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管理中,除了规章制度方面的管理,心理疏导和情感交流这种非制度的人文关怀也在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大力倡导对学生素质教育、情智双修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管理者怎么样运用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的方式加强科学管理、民主管理、高效管理,本文进行初探。
[关键词]小学管理 心理疏导 情感交流
一、小学管理中非制度管理概述
在二十一世纪倡导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现今的小学管理中非制度管理正在逐渐引起重视,管理者越来越意识到一个集体中,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情感交流这些非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在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非制度管理不但能增加集体荣誉感,同时具有亲和力的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更能够增加这个集体中成员的凝聚力、向心力。
在当前小学管理中,一些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很多学校也基本按原来的管理模式去管理课程改革。要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除了要转变观念以外,校长、教师也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尤其是校长。“要想造就他人,先得造就自己”。校长、教师的质量是保持学校声望和地位的重要因素。小学校长必须具备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较强的管理能力。
校长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决策者.是教师的领头人.但学校工作的实施者主要是全体教职员工。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合作性会大大地影响学校目标的实施和完成质量。学校校长必须能使教职员工与自己达成共识,使自己得到教职员工的接受,并赢得支持与合作,尽量减少工作障碍,化解矛盾。提高工作效率,给教职员工创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和心理,以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学校校长除了要有较强的计划决策能力,还要有有效的组织指挥能力。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和根本,是要求校长人性化管理、坚持原则,兼顾灵活。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的作用
教师在工作中,面临的压力和困难,来自于学校、学生、学生家长三方面,同时也面临着本岗位的竞争。国家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教师,尤其是大力倡导科教兴国,使得教师的压力源呈现多角度多方面的态势。
校长通过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能够及时掌握教师的心理状况和情感状态,以便于及时开导,对症下药。通过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校长运用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分析倾听取各种意见的反映,及时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情况,这样才能有预见性,防止重大责任事件的发生,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防患于未然。
例如,山东省某小学,教师绝大多数属于企业剥离教师,30名在岗教职工中45岁以上的占50%,教师年龄结构老化问题在逐年递增。由于该小学所在地区的居民大量拆迁,辖区内生源趋于萎缩,流动人口子女逐年增加,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从教职工心理健康问卷调查表中反映:有一半老师感到压力较大,呈现出身体疲惫的状况;教职工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比较高,绝大多数教师有职业使命感,有部分老年老师有职业倦怠感;人际交往是除工作以外的第二大压力;教职工的整体心态是积极的,大部分老师对自己要求很高,容易造成焦虑情绪。
由于生源萎缩和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加上学校办学经费不足,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前提下,但学校领导班子并没有被困难所压倒,而是面对现实,冷静思考,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引导。学校领导班子的总体思路是采取心里疏导与情感交流的方法来管理在校教职工,做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解决教职工的实际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
学校通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了教职工的思想境界、生活情趣和个人品位,培育了教职工乐观、豁达、宽容的职业精神,调节了教职工的情感和心理。让他们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态,学会沟通,学会聆听,学会宽容,学会赞美,懂得感激,从而促进了自身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使得校长善于对各种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进行逻辑推理,抓住事物的本质,做出准确判断。这样才能客观辩证地认识人、教育人,认识事、处理事。校长在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知己知彼的的基础上周密思考,善于多方比较,提出有创见的计划、方案、方法。
三、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的运用
校长通过谈话、日常接触、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断提高沟通技巧。了解教职员工的心理特点,增进校长与教职工的理解与信任,促使教职员工能积极主动地做好课改工作。
学校组织系统的各项工作是交错复杂的。学校中每一位教职工的价值观、成就动机和工作目标也是不相同的。在学校的多层次、多个子系统的管理组织中。难免由于群体间相对封闭而引起矛盾。因此学校校长运用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促进学校内部的意见沟通,使各层管理者能理解校长的意图,使每一位教职工能了解学校的工作目标。齐心协力、行动一致地去实现共同的目标。在实践中,学校管理者常采用以下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方式:建立教代会例会制度。加强领导与教职工的意见沟通;坚持年级主任与教研组长同时参加的教学管理工作例会制度,实现在教学管理思路上的管理者群体的正式组织沟通;允许和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沟通;坚持每周一次的校务会议制度,实现领导者之间的对于组织目标、工
