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茶叶是安徽省的传统优势农产品,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却阻碍了安徽茶叶的出口。本文从绿色壁垒对安徽茶叶出口的影响入手,分析安徽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壁垒 安徽 茶叶出口 不利影响。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绿色壁垒,也称为环境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国内贸易为目的,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来限制或禁止国外产品进入其国内市场。这些措施包括制定复杂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建立繁琐的检验检疫、认证和审批制度,颁布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等。绿色壁垒具有名义合理合法、内容广泛而系统、形式复杂且技术性强、具有隐蔽性、对象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等特点。
安徽省作为我国的主要茶叶产区,每年的茶叶产量和出口量都排在全国前列。对于近年安徽省的茶叶出口而言,愈演愈烈的绿色壁垒已经严重影响茶叶产品的出口。因此,研究如何应对绿色壁垒的不利影响,对安徽省的茶叶出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绿色壁垒对安徽省茶叶出口的不利影响。
安徽省是我国主要产茶区,目前安徽省拥有茶园约12万公顷,年产能力约为10万吨,素有中国“茶乡”之称。自2006年以来,安徽省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排在全国前列,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在全国所占比重均呈现增长态势(见表1)。
资料来源:据安徽统计年鉴、茶叶通讯等相关资料整理。
1.1 影响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贸易竞争指数(Trade Competitive Index,TC)是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能够反映某地区生产的某种产品相对世界市场上其他地区的同种产品来说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如果TC>0,表示该地区该种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贸易竞争优势,数值越大,优势越大。反之,如果TC<0,则表示该地区是该产品的净进口国,该种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处于竞争劣势。下面借助贸易竞争指数来分析绿色壁垒对安徽省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2002~2007年安徽省茶叶贸易竞争指数在0.96左右波动,呈现逐年小幅下降的态势,2008和2009年则跌至0.88以下,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2008年正是中国茶叶出口面对国外绿色壁垒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欧盟新的农药残留标准(EC 149/2008)于2008年7月29日正式执行,检测更为严格。2010年欧盟在最新文件中对茶叶中农药残留标准重新作出规定,取消硫素含量检查的规定,而石硫合剂在我国茶叶种植过程中广泛使用,当年安徽省茶叶贸易竞争指数一跃升至0.982。可见绿色壁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安徽省茶叶的国际竞争力。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1.2 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
绿色壁垒的实施涉及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有关报告,因绿色壁垒而产生的各种成本的增加占到了贸易总成本的15%。苛刻的农残限量和繁多的检测项目使企业不得不承担更多的检测费用、资金成本和设备购置费用。2009年茶叶的检测项目比2003年增加大约5倍,所需费用上涨8倍多。2006年,欧盟及德国制订的农残项目共计227项,其中有207项的标准限量为安徽省当时仪器的最低检测底线,所占比例为91.2%,随着2008年欧盟新标准的出台,安徽很多茶企业需要购置更加灵敏、精确地检测设备及新试剂。由于各种农残项目的检测,茶叶通关时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延缓。以出口日本茶叶为例“,肯定列表制度”实施以前通关时间一般为10天左右“,肯定列表制度”实施以后,随着检测项目的增多,出口茶叶在日本的通关时间延长为50天,甚至有些企业在日本的通关时间长达100多天。长时间的产品滞压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在外包装方面安徽茶产品与发达国家的环保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企业对包装也要有较大幅度的调整和改进。
这样,企业运营的各种费用将大幅增加,使产品的出口成本大大提高。
2 安徽省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
2.1 生产观念落后。
一方面,由于部分安徽省茶农生活水平相对落后,卫生以及健康观念意识相对淡薄。在栽培茶叶过程中,使用农药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仅仅从防病除害的角度出发,造成农药的乱用和滥用,农药残留问题严重。茶产品加工程度不高,主要以散装形式为主,在茶叶的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增加了被微生物污染的机会。另一方面,安徽省茶叶出口主要面向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消费者普遍具有较高的绿色消费意识,人们非常重视茶叶的品质和对健康的影响,因此对进口茶叶制定了非常苛刻的检验标准。近年来,农药残留问题成为安徽省茶叶出口的主要障碍,落后的生产观念是造成安徽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最主要的原因。
2.2 经营方式欠佳。
