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是缔造未来的摇篮,小学教育是中学乃至大学教育的基石,因此,提高小学教育水平无疑十分重要。而小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小学管理水平,其中首要是对小学教职员工即对人的管理水平的提高,而这又必须依赖于管理科学理论的指导。“人本理论”——作为现代管理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对小学管理水平,尤其是对小学教职工员工,即对人的管理水平的改进提高有着较大的指导借鉴作用。故此,本文拟结合本职工作实际,专题对人本理论在小学管理中的运用予以初步探讨:
一、小学管理中运用“人本理论”的必要性
(一)人本理论基本内容
人本理论是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九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中后期发展,发展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人本理论认为:管理要重视人的因素,一切管理均应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是完成管理任务的根本,即“以人为本”。概言之,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1、人的问题始终是管理的根本问题。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就越要强调以人为本,显示人的自觉价值。那种把人视为机器的附属物的强制性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特别是高科技生产管理的需要而必将逐渐被淘汰。
2、管理者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任何管理活动的全部要素和整体过程都需要人去掌握和推动,没有人在整体上对其他管理对象的合理使用,就不可能实现管理目标。
3、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能动性发挥程度与管理的效应成正比,人的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高,管理的效应就越大;人的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低,管理的效应就越差。对人的管理,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管理目标。
4、管理必须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位。必须按人的行为规律(即行为科学)进行管理。要以人为管理工作的根本,使全体人员明确整体目标、自己的责任、工作的意义和相互的关系等,从而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完成各自的任务,最终促使组织总体任务的高效率、高质量完成。
(二)小学管理中运用“人本理论”的必要性
1、提高小学管理水平的必要。小学管理,就其管理对象(人、财、物)和管理目标(教书育人)而言,并非象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低于大学和中学层次的“小学”层次管理。甚至从某种角度而言一一诸如小学生较之大中学生要缺乏理性和自觉性;小学的教职员工较之大中学的教职员工其素质一般也低一个层次,因此小学管理其难度更大,因而就更需要科学的管理理论作为做好管理工作的指导,人本理论虽是发源、发展于西方国家,但由于其具有科学理论的普遍适应性特征和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共性,对改进和提高我国小学管理的水平,同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尤其考虑到小学的教职员工较之大中学校的教职员工来说,还有一个较显著的特点,即是女性教职员工多。一般而言,从表面上看,女性教职员工比较听话,容易管理。其实并非如此,实际情况是:女性教职工整体而言比较敏感乃至多疑,即常言所说的“心眼小,疑心重”,且女性教职工较之男性教职工更争强好胜,更具自尊心,更想自我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管理如果仅采取简单、生硬、甚至粗暴的“硬”办法,肯定难以奏效,甚至会激化矛盾,适得其反,而采用人本理论的方法进行“软”管理,即主要是通过让被管理者在满足展现“自身价值”和“自我实现”欲望的同时,于不露管理的“痕迹”中,去达成管理者目标任务的实现,这才是寓管于不管,寓治于不治的最好管理方法。近几年来,我校的管理工作之所以能保持在全市乃至全省的领先地位,获得省文明卫生先进单位、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省绿色学校、国家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等荣誉,究其原因,是同我们在管理工作中较多较好地运用了人本理论作指导分不开的。
