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矿产地质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地质资料,矿产地质资料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地质勘查单位的资料管理需要规范,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管理矿产地质资料。严把原始地质资料归档质量关,矿产地质资料数字化建设是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地质资料;价值;优化管理;对策
矿产地质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先行工作,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矿产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的主要成果,也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更是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地质资料在广泛应用于地质工作领域的同时,也广泛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地质资料,2006年初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将“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确定为我国新时期地质工作六大主要任务之一。矿产地质资料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对地质矿产资料的管理与利用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矿产地质资料的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为矿产地质资料的科学管理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新的要求:一是在矿产地质资料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是矿产地质资料管理要面向世界,以服务于全社会为宗旨。
1、矿产地质资料的属性。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其先行性表明它必须先于其他行业之前进行工作;基础性则表明它是“垫底”行业。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论大国小国,基本上都依靠矿物原料而发展。尤其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不加快地质找矿工作,工业化进程将无法实现。矿产地质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地质资料。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说到底是对其生产的最终成果产品的需求,地质资料这种产品是物质产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2、矿产地质资料的特点。从应用角度来看,矿产地质资料属科技产品,有科技产品的鲜明特点。
(1)矿产地质资料是许多地质科技人员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在成熟的矿产地质成果的基础上,可以开发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对于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地质资料,通过不断加大地质工作力度,就会产生新的矿产地质成果。
(2)矿产地质资料是上游产品。它是原材料的依据和源头,其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上,如果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以及对地质工作信息的需求越大,地质资料的使用价值就会加大;反之,其使用量减少,使用价值就会变小。
(3)矿产地质资料是多环节产品。地质资料与其他档案资料不同,前期投入成本高,形成成果时间长,专业技术性强。一个矿床所形成的地质资料,要经过踏勘、调查、普查、详查、勘探等多个技术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联系,都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地勘单位矿产地质档案管理现状
1、矿产地质资料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由于矿产地质资料的重要价值,因此,对矿产地质资料的管理就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国家、省、地质队三级矿产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政府管理与企事业单位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政府管理方面,形成了国家和省两级汇交管理体制,并设立了专门机构,保管向国家汇交的成果地质资料。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地质资料(档案)馆(室),保管原始、实物和部分成果地质资料。全国各部门(系统)的1200多个地质资料保管单位,保存了大量的地质资料。
2、矿产地质资料管理法制体系和标准体系逐步健全。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对矿产地质资料管理和利用作了原则性规定,从法律上确立了统一汇交制度。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地质资料管理规定。除地矿主管部门外,其他相关部门和系统也制定了本部门和本系统的地质资料管理规定,形成了较完善的保管体系和管理制度。在《矿产法》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使矿产地质资料管理法制体系和标准体系不断得以完善。
三、矿产地质资料管理存在问题
1、矿产地质资料相互封锁、利用困难。近十余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地质资料需求日益增大,但有关统计数据表明,这段时期馆藏资料的利用率反而降到历史最低点,其原因为:(1)大部分地质资料属内部资料,只供一定级别的单位或承担国家地质工作项目者使用;(2)大量地质资料未汇交,处于相互封锁状态,地质资料馆的资料得不到及时更新,而汇交的地质资料大部分处于无限期保护状态等,导致地质资料的利用困难重重。
