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已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发展的重要内容,市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经过几年跨越式发展,各项管理服务功能比较全面,为省级平台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在市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省级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必要性、可行性、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实现功能……
关键词: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 必要性 可行性 建设目标 建设内容 数据中心 实现功能 省级平台 市级平台 管理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已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发展的重要内容,回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历程,信息化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人力资源配置日益市场化和社会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就业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对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从最原始的数据记录到较为先进的业务信息化管理,直至今天的数据综合分析统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经过几年跨越式发展,各项管理服务功能比较全面。但省级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一直为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各项就业工作的深入推进,国家和省有关部门都要求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对象要实现实名制管理、精细化管理,各项就业扶持政策要实现省统筹、国家统筹和跨地域享受,没有省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的支持是很难实现的。根据当前我国就业工作出现的新形势,通过省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将综合服务职能向基层延伸,建立省级集中式就失业登记数据库和异地匹配数据交换库,适应人力资源流动和统筹层次的变化,支持区域间求职、就失业待遇接续,实现全省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就失业监测和预警,开展省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十分必要。
一、建设必要性
首先,建设省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是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化战略发展的需要。推进公共就业管理服务电子政务,有利于促进各级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增强劳动就业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办事效率。其次,建设省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是提高宏观决策水平的需要。目前,省级公共就业的管理和服务主要依靠常规报表统计、调查、调研等方式进行,数据完整性、时效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再次,建设省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是适应人力资源流动和统筹层次变化的需要。通过建立全省统一标准、统一接口、信息共享的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形成全省集中式的异地就失业登记数据库和异地匹配数据交换库,支持异地求职、就失业待遇接续,满足人员流动管理服务需求。 随着公共就业管理服务工作的逐步深入开展,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适应统筹层次变化的需要。最后,建设省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是实现公共就业管理服务社会化的需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将公共就业管理服务功能向基层延伸,方便就失业人员办理就失业登记、领取失业补贴、申请再就业优惠待遇等提供技术支持。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建设可行性
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是国家“十五” 期间提出的12项重点建设电子政务金保工程之一,其中劳动力市场已经得到推广和使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建设省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是对各市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的继承和功能拓展。省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继承了原国家标准的基础信息数据结构及业务处理流程,保障了各项业务工作和基础数据的连续性。同时,为本次信息化平台成功开发建设奠定了扎实工作基础。二是原有国家标准管理平台在全省的推广使用,得到了各市公共就业管理服务机构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充分肯定了该平台在就业服务民生工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得到了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好评。三是省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开发建设符合国家、各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该信息化平台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四是各省级信息化工作机构的建立和技术队伍的建设,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省级信息化平台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建设目标
建立省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广域网络,实现纵向覆盖省、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机构,横向与各级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大中专院校及各企事业单位互联互通,形成立体交叉的公共就业管理服务网络。同时,依据国家公共就业管理服务系统建设规范和指标体系,按照“金保工程”的总体要求,统一规划制定全省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业务标准和规范,重构和优化业务处理模式,实现劳动就业、失业监测、人力资源调配、劳务派遣、信息分析统计等各项人力资源业务的实时化、动态化、共享化和自动化管理。通过建立科学的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发布体系、供求状况分析与预测体系、人力资源调配管理体系和宏观决策体系,逐步实现与社保网络的对接,为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和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四、建设内容
省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主要包括当前各市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业务数据标准、指标,省直就业失业管理和省直管业务经办,全省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业务监测和数据宏观决策。