2、是提高小学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必要。众所周知,小学的教学环境及条件较之大中学要差,小学教职工的工资待遇较之大中学要低,而小学教职工担负的工作较之大中学还要琐碎、繁重。在这些客观不利的条件下,要把小学各方面工作做好,达到党和人民期望的要求,就必须在人的主观方面多下功夫,讲究管理艺术,靠卓有成效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去弥补小学物质条件方面的不足。一般而言,在现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往往注重“物质出精神”,所谓“嘴巴说起泡,不如一张大钞票”,还有更多的人强调“管理出效益”,所谓“严字当头,效益就在其中”。当然我们承认这些说法,确有其一定的适应性或正确性,但若把它们当成普遍性,尤其是绝对性的“管理教条”,那就肯定错了。实践中我们常可以发现,有的单位“物质”(工资或奖金)发了不少,但人的“精神”(工作积极性)未必就增长了多少,甚至由于盲目攀比,反而人的积极性还下降了;相反,我们也常可看到“精神转化成了物质”,如“铁人精神”打出了石油,“雷锋精神”孕育出了千千万万个活雷锋。即使是“管理出效益”也只是相对的,因为管理并非万能,管理也有死角或盲区。如果什么事情都离不开管理,什么时候都要管理,那么承担管理的管理者就一定会“累死”。更何况实际工作中有许许多多的“事项”,是无法都用管理“条文”去明确规定的,这也就是说,许许多多的“事项”是在管理的“辖区”之外的,因而管理的“失灵”区域就必须靠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去弥补或取代。人本理论认为:人不仅是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人”,而且更是追求精神满足和自身成就实现的“社会人”,光靠以强制服从为特征的“x理论”去管人,往往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性”的日益觉醒,管理者若侧重于用“理解人,关心人,鼓舞人”的“y理论”去管理,则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收到管理即是协调一群人去达成“组织目标”的本来效果。笔者认为“人本理论”是有事实依据的。如我校刚创办时条件十分简陋艰苦,但由于学校领导充分尊重、依靠教职工,想方设法充分发挥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聪明才智,教职工在学校的本职岗位上感到“有想头,有奔头”,因而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很强。学校的许多工作并非一定要靠领导去“推”才“动”,而是人人找事故,个个为学校分忧,学校领导的管理工作真正感到了“无为而治”,学校的各项荣誉也一个接一个的获得。由此,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学校的“硬件建设”也随之大为改观,成为了全市乃至全省小学中环境设施条件最好的学校。实践证明人本理论的运用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小学管理上台阶,学校各项工作出成效的得力工具和有效武器,确有必要在学校管理中强化运用之。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小学管理中运用“人本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人本理论的有效性使不少小学校长乐于接受,并在管理工作中实施运用。但总体来看,目前,接受和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发展不平衡,主要还存在有如下问题:
(一)重物不重人
有的校长认为学校要办出名气和上档次,只有靠充裕的物质条件才能搞出“名堂”来,因而过分地追求硬件建设,过多强调客观条件,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搞硬件,而忽视对“人”这个软件的培养和开发。结果“硬件”是出来了,但“软件”不配套,“硬件”的效率就大打折扣,甚至成了一堆“摆设”,学校不但没有成名上档次,反而负债累累,形象受损,若不堪言。
(二)靠权力不靠人
目前,很多小学都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为特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校长拥有了比较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集决策、指挥、人事、财经等诸权力于一身。为此有的校长借此机会权力独揽,权力滥用,搞官僚作风,忽视提高管理科学水平,忽视做教职工的思想工作,结果干群关系恶化,办学效益降低。
(三)见钱不见人
目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不少学校的管理者特别注重发挥金钱的作用,他们采用以奖代管,以罚代管,对工作做得好的教职工进行重奖,对工作中出现失误者则进行重罚。但金钱不是万能的,这种管理方法对某些人或某个时候可能行之有效,但对相当一部分人或大多数时候却行不通,甚至有的教职工还对此产生逆反心理。
(四)靠制度不靠人。
有的学校目前还是坚持按“x”理论的管理观念来对待教师,总是想方设法把制度订得细、订得多、管得严、卡得死,使教师的自主性少之又少,而不考虑多给下属一些主动权,使他们发挥积极性,得以显示自己的才干。结果是把时间空间管死了,把教职工的积极性管掉了。这种做法实际上只能适得其反,制度再细,总有漏洞,人的主动性越少,管理效果就越差。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问题呢?据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薄弱。目前有不少的学校校长由于过分忙于一般性的事务,学习理论和研究理论不够,因此,在学校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只能是凭个人经验管理。