2、过去由于受矿产地质档案管理水平、管理手段、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地质勘查单位在地质档案的归档过程中,立卷不明确,分类不准确,归档的科技文件材料质量不完全符合完整、准确、系统、规格、清晰、载(体)质(量)、整饰七个方面的要求。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主要是以服务为主题,但服务方式较落后,信息化程度也较低,手工管理模式仍未完全废除。管理人员变更频繁,缺少专业知识培训。地质勘查单位内部地质资料库藏条件较差,硬件设施不完备。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四、提高矿产地质档案资料管理水平的办法
1、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管理矿产地质资料。地质勘查单位是矿产地质的主力军,因此,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矿产地质资料的管理和保存。尤其作为省级二级矿产地质资料管理和保存的地质勘查总院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单位和国土资源部的地质资料代保管点来说,对上承担着向地矿局上交、汇交地质资料的责任,对下行使着各分院资料室实行业务指导、归口管理的权利。这种双重身份迫使我们必须以内控制度为核心,全面加强制度化管理,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灵活、有竞争力的管理体系,做到有章可循,依法依规管理地质资料。
2、建立健全地质资料管理机制。2002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实行地质资料的统一汇交制度,确定了地质资料汇交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要求“国家建立地质资料信息系统,提高地质资料的处理、保管水平,建立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公布地质资料目录,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在此背景和形势下,各矿产地质勘查单位要根据自身的现状和经营特点,以《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为基础,健全适应矿产地质勘探开发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资料管理机制。要依法、依规全面负责建立各地质勘察院的地质、矿藏、工程、技术等资料档案、岩心岩屑等实物资料的接收与保存、管理与检查、汇交和上交等方面的工作队伍,使之成为负责地质勘探开发信息与岩心实物信息的建库以及查询服务和开发利用的职能机构。
3、严把原始地质资料归档质量关。原始地质资料的形成,贯穿地质勘查工作的全过程,有立项、设计、野外勘测、综合整理、成果报告编写、审查验收等六个阶段。为了使各阶段都保证形成地质科技文件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地质资料管理应该与地质工作同步进行。
(1)从计划任务书人手,建立地质资料档案。一个项目的计划任务书的下达,就标志这个项目的工作已经开始起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立卷归档规则》制定地勘单位“原本地质档案归档要求”及“地质档案立卷分类标准”,编制档案目录。各项目负责指派一位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项目资料管理员,根据目录把立项建议书、计划任务书、设计书等收集起来,分类积累到资料袋中。
(2)项目野外工作结束和室内综合整理阶段原始地质资料的收集归档。例如,项目中要送化学样、岩石样等,填写的送样单必须分开,不能把化学样、岩石样的送样单填写在一起,以免日后归档时无法分开。工程编录过程中,每个工程记录表要分开,做到每个工程都有一个素描图和工程记录表相对应。在工作过程中,以立卷分类为标准,把积累的技术文件材料分类装入资料积累袋中,以便后一阶段的立卷、分类归档。室内综合整理包括原始资料的整理、综合图件编制、报告编写等。由项目负责人正式填写“原本地质档案明细账”进行归档。这样就保证了原本地质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
(3)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及成果报告验收的归档。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立项、设计、实施作业、综合整理及综合研究、成果报告编制、资料归档等六大过程进行控制,利用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检查质量体系与原本地质档案的严谨性。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原本地质档案管理工作起到推动作用。另外在成果报告提交验收之前,应对原始地质资料的立卷、归档进行验收,加快项目结束的进程。
4、矿产地质资料数字化建设是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建立矿产地质资料数据库,利用计算机管理,以实现快速检索、快速查阅、高效利用的目的。矿产地质勘查单位要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资料档案著录细则》要求,结合本单位矿产地质资料特点,建立相应的目录数据库,开发适合本单位矿产地质资料目录检索系统,实现矿产地质资料的计算机管理。地质勘查单位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检索系统,检索出有关的地质档案信息,方便快捷地为利用者提供服务。地质工作者只要在目录检索系统中输入所需资料的电子文档号,就可以方便查阅原本地质档案,不需要再到库房调用纸质档案,进而提高了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利用水平。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库存原本地质档案,延长了纸质档案的保存寿命。
总之,矿产地质勘查单位应加强对本单位地质资料的管理,从源头保证地质资料的完整、准确和系统,强化管理目标,加大现代技术应用力度,充分挖掘矿产地质资料的潜在价值,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矿业开发服务。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基于Logit模型的集装箱港区合作博弈04-26
浅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之我见04-26
浅析建筑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的探讨04-26
试论沙龙式管理方式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04-26
浅析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04-26
试论地理信息系统中测量数据的管理方式04-26
战略网络视角下的企业核心能力管理04-26
浅谈人员定位在生产矿井的重要性04-26
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效率探讨04-26
试论中职学校机房的7S管理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