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的现代化视角下创新型管理环境的塑造

时间:2024-04-26 12:17:46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人的现代化 管理 创新 环境 
  摘要:人的现代化这个词发轫于西方。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创新能力是人的现代化必备特质。该文理清了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尽量从有利于个体素质提高的角度论述了创新型管理环境的构建。 
  一、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我国于上世纪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四个现代化”目标,振奋人心。工业、农业、国防以及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作为一种物质基础和环境决定了人的现代化变迁的过程,但是它们都只是社会的现代化。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的欲望更替动力在加速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个性和潜能。人的现代化构成社会现代化的主体、起点、动力和发展的最终目的。人自身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必须超前于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素质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视角下职工教育的终极目标。人与环境、制度的互动实现了全方位现代化。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创新能力是人的现代化必备特质 
  在我国,人的现代化的是一个多层次、多因子的动态发展系统,它以社会环境更新进步为互动性背景,以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导向,以人的素质开发为基础,以生活质量提高为主要景观特征,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目标。 
  创新能力是人的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创新能力是指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能力、智力化能力和人格化能力三者的内在整合体。其中,创新思维能力具有突破性、求异性、发散性等特点,它是创新的核心和关键。创新智力化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创新人格化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理想以及情感、意志、性格等个性特质。 
  创新能力的内涵兼具基础性与层递性,是可以开发的。现代职工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至少包括创新意识、意志、创造、创造性思维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等几个方面。 
  三、人的现代化与创新型企业管理环境的关系 
  环境诱发系统与人的社会行为通过信息对流、互相刺激促进了人的素质全面发展,构成了人的现代化的主要外因。恰如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中所分析的:“个人向现代化转变本身是人的环境和他的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过程”。凡有利于个体树立创新的志向、培养创新的精神、增长创新的才干、激发创造热情、开展创造性活动的环境,都可称为创造性诱发环境。工作单位是人的现代化最主要的创造性诱发环境。在职业环境的刺激下,效能感、创新意识、对新事物的接受等等人的现代化诸种特征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在明确了环境(特别是工作环境)系统的诱发功能之后,可以进一步探讨战略环境、制度环境、企业文化、信息环境、物质环境对人的现代化过程的促进抑或制约作用,研究如何对各种环境机制做出有效的控制整合。 
  四、塑造创新型管理环境的策略 
  (一)战略环境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企业先考虑做正确的事,然后考虑如何正确地做事。战略选择的作用是立足有限,动态而准确地把握时代环境特征,做正确的事。创新战略统率具体的创新行为,选择正确的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1、转变观念,加强意识。创新未必成功,成功必须创新。从战略的高度去推动企业的创新。在经营管理全过程中牢固树立创新思想,使创新在企业内部象人的呼吸那样自然。 
  2、选择正确的创新战略模式。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互动过程,牵涉到资源禀赋、各自市场的变化趋势以及科技进步所提供的机会,同时还与企业本身的知识存量、人力资本和历史传统有关。不同的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等战略模式。 
  (二)制度环境 
  创新取决于人才。应该说,我国并不缺乏创新人才,而是缺乏适合人才成长的机制。创新活动有赖于制度的积淀和持续激励。创新型制度的首要使命是围绕知识管理进行组织设计和体制安排,为个体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提供平台。 
  1、创立柔性的组织用人制度,适度控制。允许员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获取资源、具有自主决策权。具有创新意识的员工更注重的是“以好的方法办事”,而不仅是“办成事”。高度程式化的管理,全员满负荷的日程安排,不适应营造创新环境。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恰到好处。过多的控制会抑制组织成员的首创精神;控制不足可能会导致组织的涣散和崩溃。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2、将合理化建议制度化,列入企业的日常工作议程。在企业内部公布企业面临的问题,张榜求贤,拟订奖励和晋升制度,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创新潜力。 
  3、建立企业整体以及职工个体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帮助创新主体认识自身潜力,寻找创新突破口。建立完善业绩评价考核体系,营造公平竞争、激励创新的氛围。 
  (三)文化环境 
  创新型管理环境,需要文化渗透。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文化的功能是化人。先进的企业文化以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个体的忠诚感、认同感,伸展其个性,开发其潜能,合理协调组织目标与个体价值为己任。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的思想道德体系。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使创新型文化理念融入干部职工的思想中,体现在行为上。 
  2、营造民主的人际环境和自由的学术环境。爱因斯坦说,没有了鼓励和自由,人们研究问题的好奇心就会泯灭。创新是对未知环境的探索,它需要打破常规思维,具有一种敢想敢说敢干不安于现状的精神。 
  3、营造团队合作的氛围,保证信息和知识资源准确传输与及时共享,有效提高创新能力。 
  4、认同员工变革思想,支持创新活动。创新包括从创意到商业化的整个过程。创新主体的创造力是他的知识和才能对客观环境的深刻理解形成的。创新首先要从现有产品、技术和管理实践中寻找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或变革。积极引导员工的创新意识,容忍员工犯“错误”,鼓励和肯定负责任的“冒险”行为,消除个体对创新的排斥心理。 
  (四)信息环境 
  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资源。创新能力也表现为信息和知识的联系与流动。优良的信息环境包括图书情报系统、企业内部局域网和实验设备系统。举办各种研讨会和培训班,进行适当的岗位轮换也是信息资源交流共享的途径之一。 
  (五)物质环境 
  持续、成功的创新,需要加大投入,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物质环境投资和管理。对研发的投资是评价企业对创新活动支持程度的重要指标。企业投资不能只盯着价值链底层的、立竿见影的项目,而对风险高、见效慢的创新项目视而不见。另外,表彰和晋升有创新贡献的员工也体现出企业对创新活动的态度。 
  五、结束语 
  创新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旋律。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综上所述,个体创造力的开发,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或促进或制约。创新,知易行难。在人们的创造活动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创造者自身。企业要肯定个体价值与组织目标的兼容性,重视人的个性的激励和潜能的开发,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通过人的现代化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周明星.教育创新素质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 
  [3]彼得·德鲁克着,蔡文燕译.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施晓光.现代教育思想专题[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6]伍爱.现代企业管理学[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用博舆论探讨决策中的道德问题04-26

寻找管理的真谛04-26

中和论04-26

管理的实质在于创新04-26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文化准备 04-26

中石化集团“十五”原油供应及配置研究04-26

中小企业自身优势的利用04-26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与资料室的关系04-26

《周易》与现代管理04-26

建立以适应共享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体系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