2、认识误区。由于某些校长缺乏系统理论学习,因此对管理中很多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区。譬如前面所说的有的校长目前仍然坚持用“x”理论的思想观念来看待教职工,认为管理越严越好。
3、制度不全。我们反对过分强调用制度管理人,并不是不要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为规范学校管理,必须的制度是不可少的。但遗憾的是,我们有的学校,管人的制度很俱全,但如何去调动教职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制度却少而又少,如教职工如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多数学校就没有,即使有,也没有真正落实。
4、机制欠活。机制是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制约及由此产生的功能。小学的管理要效果好,必须要靠管理内部各方面的有机配合,相互支持,如学校党政工青妇组织的共同协调配合。但现在不少学校是行政领导说了算,其他好比是“配像”。而行政领导往往重视行政命令,人格示范少,党团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难以充分展开和发挥。结果必然是x理论行为(强制)多,y理论行为(激励)少。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三、小学管理中运用“人本理论”的主要对策
坚持用人本理论做好现代小学管理工作,总的原则是必须根据各自小学管理的实际情况,灵活、创造性地运用“人本理论”。根据我校的实际运作,其主要对策有如下几点:
(一)完善管理机制,全员参与管理
管理机制的好坏是决定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任何一个组织内部都存在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任务和权力机制,即管理机制。通过这一机制,把各方面的人员按照一定的联系组织起来,才有了组织的属性和功能。因此要把学校办好,必须运用人本理论根据学校管理各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科学地确立好管理机制。具体就我校而言,在完善管理机制上即是采用“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方法组建行政领导班子、年级组、教研组,建立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并根据学校办学总目标制定出各项工作的分目标,即《德育目标》、《教学目标》、《教务目标》、《领导职责目标》、《教师职责目标》等。然后在管理机制完善的基础上,大力强化“全员参与”的实施。所谓“全员参与”,其最主要特征就是精简管理层次,将能够下放到基层的管理权限全部下放,最大限度发挥下属的主观能动性,让教职工全方面参与民主管理。从学校计划的构思、制订,到实施检查、总结,每一个环节都让部属积极参与。这种方法在小学管理中很实用,尤其适应小学女教师多,好胜心强,更需要尊重的特点。正是由于校长对她们的信任并不断地征求她们的意见,她们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就会大大发挥。因此我们要把学校办好,就一定要发挥全员参与学校管理的功能,校长在制定计划、执行制度及进行学校的重大决策时,让教职工广泛地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要做到这一点,一是校长要充分依靠和相信教职工,把一些重大决策项目交与他们讨论,经过他们的审议通过后再执行。二是校长要深入“民间”,体察民意民情,尤其是特别注重听取教职工的反面意见,能够把反面意见视为决策的“另一方案”。这样由于学校的计划、制度是大家亲自参与制定的,因此,无论学校遇到任何风险,都可以得到广大教职工的支持和理解。相反,如果还是实行传统的控制型管理方式,校长用权单干,采用个人说了算的方法,那么当学校遇到风险时,校长会变得孤立无援。
(二)知人善任,用其所长
要发挥小学每一个教职工的积极性,还必须察其人,识其才,用其长。为此,校长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学校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状况和个体素质,要有“伯乐相马”的高超识人本领,即能用辩证的观点看德才,全面的观点析长短,发展的目光看潜力。在正确识人的基础上,校长再根据学校工作特点巧用人,用好人;具体而言,一是量才录用,职能相称,各尽所能。要善于根据教职工的“长”与“短”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如果某人的短处足已抑制其长处的发挥,或与他本职工作要求相冲突,那就不能迁就容忍,而应及时作出适当的调整。二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用人不仅要“扬长避短”,还要善于把各种不同类型的专才和偏才组织成互补结构,利用群体结构的优势,来弥补个体素地质的不足。如我校在组建行政班子时,就是采用此方法进行的。教导主任擅长教学、教研;总务主任擅长财务;学生处主任擅长做思想工作,外交关系好,协调各种关系能力强;辅导员擅长活动设计,能唱会跳等,各个部门的成员各有自己的专长,各就其位,各尽其能,充分发挥了整体的效益。三是充分信任,放手使用。校长要用人不疑,要充分相信人才,依靠人才,让他们多担重任,鼓励他们大胆负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关心爱护,坚持原则。校长要关心每一个教职工的学习和生活,把他们的痛痒时刻记在心上,特别是对个性有缺陷的教职工,更要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谈心交朋友,同时要讲原则,要敢表扬,也要勇于批评,两手都要硬,相互配合好。
