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化发展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文化模式与文化精神。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云南,面临着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区域文化则以态度、信念和价值观为主要形式,通过改变、传播和巩固发展观的途径。实现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云南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变迁的特点,探索其文化模式,并提出云南现代化发展需要推动文化转型以及转型的目标、机制和途径。
关键词:云南;现代化;文化转型;特殊性;制约因素;途径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994(2011)06—0145—03现代化是一个包括文化在内的全方位的变迁过程,文化转型是现代化中最复杂、最深层次的变迁,又是最顽固的、最艰难的过程。云南的现代化发展也面临着文化因素的制约。因此,通过什么途径,突破文化的制约,推进文化转型,是云南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一
、云南现代化历程中文化变迁的特点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然涉及文化的变迁和内在价值转换,对此,我们首先需要关注云南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文化变迁所具有的特点,进而才能深入认识文化转型对云南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1、文化变迁的自在性。新中国成立前,云南各民族的发展呈现“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国家政权的指导下,经过60余年的发展,云南实现了社会性质与社会制度的跨越,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云南社会实现了历史的进步与民族的繁荣。而这种国家和政府主导的变迁方式,由于各地在纳入现代化发展时的起点不一,导致云南各地现代化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不同。加之变迁过于急进与快速,国家主导的新的社会、政治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信仰系统等文化因素,与云南各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的碰撞冲突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和表现,导致传统文化中的自在性因素过分强大,文化变迁的超越性和自觉性明显不足。
2、文化变迁的被动性。追溯历史,云南现代化的起步并不是以工业化为内在推动力和逻辑的现代化发展结果,而是在西方列强枪炮逼迫下的被动防御,这样,原有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是靠一种外来的新文化的冲击才能进入文化的怀疑和批判时期。这种外源式文化变迁对文化的更新和合理化要求呈现外在性,文化主动适应变迁的能力不足。
3、精神文化变迁的滞后性。精神文化发展滞后于物质文化,这是后发展国家和地区共同具有的特征,在云南也有明显体现。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层面上逐渐萌生出自觉的主体意识和价值观念,这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化发展趋势。而在全社会商品化浪潮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向以实用主义为中心的物质文化的大胆追求,在精神文化领域的现代性启蒙和文化建设则相对滞后,也就是说,云南在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引起文化的自觉转型,没有造就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和谐的精神文化。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云南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制约因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由于云南文化变迁所呈现出的自在性、被动性和精神文化的滞后性,云南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使云南的现代化建设一定程度上陷人了文化困境。
(一)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云南人的生存方式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特定生存环境、气候条件、住房、饮食等决定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境遇,同时会在特定人群的信仰、社交方式、理想、道德观念等方面有着典型的表现。
1、“坝子”地形造就了云南人封闭、狭隘的生产、生活方式。云南省山地占94%、坝区仅占6%。全省大于1平方公里的坝子共有1589个,零星分散的“坝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狭小的经济、文化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于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等原因,坝子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限制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开展。人们与外界交流沟通少,形成了安于现状、知足常乐、孤立封闭的思想认识。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2、山地地形制约着人们互动交往的空间。云南省坡耕地所占比重大,l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到了全省耕地总面积的44.92%,面积达4206.88万亩。山大、坡陡、人口密度低,城镇化发展进程缓慢。云南的城镇化率虽然已从2005年的29.5%提高到2010年的36%,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但与全国相比,云南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人们散居于大山之中,村寨规模较小,人员缺少流动,互动关系频度很低。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山区山势险峻,人们即使有少量的剩余产品需要交换,也因路途遥远、运输困难而受到阻隔,人们之间普遍的交换与交往较少,在思想观念上自然就缺乏勇于创新、大胆尝试的现代商业意识。
3、气候生态的立体形式满足了自给自足的生活需求。云南的山地地形常伴随着立体气候生态,使得一个较小的地域内可以提供不同的物质产品,满足了生活中基本的需求,加上交通困难,就不会刺激人们产生强烈的交换欲望,形成了云南人的非经济性价值观。而且,云南传统的家庭生产中存在着普遍的兼业化特征,I~P/I,农户在小规模土地上的农业生产经营间隙,或多或少地进行着一些如纺织业、小商业、小手工业等其他优势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种兼业化使农户日常生活之需通过自给自足的形式得以满足,从而大大加固了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商品交换的发展,不仅使人们互通有无,而且会促进各种信息的交流;商品交换受到抑制,也就抑制了信息交流,以及新的技术、知识、思想的传播。
(二)封闭、分散的生存方式形成了云南的传统文化模式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限制了人们之间的互动交往,使得云南的小农经济生产生活方式根深蒂固。小农经济的稳定性模糊了行业分工,抑制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形成了云南产业不强的发展软·146-肋。而彼此隔绝的、封闭的、分散的传统生存方式,则形成了由经验、常识、习俗、天然情感等构成的自然主义、经验主义的传统文化模式。维系这一文化模式的日常生活往往以家庭为本位,从而形成了特有的发达的血缘性社会结构和文化。自然主义、经验主义的传统文化模式表现出如下特点:1、传统文化的自然性,即给定性、稳定性、持久性、保守性等。传统社会的生存方式是富于地方性的,费孝通认为,农业社会人和空问关系上的不流动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即村和村之间关系上的孤立、隔膜和封闭。①特定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使云南人的活动范围存在着地域上的限制,区域间的接触较少,不仅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生活圈子,缺少改变现状、超越现存生活状态的冲动和激情,形成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居安思危、奋发图强的意识不强;因循守旧、狭隘封闭,创新改革、开放合作的意识不强。