作计划进行的平行沟通。校长要能根据学校情况,灵活地采用恰当的沟通渠道,促使学校领导之间、领导与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之间相互了解和理解,达到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相互协作,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减少隔阂,消除误会,化解矛盾,激励士气,通力合作。
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中,校长与教师沟通的能力尤为重要。教师是有感情、有自己观念的复杂的人,要求校长要有能从心理上与教职员工沟通的技巧,这就要求校长要有如下的沟通能力: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有能够把握教师的个体心理活动特点的技巧。校长要能利用观察、谈心、参加娱乐活动等形式,深入到教师中,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了解他们的想法,把握他们的个体心理活动的特点,使教职员工把自己看作是值得尊敬、关心和真诚合作的朋友。对他们的思想倾向无论是肯定或否定,都能采用和善友好的态度来表达;对他们个人的习惯、特长、愿望、兴趣、爱好等表示心中有数和尊重,并给其创造发展的机会。在与教职工谈话时,表现出一种友好的态度,使教职工感到自己受到真正的重视。校长如能很好地跟教职员工沟通,按照教职员工的心理特点来进行管理,是能提高学校的效率,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进行的。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第二,有迂回心理接触的技巧,赢得教师的理解与信任。
谈心是思想工作的传统模式,原本没有较多思想沟通的双方可能对正式的谈心有心理障碍。很难潜心入境,缺乏真诚,双方感情投入慢、少,甚至有人会产生抵触情绪。这就要求校长学会利用迂回方法与教师进行心理接触来达到目的。
迂回接触方法的最好形式是暗示。在工作中,校长要在教职工心目中形成非权力影响力,即让他们了解你的学识,在工作上肯定你,在情感上接受你,感觉到你对角色有适应,感觉到你对工作真诚投入而值得信赖、尊重。当他们自觉创造舆论时,就说明你在他面前的客观行为已经引起心理共鸣,谈心的条件便成熟了,这才可能进一步有更深的心理接触,互通思想,赢得理解与支持。
校长运用迂回心理接触教职员工。要能灵活地利用交叉的多向的信息传递渠道,间接表达对教师专业素质、工作能力的信任,以及对其优点、特长的赞赏。切不可在他们面前任意诋毁别人,同时还要相信同事不会做出任何可能损害自己威信和利益的事情。这是一种工作策略,也是一种素质。
四、在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中的角色互换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自我和精神世界。学校的管理应加强心理疏导、情感交流与其他方法并用,讲究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的管理方法。保证学校团体的心理相容,要正确用权,使群众与领导者心理相容。
校长要树立自身的权威,首先要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的思想。服务的思想是领导者获得被领导者信任与支持的主要源泉之一,是领导者增强影响力的催化剂。在服务过程中,校长要用自己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人格修养等方面的优良品质感化教职工,以获得实现领导的可能。要能通过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与教职工心理相容,顺利合作
其次,校长通过给教职工做心理辅导报告和对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培训,引导教职工学会换位思考,自我调节,自我减压。使教职员工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以积极的状态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
再次,校长要能通过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成为学校管理创新的主体。学校管理创新的关键是学校的校长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有办好学校的使命感和奋发进取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全新的课程改革管理。如果校长没有改变现有学校面貌的迫切愿望,促使学校以及自己在管理领域取得更大业绩的使命感,他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
最后,校长要能通过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积极发现和支持中层干部和教职员工。根据学校情况建立合理化建议制度,有效地发挥他们的管理才能,使学校有一个生动活泼的管理机制,达到绩效最大化。
结语: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是跟动机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不仅有物质需要,而且还有精神需要。而教师更需要的是成就感,更需要沟通,更需要自由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受人尊重。因此,关注教师的需求既是为了维护教师利益,调动教师积极性,也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为此,学校的管理者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在管理教职员工的过程中如果能很好的利用心里疏导与情感交流的手段,与教职员工情感上产生互动,学校才能真正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岩,领导心理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2.江月孙、赵敏,学校管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3.孙韩涛,教育行政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
4.王松,当代管理学基础[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管理的实质在于创新04-26
中石化集团“十五”原油供应及配置研究04-26
中小企业自身优势的利用04-26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与资料室的关系04-26
《周易》与现代管理04-26
建立以适应共享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体系04-26
影响企业未来的十大管理理念04-26
以民为本思想的政治观解读04-26
管理学的属性与学科定位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