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企业道德观认为,企业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实现本企业利润最大化。但企业又是社会行为者,在管理活动中,必然面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因此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道德问题。
一、企业管理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称。企业管理道德,就是以企业为行为主体,以企业管理的道德理念为核心,企业在处理内外关系中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活动的总和。
(一)道德的发展阶段
1.前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管理道德观受个人利益支配。按怎样对自己有利制定决策,并按照什么行为方式会导致奖赏或惩罚来确定自己的利益。在这一阶段上,行为者认为凡是对自己有利的行为就是道德的;对自己不利的行为就是不道德的。
2.管理阶段。道德观受他人期望的影响,包括遵守法律,对重要人物的期望作出反应,并保持对人们的期望的一般感觉。这种道德观,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一些真正为企业整体利益着想的道德观就是良性的。相反,以个别人期望为是非标准的管理道德观就是恶性的。
3.原则阶段。原则是指个人的道德原则,它们可以与社会的准则和法律一致,也可以不一致。这种管理道德观强调个性和个人英雄主义,认为人如果压抑自己,不充分施展和发展自我,违背自己内心的是非观,是不道德的。
(二)管理道德的影响因素
1.个人特征。进入组织的每一个人都有—套相对稳定的价值准则。这些准则是个人早期发展起来的,它包含了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的基本信条。故每个组织中的管理者,经常有着明显不同的个人准则。
2.自我强度。自我强度是衡量个人自信心强度的一种个性度量。自我强度高的人对事物判断比较准确,更可能去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自我强度差的人判断力差,在道德准则判断与道德行为一致性上较差,不宜做中、上层管理者。
3.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是衡量人们相信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程度的个性特征。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相信自己能控制自己的命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适合做管理者。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往往凭运气办事,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不承担责任,不适合做管理工作。
4.结构变量。结构变量是指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模式与相关制度。有些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有些却只是给管理者制造麻烦。如果结构变量模糊,管理者就容易出现道德问题。
5.组织文化。强的组织文化可以抵御外来风险,化解内部冲突。—种可能形成较高道德标准的文化,是一种高风险承受力,高度控制以及对冲突高度宽容的文化。这种组织文化有利于企业的创新活动。
6.问题的强度。问题的强度是从道德问题本身来讲,有以下几种情况:(1)某种道德行为的受害者或受益者受到多大程度的伤害或利益。(2)有多少舆论认为这种行为是邪恶的或善良的。(3)行为的实际发生和将会引起的可预见的危害或利益的可能性有多大。(4)在该行为和它所期望的结果之间持续的时间有多长。(5)在心理与物质上,与该种行为的受害或受益者的接近程度。(6)行为对有关人员的集中作用有多大。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当前我国企业管理道德失衡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
(一)企业管理道德失衡的具体表现
在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一些单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企业唯利是图。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经常出现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与实际上不讲道德经营的高度分裂,由此产生了企业管理的道德失衡。本文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角度来描述我国企业管理道德失衡的具体表现:
1.企业与顾客的关系方面:欺骗性的广告宣传,在营销和推广上夸大其词,生产不安全或有损健康的产品。有些经营者明知产品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但故意向消费者隐瞒真相,而大力宣传其对消费者有利的方面,或信口开河、擅自夸大产品的功效。
2.企业与竞争者的关系方面:假冒其他企业的商标,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侵犯他人商业秘密,损害竞争对手商业声誉,不遵守市场游戏规则,挖墙脚等。特别是企业间不讲信誉、彼此拖欠和赖账、不履行合同。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3.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方面:有些企业盲目追求利润,不顾员工的生存和工作环境,侵犯员工的健康权利;有些企业在招聘、提升和报酬上采取性别、种族歧视,侵犯隐私;有些企业对员工的工作评价不公正,克扣薪水等。
4.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方面:财务欺诈、偷税漏费、官商勾结、权利腐败、商业贿赂、地方保护主义、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等。
5.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方面:企业为追求高利润,对治理污染采取消极态度。对排放’三废”等造成的污染不实施治理而是继续偷偷地排出。特别是一些化工、印染、造纸等工厂规模小,对废水缺乏必要的处理,严重污染环境。
(二)企业管理道德失衡的成因
企业管理道德的失衡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本文着重从体制、信息、企业和消费者等四个方面来阐述:
1.经济体制不完善。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容易造成竞争无序,使企业管理道德缺乏约束。甚至出现经营活动缺乏公平竞争制度,经营“游戏”规则混乱的局面。在此局面中,由于国家政策控制的原因,造成地区、行业、单位的竞争起点不同,从源头上造成了竞争无序;加上市场体系不完善,未能形成众多统一开放的全国大市场,使得地方保护主义泛滥,一些官员从当地经济发展和自己政绩、利益需要出发,非但没有取缔无序竞争,反而搞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鼓励、纵容包庇无序竞争、违法经营。
2信息不对称。信息传递的滞后和扭曲,使企业管理失衡成为可能。经营活动中出现一些欺骗、失信现象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信息风云变幻,使得信息难于控制。拥有信息多的一方就可能欺骗另一方,加上媒体广告片面宣传的推波助澜,为不法企业欺诈行为开了方便之门。只要有利可图,或者欺诈带来的收益大于为进行欺诈所付出的成本投入,欺骗、失信就会不知疲倦地连续下去。这样造成企业管理道德的失衡。
3.企业价值取向的偏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价值观,仍然是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然而,在经济转型的特殊环境条件下,部分企业价值取向出现了偏颇,过分强调企业利润最大化,功利主义的趋向严重,忽视甚至侵害他人的利益。这些企业为了私利,不择手段,违法经营,使企业丧失道德,逃避责任,造成企业管理道德的失衡。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基于知识管理的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04-26
关于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知识管理应用研究04-26
“易”思维模式中的系统思维及其对现代管理学的借鉴价04-26
浅议知识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差异与联系04-26
论城管柔性执法04-26
试谈软件开发项目管理04-26
浅谈队干如何做好学员队的日常管理04-26
浅谈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阶段收尾管理04-26
基于消费者认知视角的危机管理问题研究04-26