安徽省茶叶虽然经营企业数量多,但龙头企业少,分散经营仍然占大部分。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有各类茶叶加工企业7000余家,但国字号龙头企业只有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1家,省级龙头企业仅有19家。2005年以来随着茶叶经营权的放开和茶叶出口配额的取消,有大量没有经营过茶叶出口业务的内贸生产、流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以竞相压价的方式抢占有限的市场份额。品牌数量多,但国际知名品牌少。全省范围内有品牌的茶叶不少于500种,其中只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几个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多数出口以定牌、来单加工为主,极易被其他同类产品所取代。竞相压价严重地影响了进口国相关产业发展,缺少知名品牌则无法在进口国占据稳定的市场地位,这种欠佳的经营方式导致进口国设立绿色壁垒的进一步加速。
2.3 行业管理滞后。
商务部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30%的企业跨越新贸易壁垒的主要困难是信息不畅通。安徽省茶叶出口过程中,对绿色壁垒信息的获得相对滞后,经常出现某家企业在遭遇绿色壁垒后的较长时间内,同类企业还在重蹈覆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农药残留的相关标准种类少,调整速度慢。2006年5月底日本出台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中,涉及茶叶的农残限量指标从原有的83项提高到276项,自1993年以来,欧盟先后颁布了至少16个涉及茶叶农残限量的法规,到2003年受检农残项目达到193项。国外的相关标准会根据茶叶生产和市场需求每1~2年修订1次。而我国针对所有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国家强制性限量标准仅为205项,且调整周期较长。在面对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时,就显得缺乏适应能力和对抗实力。滞后的行业管理给绿色壁垒提供了可乘之机。
3 安徽省茶叶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
3.1 改变生产方式,提高茶叶品质。
加强对安徽省茶农的环保教育,使其认识到经济的绿色化发展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向茶农灌输绿色生产概念,重视对基地茶农的“绿色培训”,引导农户科学种茶和科学管理茶园,实施清洁生产、绿色包装储运等。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对住产区茶农的免费培训,对茶叶种植中农药的使用予以指导,植保员要负责做好农药采购和管理、施药人员和时间的记录,严格掌握茶叶安全间隔期,保证出口茶叶原料符合有关安全卫生要求。安徽省茶企业应加强对茶叶深加工的开发,丰富茶叶绿色食品的发展空间。例如,开发茶饮料、商务用茶、保健茶、速溶茶粉等产品,将茶叶在化妆品、医用原料、洗涤剂等深加工方面的使用上加大研发力度。
3.2 整合茶叶企业,打造知名品牌。
针对安徽省茶叶出口企业分散经营的局面,应鼓励企业整合实力,进行横向重组,组建“贸贸”相结合的企业集团,既可由大中型国有企业组成,又可由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组成,避免出现众多企业竞相压价的无序竞争。针对生产与经营脱节的情况,鼓励企业综合经营,进行纵向重组,组建新型“公司+农户”
的生产经营模式,开展订单式生产经营,茶农按照出口企业的要求进行生产,这样可以保证出口企业收购的茶叶符合相关国家的绿色标准,有效应对绿色壁垒。重点宣传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实力的品牌,如“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确保其稳健发展并有所突破,争取将其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提高国外消费者的认可程度,改变安徽茶叶出口充当国外品牌原料的局面,降低其可替代性。
3.3 加强预警机制,健全标准体系。
政府及茶叶行业协会必须高度重视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的重要性,组成专门机构及时搜集、反馈国外针对茶叶的绿色壁垒变化情况。日本、美国和欧盟是安徽省茶叶出口的三大市场,应特别加强对这几个市场的绿色壁垒信息收集和通报工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出口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要加大标准制定和修订力度,缩短标准制定和修订周期,将国际标准作为国内标准的适用基础,争取国际标准制定和修改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 沈能斌。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2011(3)。
[2] 马章良,马仁秒。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方略[J].改革与战略,2011(01)。
[3] 苏琳。绿色壁垒对广西茶产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8)。
[4] 刘学明。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分析[J].北方经贸,2011(4)。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谈职业学校校园网安全管理策略初探04-26
合同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04-26
加强我国公路工程监理工作04-26
有关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讨论04-26
如何妥善高效解决安置房问题04-26
浅论如何加强水利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监督04-26
有关建筑施工管理的新思考04-26
关于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概况的探讨04-26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功能初步设计探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