1、搭建省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网络。建立省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覆盖各市各级人力资源管理服务部门和相关机构网络系统。包括省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省—市网络建设,网络安全设备、计算机相关设备、系统软件和数据库软件采购,全省统一核心应用软件的本地化开发等内容,为信息交换和共享奠定扎实基础。
2、建立规范的数据指标体系。各市在数据中心交换区按照全省联网和信息交换的总体部署,按全省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指标体系建立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交换资源数据库,并通过省统一软件实时更新到省信息化平台。
3、完善各市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通过统一完善市级公共就业信息管理服务系统,优化公共就业管理服务各项业务流程,满足省级数据交换平台和宏观决策系统运行需要。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4、建立完善的数据中心。各市在数据中心生产区建立集中式公共就业管理服务数据库,将全市职业供求、就失业登记管理、普惠制培训、失业保险参保缴费、待遇审核、就业政策享受人员等人力资源信息全部集中起来,支持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各级前台进行上述业务办理,实现各项业务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
5、建立省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宏观决策系统。利用全省集中的职业供求信息,支持区域间空岗登记、个人求职登记、中介服务、招聘管理等职业介绍业务。将区域间招用工备案、劳动者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再就业人员享受优惠政策管理、职业培训管理、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业务,统一纳入到省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
6、建设全省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业务信息监测中心。依托各市实时上传的人力资源信息,开发就失业信息监测和分析系统,支持对全省人力资源信息的宏观监测、人力资源质量分析、人力资源供需和决策分析。
7、建立安全体系。建立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公共就业管理服务系统提供安全保障,具体包括多级的安全访问控制、重要信息的传输加密保护、安全检测监控系统、病毒防范体系、主机系统冗余备份、安全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等。
五、实现功能
1、管理功能。建立省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开发建设,实现全省人力资源相关数据统一管理,提高办事规范化程度。依托省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加强就业状况、再就业优惠情况、4050人员界定、失业保险参保情况等全面及时准确管理。通过建立全省集中式的异地就失业登记数据库和异地匹配数据交换库,管理异地求职、就失业待遇接续。
2、服务功能。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供求双方的自动对接、自由选择和智能匹配,依托系统实现人力资源在区域之间的合理流动,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3、统计功能。通过系统进行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的综合分析,提出省、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五个层次的人力资源供求状况。实现对求职人员进行结构分析,对年龄情况、职业工种、学历层次、技术等级、职称等人力资源质量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提出就业“晴雨表”,预测人力资源市场的走向和趋势。同时,其分析结果也能为各级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就业政策、开展技能培训、实施劳务输出等提供导向和参考。
4、宏观监测功能。将各市上传的原始信息在省级数据中心交换区合并,形成省级交换库,同时将信息追加到省级数据中心决策区,形成省级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数据库。按期对省级交换库数据依照统一标准进行统计,将结果存放在在省级决策区的统计库中。按期将省级交换库中的原始信息和统计结果上传到劳动保障部中央级数据中心。
六、建设原则
1、业务数据处理原则
以原系统为基础,建立省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满足新需求。业务部门办理业务,数据中心管理业务数据是系统建设的模式。这种模式满足了系统对数据的稳定性、安全性、完整性等原则要求。
2、利用成熟技术原则
通过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建设系统,提高系统建设的成功率,降低系统建设的风险。省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把目前相对独立的各系统有机地联网,相关业务协同开展。
3、分步实施原则
建立省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是一个阶段性强、计划性强的过程,设计时要明确系统建设分为哪几个步骤,每一个步骤包括什么内容,以什么作为阶段标志。分步实施模式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将建设资金进行分阶段划分,使每一个时期的资金投入都能够得到保证。
4、统一原则
解决四个统一的问题,即统一的数据平台、统一的数据接口、统一的数据通道、统一的数据管理。
总之,建立省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是各省就业工作新形式下工作的需要。省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必将开创公共就业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局面,全面提高公共就业管理服务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
[参考文献]
[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文件资料集(2003-2005).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5
[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工作手册. 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5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2005-2006). 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5
[4]张绍宗.劳动保障政策问答. 辽海出版社.2004
[5]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出版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试论电力行业治理商业贿赂04-26
论夯实基础迈向班组标准化建设新台阶04-26
试析电力稳定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04-26
试论《农村供电所“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原则04-26
试析品牌的后成熟期04-26
简论未来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研究04-26
浅谈特高压电网工程费用索赔探讨04-26
试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探索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