2、传统文化的经验性。即重复性、习惯性、常识性等。由于日常生活缺少交流和改变,各种经验、习惯成为调节日常生活、支配日常行为的基本图式。在云南的许多山区,人们完全可以固守前辈人的生活指南,社会文化必然是一种变化甚微的“前喻文化”②,老一代传喻给年青一代的不仅是基本的生存技能,还包括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公认的生活方式以及是非观念,这样,也就阻碍了文化的创新和突破,造成云南人精神懈怠,改革创新的能力不足。
3、传统文化的人情化特征。在传统社会,日常交往通常是在相对封闭和狭窄的空间中进行的,具有血缘关系的家人、亲属,或具有地缘关联的邻人、朋友之间基于血缘关系和情感成为特定的交往圈。云南至今依然保持着人情化和情感化的文化图式,依靠情感化因素维持社会交往的程度较深,没能建立起自觉、理性的社会关联。
(三)传统文化模式孕育的文化精神制约着云南的现代化发展自然性、经验性和人情化的传统文化模式孕育的文化精神在云南现代社会活动和社会运行中仍然在发挥着影响。它与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知识、信息等为主要内涵的理性主义文化模式相冲突,并深层地制约着云南的现代化发展。
1、社会活动和社会运行的自然性、经验性特征。
当前,云南的市场经济发展遭遇了传统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生存方式和保守文化观念的阻滞,面对的不是简单的市场经济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文化机制缺失的问题。具体说来,从表面看,我们已经从产权制度、市场体系、交换原则、产业结构等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方面构造市场经济体制,但在深层次上,我们的市场经济体系还没有形成一种内在的理’生的文化逻辑,还继续被传统自然性的、经验的文化逻辑所支配。突出表现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生产力要素调动不充分、活力不足、发展滞后。同时,在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领域,非理性的市场经济运行必然伴随着经验化的、低效率的行政管理体制,缺乏大胆创新的思路和对策。
2、社会活动和社会运行的人情化“潜规则”。人情化的文化模式,不仅依旧在广大民众的交往行为和社会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而且依旧在社会活动的运行机制中发挥影响。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不断提升,公民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更好保障。传统以家庭为本位、“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和由血缘关系和裙带关系支配的社会交往模式已经改变了。但是,在云南社会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运行机制中,人情化的文化模式也的确作为重要的“潜规则”发挥着规范和解释功能,这种“潜规则”的存在和功能的发挥表现为传统的人情文化模式对理性化、法制化、契约化的现代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和影响。
三、云南现代化过程中推动文化转型的途径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云南传统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文化模式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至今依旧是云南现代化发展面临的深层的文化阻滞力和羁绊,在传统文化模式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情况下,需要对原有文化进行改革,自觉地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1、构建云南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机制。文化转型中,新文化模式的确立会从根本上改革不合理的旧体制,从而为社会的运行提供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和体制。现代化进程使人从凭借着经验、常识、传统习俗等自在的文化要素和自在的生存状态,进入到依据科学、理性、知识、信息等自由自觉地和创造性地生存状态。构建云南民族文化转型机制,需要突破外源性、国家主导式的文化变迁方式的影响,冲破自在性文化的羁绊,以更大的“文化自觉”④构建云南文化转型的内在机制。这种自觉的文化转型机制表现为,自觉的文化同自在的文化之间存在一种张力和冲突,形成自觉的文化对自在的文化进行超越和批判,并且用新的更能发挥人的自由创造本性的文化要素来取代旧的文化要素,以此构成文化转型的深层驱动力。
2、推动工业化进程,促进云南区域文化精神的提升。现代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化大生产取代了传统的小生产和自然经济。这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内在地包含了文化模式的转变。在新一轮发展中,云南省要努力调快调强第二产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省战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所形成的现代化大生产及普遍的交换与交往,可以使云南人摆脱封闭保守的日常生存方式,培育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必将为云南社会发展注入持续的创造活力。
3、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云南人生存方式的变迁。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必然伴随区域文化的嬗变。乡村和城市不同的聚落方式,不仅规定了乡村社会和城市社会的本质差异,而且也规定了乡村和城市精神文化生活的不同特征。针对云南山多平地少的现实情况,云南省提出的“山地城镇”的城镇建设发展道路,除了可以实现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机统一外,深层次来讲,它还可以破除传统社会以亲属、邻里、朋友关系的人情文化模式,以更加理性的精神和现代组织原则推进传统生存方式的现代变迁。
4、发挥现代教育的启蒙功能,促进现代性文化精神的生成。在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要将启蒙功能寓于教育之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向受教育者传授现代科学知识,而且应该培养受教育者的理性精神、分析精神、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使之建立起现代价值取向,努力提升云南精神文化建设的水平,挣脱传统文化的樊篱,推动云南传统文化模式向理性的现代文化模式转型。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平等、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精神。云南的文化体制改革,既要建设一个最充分的公益性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又要努力推动文化的市场性,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两个方面齐头并进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营造平等、自由、开放的社会文化格局和文化氛围,促使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主体具有更大的创造力。
注释:。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3—4页。
(玛格丽特·米德着,周晓虹周怡译:《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案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04-26
国内外大型活动需求工程研究成果04-26
浅谈工程项目管理中法律风险的控制04-26
混沌理论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04-26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诚信缺失的原因04-26
高校实行学分制后教务管理模式04-26
基于代理理论的管理者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