自己和谐,自己与他人和谐,人类群体之间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高等学校作为社会构成的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发展、稳定,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心理和谐的内容
人的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个人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和谐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所以人的心理和谐是以自我和谐为基础的,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其次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心理健康者在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同样妥善处理事情的结果也会给人带来快乐。再次表现为人际心理和谐,心理健康者与人交流默契和融洽,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了心理和谐的感受。
(一)个人自我的和谐
“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总和的意识。它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状况的认识。具体地来说,“自我”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自我的认知和谐: 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认识。这其中既包括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认识,也包括对自己心理状况的认识,还包括对自己社会关系的认识。人对自我的认识是产生其他其我感受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其中前者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真实感觉,而后者则是个人对自己“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理想状态。而只有认识到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达到结合的时候,才能达到自我实现。所以只有了解自我,才能信任自我,悦纳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满足自我,达到生理和心理健康,达到和谐发展。(2)自我的情感和谐: 这是指一个人在对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对自己的情感体验。例如,伴随着对自己容貌、健康的认知而产生的愉快或苦恼等等。情感和谐主要是指情绪的产生强度、性质与客观刺激的性质、程度一致,情绪的表达与当时所处的情景一致。(3)自我的意向方面: 人们对自我进行认识,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指向自我的情感,在此基础上人们往往会有意识地发动、控制与调节自己的一些思想或行为,这就是自我的意向方面。心理和谐的人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坦诚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能够愉快地接纳自我,承认现实,欣赏美好的事物,而且能够大度平静地生活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二)人事心理和谐
主要表现在人处理事情时的心态上与两方面有关,一是事情本身,二是个人的看待事物的心理。
(三)人际的和谐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尊的体现,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和态度,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满意度。这种对自我全面正面的评价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自尊的体验往往有赖于在群体中的表现及他人的评价。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心理和谐管理的主要方法
高校管理要达到心理和谐,主要从人际和人事的和谐进行。其中人际和谐可以加强员工心理和谐的感受,提高工作绩效,有助于员工对学校的工作满意度,自觉维护学校的利益,促进人事和谐,是学校内聚力的体现。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人都有交往的需要和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只是表现的强弱不同。高校管理时可以根据一些人际关系理论指导进行和谐有效管理。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会给人带来焦虑或安全的心理反应[4],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引起人们正面积极的情绪反应,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不良的人际关系则产生不愉快甚至懊恼心理体验。
管理的核心是人际和谐,高校管理成功者多被认为是人际关系的调解者,因此能否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成为判断管理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因为高等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员工就会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思维活跃,产生亲和力,增强凝聚力,自觉为实现高校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从而激发工作和学习热情,激发创造欲望,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在高校营造宽松的人际氛围,协调人际关系是高校人际和谐管理的目标。进行心理和谐的管理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一)进一步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教师既是高校的管理对象,又是高校一些管理措施的实施者和课堂教学的管理者。高校的教学人员知识水平较高,工作独立性较强,自我实现感强。同时由于高等学校提倡学术自由,所以他们对权威的崇拜比较弱化,在与管理者进行沟通时要注意避免高傲的态度,要摆正教学与管理在学校的地(下转第46页)(上接第40页)位一样重要的思想,应用谦虚、宽容、理解的态度交往。教学人员由于学校引进的竞争机制使同行间相互竞争,“同行是冤家” 是其结果,教师工作时间的灵活性使他们相互间沟通交流机会有限。因此教师间应能相互协作,取长补短,相互欣赏。师生间的交往比较容易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离开家庭离开父母到学校上学的大学生,非常渴望与教师交往沟通,但由于角色的不同,使得他们大多不会主动与教师交往。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爱学生,爱自己的岗位,爱自己的专业,要在课堂上上好课,用自己的学识打动学生,用自己的人格感染学生,采取主动关心、帮助、尊重、理解的态度与学生交往,取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真正感到与教师交往有收获,同时针对不同学生在与教师交往时表现出的个性差异,进行因人而异的教育,不断地鼓励学生开发自我,并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有“自我实现”的体验,从而培养积极的情感。高校管理在强调竞争中要注意处理好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关系,因为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里强势人群是少数,大多数是中等及弱势人群,所以学校的和谐与否不是以强势群体占优势心态,而主要是弱势者的心态,因此高校内应强调、提倡、鼓励合作而非竞争,弘扬合作之风,树合作之榜样。
现在学校内多实行量化考评的管理,常常强调竞争,使得高校教师深感工作压力大,职业疲溃感强,较少有工作愉快感,极大地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在目前高校教师普遍感到压力大,考核严的情况下,高校管理应在明确各自责任的基础上强调合作,一旦出现问题首先不是想到追究责任,而是想到如何协商合作解决问题,给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营造一种心理和谐的合作的氛围。
(二)要抓住主要矛盾,化解矛盾
不同学校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矛盾,有的是学校内部人员间的矛盾,有的是学校与外在社会的矛盾。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是根据自己的信息接收系统来理解外界刺激的,由于个人的需要动机不同,理解就会产生差异,在处理矛盾前,多调查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多沟通不同层次的群众,行政管理人员在与师生交往时要主动用理解、宽容、和蔼、耐心的态度进行,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督促与指导、命令与说服、权利与非权力的关系。在高校深化改革中要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既要敢于支持冒尖者,也要善于保护所有勤恳工作者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双赢的心理氛围。
领导班子在做决策前内部多协商,对于不同意见求大同存小异,承认差异,容纳差异,保护差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顺应多数,尊重少数。不偏执,不走极端,善于在不同意见不同利益之间做出平衡。处理好干群矛盾做到上下和谐,处理好强弱矛盾达到强弱和谐,处理好校内外间矛盾,达到学校和社会的内外和谐。
(三)构建心理和谐管理指数
客观事物的研究常常分为定性和定量的研究,科学研究常常将事物客观量化,人们心理上的主观感受也可进行量化评价,如评定政府部门的工作有的用所管辖地居民的主观幸福度来评价,高校也可创设量化的心理和谐指数来评价高校管理的绩效,可从人际和谐、人事和谐和自我和谐等方面着手进行心理和谐管理指数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
[2]卡斯特.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郑雪.社会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城市名牌战略管理模式研究04-26
群体动力理论在煤矿班组安全管理中的应用04-26
浅议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4-26
面试中的应聘者印象管理04-26
柔性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运用04-26
关于建立政府采购竞争与制约机制的思考04-26
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思维方法选择04-26
关于建立海外华人安全风险防范机制的思考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