(三)健全体制,科学实施
要发挥好人的积极性,不仅要知人善任,用其所长,还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运行体制去组织落实。就我校而言,即是建立了校长室、各处室和年级组相互配和制约的“三级管理体制模式”。这种体制模式既有利于达到管理的高效率,又较好体现了管理“人本”性特点要求。它从纵向看,是一级管理一级的“条条”,从横向看,则是各履其责的“块块”。具体而言,校长负责组织制定全校管理工作目标。为了确保各项目标的落实,而年级组则具体负责实施目标。为了确保各项目标的落实,我们特别赋予年级组长相当大的权力,包括优化组合权、考核评定权、民主监督权等。年级组对本年级的各项工作负责,对每位成员的思想、行为、表现负责。这种管理权能的适当下放,强化了年级组长的权威性,从而确保了学校各项管理目标能得到高效率的实现。此外,在“三级管理”体制模式的组织动作过程中,我们还特别注重合作精神和淡化金钱意识。实践证明:教职工是否有合作精神是“三级管理”体制运行的关键,也是实现学校总目标,执行各项制度的关键。而培养教职工的合作精神,又必须淡化金钱意识,如我校教职工接受临时性突击任务和参加义务劳动等都不以金钱论酬,遇有老师生病,同年级老师主动代课,不计报酬,而是以多做工作,多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为最大满足。通过健全体制模式和科学组织实施,目前我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被动制约已为超越的主动行为所取代,各项工作由过去的“要我干”变为了“我要干”,教职工从被管理者成为了自觉行动者和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热心参与者。
(四)营造和谐环境,激发职工潜能
营造一个心情舒畅,学术民主,整体进取的和谐人际环境,能使一个组织的成员相互激励而乐意为集体出力,从而使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因为:一方面,在和谐的内外部人际环境中,“人”的潜能能充分激发,创造力也可以大大提高。所以,营造“理解、尊重、信任”的内外部人际环境是学校管理达到高效益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领导与领导之间,做到互相尊重信任,采用分权型领导方式,集思广益,分工合作,既做到思想活跃,又能够行动一致:领导与教师之间,领导对教师发扬民主,关心尊重教师,知人善任,公平公正,鼓励教师对领导开诚布公,直言不讳;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爱字当头,与学生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最后在领导、教师与家长和社会之间,要不断加深对家长和社会的了解,实行承诺制,把最好的服务提供给家长、社会。另一方面,在和谐的内外部人际环境中,“人”才能强烈地感受到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的乐趣,从而形成做好工作巨大动力。为此,我校为放大教师提供了优雅的工作条件,如办公室都配有矿泉壶,为教师免费提供饮用水,节日旅游,发放纪念品,统一制作校服,规范着装等。这几年由于我们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使得教职工思想上无包袱,凡事开诚布公;工作上无后顾之忧,可以大刀阔斧、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学校工作也由此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总之,在小学管理中运用人本理论,对我们而言,尚属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的初步探讨,旨在抛砖引玉,期望关心这一问题的学界同仁予以更深入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宏主编《人的成功管理》解放军出版社;
2、唐子晨编著《行为科学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
3、欧阳仑编著《管理心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4、钱李杨等着《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军事译文出版社。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CSA: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新观念与新方法04-26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研究04-26
基于模板化的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探讨04-26
试论如何做好输电线路工程监理工作04-26
试析加快发展鄂尔多斯市能源产业的战略思考04-26
浅谈文化创意产业及其辐射影响力04-26
浅析合作式教学法在高校经济法中的应用04-26
浅析环卫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4-26
试析对电力基层单位科技档案工作的再认识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